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丽莹  麦彤  韩云 《河南中医》2022,(11):1708-1713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作者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1年7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以及机构合作、关键词、研究趋势进行关联或聚类分析,并绘制出可视化图谱。结果:共检索出1 414篇文献,发文量分析显示,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共现分析得出以李素云等为代表的5个团队图谱;主要机构与合作关系图谱密度Density=0.002;关键词分析共现图谱中得出高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0.1)关键词共有14个,形成动脉血气分析、辨证施护、机械通气、炎症反应和穴位贴敷等5个自然聚类;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活血化瘀。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内容包括辨证论治、临床试验、中医特色疗法等,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的疗效观察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破血消癥代表药水蛭在中医药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该药的研究脉络、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1963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5日收录的水蛭涉及中医药领域的中、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1.6.18绘制核心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及高频关键词排序,运用CiteSpace6.1.R3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展示。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943篇,英文文献43篇。结果提示核心作者较少,合作网络显示团队内部合作较多,缺乏团队间合作。中、英文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显示水蛭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为名医经验、临床研究、数据挖掘等,关键词突现提示冠心病、作用机制、数据库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结论 近年来水蛭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名医经验与临床研究、数据挖掘、制剂研发及对于各类疾病的作用研究为其主流研究热点。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病临床研究、水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可能是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辨证治疗与甲皱微循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林东红  曾章超 《新中医》2001,33(5):24-25
目的:通过观察甲皱微循环的变化,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中医辨证治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医药治疗,对照组50例按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床疗效和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甲皱微循环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存在瘀血阻络的病理基础,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中提高临床疗效,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骞  何松蔚  何强 《北京中医药》2021,40(8):907-910
目的 探讨闫慧敏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闫慧敏教授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对闫慧敏教授临床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经验.结果 提炼出闫慧敏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核心药物15味,以祛湿、清热、凉血、止血、收敛、补益药为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利水祛湿药物,经聚类分析得到2个聚类组,经关联规则共得到60条规则.结论 闫慧敏教授重视"湿""瘀""热"等病理因素,特别是"湿邪"在紫癜性肾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本病急性期以湿热内蕴为主,治疗应以祛湿、清热、祛瘀为主,本病后期易正气虚弱、湿浊蕴结,治疗应以健脾固精、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近10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药治疗的资料分析,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10年关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报道文献期刊。结果发现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法较多,疗效较好。结论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具有明显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培旭主任医师分期论治、辨证用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李主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注重卫气营血理论在其诊疗中的应用,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分为紫癜期和紫癜控制期,结合临床兼症的不同,加减应用癜期透热汤和癜退养阴通络汤,并强调紫癜期以透热转气出卫为法,不宜用活血化瘀药。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为中医药规范化诊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的相关文献从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机构、作者及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相关文献增长数量从2010年后稳定在每年10篇以上,虽有波动,但整体仍呈现上升趋势;作者共现图谱得到以周永明、胡晓梅、麻柔为核心的主要合作团队图谱;主要机构与合作关系图谱Density=0.044 3,密度较低,机构合作不紧密;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9个聚类,主要有"老年""临床观察""正虚邪实""IL-6""细胞凋亡"等。结论: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老年MDS、临床药物研究、根本病机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等,现以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团队内部合作较多,但机构间合作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探索中医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发表的中医药治疗OAB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7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使用CiteSpace 6.1R6软件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发文机构合作图及关键词知识图谱(包含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和突现网络图)。结果:共纳入189篇文献,主要研究者由王小龙、何爽、杜星辰等组成,形成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频数较高的关键词包括琥珀酸索利那新、针灸、中医药疗法等,发现10个关键词聚类及10个突现关键词。结论:OAB的相关研究在近年内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多以主要机构为中心进行,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及主要机构合作网络均较密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在不断发生变化,说明中医药治疗OAB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药研究近况。方法:查阅近5年有关中医药研究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文献报道。结果:发现中医药研究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法较多,效果明显。结论:中医药研究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具有明显优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近1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热点和趋势,为科研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文献(2012年10月1日-2022年10月1日),利用CiteSpace 6.1.R2软件生成作者、机构、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可视化图谱和表格,并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研究文献呈波动式增长,本研究共纳入文献632篇。作者共现分析得出以杨添淞、屈媛媛、杨燕为核心的团队图谱。研究机构与合作关系图谱密度为0.007 3,揭示出各个机构联系不紧密和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主要核心的特点。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9个聚类,主要有神阙穴、针灸、督脉等;突现分析得出25个突现词,包括灸法、隔姜灸、虚劳等。结论:近1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热点包括:治疗方式以隔姜灸、改良长蛇灸和内服中药方剂逍遥散为主;病机研究主要涉及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气血两虚型。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稳步发展,治疗方式丰富多样,且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可以预见,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集全国多个省市共1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合并疾病及用药信息。在HIS数据的2 11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合并疾病前5位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肾功能不全、病毒感染、肾小球肾炎(慢性)。在临床治疗中,西药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抗感染药物如静脉输入头孢类药物常见,中药使用较常见的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其次为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用药方案中以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提示在真实世界中,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治疗方案,活血化瘀是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含水蛭中成药的组方规律,为水蛭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药智网数据库收集含水蛭的中成药处方,以Excel 2010、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3.0作为统计软件,统计含水蛭中成药处方的中药频次、性味归经、主治疾病与证候分布,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  相似文献   

13.
孙岚萍  顾志荣  马转霞  吕鑫  张锐  许爱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8):4712-47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新处方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156首,涉及中药199味,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川芎、茯苓、丹参、天麻、黄芪等46味,主要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及补虚药;挖掘共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3个,出现频次前5位的组合是茯苓-天麻、川芎-当归、川芎-黄芪、红花-川芎及川芎-天麻;演化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组,潜在新处方10个。结论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使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补虚药,组方显示了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祛痰宽胸的治法,体现了标本兼治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药从虚劳论治血液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的运用与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虚劳性血液病证治信息数据库。运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R语言软件和Python软件开展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血液病的主要症状为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腰膝酸软等等,舌象主要表现为舌淡、舌红、苔薄、苔白等等,脉象主要表现为脉细、脉数、脉沉、脉弱等等。从虚劳论治血液病最常使用的药物为补气药类、补血药类、滋阴药类和活血化瘀药类。用药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味(49.99%)、苦味(21.24%)和辛味(12.68%)最为常用。常用的补气药类有黄芪、白术、党参和茯苓等,常用的补血药类有当归、熟地黄、鸡血藤和白芍等,常用的滋阴药类有熟地黄、女贞子、阿胶和墨旱莲等,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类有生地黄、丹参、牡丹皮和赤芍等。关联支持度最高为黄芪和人参,其次为女贞子和墨旱莲,符合气虚和阴虚的病机。聚为4类,以补虚药和活血药两类为主。结论 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症状舌脉符合气虚和阴虚病机,治疗以补气滋阴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抽取有用的信息,本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与糖尿病“同证”的科学基础进行探索。首先,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下载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糖尿病的相关数据,保存于Access 数据库中,然后导入SQL Server 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得到挖掘结果。针对得到的结果,用Cytoscape 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进而得到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网络图。从图中可以发现,黄芪、桂枝、当归、川芎、防己等为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核心药物。黄芪、当归、丹参、川芎、麦冬、山药、玄参等为中药治疗糖尿病常用的核心药物。同时发现中药治疗两病共同的核心用药:黄芪、当归。中医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糖尿病时,均采用补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因此,根据数据挖掘的结果,可以证明两种疾病存在共同的证候特点是有科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13-715
目的 :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工作,对《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草案》在济南地区的适用性进行回顾性评价调查。方法:制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随机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病例,对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名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过敏性紫癜中医证型符合率为90.91%,紫癜性肾炎中医证型符合率为39.48%。2过敏性紫癜中医治则治法符合率为81.82%,方药符合率61.04%;紫癜性肾炎中医治则治法符合率为34.21%,方药符合率为39.47%。3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临床愈显率86.96%;安全性评价很好占72.17%,较好占27.83%;经济性评价很好占69.56%,较好占21.74%,一般8.70%。结论:该指南基本适用于临床,可作为临床医师治疗本病的规范方案,但需进一步完善;过敏性紫癜辨证分型论治建议增加瘀血阻络型,紫癜性肾炎建议增加湿热夹瘀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建议增加调摄与预防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1979—2016年期刊文献中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79—2016年期刊文献中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药内服复方,建立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5篇,中药复方166首,涉及187味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为1 885次。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是甘草、辛夷、防风、白术、黄芪;中药功效分类分析中频次前2位为发散风寒药、补气药;中药药性分类分析中温性及微温药物使用频次共计1 051次,占55.76%。另外,分别统计出2味药联用,3味药联用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对其进行规则关联分析。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以使用发散风寒药和补气药为主,补散并用,药性多为温、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3年中医治疗狼疮肾炎的文献,分析探讨中药治疗狼疮。肾炎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文献中,涉及中药196味,累计使用1276次;使用频率超过1%的中药共29味,累计使用频次702次,累计频率55.02%;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5类药使用较多,累积频率达84.41%;清热药中以清热凉血药和清热解毒药为主,补虚药中以补气和补阴药为主。结论狼疮性肾炎多用清热药凉血解毒、补虚药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敛药等共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我国岭南和华北地区名老中医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用药规律异同。方法:从数据库和书籍搜集岭南、华北地区名老中医治疗NAFLD的处方,从用药频次、类别、性味归经与配伍规律的角度分析两地医家治疗NAFLD用药习惯的异同。结果:两地有16味共同的高频药物;主要药物类别均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等;共同的核心药物配伍为泽泻、山楂、郁金、丹参和柴胡。差异在于岭南地区使用归脾经药物更多(P<0.05),多用白芍、决明子、茯苓、甘草、荷叶、莱菔子与三七(P<0.05);华北地区则多用赤芍、黄芪、当归与延胡索。结论:两地名老中医均以健脾祛湿、活血理气消滞为NAFLD的基本治则,各自特色在于,岭南更侧重健脾祛湿、益气养阴、理气化痰,且用药较平和;华北更侧重疏肝活血和养肝清热。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张金虎 《陕西中医》2021,(8):1068-1071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不同中医证型在临床特征上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整理171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诱因中的分布情况; 总结171例HSP患儿中药的使用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①171例HSP患儿中风热伤络证86例(50.92%),血热妄行证36例(21.05%),湿热痹阻证49例(28.66%),三种证型在男女性别中的分布差异不明显; 在病程上,三种证型均以10~20 d居多,总计98例(57.31%); 在不同年龄段、临床症状中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儿童HSP的常用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等。结论:HSP患儿以风热伤络证最为多见,临床病程长短不一,症状多样,不同证型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不同,中医药从不同角度治疗儿童HSP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