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机械需要频繁起动制动,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电机的起动过程,结合负反馈控制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设置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比经典PID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更优良,能够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常、快速、...  相似文献   

2.
用物理模型分析了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拖动不同性质负载时的起动过渡过程。说明电机能拖动三种不同性质的负载稳定运行。但在拖动恒功率负载运行时,存在不稳定的运行点。电动机拖动不同性质负载的起动过程的时间不同,电动机能拖动恒阻力负载和阻力F=KV^2的负载顺利起动,而不能拖动恒功率的负载起动。  相似文献   

3.
直流调速与交流调速是电机控制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是巩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TMS320F28069型微控制器和MATLAB/Simulink开发了一种交直流电机控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验平台,可实现有刷直流电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类控制实验,可满足从控制理论实践到电机控制算法开发等不同学习目标。该平台还支持线下实际动手操作和线上远程控制,不受疫情、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实验装置的利用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通过建立电机结构3D模型、电机电磁场3D模型以及透明电机模型的演示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引入对比法与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探索建立教学效果的反馈方式,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建立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探索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摆脱课程评价仅依赖于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有限,课程内容抽象,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通过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与实物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电机类课程实物实验存在危险性大、实验平台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基于Unity3D软件设计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变压器等为对象,构建了电机拆装、起动、并联等实验场景,建立了集“理论知识学习、虚拟仿真项目研习、仿真模型实操”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方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教学与创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开放的实验条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增程器启动涉及到无刷直流电机和发动机两个部件的起动及相互之间的配合。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起动过程中需克服发动机变化阻转矩的特点,提出利用定子绕组电感随电机转子位置不同而变化的特点,通过施加脉冲电压矢量、再比较母线电流的方法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初始定位和准闭环加速起动;针对发动机起动易受低温环境影响的特点,对增程器提出了有效的预热措施。实验结果表明,无刷直流电机准闭环起动方案方便有效,整机启动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PoWer Systems Blockset的电路与电机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Power Systems Blockset电路与电机的仿真分析法,建立了电路模型并进行了正弦稳态仿真分析,又建立了电机仿真模型并获得了电机的工作特性,另外对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回路串电阻的启动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致,且建摸与仿真过程非常简洁,说明该方法非常适于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和异步电机及其拖动系统的动态仿真。该方法不仅可使学生加探概念的理解且可替代部分实物实验。  相似文献   

9.
对"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机及拖动基础”因其具有概念十分抽象、理论繁琐、公式和结论多等特点,并且涉及的基础课程多,课程难度较大,是一门难教难学的基础课程。本文针对“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了具体原因,然后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应该实行课堂讲授与习题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联系实际,淡化理论推导、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加强实验课教学,从四个具体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中针对单相无刷直流电机结构设计及驱动方式展开研究,推导出电机理想工况下的基本方程,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并结合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原则确定该电机的设计方案。利用设计方案设计一台额定功率38 W,额定转速750 rpm的单相无刷直流电机,并分析了渐变气隙对电机起动性能和齿槽转矩的影响,确定了最优气隙长度。通过对比单极性绕组和双极性绕组形式的优缺点确定绕组形式,结合传统电机设计公式确定绕组匝数。文中利用有限元法初步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根据电机动态数学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电机系统的模型,仿真得到电机的转速、转矩变化曲线,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良好,验证了电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电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水面清扫船的明轮推进装置,同时也用于辅助漂浮物的收集。详细介绍了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工作原理说明,样机模型建立,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分析,最终确定了结构的可行性。控制部分包括51单片机控制器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无线遥控模块,实现了明轮操控远距离,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是保障电机可靠工作的关键,无刷直流电机受到电磁耦合器时隙扰动导致控制指向性不好,电流输出失稳.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耦合补偿反馈跟踪抑制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首先进行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设计,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感应电能传输原理,进行电机控制算法改进设计,分析控制约束参量模型并进行了控制目标函数构建.采用电磁耦合补偿反馈跟踪技术实现电磁耦合器时隙扰动误差补偿,提高电机输出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机自动化控制模型具有较好的输出增益,对输出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量的调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在电力推动技术中应用较普遍的控制电路。对于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其中重点是对其所需材料以及作用的叙述。通过一个典型的电机控制电路实例,对电力拖动教材中比较常见的“Y一△”起动控制电路工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阐述提高“Y一△”起动控制电路工作可靠性的改进设计与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拖动与控制》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并制作了课程课件。该课件嵌入了各拖动过程的Matlab仿真,得出的结论与教材一致,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应用Flash制作动画将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内容表现出来,实现了板书的数字化。本课件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学习交互功能良好,界面设计直观、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分级交-交变频高转矩软起动器的原理和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分级交-交变频方法的交流电机软起动器的原理和实现,它能使电机以高起动转矩和小的起动电流平滑地起动。并将实际效果与传统的电子式软起动器进行比较,证明采用分级交-交变频方法的软起动器,不仅可以减小起动电流,提高起动转矩,还可以实现真正的软停车及使电机短时工作在低速运行和反转制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刘凯  荣军  宋能  刘升  张磊 《电子科技》2016,29(2):163
针对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过大,易造成电机和负载损坏的缺点,将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引入电机软起动中。研究结果表明,其能显著改善起动电流和转矩过大的问题。文中阐述了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其在异步电动机软起动中的应用。此外,还研究了三相交流调压在电机软起动过程中,Matlab/Simulink的建模方法。给出了电机在软起动和全压起动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相比全压起动,采用软起动可降低电机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相似文献   

17.
陈强 《现代雷达》2011,33(7):56-59
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结构,在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电机系统模型包括电机本体模块、逆变电路模块、转矩速度计算模块、逻辑换相模块和控制模块。介绍了串级PI闭环控制,给出了仿真结果及其分析,论证了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学生在线学习中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行为数据的分析,从而无法判断学生的学习风格。因而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收集“电机与拖动”课程学习行为数据,建立了基于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构建多维度的学习风格模型,处理和预测其可能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控制策略和电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从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电机各个模块的组成,构建了无刷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模型,给出仿真曲线并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直流电机因其良好的起动性能与调速性能 ,广泛应用于水泥行业水泥窑拖动系统中。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影响生产 ,尤其是直流电机电刷冒火 ,引起换向器故障经常发生。现场如何及时排除故障 ,预防重复出现 ,确保直流电机的使用质量和运转率 ,显得尤为重要。1 直流电机火花等级直流电机运行时往往在电刷下发生火花。正常运行 ,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火花呈淡蓝色 ,微弱而细密 ,电刷的接触表面平滑光亮 ,换向器表面形成一层红褐色的氧化层薄膜。不正常运行时 ,将出现不正常火花 ,故障轻微时 ,只是火花呈黄红色 ,并比较明亮强烈 ,使得电刷接触表面坑凹不平 ,换向器表面发黑 ,出现烧痕。若火花严重 ,将发出大量向外喷射性的红绿色火星 ,而且夹杂着闪火 ,个别情况 ,伴随喷射性火花还同时出现嘎嘎作响的强烈噪声 ,就会烧灼换向器与电刷 ,使表面呈现粗糙和留有灼痕 ,不光滑的换向器表面与粗糙的电刷接触 ,又会使火花加剧 ,如不及时停机处理 ,会很快将换向器与电刷烧毁 ,甚至烧损电机。火花标准分五级 (见表 1) ,电机正常运行时火花等级不允许大于 11/ 2级。表 1 直流电机火花等级火花等级特征换向器与电刷状态说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