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软件》2018,(1):5-8
本移动课堂考勤系统利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卓客户端上实现课堂考勤,一键完成实时考勤及考勤统计功能。系统使用基于人脸特征点识别算法,通过对图片切割、人脸特征提取及降维,实现当前人脸信息与人脸数据库信息的匹配,从而实现人脸验证。实验表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本系统的准确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2.
人脸识别在考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是最重要的视觉图像之一,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人脸识别现在应用广泛,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售票系统就采用了人脸识别的技术.现在的考勤系统多为打卡机,并且代打卡现象严重.而人脸识别应用到考勤系统,保存考劫时人脸截图,并给出识别的结果,加强了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并为日后考勤记录提...  相似文献   

3.
人脸识别是对从视频图像中检测到的人脸区域进行身份的认证.是将待识别人脸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匹配的过程。将EHMM应用于人脸识别,提取人脸的DCT系数特征作为观察向量,用EHMM算法进行人脸模型训练和识别,并使用OpenCV对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功能仿真验证和相关探究,达到较好的人脸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光照下,该算法的识别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4.
课堂考勤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课堂考勤管理,但传统人脸识别技术存在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根据课堂考勤管理业务需求,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课堂考勤系统。该系统采用Dlib库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摄像头捕获的学生图像信息进行人脸特征提取与人脸对比,可以自动进行人脸识别与数据统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省时、高效、准确性高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人脸识别系统愈来愈火热的时代,使用人脸识别来应用场景越来越大众化并其使用率已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本方法采用虹软的人脸识别SDK,在人脸识别对比过程中采用Hadoop分布式技术,从而实现从海量人脸信息中查询符合需求的信息,缩短了待查询人脸特征信息与人脸库中特征信息的匹配的时间。同时利用轻量级分布式任务调度平台Xxl_job定时执行MapReduce作业统计分析获得的测试数据,前端便可快速反馈出识别算法的相关性能指数。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系统结构复杂,也包含了多种技术.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多技术合力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方法,内容涉及人脸图像采集、人脸识别算法、并行处理、综合系统集成4个部分.多技术合力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方法体现了速度与智能化相结合的优势,也体现了系统的完备性和性能的互补性.给出了该方法在人脸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上达到的性能指标,并给出了所设计的人脸识别系统的部分突出应用.  相似文献   

7.
煤矿调度室员工自动签到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煤矿采用的打卡记名等常规考勤方法存在的考勤信息不准确问题,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设计了一种煤矿调度室员工自动签到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人脸识别算法。该系统首先采集人脸图像并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Adaboost算法进行人脸检测,最后采用POEM+分块PCA算法及最近邻法分类器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以实现调度室员工的自动签到功能,并对考勤状况加以记录,为员工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首先进行嵌入式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硬件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Linux系统设计方案,搭建嵌入式的软件系统,然后利用了PCA算法来完成人脸图片的识别。最后利用VS2010进行考勤系统的设计,实现考勤记录的实时查询,从而完成了基于嵌入式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门禁考勤系统、出入监管系统,智能家居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针对手持式嵌入式设备中的低功耗、高性能要求,提出以基于OMAP L138的异构双核处理器为核心,以200万像素的OV2640摄像头为采集前端的人脸识别平台,基于TI公司SysLink双核通信组件,满足识别的精度与速度的要求.实验采取多组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优化人脸识别算法中的比率,从而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软件》2019,(9)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包括在安检工作、金融工作以及交通等领域中,其稳定性强、识别精度高,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能够为用户信息的识别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随着对人脸识别研究的深入,出现了更多的算法,最初大多都是提取浅层特征来进行分析,并采用特征融合的方式识别,在最后的识别过程中主要利用了联合贝叶斯分布等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识别效果,但是精度不高,容易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光照、遮盖等)的影响,降低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人脸识别的框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设计了人脸识别框架,然后对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人脸对齐模块、人脸特征提取、人脸识别验证模块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光线变化对人脸的正确识别的影响,提出一种半边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把训练集的人脸图片分为左右两个部分,经过亮度补偿后分别训练左右脸的特征提取器,提取训练集中左右半边脸的特征。计算待识别图片左右半边脸的熵,选取熵较大的半边脸及对应的特征提取器,经过亮度补偿后提取该半边脸的特征,并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归类。实验结果表明,对光线有变化的人脸,该方法比用全脸识别具有更好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已成为人脸识别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充分利用视频中人脸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克服视频中人脸分辨率低,尺度变化范围大,光照、姿态变化比较剧烈以及时常发生遮挡等困难是研究的重点.文中对近期(主要近5年)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在对相关方法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方法中典型技术的优缺点,并概况介绍了常用的视频人脸数据库和实验结果,最后展望了基于视频人脸识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标准正面人脸图像的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文选用人脸上27个特殊点作为人脸基本特征。以人脸几何结构为基础,结合有脸识别的心理特性,提出新颖、简便、高精度的“寻找存在”法,使提取特征点的速度、精度得到大大的提高,在详细分析这27个特列点的统计特性后,选择了其中信息量丰富的15个点间距及间距比构成一组向量代替人脸描述,用加权欧氏距离作为特征向量间相似性测试,在两类实验中,识别率高达100%和98%。  相似文献   

14.
人脸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28,自引:1,他引:228  
人脸检测问题最初作为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定位环节被提出,近年来由于其在安全访问控制,视觉监测、基于内容和检索和新一代人机界面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该文从人脸检测问题的分类、人脸模式的分析、特征提取与特征综合、性能评价等角度,系统地整理分析了人脸检测问题的研究文献,将人脸检测方法主要划分为基于知识的人脸验证方法和基于统计的学习方法,指出统计学习方法优于启发式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用人脸识别系统的本征脸法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征脸法将图像看做矩阵,计算本征值和对应的本征向量作为代数特征进行识别,具有无需提取眼嘴鼻几何特征的优点,但在单样本时识别率不高,且在人脸模式数较大时计算量大,将人脸模式的多外样本作为子模式,并将较多的人脸模式部分相交地分组,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和结合规则,以减小计算量和便于识别系统的扩展,有用ORL和AR图像库的实验表明,本征脸法在采用多样本训练后,识别率和识别时间都较好;识别系统可分布并行计算加快训练,在增加新人脸模式时,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并保持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唐奇  苏光大 《计算机工程》2008,34(7):248-250
实现一个硬件人脸检测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70 MHz,能够检测一幅256×256的图像中任意位置、任意大小和任意数目的人脸,检测速度为每秒35帧。系统的检测精度为85%,误检率为1.5×10-6。为实现高速人脸检测,在硬件系统架构上做出如下3点创新:实现积分图像和积分平方图像的硬件实时计算,弱分类器特征值计算的深流水线实现,采用并行多内存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验面像检测和识别算法的优劣,需要有大量的人脸样本。文中设计了一个人脸自动采集系统,构造了大型中国人人脸库(Large Chinese Face Database,LCFD),它包含9486个中国人的人脸,采集时每个人具有10种典型的光线变化、13种拍摄角度、4种可变表情,每人至少130张照片,充分考虑了研究用途和实际应用场合。文中介绍了LCFD的采集系统,描述了人脸采集模型、方法、安装位置以及数据的组织。最后给出了样本人脸。  相似文献   

18.
CAS-PEAL大规模中国人脸图像数据库及其基本评测介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算法研究、开发、评测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自行创建并已经部分共享的CAS-PEAL大规模中国人脸图像数据库及其基准测试结果.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中包含了1040名中国人共99450幅头肩部图像.所有图像在专门的采集环境中采集,涵盖了姿态、表情、饰物和光照4种主要变化条件,部分人脸图像具有背景、距离和时间跨度的变化.目前该人脸图像数据库的标准训练、测试子库已经公开发布.与其他已经公开发布的人脸图像数据库相比,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在人数、图像变化条件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将对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评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作为以东方人为主的人脸图像数据库,CAS-PEAL人脸图像数据库也使人脸识别算法在不同人种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利于人脸识别算法在国内的实用化.还给出了两种基准人脸识别算法(Eigenface和Correlation)和两个著名商业系统在该人脸图像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定量分析了该人脸图像数据库对于人脸识别算法的难易程度和人脸识别算法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关联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提出一种基于多关联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算法.模板由一系列关联的双眼模板和人脸模板组成,它们都是通过仿射变换根据伸缩比和姿态(即旋转角度)从单一平均脸模板产生出来的.首先,使用双眼模板搜索候选人脸,再用人脸模板匹配进一步筛选候选人脸,最后,通过启发式规则验证是否是人脸.对于各种类型的图像进行大量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正面包括多角度人脸的检测很有效.  相似文献   

20.
多用途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脸识别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众多的人脸识别系统应运而生。提出了一种多用途人脸识别系统,可用作实际环境中智能监控,也可用作实验室环境下的算法测试。该系统整合了人脸检测、正则化、识别等模式识别处理技术,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实时、鲁棒地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设计过程中引入了BioAPI国际标准,实现了对相关行业标准的兼容性,便利了算法及系统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