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瘤块注射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创建立兔VX2肝肿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分析兔VX2肝肿瘤超声、CT及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切除植于兔后腿肌肉内的VX2肿瘤组织并剪成0.5mm见方的块状瘤块,在超声引导下,将瘤块直接注射接种于60只新西兰白兔肝左叶,2周后测定兔肝肿瘤接种成功率,观察研究其超声、CT和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率为95%(57/60);荷瘤兔平均自然生存时间为(45±8)d。肝肿瘤的超声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其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多排螺旋CT平扫肝肿瘤表现为低密度结节影;肝动脉造影显示VX2肝肿瘤富含血管且血管网杂乱,肿瘤显影以周边为主。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接种制作兔VX2肝肿瘤动物模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其影像学特征与人原发性肝癌相似。  相似文献   

2.
少血供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动脉栓塞后影像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并筛选少血供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及经肝动脉注射碘油沉积情况。方法开腹种植转移瘤于3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叶,移植成功后经筛选出少血供移植瘤1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只,插管至腹腔干;实验组8只,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左肝动脉,术后1周进行CT扫描,观察碘油沉积情况,分别取肿瘤进行HE染色及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16只少血供VX2移植瘤模型兔插管成功11只,5只失败。对照组成功者5只插管至腹腔干,实验组6只插管至左肝动脉或肝固有动脉,造影发现肿瘤血管稀疏或不可显示,术后CT扫描发现实验组碘油在瘤内呈环形沉积;对照组5只肝移植瘤中VEGF表达阳性2例,弱阳性3例;实验组6只移植瘤中强阳性4例,阳性2例。结论兔肝动脉血管解剖与人相似,超选择至左肝动脉,暂时阻断肿瘤动脉血供后栓塞化疗,对少血供肿瘤治疗效果较好。CT对术后碘油沉积情况检测方便,可靠,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的完善及综合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完善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比较兔VX2肝癌的CT、MRI、DWI及DSA影像表现,评价各影像检查对瘤体显示的优越性。方法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模型制作前期实验采用开腹VX2瘤粒包埋法接种,后期采用开腹VX2瘤粒悬浮液针头注入法,均接种于兔肝左叶。接种两周后行CT、MRI及DWI成像,随后行经股动脉肝动脉超选择DSA。结果前期实验瘤块种植成功率66.7%(8/12),后期实验种植成功率100%(24/24)。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 T1WI呈较低信号影,EPI序列T2WI呈略高信号影;DWI成像见高亮信号影,显示清晰;DSA造影可见肝左叶孤立的瘤体由增粗的动脉供血,肿瘤血管较丰富。结论兔VX2肝癌模型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极为理想的动物模型。VX2瘤粒悬浮液针头注入法较瘤粒包埋法成功率更高。CT、MR平扫、EPI序列及DWI成像对于肿瘤的影像评价互有优势,EPI及DWI成像可更敏感地显示肿瘤,DSA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供血。  相似文献   

4.
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CT、MRI表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少血供移植性肝恶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与病理学相对照。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增强扫描,统计肿瘤种植成功率,观察肿瘤体积及生长指数,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区分富血供、少血供肿瘤;分别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分析,与影像学相对照。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22只;成瘤率为73%。2周与3周时肿瘤生长率有显著差异(P<0.01)。VX2移植瘤在CT及MRI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增强后发现少血供VX2移植瘤14只,表现为肿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或低信号;富血供肝移植瘤8只,表现为肿瘤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肿瘤主体密度或信号明显高于肝实质。光镜下肿瘤新生毛细血管虽较丰富,但纤细。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但易发生转移。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是检测肿瘤生长和血供的可靠方法,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CT与MRI上主要是一种少血供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 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ham组,每组6只。对TACE组于建模后2~3周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对TACE组注入碘化油乳剂,对Sham组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前及术后2周以常规超声观察肿瘤大小,以SWE检测肿瘤、瘤周及肝右叶组织硬度。术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动物取肿瘤及瘤周组织,观察肝细胞形态、评估纤维化程度;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周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瘤周纤维化程度与组织硬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12只兔均成功建模,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成功率100%(12/12)。2组术前肿瘤体积、肝组织硬度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相比Sham组,TACE组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及瘤周组织硬度增加,血清ALT、AST升高(P均<0.05)。病理检查显示,TACE组瘤周肝细胞水肿明显,Sham组偶见肝细胞水肿,TACE组瘤周纤维化程度高于Sham组(P<0.01);TACE组瘤周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周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r=0.67,P=0.02)。结论 TACE后VX2肝癌模型兔瘤周纤维化程度加重;SWE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兔VX2肝癌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术后残癌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变化。方法将36只荷VX2肝癌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假手术组(n=6)及对照组(n=6)。于接种后第2周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检查,实验组以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假手术组经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于造影后处死。实验组、假手术组动物于第3周再接受造影检查并被处死。结果36只实验兔中35只为富血供肿瘤,主要由肝左动脉供血。在肿瘤周边癌组织内3组实验兔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04±19.91)%、(43.38±19.65)%、(43.18±14.01)%,MVD计数分别为39.26±6.80、28.69±5.43、28.71±5.68,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阳性率与MVD计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结论TACE术后残癌组织的缺氧状态致VEGF表达及MVD计数较栓塞前明显增高,故加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建立兔双侧背部肌肉内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CT引导下用套管针将VX2肿瘤悬浮液注入5只新西兰大白兔腿部肌肉,作为肿瘤兔;选取20只兔,在CT引导下用穿刺活检法将肿瘤兔腿部肿瘤接种于其双侧背部肌肉内。接种后每周行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肿瘤成活率、大小、种植部位满意度、影像学表现,并于14天后行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20只兔全部接种成功,定期增强扫描显示两侧背部孤立肿瘤逐渐变大,周边强化明显,接种后21天肿瘤内出现明显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光镜下见组织内多灶浸润性癌巢,瘤组织间见坏死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丰富,异型性明显,并可见核分裂象。种植兔未出现腹腔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新型双侧背部肌肉内VX2肿瘤动物模型成瘤率高,接种后肿瘤生长速度快,可为肿瘤微创治疗基础研究提供新型适用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hydroxyapatitenanoparticle,nHAP)对兔肝VX2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经肝内肿瘤种植2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于兔上腹正中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经肝动脉灌注给药。A组为生理盐水(5ml)对照组;B组为低剂量nHAP组,肝动脉注入nHAP(0.5mg/kg);C组为中剂量nHAP组,肝动脉注入nHAP(5mg/kg);D组为高剂量nHAP组,肝动脉注入nHAP(50mg/kg)。4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行SCT肝脏扫描,测量肿瘤的大小,并计算肿瘤生长率。治疗前,治疗后1d、7d行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各组实验动物均记录治疗后的生存天数。结果治疗后7d、14d,中剂量nHAP组和高剂量nHAP组的肿瘤体积和生长率都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nHA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nHAP组与同期高剂量nHAP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D组血清AST、ALT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D组AST、ALT降至正常。治疗后,A、B、C组AST、ALT均未升高。A、B、C、D组瘤兔治疗后生存期分别为(38.0±5.4)d、(39.5±6.6)d、(45.2±7.7)d、(45.6±8.2)d,C、D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nHAP对兔肝VX2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瘤兔的生存期,其肝功能损害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兔邻近腹主动脉VX2肝癌模型,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肝脏大血管旁肿瘤研究选择最佳建模时间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手术直视下组织块包埋法对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门处接种VX2瘤块,接种后第14、21、28天行MRI,观察成瘤率、肿瘤体积和肿瘤一腹主动脉间距。结果接种后动物存活率为92.11%(41/45),成瘤率为95.12%(39/41)。MRI示接种后第14天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VIBEFST1WI示肿瘤明显强化;第21天肿瘤T2WI呈高信号,肿瘤不均匀强化;第28天肿瘤边缘环形强化,中心无强化,肿瘤出现继发性坏死;肿瘤体积随时间逐渐增大,肿瘤一腹主动脉间距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邻近腹主动脉VX2肝癌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肿瘤接种后21天为研究HIFU消融肝脏大血管旁肿瘤作用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动态观察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学治疗(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的价值。方法 将VX2肿瘤组织接种于3~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制成兔VX2肺癌模型。将3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A组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植入25.9 MBq(0.7 mCi)125I粒子,B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7 mg/kg体质量,C组予以上2种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对实验兔行全身PET/CT扫描,于右肺肿瘤部位及肝右叶勾画ROI,检测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肿瘤SUVmax/肝脏SUVmax(SUVT/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完成PET/CT检查后分别处死2只,治疗后第14天PET/CT检查后处死4只动物,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3组间及A、B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后第14天肿瘤最大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后第7、14天,C组SUVT/L值较A、B组均降低(P均<0.05);A、B组治疗后第7、14天SUVT/L值均较治疗前降低,C组治疗后第3、7、14天SUVT/L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病理学检查发现3组治疗后肿瘤细胞均逐渐减少,A、C组炎症细胞及肿瘤坏死区较B组更多;C组治疗后第14天仅见少量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及纤维组织增多。结论 18F-FDG PET/CT可动态监测并早期评价单纯125I粒子植入术及联合化疗对兔VX2肺癌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注射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对兔VX2肿瘤的抑瘤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种植VX2肿瘤,种植后2周对实验兔进行CT扫描,随机分组,分别注人不同温度的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术后两周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入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组VX2肿瘤体积随温度的升高明显缩小、肿瘤坏死率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MVD值与VEGF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注射高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对VX2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温度越高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肝VX2移植瘤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兔肝VX2移植瘤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光镜、电镜观察VX2兔肝移植瘤受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后即刻、72 h时靶区的病理学特点。结果不同剂量HIFU辐照后即刻,瘤细胞大致有6种表现形式:细胞生长旺盛、可逆性损伤、不可逆性损伤改变、变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和裂解坏死;72 h后主要有2类转归形式:细胞趋于正常或进一步溶解、吸收。结论 180 W为一次性HIFU辐照的最佳剂量;剂量组合或为一种更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