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静脉渗漏性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510516)朱志红,杨丽外周浅表静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各种原因而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临床并不少见。但只有一部分药物渗漏后才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等,即渗漏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注多巴胺渗漏性损伤防治近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查阅、整理1990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静脉滴注多巴胺渗漏性损伤的渗漏机理、预防措施及渗漏局部的处理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其渗漏机理为: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机械因素。预防措施为:避免机械性损伤,合理使用血管,正确掌握给药时间,局部预防性药物湿数。渗漏局部处理方法有:热敷法,封闭疗法,药物湿敷,浸润注射与药物湿敷,红外线局部照射等混合治疗方法:提出多巴胺渗漏性损伤早期使用酚妥拉明湿敷为首选,该方法疗效好,操作简单,既可使患者免受封闭之苦,又可避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长春瑞宾渗漏后皮下注射解毒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长春瑞宾渗漏后常用的数种局部解毒药物进行药效优选。方法建立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SD大鼠实验模型,分别皮下注射盐酸山莨菪碱等临床常用的数种治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药物,对渗漏部位的皮下硬结、红斑、溃疡和大鼠的功能形态变化以及损伤修复时程进行对比观察,并设立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实验对照。结果采用盐酸山莨菪碱等药物治疗的解毒效果显著。结论治疗长春瑞宾血管外渗损伤可首选盐酸山莨菪碱作为解毒剂。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患者常因输液局部红肿、渗漏而用硫酸镁溶液冷湿敷。湿敷所用硫酸镁溶液常用治疗碗或一次性口杯盛装,前者易致交叉感染,后者浪费较大。较多的常用针剂如氯化钾、生脉、参脉、参附等药物包装内均有塑料盒,弃之浪费,我科便采用药物包装内塑料盒盛装硫酸镁溶液用于患者冷湿敷,用后再弃。此法取材方便,经济实用,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吡柔比星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一种化疗药物.由于药物高浓度和药物的酸碱度对局部有较强刺激作用[1],在输注过程中,容易发生化疗药物渗漏,若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硬结、静脉炎,重者可发生周围组织坏死[2].2005年5月,我科在静脉滴注吡柔比星注射液时意外发生1例大面积渗漏,及时给予处理,经过37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低能量He-Ne激光照射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培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19-919
临床上多种原因可导致静脉输液渗漏,而许多药物对局部血管及邻近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从而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轻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影响穿刺。重局部静脉变成条索状或局部组织变黑、坏死。为此,我院于2000年7月~2004年10月对因药物渗漏引起的静脉炎患,分别用He-Ne激光照射与硫酸镁湿敷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由于对血管刺激性大,血管收缩作用强,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时一旦出现渗漏,往往可引起局部皮肤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出现组织坏死、溃烂而难以愈合.自1994年3月至1999年1月,我们对42例局部药物渗漏患者,采用0.5%~1%普鲁卡因局封加冰袋冷敷结合5%聚维酮碘(PVP-I)局部涂抹,总有效率达97.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多抗癌药物在静脉注射时,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注射部位周围的皮下组织,会引起严重的局部毒性反应。根据抗癌药物渗漏后对局部组织的作用结果可将抗癌药物分为三种:①非毒性剂:指不易引起局部组织炎症或坏死的药物,如:阿糖胞苷、甲氨喋呤、干扰素等。②刺激剂:仅引起渗漏部位发生炎症或疼痛,而不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紫杉醇等。③发泡剂:指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诺维本等。药物渗漏后通常表现为局部渗出区域的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有时可为剧烈的烧灼样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6例脑卒中患者出现静脉输液渗漏者进行观察、护理,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6例患者中出现输液渗漏引起局部肿胀46例,其中局部组织坏死1例。渗漏原因包括药物、血管和技术等因素。结论:需采取加强护理、提高护理技能、充分稀释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减少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造成硬化剂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是局部注射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难题。我院开展局部注射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5年多,在硬化剂渗漏的处理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发生药物渗漏的患者,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损伤...  相似文献   

11.
化疗药渗漏性损伤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1]。长期以来,临床上多认为化疗药物渗漏系护理操作不当所致,如穿刺不当、针头部分位于血管外、固定不牢等,片面地把渗漏性损伤归结于护理差错。但是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化疗药物渗漏时,针头确在血管内,口血很好,且多发生在注射局部及沿血管向心走行方向,其中以老年人及多次使用化疗药的病人发生渗漏较多,个别病人系化疗药所致局部过敏反应、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临床中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化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静脉将化疗药物注入是摄入药物的主要途径之一[1-3]。在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皮肤渗漏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皮肤渗漏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灼痛、溃疡、局部感染以及败血症等[4-6]。临床[7]显示,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局部静脉炎概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救治过程中输液渗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观察、护理、治疗了6例出现输液渗漏的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面积〉60%TBSA),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输液渗漏引起局部肿胀6例,局部组织坏死3例;渗漏原因包括药物、血管和感染等因素;可通过加强护理、提高护理技能、充分稀释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等措施预防;可采用局部冷敷、热敷、外用湿润烧伤膏等方法治疗。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输液渗漏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14.
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化疗药物渗漏后的研究已逐渐增多,特别是应用解毒剂处理渗漏后损伤的报道已不下十几种,但结果不尽一致,而国内尚无较大样本的对照研究,特别是关于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更是少见。我们就化疗药物渗漏后对局部组织损伤及渗漏后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动物实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进行联合化疗是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化疗药物属细胞毒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对机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长期以来,临床上多认为化疗药物渗漏是护理操作不当所致,如穿刺不当、针头部分位于血管外、固定不牢等,片面地把渗漏性损伤归结于护理操作技术上。但是,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化疗药物渗漏时,针头确在血管内,回血很好,且多发生在注射局部及沿血管向心走行方向,其中以多次使用化疗药物的病人发生渗漏较多,个别病人系化疗药物所至局部过敏反应。有的发生细胞毒药物渗漏性损伤后再次使用该药,在原损伤部位加重或诱发损害。多年来,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为了防治细胞毒药物渗漏,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及时顺利用药,避免对病人造成医源性损害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现将细胞毒药物渗漏引起组织损伤的机理和防治的相关知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张换梅 《家庭护士》2007,5(1):32-32
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如果操作不规范,有时可并发药液渗漏而造成局部损伤,甚至引发医患纠纷,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影响医疗质量。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发生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药液渗漏局部损伤38例。现将静脉用药局部渗漏损伤的救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长春瑞宾渗漏后皮下注射解毒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对长春瑞宾渗漏后常用的数种局部解毒药物进行药效优选。方法建立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SD大鼠实验模型,分别皮下注射盐酸山莨菪碱等临床常用的数种治疗长春瑞宾外渗损伤的药物,对渗漏部位的皮下硬结、红斑、溃疡和大鼠的功能形态变化以及损伤修复时程进行对比观察,并设立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实验对照。结果采用盐酸山莨菪碱等药物治疗的解毒效果显著。结论治疗长春瑞宾血管外渗损伤可首选盐酸山莨菪碱作为解毒剂。  相似文献   

18.
对98例经静脉输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损害的新生儿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血管因素、护士的责任心和技术直接相关。并采取了以下护理对策,以预防为主,以局部药物湿敷为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良好。治愈95例,其中3例因护士判断失误,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患儿留下疤痕。  相似文献   

19.
毛建芬 《护理研究》2007,21(6):540-541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发生渗漏现象较为常见。迟发性渗漏损伤表现为化疗过程中无明显渗漏,但在化疗后数日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炎症,甚至引起周围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给病人的精神和肉体造成巨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我科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加艾洛松霜局部涂敷治疗化疗药物的迟发性渗漏损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胜军  曹玉萍  段爱旭  魏继平 《护理研究》2012,26(12):1120-1121
化学治疗是肿瘤病人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大,极易引起局部渗漏性损伤、血管破坏及静脉炎的发生,直接影响了病人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可减少病人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完成。PICC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