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梁雨梦  陈鹏  贾菲菲 《金属矿山》2020,49(10):41-50
为开发简单高效的 Au(S2O3)23-回收技术,进而推进环境友好型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 用,实现金的绿色无氰化提取,详细评述了置换沉淀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和电解沉积法等几种硫代硫酸盐浸出 液中 Au(S2O3)23-回收的主要方法,并就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传统活性炭及介孔硅吸附剂 对 Au(S2O3)23-的亲和力弱,改性处理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对 Au(S2O3)23-的吸附能力,但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树脂法可较好地富集浸出液中的Au(S2O3)23-,但该方法存在金络合离子洗脱困难,树脂价格昂贵、易中毒粉化等缺 点。溶剂萃取法适用于高浓度浸金液,且该方法对 pH等溶液环境要求较高,工艺复杂,成本高。置换沉淀法和电解 沉积法可直接获得金单质,但这两种方法对浸出液中Au(S2O3)23-浓度有一定要求,且多组分浸出液中其他金属的共 沉淀严重影响了金产品纯度。在上述回收方法中,吸附法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吸附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最具工 业应用前景,但现有吸附剂无法有效回收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的 Au(S2O3)23-,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Au(S2O3)23-吸附 剂,突破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络合离子难以回收的技术瓶颈,是未来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梁雨梦  陈鹏  贾菲菲 《金属矿山》2021,49(10):41-50
为开发简单高效的 Au(S2O3)23-回收技术,进而推进环境友好型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 用,实现金的绿色无氰化提取,详细评述了置换沉淀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和电解沉积法等几种硫代硫酸盐浸出 液中 Au(S2O3)23-回收的主要方法,并就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传统活性炭及介孔硅吸附剂 对 Au(S2O3)23-的亲和力弱,改性处理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对 Au(S2O3)23-的吸附能力,但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树脂法可较好地富集浸出液中的Au(S2O3)23-,但该方法存在金络合离子洗脱困难,树脂价格昂贵、易中毒粉化等缺 点。溶剂萃取法适用于高浓度浸金液,且该方法对 pH等溶液环境要求较高,工艺复杂,成本高。置换沉淀法和电解 沉积法可直接获得金单质,但这两种方法对浸出液中Au(S2O3)23-浓度有一定要求,且多组分浸出液中其他金属的共 沉淀严重影响了金产品纯度。在上述回收方法中,吸附法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吸附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最具工 业应用前景,但现有吸附剂无法有效回收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的 Au(S2O3)23-,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Au(S2O3)23-吸附 剂,突破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络合离子难以回收的技术瓶颈,是未来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硫代硫酸盐提金法是最有望取代氰化法的无毒提金方法,但浸出液中金-硫代硫酸根络离子(Au(S2O3)3-2)无法经济有效地回收阻碍了该方法的工业应用。为了提高活性炭对Au(S2O3)23-的负载量,本文以三种粒级的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三聚氰胺浸渍-高温热活化法制备了改性活性炭。通过静态吸附法、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SEM-EDS和XPS等方法详细研究了三聚氰胺用量、浸渍温度、热活化温度和时间等对改性活性炭吸附Au(S2O3)23-的影响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级为0.45~0.90 mm的活性炭添加3.75%的三聚氰胺,50℃下浸渍改性后,在温度为750℃下热活化60 min,制备的活性炭对Au(S2O3)23-的负载量最大,为553.35...  相似文献   

4.
孙凯歌  陈鹏  贾菲菲 《金属矿山》2020,49(10):141-148
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因环境友好、可处理复杂矿石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无氰提金技术,然而 该技术尚未能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其主要技术瓶颈是浸出液中的金硫代硫酸根络合离子(Au(S2O323-)无法高效 富集。为此,构建了三维多孔 MoS2-壳聚糖气凝胶(MoS2-CSA),深入考察了 MoS2-CSA 回收Au(S2O323-的性能。结 果表明,MoS2-CSA 不仅具有极好的 Au(S2O323-富集能力(高达 718.3 mg/g,于 107.6 mg/L Au(S2O323-溶液),而且可 将 Au(S2O323-原位还原为金纳米颗粒,既解决了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中 Au(S2O323-难以高效富集的技术瓶颈,同 时极大地简化了传统提金技术中金络合离子的回收工艺。此外,MoS2-CSA 克服了纳米材料无法有效固液分离的 难点,实现了简易的回收。机理研究表明,MoS2-CSA 具有强烈的光电响应能力,在可见光激发下可产生大量光生 电子,实现了金的原位还原。研究结果为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中Au(S2O323-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推动硫 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凯歌  陈鹏  贾菲菲 《金属矿山》2021,49(10):141-148
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因环境友好、可处理复杂矿石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无氰提金技术,然而 该技术尚未能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其主要技术瓶颈是浸出液中的金硫代硫酸根络合离子(Au(S2O323-)无法高效 富集。为此,构建了三维多孔 MoS2-壳聚糖气凝胶(MoS2-CSA),深入考察了 MoS2-CSA 回收Au(S2O323-的性能。结 果表明,MoS2-CSA 不仅具有极好的 Au(S2O323-富集能力(高达 718.3 mg/g,于 107.6 mg/L Au(S2O323-溶液),而且可 将 Au(S2O323-原位还原为金纳米颗粒,既解决了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中 Au(S2O323-难以高效富集的技术瓶颈,同 时极大地简化了传统提金技术中金络合离子的回收工艺。此外,MoS2-CSA 克服了纳米材料无法有效固液分离的 难点,实现了简易的回收。机理研究表明,MoS2-CSA 具有强烈的光电响应能力,在可见光激发下可产生大量光生 电子,实现了金的原位还原。研究结果为硫代硫酸盐提金技术中Au(S2O323-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推动硫 代硫酸盐提金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锌粉置换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0 μg/L金标准液与硫代硫酸钠、氨水合成浸金液, 采用锌粉置换法回收所合成浸金液中的金。结果表明: 锌粉用量增加, 金置换率提高; 选取锌粉用量为0.4 g/L, 随反应时间增加, 金置换率下降; 浸金液中铜离子和单质S、SO42-、SO32-等多硫化物对置换反应不利; 游离硫代硫酸盐对置换影响较小; 添加铅盐对置换反应有利。SEM-EDS分析表明, 经5%乙酸铅溶液浸泡后的锌粉表面有铅生成, 生成的铅与锌形成电偶加速置换反应, 同时, 锌粉表面变蓬松, 增大了锌粉与Au(S2O3)23-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置换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和XPS测定,考察石灰环境中络合剂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研究络合剂在石灰环境中与黄铁矿间的抑制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丁基黄药浓度下,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与石灰配合使用从而达到铜硫有效分离的目的。动电位测定结果表明,石灰调浆时黄铁矿表面动电位大幅度正移,硫代硫酸钠的加入又使动电位明显负移,说明在石灰环境中添加硫代硫酸钠时,硫代硫酸钠在黄铁矿表面发生了吸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铁矿单独与硫代硫酸钠作用时,SO42-和S2O32-的特征吸收峰出现,表明硫代硫酸钠在黄铁矿表面产生了吸附。然而在石灰环境中,只出现SO42-的特征吸收峰,硫代硫酸钠的作用不明显。XPS检测结果表明,黄铁矿经过硫代硫酸钠处理后,表面Fe、S、O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黄铁矿经过石灰处理后,表面Fe、S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黄铁矿经过石灰+硫代硫酸钠处理后,Fe、O、S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通过上述试验及检测分析可知,硫代硫酸钠在石灰环境中与黄铁矿表面发生了吸附及反应,可能是S2O32-与Fe3+或Fe2+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物。  相似文献   

8.
硫代硫酸盐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浸金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代硫酸盐浸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浸取温度、反应时间、硫代硫酸盐浓度、二价铜离子浓度、氨浓度。合适的浸金条件是: 固液比为1∶5, 浸取温度60 ℃, 反应时间2 h, 硫代硫酸盐浓度0.4 mol/L, 二价铜离子浓度0.04 mol/L, 氨浓度0.45 mol/L, pH=9.5, 添加0.2%的SO32-, 空气进气速率1 L/min。研究表明, 硫代硫酸盐能够非常有效地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浸取金。  相似文献   

9.
采用纯矿物浮选、Zeta电位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溶解离子Ca2+、Mg2+、SO42-、PO43-对白云石和氟磷灰石浮选及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离子会明显改变白云石和氟磷灰石的可浮性、表面电性和表面润湿性。Ca2+、Mg2+、SO42-、PO43-会降低白云石和氟磷灰石的接触角,导致其疏水性减弱,使其上浮率降低。Ca2+、Mg2+会使白云石和氟磷灰石表面Zeta电位升高,SO42-、PO43-会降低矿物Zeta电位。研究可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去除磷矿浮选中有害离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研究了巯基功能化埃洛石纳米管(SH-HNTs)对硫代硫酸盐溶液中Au(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温度、硫代硫酸盐浓度和初始金浓度对SH-HNTs吸附Au(I)的影响。通过N2吸附-解吸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SH-HNTs吸附前后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也分析了SH-HNTs对溶液中Au(I)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当SH-HNTs的用量为20 mg,溶液pH为10,温度为25℃,硫代硫酸盐浓度为0.1 mol/L和初始金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吸附12 h达到平衡,SH-HNTs的负载量为33.26 kg/t。吸附动力学模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2%硫脲-2 mol/L盐酸的混合液可以洗脱载金SH-HNTs。溶液中的Au(I)与SH-HNTs表面的-SH发生离子交换,形成Au(I)络合物以达到吸附Au(I)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批处理吸附实验,研究了人工合成水铁矿对钒(Ⅴ)的吸附动力学特征,探讨了溶液pH值、反应温度、初始钒浓度及竞争阴离子(Cl-、NO3-、SO42-和PO43-)对水铁矿吸附钒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铁矿对钒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为吸热自发过程,最大吸附量为23.09 mg/g。水铁矿对钒的吸附最佳pH值范围为4~8,共存阴离子SO42-和PO43-明显抑制其对钒的吸附。SEM-EDS和FTIR分析表明,水铁矿中Fe-O位点可能是钒的主要吸附位点。水铁矿对钒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作为水体钒污染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用磷酸三丁酯从多硫化物含金贵液中萃取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从多硫化物含金贵液中萃取金的规律, 考察了一些影响萃取平衡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TBP 能在强碱性多硫化物介质中萃取金, 萃取时水相和有机相条件的改变都对萃取有影响。水相Sx2-浓度的增加对萃取有利, 当水相中有NH3·H2O存在时, 适宜的Sx2-浓度为1.5 mol/L;有机相中TBP 浓度的增加, 萃取率增加;温度及水相初始Au(Ⅰ)浓度的变化对萃取的影响不大;萃取适宜的稀释剂为烷烃类稀释剂;水相中NH3·H2O的存在有无对萃取影响很大, 且其萃取机理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氧化剂、氯化钠(NaCl)作络合剂的无氰浸银新方法。对浸银过程中(NH4)2S2O8及NaCl的浓度、浸出温度和时间、浸出环境的pH值、浸出过程中的搅拌强度等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NH4)2S2O8浓度0.225%,NaCl浓度25%,浸出温度45 ℃,浸出时间6 h,搅拌速度675 r/min条件下,对银粉中银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磁黄铁矿与乙黄药相互作用电化学浮选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发现在pH=1~12 范围内, 磁黄铁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 只有当pH >12 时, 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 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查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 值下, 可浮性与矿浆电位之关系, 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 区间。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的研究, 探讨了乙黄药在磁黄铁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 不同pH 值及不同电位下与乙黄药作用后, 磁黄铁矿红外吸收强度与其回收率有对应关系, 双黄药是主要吸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锌-空气电池用树枝状锌粉电沉积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树枝状锌粉目前被大量用于制备新型锌-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对比实验, 确定了在Zn2+-NH4+-SO42--H2O体系中电沉积制备树枝状锌粉的试验方案。针对该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 绘制了基本的热力学曲线, 从理论上证明了pH值、铵离子的总浓度等对电解体系配合离子浓度的影响。实验探索了电流密度、主盐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对电解过程以及制取粉末形貌、粒径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锌离子浓度15 g/L, 电解液pH值4.5~5.45, 电解温度25 ℃, (NH4)2SO4浓度30~40 g/L。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沉积产物为结晶性能良好的锌粉, 物相纯净, 成分单一。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所得锌粉呈树枝状, 粒度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6.
耿超  程伟  刘志红 《矿冶工程》2020,40(4):38-41
以贵州某硅钙质胶磷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矿浆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Mg2+、SO42-、PO43-、F-等影响离子,考察了无机离子对磷矿正反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 Ca2+和Mg2+会沉淀捕收剂,使精矿P2O5品位和回收率大幅度降低; 碱性条件下PO43-会抑制磷矿正浮选; 酸性条件下SO42-易与Ca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附着在磷矿表面,影响磷矿反浮选; F-对磷矿正反浮选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磷矿正反浮选废水的处理回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卯松  何晓太  张覃 《矿冶工程》2013,33(4):56-58
以白云石-胶磷矿体系为研究对象, 在无机阴离子存在的条件下, 研究了钙离子对胶磷矿和白云石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F-存在的条件下, Ca2+对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影响并不大; 而CO32-存在的条件下, 在强碱性环境中, Ca2+的加入使两种矿物的可浮性趋于一致。同时, 在Ca2+体系中, 当pH≈7时, SO42-对胶磷矿的抑制效果较好; 在pH=5~7时, PO43-对两种矿物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F-和CO32-混合体系中, Ca2+对两种矿物的浮选均有一定的活化作用, Ca2+对胶磷矿的活化作用要优于白云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回收内蒙古某钼尾矿中含量约35%的长石以及含量约35%的石英,进行了油酸钠在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石英和长石浮选分离的研究。通过对浮选条件的优化,在pH=11.0、镁离子用量300 g/t、油酸钠用量900 g/t的条件下,获得了产率为27.28%、SiO2含量为94.67%的石英产品以及产率为36.47%、K2O+Na2O含量11.13%的长石产品。通过Zeta电位测试及镁离子的溶液化学分析表明,矿浆pH值为11.0时,Mg(OH)+的浓度较大,Mg(OH)2沉淀刚开始生成,此时活化石英的效果最为明显,即浮选精选产率较大,且浮选精矿中长石浮选回收率较低;当矿浆pH值大于11.0时,在矿物表面生成越来越多的Mg(OH)2沉淀可能使药剂失去选择性,从而导致大量长石开始上浮。镁离子对石英的活化作用有利于石英和长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