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石榴(Psidium guaiava L.)为桃金娘科植物,我国南方省区野生资源丰富,其果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目的:为野生番石榴作为食品和药品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我站创建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细胞学组合检测及操作方法》,研究攀枝花地区野生番石榴果6个样品提取物,终浓度在60-7500μg/ml范围内对人体细胞的遗传、免疫及增殖作用。结果:(1)姊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SCE)随剂量增加而增加,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微核率(MNR)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淋巴细胞转化率(LTR)随剂量增加而降低,低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3)有丝分裂指数(MI)随剂量增加而降低,高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低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比率(CCR)中的第一周期细胞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第二、三周期细胞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增殖率指数(PRI)随剂量增加而降低,低剂量组数值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攀枝花地区野生番石榴果提取物在体外试验,对人体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对DNA损伤修复有激活作用;对人体细胞免疫和增殖,低剂量有激活作用,高剂量有抑制作用。建议进一步作动物体内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胃癌组织中端粒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原位末端DNA片段标记技术对60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和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检测。结果60例胃癌中49例端粒酶阳性(81.7%),55例(91.7%)可观察到凋亡细胞。32例淋巴结转移癌中端粒酶阳性率为93.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67.9%(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AI为5.51±2.70,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8.82±3.17(P<0.05);淋巴结转移组胃癌中的端粒酶活性与AI呈负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可作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三氧化二砷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瘤体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实体瘤生长情况.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及改进的MTT还原法分别对正常小鼠、荷瘤小鼠对照组、荷瘤小鼠As2O3治疗组进行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NKCA)的测定,并比较各组瘤重,计算瘤重抑制率.结果 肝癌小鼠荷瘤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CD3+,CD4+,CD4+/CD8+及NKCA均明显减少(P<0.01);低剂量及高剂量 As2O3治疗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CD3+, CD4+, CD4+/CD8+及NKCA均明显升高(P<0.05),CD8+无明显变化;而高剂量 As2O3治疗组与低剂量 As2O3治疗组比较,CD4+,NKCA明显升高(P<0.05),CD3+, CD4+/CD8+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9.12%,45.74%,病理观察可见间质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AS2O3 能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提高肝癌小鼠的免疫功能,这是一值得继续研究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对H2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LT)在体外对H2 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TUNEL)对bcl 2、bax及凋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经MLT孵育相同的时间后 ,凋亡指数 (AI)随MLT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中等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大剂量组、5 Fu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同一药物浓度下 ,中等剂量组、大剂量组及 5 Fu组在孵育 2 4,3 6h后 ,其AI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随MLT浓度增加 ,bcl 2的表达呈降低趋势 ,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孵育 2 4,3 6h后 ,bcl 2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随MLT浓度增加 ,bax表达在 2 4h内呈上升趋势 ,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结论 MLT在体外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且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其促凋亡作用增强 ,bcl 2和bax参与了其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通过抑制TGF-β1/ERK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T淋巴细胞、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 只接种肺癌细胞Lewis 的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 只,其中低剂量组给予3mg/kg 易普利姆玛,高剂量组给予5 mg/kg 易普利姆玛,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通过WB、qPCR检测易普利姆玛处理对TGF- β 1/ERK信号通路、Bcl-2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免疫功能改善和移植瘤的抑制情况。结果:给予易普利姆玛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体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瘤率也增加(P<0.05);小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该系数也增加(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CD3+、CD4+、CD4+/CD8+细胞水平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给药后各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增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6、IL-3 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肿瘤组织中的TGF-β1、ERK1/2、p-ERK1/2、MEK表达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且高剂量组TGF-β1 表达阳性率最低(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肿瘤组织中的Bcl-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易普利姆玛可有效抑制TGF-β1/ERK信号通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及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小鼠体内肺癌细胞Lewis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98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艾迪加NP方案,对照组单用NP方案.两组均以4周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近期客观疗效有效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有助于NSCLC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6+、CD57+NK细胞水平,探讨其与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106例对照组外周血CD16+、CD57+NK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6+、CD57+NK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恶性淋巴瘤患者中,HL与NHL两组间CD16+、CD57+NK细胞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此两组中HL例数太少,难以说明问题.而97例NHL中,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对比,其CD16+、CD57+NK细胞数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恶性淋巴瘤患者各组间CD16+、CD57+NK细胞数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各病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CD16+、CD57+NK细胞数明显降低,提示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研究192 Ir(铱)高剂量率支气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HDR-IBB)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和外照射(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三联组和二联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三联组卡氏评分提高16例,二联组卡氏评分提高6例.三联组卡氏评分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联组近期有效率为90.3%,二联组近期有效率6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联组1年生存率为72.8%,而二联组1年生存率为44.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AI、RT及HDR-IBB三者联合治疗是NSCLC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转染和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 PKA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KA通路特异激动剂forskolin对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原代细胞株L9981、转基因细胞株L9981-nm23-H1-pLXS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L9981-pLXSN共同培养,应用放免法检测forskolin处理后不同时间点三个细胞株PKA的活性变化.结果 (1)forskolin处理前L9981、L9981-pLXSN和L9981-nm23-H1-pLXSN的PKA活性经F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两比较L9981-nm23-H1-pLXSN的PKA活性显著高于L9981和L9981-pLXSN(P<0.01),而L9981与L9981-pLXSN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同一作用时间(30 min)下,三个细胞株经不同浓度forskolin处理后PKA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在forskolin浓度为100 μmol/L时PKA活性最高,呈剂量依赖关系.(3)三个细胞株在同一浓度forskolin(100 μmol/L)处理下,PKA活性随作用时间升高,在forskolin作用时间为30 min时PKA的活性最高,呈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1)nm23-H1基因转染能显著上调人高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的PKA活性,nm23-H1作为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机理与PKA信号通路可能有一定联系;(2)forskolin能显著上调L9981细胞株中的PKA活性,PKA活性升高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蛋白激酶C(PKC)βⅡ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TUNEL法检测了119例人NSCLC组织、癌旁肺组织和32例肺良性疾病肺组织中PKC-βⅡ的表达和凋亡细胞.结果(1)NSCLC组织中PKC-βⅡ表达水平(85.39%)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65.69%)和肺良性病变肺组织(53.22%)(P<0.05),癌旁肺组织中PKC-β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肺组织(P<0.05).NSCLC组织中凋亡指数(5.27%)显著低于肺良性疾病肺组织(15.84%)(P<0.05).(2)NSCLC组织中PKC-β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NSCLC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与肺癌P-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T)及淋巴结转移状态(N)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3)PKC-βⅡ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NSCLC中PKC-βⅡ的异常激活和细胞凋亡受抑制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KC-βⅡ介导的细胞增殖过度和凋亡受抑可能是NSCL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参—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39例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23例),化疗(EP方案)+参一胶囊;对照组(16例),仅进行化疗(EP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气虚证和症状(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少气懒言、纳谷少馨及自汗等)以及近期客观有效率均有明显改善(P<0.01);生活质量改善,表现为Karnofsky评分及体重均有提高(P<0.05);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明显减轻(P<0.05).结论参一胶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可以改善临床收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化疗疗效和减轻其血液学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胃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手术,B组为LF+手术,C组为LOF+手术.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核素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AI)与增殖(PI)及二者之比(AI/PI).结果B、C组与A组 AI、PI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AI/PI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化疗前、后及术后3组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化疗后及术后,B、C组较A组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对手术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与sIL-2R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与血清sIL-2R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DH释放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例正常人、11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血清sIL-2R水平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血清sIL-2R水平明显增高(P<0.01);上述改变在伴转移患者中更明显,与不伴转移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1)。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与血清sIL-2R水平呈负相关(r=-0.473,P<0.001)。治疗有效的转移癌患者NK活性明显增强(P<0.05),sIL-2R水平显著降低(P<0.01);无效者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血清中异常增高的sIL-2R可能是导致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低下的原因之一。NK细胞活性和sIL-2R可作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监测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两者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中CDK4I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K4I基因产物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46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CDK4I基因产物表达进行了研究,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结果肺癌CDK41表达水平(58.82%)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82.06%) (P<0.05). CDK4I表达水平降低的程度与肺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肺癌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和患者年龄均无明显关系(P>0.05).CDK41高表达组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CDK41基因可能参与人非小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PTEN与VEGF165 基因mRNA在卵巢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和VEGF165 基因mRNA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卵巢(n=5)、卵巢囊肿(n=5)、卵巢交界性肿瘤(n=9)、上皮性卵巢癌(n=60)和卵巢癌细胞系CAOV-3中PTEN和VEGF 165 基因mRNA表达.结果PTEN基因mRNA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卵巢和卵巢囊肿,P<0.05,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 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在卵巢内膜样癌中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浆液性或黏液性卵巢囊腺癌,P<0.05.VEGF165 基因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和卵巢囊肿,P<0.05,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 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浆液性卵巢癌中VEGF165 基因mRN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上皮性卵巢癌,P<0.05.VEGF165 基因mRNA随PTEN基因mRNA表达的降低而升高,r=0.728,P<0.05.结论在卵巢癌中PTEN基因mRNA表达下调和VEGF165 基因mRNA表达上调,2个指标分别与卵巢内膜样癌和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和病理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PTEN基因mRNA表达降低原因可能为通过上调VEGF基因mRNA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演进.  相似文献   

16.
EAP和CAP方案介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EAP和CAP方案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EAP和CAP方案介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08例和98例.结果有效率EAP组为51.9%,CAP组为53.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AP组的胃肠道毒性比EAP组严重(P<0.05),EAP组的骨髓抑制较CAP组严重(P<0.05).结论采用EAP和CAP方案介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对EAP和CAP化疗方案的采用必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剂量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全身应用小剂量重组干扰素(IFN α 2b)、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60例.应用APAAP法和免疫单向扩散法(RID)分析了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活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后外周血中CD4+的T淋巴细胞和CD23+的B淋巴细胞显著的高于前水平(P<0.05);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也明显增高(P<0.01).KPS积分较因子加化疗前明显增高(P<0.001).免疫球蛋白(IgM)活性亦显著的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KP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01).治疗后细胞因子加化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8.5分(P<0.001);CR 26例(65%);PR 11例(27.5%),总有效率82.5%.单纯细胞因子治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3分(P<0.001);PR 13例(65%),总有效率65.0%.结论本方案可以显著的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可能提高肿瘤的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珍黄胶囊治疗食管癌的抗癌增效作用和毒性。方法1996年8月至1999年4月,64例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放疗+珍黄胶囊);对照组(单纯放疗),两组病人采用同样放疗方法和剂量。结果在放疗至40GY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抗肿瘤有效率分别为46.9(15/32)和20%(6/30)(P<0.05)。放疗结束后一个月,研究组病人的完全缓解率37.5%(12/32),高于对照组20%(6/30)(P<0.05)。结论珍黄胶囊配合外照射可提高食管癌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RU_(486)对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ZMBC_(902))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悬液接种法同种接种ZMBC_(902)乳腺癌细胞于NIH小鼠为荷瘤鼠模型;分剂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二周;每周测量瘤体大小,连续三周。结果 (1)各组在治疗二周后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均显著(P<0.05~P<0.005),而停药后肿瘤生长均加快。(2)各治疗组中,低剂量(5mg/kg和25mg/kg)抑瘤作用高于50mg/kg和联合组,但P>0.05。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RU_(486)各剂量组对ZMBC902乳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但缺乏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与细胞凋亡、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耐药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NSCLC)P-糖蛋白阳性率22.2%,小细胞肺癌(SCLC)阳性率11.5%.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和增殖指数(PCNA-labelingindex,PCNA-LI)呈高度负相关(r=-0.7358,P<0.01).P-gp阳性者,AI和PCNA-LI高于P-gp阴性者,PCNA-LI差异有显著性(P<0.01).P-gp与bcl-2表达相关(r=0.5637,P<0.05),与P21WAF1/CIPI无关(r=0.2405,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gp及AI有预后意义.结论P-gp与细胞凋亡、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相关,且具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