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就治的HIV/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20例HIV/AIDS患者的面对得分为(18.12±3.51)分,低于常模的(19.48±3.81)分(P<0.05);回避得分为(16.56±3.23)分,高于常模的(14.44±2.97)分(P<0.05);屈服得分为(12.16±2.69)分,高于常模的(8.81±3.17)分(P<0.05)。结论: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所采取应对方式有其特殊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评估HIV/AIDS患者的应对方式,根据患者特点指导并帮助患者采取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和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对8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总分和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疲乏-迟钝、迷惑-混乱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常模,正性情绪精力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患者MCMQ问卷中回避和屈服应对显著高于常模(P<0.05).相关分析显示,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得分和总分与MCMQ问卷中面对因子呈负相关,而与回避和屈服因子呈正相关(P< 0.05或P<0.01);脊髓损伤患者的正性情绪精力得分与MCMQ问卷中面对因子呈正相关,而与回避和屈服因子呈负相关(P<0.05或P< 0.01).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在工作中应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和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情绪和应对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和化疗期的情绪、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9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前患者焦虑水平最高,术后抑郁水平最高;面对均数从术前到化疗末期逐渐增加,回避均数术前到化疗中期减小,化疗末期增加,屈服均数在化疗初期最高,随后又减小;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面对负相关(r=-0.209,P<0.05),与回避正相关(r=0.278,P<0.01);术前抑郁与面对负相关(r=-0.313,P<0.01),与回避正相关(r=0.398,P<0.001),与屈服正相关(r=0.304,P<0.01);术后抑郁与回避正相关(r=0.212,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医学应对方式以回避为主,化疗期以面对为主;面对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回避应对较高的患者,潜在较高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49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城市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了解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49名运城市地区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并采用医学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问卷(SF-36)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在医学应对方式上,HIV感染者AIDS患者回避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8.118,P<0.01);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屈服因子上好于女性.与全国常模相比.HIV感染者/ASDS患者在生存质量的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因子得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中以上文化的感染者在精神健康上好于文盲(x=8.116.P<0.05).HIV感染者/AIDS患者面对与精神健康成正相关,屈服与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负相关.结论 运城HIV感染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关系密切.减少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是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医学应对能力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138例肝硬化患者.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94.9%.与常模得分比较,肝硬化患者的面对因子得分低于常模[(16.90±2.22) vs.(19.48±±3.81),P=0.003)],回避因子和屈服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分别为(15.51±2.08) vs.(14.44±2.97),P=0.000;(13.59±1.51) vs.(8.8l±3.17),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应对方式中回避因子有影响(P=0.005),收入状况对应对方式中回避因子有影响(P=0.013),年龄对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因子有影响(P=0.017).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收入状况对回避因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0.09,P=0.016;r=0.04,P=0.030).年龄对屈服因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系数=0.24,P=0.020).结论 肝硬化患者更易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及收入水平较差的患者,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纠正患者消极应对方式,提高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不同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 年12 月-2017 年2 月4 所省、市级医院的339 位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肿瘤化疗患者的焦 虑、抑郁状况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42.2% 的化疗患者存在焦虑情绪,43.1% 的化疗患者存在抑郁情绪, 30.7% 的患者两种情绪皆有。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P <0.05);面对得分低于国内常模 (P <0.05),而回避和屈服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 <0.05)。焦虑与屈服呈正相关(P <0.05);抑郁与面对呈负 相关(P <0.05),与回避、屈服呈正相关(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医疗保障、职业及屈服是焦虑 的影响因素(P <0.05);职业、屈服、面对及回避是焦虑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存在较为 普遍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与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屈服的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 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症状困扰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 运用症状困扰量表、医学应对量表对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各种困扰症状发生率及各项应对方式得分,并分析患者症状困扰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30.2%~88.5%;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5),而回避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有无及困扰程度与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症状困扰,多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减轻症状困扰.  相似文献   

8.
张春  刁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2022,(21):3889-3891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抽样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5例NVG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SPB、应对方式现况,通过Pearson分析SPBS评分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结果 NVG患者术后SPBS评分为(31.21±6.63)分,评分由高到低为情感、身体、经济(P<0.05);NVG患者术后面对评分低于常模,回避评分、屈服评分高于常模(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NVG患者术后身体、情感、经济、总分与面对呈负相关(r=-0.701、-0.659、-0.724、-0.685,P<0.001),与回避(r=0.638、0.567、0.712、0.660,P<0.001)、屈服(r=0.574、0.635、0.741、0.669,P<0.001)呈正相关。结论 NVG患者术后SPB处于中等水平,与面对成反比,与回避、屈服成正比,临床可针对性SPB制定干预措施,以改变应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学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抽取1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HI)、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进行调查。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HHI总分(35.12±7.79)分、面对得分(16.63±4.96)分、回避得分(16.74±4.95)分、屈服得分(12.82±2.50)分、FoP-Q-SF总分(38.55±5.83)分。HHI总分与FoP-Q-SF总分呈负相关(r=-0.833,P<0.05);面对得分与HHI总分呈正相关(r=0.258,P<0.05),与FoP-Q-SF总分呈负相关(r=-0.360,P<0.05);回避、屈服与HHI总分呈负相关(r=-0.756、-0.636,P<0.05),与FoP-Q-SF总分呈正相关(r=0.765、0.728,P<0.05);应对方式是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38%。结论 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希望水平与恐惧疾病进展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务人员应高度关注患者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