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赏析爱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歌体现了爱德加·爱伦·坡的诗歌创作原则 :音乐感和忧郁美。坡在其著名文学评论《创作原理》中说 ,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死亡 ,而美丽的年轻女子的死亡更让人痛彻心骨。诗中美丽的安娜贝尔丽正是诗人所钟爱的年轻的亡妻弗吉尼亚的化身。该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坡对诗歌音乐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伤感主题的执著偏爱 ,诠释了他所主张的诗歌创作原则 ,即视觉和听觉、节奏和音韵、想象和情感间的和谐统一。诗人也采用了大量象征手法更突出了诗歌主题并渲染了气氛。诗是一场梦境 ,但读过良久之后仍意味隽永 ,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西方及现代法治思想都建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之上,我国悠久的人治传统的病根是否就是人性善?厉行法治是否就该倡导人性恶呢?以史为鉴,先秦法家学派的思想基础正是人性恶,但它却是一种实质上的人治理论。由此可见,人性善、恶之于人治、法治只是理论上的逻辑前提,倡导法治,不应人为地贬低人性,排斥德治。历史证明,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必定也是一个德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生活在文学创作中是第一性的,富有哲理、美学意蕴、思想内涵的生活永远是作品成功的根基;而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感受、扬弃,进而挖掘出生活的思想真谛,艺术地恰切地表现生活,亦是作品的成功因素;品格是指作者的人格,要想做好文,必须首先做好人.作者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要有人道主义的思想情怀,要有积极向上的唯美道德.多种正确因素的组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罗兰·巴尔特是 2 0世纪法国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思想家 ,由于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过探索 ,加上他复杂的思想 ,因而 ,深入而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尝试以作家、文本、读者作为视角来阐释他的文艺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自然观传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这种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割裂的 ,它片面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造。现代自然观是在传统自然观的基础上充实了对自然保护的内容 ,是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辩证统一。其中对自然的改造是核心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主导 ;而保护是对改造的矫正 ,目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应在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指导下 ,恰当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圣经”,而是科学的“认识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与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一精神就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情绪、决心、干劲、政策、方针、计划、办法等都是精神性的东西,既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等无意识的方面。唯物主义常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秘化,把它看作是脱离物质独立存在的东西,从而否认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在哲学史上,精神的含义往往随哲学家本体论的不同而有所不…  相似文献   

8.
到武夷山作客,主人肯定会请你去喝茶。街上茶馆之多,装修之别致,让你不知光顾哪一家才好。热情美丽的茶姑未等客人坐定,就滔滔不绝地介绍当地的特产武夷茶。接着,一边用纤细而灵巧的手在巨大的木头茶几上表演她娴熟的茶艺,一边把美丽的传说告诉你,娓娓道来,丝丝入扣,故事就象一杯沁人肺腑的香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大红袍茶的传说。相传古时一位秀才上京赶考,借宿天心岩的永乐寺,突然肚子胀痛,眼看就误了考期。寺的方丈急忙中用天心岩九龙窠的“腊面”冲泡,让秀才服用,秀才的病随即痊愈。秀才中状元之后,返回天心岩还愿,并带回“腊面”进…  相似文献   

9.
肖炎 《松州学刊》2000,(2):49-49
我们生而为人,我们行进的轨迹称作人生。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活动,劳动者制造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产品通过交换产生价值。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不同,因而价值有高低。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我们通过不同方式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分析了西部城市化水平低 ,人口增长率高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阐述了提高城市化水平是降低人口增长率与提高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 ;并就西部地区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出建设性的思考与对策 ,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地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 ,这些改革将最终推动西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屯溪区人民法院今年伊始,为了公正、文明、高效司法,作出两项民心工程,一是阳光司法,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司法诉讼全过程,打官司的当事人赢得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另一项就是高效司法,最大程度地为老百姓解决纠纷提供便捷高效的和谐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2.
福州城外有座鼓山,山腰有一座古寺,叫涌泉寺。几年前我去过,门票6元,这次陪朋友再去,门票却降为3元了。我正纳闷:在旅游成为时髦活动的年代,景区门票飚升,怎么降价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年一次台风环流,山洪暴发,把寺中的一些设施冲掉了,其中藏经阁严重受损,虽然已过去几个月,还可见灾痕。藏经阁是寺中的文化中心,不予开放,按物有所值原则,降价自然是应该的,否则人们会怪佛爷们不诚实。不管怎么说,涌泉寺值得一看。福州山不多,这座位于城边凸起的海拔千米的山,分外雄伟俊秀。山上这座千年古寺,倚山峰,临平川,隐入山坳的密林中,幽深而神秘。据…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作为小康社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发展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选择,而科学发展观一定涉及科学的世界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考察现代科学史上对科学发展观和世界观的探索过程,揭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十六大到十六届四中全会两年多时间内提出的三大概念。这三个概念前后相继、环环相扣,三大概念的提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是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的关系,而科学发展观又是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斯拉法价值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德布鲁均衡价值论,凡此三者,都存在重大缺陷。都不适合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存在。应当用“纳什均衡”取而代之。纳什均衡也因存在两大缺陷而不甚合用。“自我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为基本”的范畴,可充当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既方便又严谨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陈良运 《湖南社会科学》2008,(4):I0001-I0001
从事学术研究日久,我愈益诚服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中两句名言:“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考索”与“独断”是两种不同的治学态度与方法,一个学者须同时具备且娴熟地运用,方可“以之推代而成岁功”。作为学者的品格素质,先能“沉潜”然后方能“高明”,  相似文献   

17.
任何政党都有其作风。作风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政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认识、评判一个政党的重要依据。就我们党来说,党的作用和党的工人阶段先锋队性质,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的生产力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以精神生产力为主导的先进社会生产力特征,精神生产力也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它不仅展现出人类的巨大创造力,而且更是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这样一种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飞跃的过程。因此,精神生产力也就成为评价社会文化先进性的价值标准,并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为基础的价值标准系统,从而为如何推进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精盛 《船山学刊》2005,(2):145-146
该文通过考察与<诗经·大雅·板>中"板板"音义相通或用法相同的一系列词,认为板板作为描写上帝的重言词,是大貌、盛貌,是写帝王威仪之宣著的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带有贬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许多专业化分工活动通过一定的结构与方式联结与聚集在一起的动态性组织 ,这种独特的结构会产生一种系统集成放大效应。企业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换的能力是企业存在的原因。一种有效率的、最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就是能提供一种合理性、激励性的制度安排 ,鼓励知识的不断创造、使用、转移和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