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拟探究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旅游开发现状.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查阅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境内的天坑资源进行详细调研.结果显示,广西的天坑资源共有130多处,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河池、桂林;天坑资源是中国旅游业重要的后备资源和巨大财富,本文不仅基本探清了广西的天坑资源状况,而且还分析了广西天坑资...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4):668-672
以旅游资源群的概念为研究思想,结合宝鸡市旅游资源普查最新数据,通过聚集度、规模度、优越度指数计算出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旅游资源聚集度指数最小的旅游资源前三类分别是遗址遗迹、生物景观和人文活动;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计算结果显示,位于前三类的依次是生物景观、遗址遗迹类和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潜力最大的3个区域分别是眉县、太白县和凤县.  相似文献   

3.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集地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一体,拥有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奇观、举世罕见的峡谷群、多处地质遗迹、壮美神奇的高山丹霞及喀斯特景观、全球最为壮观的雪山群和低纬冰川、秀丽神妙的高山湖群以及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等优势旅游资源,但同时地质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生态环境带幅窄且稳定性差,又属于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旅游资源环境十分脆弱。合理利用遗产旅游资源,必须有科学研究为支撑,法律法规为依托,科学管理为手段,旅游规划为指针,以生态旅游和科考科普旅游等低耗损产品为主打,以极高的遗产保护意识为动力,旅游资源开发与遗产保护、旅游扶贫相结合,多方齐动,推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连景观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献资料查阅法等研究方法,对大连的城市景观体育旅游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景观体育旅游在景观体育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具体表现在;景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景观体育旅游需求不足、景观体育旅游人才短缺、景观体育旅游政策缺乏.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合理开发大连景观体育旅游资源、促进大连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景观体育旅游、从而为发展大连经济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广西桂林天坑资源状况及其植物资源可利用性,对桂林地区的岩溶地貌进行材料收集及实地调查,以了解桂林天坑分布、类型及其主要植物资源。调查发现桂林地区各县分布有17座天坑,且天坑区域的特色植物资源丰富,后期天坑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早期和中期天坑群落植物组成多为草本和灌木植物,并对具有开发价值的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研究结果为促进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桂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与欣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山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为: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相互融合.旅游景观审美要素包括:感觉力、想象力、理解力、情绪力和情感力.在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黄山峰石地貌景观、云霞气象景观、溪泉潭瀑流水景观、生物观赏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从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与游览价值、旅游开发价值方面进行了定性评价。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景观单体评价和园区综合价值评价。结果显示,溶洞(群)、泥盆系岩相剖面等地文景观以及明清古建筑群、古街、商号等人文景观资源单体等级较高,优势明显;三个园区均为二级景区,其中,柞水溶洞—泥盆系岩相剖面园区分值最高。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园区旅游资源特色,对各园区的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如旅游景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道路和人造景观对旅游景区景观的破坏,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程度的不合理。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促进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如旅游景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道路和人造景观对旅游景区景观的破坏,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程度的不合理.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促进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旅游资源是指可溶岩地区所特有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人文存在。挂多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具有多层次特征,景观类型多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旅游价值。本文在研究平坝挂多地区喀斯特旅游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功能的关系的前提下,通过野外考察采集第一手资料,针对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点,采用定量记分和定性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获得评价结果,从而为挂多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大桂林体育旅游圈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桂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分析了构建大桂林体育旅游圈的可行性,旨在充分利用桂林在资源、环境和发展机遇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独具桂林特色的体育旅游圈.  相似文献   

12.
位于广西桂林龙胜县境内的黄洛红瑶,在十年的旅游开发中,因其丰富而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来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在以往有关黄洛瑶寨或者红瑶民族的研究中,大都是关于其民族特色方面的描述与评价,尚未有从旅游吸引力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与评价;而多数的旅游吸引力研究,又都以自然景观吸引力分析为主,而人文资源方面的分析寥寥无几。对此展开实证研究,不仅可柘宽旅游吸引力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对黄洛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管理提出较为客观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科普基础设施,但是桂林植物园目前存在科普旅游经营意识淡薄、园林景观建设比较落后、科普旅游配套不够完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通过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加强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科普导游素质、完善科普旅游设施,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开发客源市场等途径进一步深入开发桂林植物园的科普旅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于延续和延长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桂林石刻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保护和开发、资源整合、产品化路径和营销手段等问题,提出了桂林石刻应从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产品形式、创新营销手段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能为桂林石刻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现状是资源分布广、类型多、数量大、档次高、开发不平衡、开发潜力巨大、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社会效益差。对其开发战略是要紧跟发展形势,围绕大桂林和北部湾旅游圈,整合圈内各类景观资源走合作共赢之路。具体建议一是对新兴后进典型地质遗迹的公园、岩洞采取帮、扶、带战术,二是适当增补或调整圈内地质类旅游企业布局,三是转变观念改进宣传促销模式,四是向先进的旅游地质企业学习取经,不断充实提升自身企业形象和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利用潜力,但不当的旅游开发容易造成文化资源的破坏.如何在促进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是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以吉安银圳村为例,基于个案的旅游规划实践研究,结合银圳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体保护和规划、特色旅游空间营造、产业发展、空间协同、分期规划五个方面的策略,以期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清广西天坑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可利用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测量、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与对比,总结广西区内目前发现的岩溶天坑的发育背景和资源特征,提出广西天坑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天坑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天坑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广西天坑的品质在全国、全球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全国之最。广西天坑资源划分为12个类型,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探险猎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影视拍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重要价值。【结论】建议进一步查清广西天坑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利用天坑资源、深化与拓展已经开发的天坑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考查桂林的城市形态演变和古建筑旅游资源认为桂林的历代城市建设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生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选择规律,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相交融是推动桂林由军事城镇演变为旅游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也是桂林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