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家庭中医药》2009,(12):49-49
1.漱饮方【药物组成】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150~200毫升,过滤取汁。  相似文献   

2.
我院顾大海老中医临床运用牛膝根汁合人乳治疗顽症失暗数例,获得显捷,现予整理,供同道参考。 方法:取鲜土牛膝根,洗净沙土,捣汁合人乳频频饮服,根据病情虚实。调整用量,或多或少。 案例:聂耳,男,53岁,急性咽炎,咽喉肿痛,音哑失声,叠进中药、西药二月余,咽喉肿痛已愈,惟失喑不语未效,余脉合参,证为余邪未清与痰互结阻于门户,咽喉不利而致,治以鲜土牛膝根捣汁成250毫升,调和人乳  相似文献   

3.
李×,女,38岁。1989年4月5日诊。咽喉肿痛,曾静脉滴注红霉素、四环素、氢化可的松及内服中西药治疗五天,病状如故。刻诊:咽喉疼痛,肿而淡红,吞咽进食困难,咽干口渴喜热饮,无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而迟。此少阴虚寒咽肿痛。处方:熟附片12克,麻黄、细辛各6克,牛膝15克,肉桂5克,桔梗10克,甘草3克。1剂后肿痛大减。仍宗前方加减:熟附片15克,玄参、麦冬、桔梗各12克,细辛、麻黄  相似文献   

4.
琪东 《家庭中医药》2006,13(5):63-63
咽喉肿痛,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症,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咽部异物感明显,咽壁充血,有咽部疼痛不适、痰多、头痛、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长期烟酒过度,肺阴虚生内热,或风热、热毒,均可导致咽喉肿痛。  相似文献   

5.
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疗效显著,是针灸临床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常用之法。但是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有关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临床报道文献,发现无论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是研究领域均缺乏对该疗法适应症筛选的重视及出血量标准的确定。重视远端点刺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适应症筛选和放血量的控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咽喉消炎散对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和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它由12味药材组成,其中三味(人工牛黄、冰片、珍珠层粉)经适当处理做后下药,其余九味(了哥王、牙皂、诃子、连翘、山豆根、花粉、桔梗、土牛膝、板兰根)清水煎煮二次,提取液浓缩,酒沉,回收乙醇,干燥得浸膏粉,然后与前三味按定比混合,磨粉,过筛,分装为成品。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间常用药臭灵丹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灵丹,具有清热疏风,解毒利咽,止咳祛痰之效。中医用于风热邪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本文通过对云南民间常用药臭灵丹的成分、药理及治疗作用进行简单归纳总结,以指导其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咽喉肿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笔者几年来采用三棱针点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咽喉肿痛1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6例患者,男性98例,女性58例;年龄在13~45岁之间;其中,急性扁桃体炎76例,急性咽喉炎53例,单纯性喉炎27例.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9.
解热清肺糖浆由桑白皮、前胡、黄芩、鱼腥草、紫苑、土牛膝、甘草、枳壳、紫苏叶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宣肺利咽功能,用于风温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症。临床观察上呼吸道感染312例和急性支气管炎16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94.01%。药效学和毒性试验表明,本品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和抗炎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本品做不出LD_(50),安全试验相当于成人剂量195倍,小鼠未出现死亡及其它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咽喉肿痛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属于中医"喉痹""喉痈""乳蛾"等范畴,以咽喉部红肿疼痛、扁桃体充血、吞咽不适及恶寒发热为特征。其病位在咽喉,涉及肺、胃等脏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热火毒侵袭咽喉,肺胃积热循经上扰,灼于喉部所致。咽喉肿痛见于西医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等。近年来笔者采用挤痧治疗急性咽喉肿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济南市天桥区  相似文献   

11.
心脏频发性室性早搏属于中医“脉结代,心动悸”的临床证候范畴。近年来笔者应用自制的“脉复平”合剂治疗患者43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处方及制备处方:生地400g、麦冬120g、五味于120g、玄参90g、丹参150g、炙甘草180g、桂枝60g、黄芪150g、生白术120g、姜酒30毫升。制备:除桂枝外,将上述余药置煎药容器内,加水淹没药面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小时,并于药液过滤前10分钟加入桂枝。第二次煎煮40分钟。两次滤液合并,过滤,浓缩至970毫升,加入姜酒及防腐剂混合均匀,静置分装,流通蒸气消毒备用。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39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咽喉肿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起病急骤,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扁桃体急性充血、肿胀及化脓,严重者伴吞咽困难及恶寒高热。咽喉肿痛属中医学“风热喉痹”、“风热乳蛾”范畴,咽喉为肺胃所属,风热邪毒循口鼻入侵肺系,咽喉首当其冲,邪毒搏结于咽喉,以致脉络受阻,肌膜受灼,咽喉红肿胀痛。我们近年采用刺血法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例一:陈×,男,13岁,廊坊二中学生。1978年4月18日初诊: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半月,经服中西药热已退,咽喉肿痛消,但发现头面浮肿、头晕、小便不利,尿少黄,口渴心烦,口角生疮。查体:体温36.5℃。神清、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Ⅲ°肿大。舌尖红苔少,脉浮数。下肢明显水肿。血压:120/90毫米汞柱。尿镜检:尿呈黄赤浑浊、蛋白( )、红细胞散在,管型(0~1)。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心火亢盛、心移热于小肠。用小蓟饮子加减:小蓟15克,生地10克,藕节15克,蒲黄10克,木通6克,竹叶10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术后雾化吸入治疗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咽喉肿痛症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普米克令舒2 mg和地塞米松5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治疗,2次/d。比较2组患者术后治疗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264,P0.05);治疗组术后第2—7天排痰量、最大吸气量均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咽喉疼痛、水肿、咽部分泌物及咽部充血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HS术后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有助于改善咽喉肿痛症状,对缩短病程、促进咽喉通畅、改善术后恢复水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山豆根为临床上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物,被誉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但临床上用此药时经常有呕吐、胸闷、心悸、腹泻等中毒现象发生,其中以呕吐、胸闷最为常见。临床上医生处方,山豆报用量在10~15克的不在少数,且大多有上述中毒现象出现。我曾以玄麦甘桔汤加山豆根5克治疗一咽喉肿痛的患者,处方二剂。患者服第一剂时,即出现呕吐、胸闷等中毒现象。服第二剂时,患者将家中常备的藿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咽喉肿痛属中医学“慢喉痹”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急性咽喉肿痛治疗不彻底而致,常因环境、不良习惯和它病引发,难以痊愈。临床治疗手段多样,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丰隆穴刺血加拔罐的方法治疗慢性咽喉肿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中成药胃灵据《浙江省药品标准》83年版载由甘草150克、白术80克、海螵蛸150克、元胡80克、白芍120克、党参80克六味中药组成,外加苯甲酸钠3克,制成1000毫升棕色液体。制法:以上六味中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煎液静置,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加苯甲酸钠搅匀,放冷静置,取上清液加水至1000毫升,灌装,以100%流通蒸气灭菌2小时,即得。服法:每日三次,每次20~25毫升。该药具有镇痛,健胃、制酸等功效。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均获得一定疗效。但观察中曾遇几例发生副作用,经将胃灵方改为汤剂使用,并把其中几味药加以炮制后,则都获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小儿咳嗽,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加止咳剂治疗,而有些止咳剂疗效并不理想,为此,我们研制了复方川贝合剂治疗此类咳嗽收到满意疗效。1 处方 炙桑皮120克,炒杏仁、桔梗、炒葶苈子、炒莱服子、清半夏、黄芩、枳壳、蝉衣各90克,川贝60克,百部、连翘各120克,单糖浆2000ml,苯甲酸钠2.0克。2 制备方法 取上述12味中药加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2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800ml,放冷至室温,并在10℃左右温度中冷藏24小时,过滤,加热煮沸15分钟,加苯甲酸钠和单糖浆溶解,再加水调至1000ml,搅匀,分装即得。  相似文献   

19.
咽喉肿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选用一些蔬果食疗方也有辅助治疗效果,可加速疾病康复。1.雪梨3个,捣烂,加蜂蜜50克,水煎服,1日分两次服。2.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绞碎榨汁,每日3次,冷服。3.鲜猕猴桃3个,去皮,每日分3次吃。4.草莓洗净,挤汁,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5.鲜橄榄(去核)60~120克,捣烂绞汁,频频咽服。6.柑皮煎水代茶频饮。7.白萝卜绞汁,加些姜汁,频频咽服。8.甘蔗、萝卜、荸荠榨汁,每次饮100毫升。9.百合10克,绿豆15克,同煮加糖食用。10.马兰头30~60克,水煎经常服用。咽喉肿痛蔬果食疗@新民…  相似文献   

20.
强力解热抗炎颗粒由生大黄、穿心莲、柴胡、板蓝根、羚羊角等中药组成 ,临床用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 :本品具有解热、抗炎、消肿等药理作用。笔者对其制备工艺及薄层鉴别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1 制备工艺  1 1 提取 生大黄用 70 %乙醇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 1小时[1 ] ;穿心莲用 90 %乙醇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 1小时[2 ] 。提取液分别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柴胡用水浸泡半小时后提取挥发油 ,药渣与板蓝根加水煎煮两次 ,第 1次 2小时 ,第 2次 1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