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全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2.
毛丽伟 《中国性科学》2013,22(5):25-26,34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妇科收治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采用最新的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手术后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6个月,B组患者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较小,应慎重采用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全切组(n=20)与剔除组(n=23)。剔除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全切组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检测并对比两组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结束时,评价记录并对比两组对性生活的满意度。结果术后各时点,剔除组AMH、FSH、LH水平均较术前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AMH水平较术前降低,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组各指标水平围术期变化幅度均不及全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剔除组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全切组则较术前降低,且显著低于剔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剔除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全切组,性冷淡发生率低于全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并不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性生活理想,生活质量提高,若患者条件允许,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为子宫全切保留双侧附件的患者52例,B组为接受子宫全切加双侧子宫附件切除术的患者37例,C组为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36例。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通过女性性功能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性心理以及性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激素的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予以比较。结果:子宫全切术保留双侧附件的患者术后性心理评分较术前低,同时性激素中的卵泡刺激素以及促黄体生成素较术前升高,雌激素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术并切除双侧附件的患者术后性心理评分、性欲评分、性高潮评分以及射精时间评分较术前低,异常症状较术前升高,同时性激素中的卵泡刺激素以及促黄体生成素较术前升高,雌激素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性心理、性功能以及性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心理、性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子宫全切加双侧子宫附件切除术对患者三方面的影响最为严重,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的影响最轻,子宫全切保留双侧附件的影响居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5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均采用性功能指数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性生活质量,先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U检验对比研究对象不同临床特征分组之间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然后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研究对象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1)与手术前相比,研究对象手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性反应、性体像、性态度、性满意度、性交流与调适、疼痛和情绪等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研究对象年龄≥45岁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年龄45岁组(P=0.000),已婚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婚姻状况组(P=0.000),配偶关系和谐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不和谐组(P=0.000),宫颈保留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宫颈未保留组(P=0.000)。研究对象体质指数≥25kg/m~2组与25kg/m2组之间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经腹手术组与经阴道手术组之间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对象年龄是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宫颈保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00),婚姻状况、配偶关系则是非独立相关因素(P=0.072、0.097)。结论: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宫颈,这对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并对患者的性功能情况及婚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11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观察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功能情况及婚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功能对比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术后6个月在性欲方面、性高潮方面、性心理方面、射精时间、性唤起方面及性行为中异常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婚姻质量对比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性生活、夫妻交流及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好且对患者性功能及婚姻质量影响小,故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子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性科学》2019,(12):62-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中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22例中年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BISF-W评分)。结果①手术指标:两组患者肌瘤清除数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②术后康复: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③疼痛: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2/61)低于对照组患者(14.8%,9/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性功能:手术前,两组患者BISF-W各维度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更具有微创优势,且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对改善中年患者性功能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宫肌瘤患者并分为两组进行手术,对观察组50例进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对照组50例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雌二醇(E2)和促卵泡激素(FSH)的水平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性功能方面也要强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会受到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远小于全子宫切除术,所以临床上应选择次全子宫切除术给患者进行手术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部分切除术与全子宫切除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子宫部分切除术组患者的性欲异常症状、性唤起异常症状、性高潮异常症状、性心理异常症状、性行为异常症状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性生活质量提升程度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P<0.05);术后1个月子宫部分切除术组患者的E2水平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FSH、LH水平均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低,性激素水平改善程度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P<0.05)。结论:子宫部分切除比全子宫切除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琳  周敏 《中国性科学》2019,(6):101-103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什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LH(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TV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和TAH(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每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性功能以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TL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均显著少于TAH组,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达到最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功能比较,TLH组与TVH组均显著优于T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LH组与TVH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比较,TLH组E2、FSH与TAH组比较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相对较小,能够促进患者性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行子宫切除术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注意其手术指证,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ARH)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LRH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18例(试验组)和ARH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22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参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RH相比,LRH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48.4±42.4)min vs.(201.1±46.3)min、出血量明显减少(922.5±442.4)m L vs.(632.1±369.7)m L、导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缩短(35.5±6.5)d vs.(25.5±5.5)d、术后排气时间缩短(2.5±0.6)d vs.(1.7±0.6)d、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9.9±5.2)d vs.(16.8±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切除数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RH相比较,LRH治疗早期子宫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非脱垂大子宫(大于14孕周)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经阴全子宫切除两种微创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切除非脱垂大子宫的术式特点及选择原则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10年4月,对〉14孕周的良性非脱垂子宫的病变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171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VH)195例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AVH、TVH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痛、术后排气、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手术史、盆腔黏连等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几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辅助手术可清楚地观察盆腹腔脏器情况,有效地提高阴式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临床中应据情况选择需要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In a study of women with anogenital gonorrhoea who had undergone hysterectomy, the sensitivities of urethral, vaginal, and anal canal cultures were 88.9, 55.7, and 40.7% respectively in specimens from 27 woemn. To obtain the greatest sensitivity, however, we recommend that specimens from all three sites should be cultured routinely. After the raising effects of trichomoniasis and menstrual blood on the pH values have been allowed for, the vaginal pH of 74 women in the study group and of 137 healthy controls was similar.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686例妇女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影响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防治措施。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自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施子宫切除术的907例妇女(丈夫健在)术后性生活质量调查表。2.方法:对要调查的妇女以填表(自己设计)的方式进行信访,要求病人填表要真实,答应为病人保密,填表后邮寄整  相似文献   

16.
In a study of women with anogenital gonorrhoea who had undergone hysterectomy, the sensitivities of urethral, vaginal, and anal canal cultures were 88.9, 55.7, and 40.7% respectively in specimens from 27 woemn. To obtain the greatest sensitivity, however, we recommend that specimens from all three sites should be cultured routinely. After the raising effects of trichomoniasis and menstrual blood on the pH values have been allowed for, the vaginal pH of 74 women in the study group and of 137 healthy controls was similar.  相似文献   

17.
Pyoderma gangrenosum is a destructive, non-infective ulceration of the skin. The case presented illustrates a rare but important presentation in a patient following a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and bilaterial salpingo-oophorectomy (TAH and BSO).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女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变化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年2月到2013年5月21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评价术前术后在性生活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性生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和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上,治疗后在相关指标评分上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范围、宫颈去除、婚姻状况、经产次、配偶总体关系、性心理发育是影响因素(P均0.05),而和职业无关(P0.05)。其中年龄、手术范围、宫颈去除、婚姻状况、经产次、配偶总体关系、性心理发育是女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女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和术前比较有所下降,而尽可能保留宫颈和附件等对术后性生活影响性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