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环境下车道线难以识别的问题,将车道线检测视为实例分割任务,利用一种改进的双边分割网络,能识别任意数量的车道线,并直接提取分割图感兴趣行上最大概率值坐标作为车道线候选坐标点,使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车道曲线。使用了注意力机制和金字塔池化结构增强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数据集Tusimple和自制数据集MiniLane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双边分割网络在检测精度和实时性上得到明显提高,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YOLOv3算法在检测公路车道线时存在准确率低和漏检概率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 根据公路车道线宽高固有特点, 确定目标先验框数量和对应宽高值; 其次根据聚类结果优化网络Anchor参数, 使训练网络在车道线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最后将经过Darknet-53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 改进YOLOv3算法卷积层结构, 使用GPU进行多尺度训练得到最优的权重模型, 从而对图像中的车道线目标进行检测,并选取置信度最高的边界框进行标记.使用Caltech Lanes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YOLOv3算法在公路车道线检测中平均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5%, 检测速度可达50帧/s, 较YOLOv3原始算法mAP值提升了11%, 且明显高于其他车道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起重机金属结构攀爬机器人的路径边缘识别策略分为 3 个步骤。①图像预处理,利 用改进的过颜色算子进行灰度化;②使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最优分类线的方法确定梯度阈 值,并增设主方向角约束,改进线段分割检测(LSD)算法,得到直线段检测图像;③对直线段进 行特征提取,构建聚类数据集,基于数据集动态变化的特点,将基于先验信息的判别模型与近邻 传播(AP)聚类算法相结合,改进 AP 聚类算法,对直线段进行聚类,筛选出构成路径边缘的直线 段,并拟合得到最终的路径边缘线。实验结果表明,相较 AP 聚类和其他聚类算法,改进 AP 聚 类算法的筛选准确率最高;基于改进 LSD 和 AP 聚类的路径边缘识别策略的识别成功率为 96%, 且满足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常用车底阴影检测方法在复杂光照及背景条件下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车底阴影检测方法。使用改进的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算法对交通图像中的目标,即路面、车道线、车辆、车底阴影进行聚类,利用高斯阴影模型的均值与方差自适应阈值分割图像,提取路面与车底阴影的交线,利用阴影的几何结构特征对检测到的阴影线进行两次合并,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车底阴影,适应白天不同时段、光强变化,在复杂投影的干扰下能实现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5.
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大多数依赖手工制作特征和启发式算法的组合,容易受车辆遮挡和地面污损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车道线检测的复杂问题,将车道线检测视为连续细长区域实例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为此,使用稠密块构建了一个密集分割网络DSNet,该网络能够利用特征重复使用的特性提高提取车道线实例特征和恢复特征图分辨率的性能。同时,还引入了邻近AND运算和Meanshift聚类算法对DSNet网络的输出进行处理,减小了非车道线像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的边界线更为清晰。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车辆遮挡和地面污损问题,并且还能确定车道线的数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人机航拍视角下车道线形状复杂、细节特征易丢失、车道线前后景像素占比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集成的高分辨率融合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使用高分辨率融合结构和双线性插值算法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模块和上采样模块;然后依据模型集成思想,使用改进后的模型结构作为车道线前后景语义分割模型及车道线多类别语义分割模型,用于分步骤解决车道线检测问题,并使用阈值化交叉熵损失函数和Lovasz损失函数组成联合损失函数对2种模型进行训练;最后使用局部色选区域生长算法为检测结果添补细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自定义无人机航拍视角的15类车道线语义分割数据集中达到0.5484的平均交并比和0.9931的像素精度,在NVIDIA Tesla V100平台对分辨率为512×512的图像的检测速度达到23.08帧/s.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以增强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驾驶性能,在传统车道线检测的边缘提取、霍夫变换、颜色空间阈值提取、透视变换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CN的车道线检测网络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提取出车道线的特征信息,并在车道线检测数据集上进行模型训练,以评估该车道线检测网络的性能。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FCN模型在检测精度上比传统FCN网络模型提高了1%,具有良好的分割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田锦  袁家政  刘宏哲 《计算机应用》2020,40(7):1932-1937
车道线检测是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车道线检测方法高度依赖手动选取特征,工作量大,在受到物体遮挡、光照变化和磨损等复杂场景的干扰时精度不高,因此设计一个鲁棒的检测算法面临着很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实例分割方法的车道线检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改进的Mask R-CNN模型,首先利用实例分割模型对道路图像进行分割,提高车道特征信息的检测能力;然后使用聚类模型提取离散的车道线特征信息点;最后提出一种自适应拟合的方法,结合直线和多项式两种拟合方法对不同视野内的特征点进行拟合,生成最优车道线参数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速度,在不同场景下都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能够实现对各种复杂实际条件下的车道线信息的鲁棒提取。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车道线识别算法在车道线存在阴影遮挡、路面出现泛白现象等不同道路环境下的误检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简单图像统计(SIS)阈值算法和直线段检测(LSD)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采用改进的SIS阈值算法进行二值化。然后采用直线段检测(LSD)算法检测直线,通过平行线对来估计消失点位置并利用消失点去除干扰。最后,利用车道线连续性和车道间距确定车道线感兴趣区并精确确定车道线位置。分别采用加州理工学院的车道数据集和实际采集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视频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误检率低,鲁棒性高,能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准确识别车道线。  相似文献   

10.
伍锡如    雪刚刚   《智能系统学报》2019,14(4):670-678
为了提高交通标志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聚类的交通标志CNN快速识别算法。利用图像聚类算法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样本优化;采用多种图像预处理操作使样本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构造了深度为9的CNN结构,通过多次训练得到最终的网络模型,将待识别的图像输入到CNN模型来实现自动识别。在德国交通标志数据集(German traffic sign recognition benchmark, GTSRB)和比利时交通标志数据集(Belgium traffic sign dataset, BTSD)上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单张图片的识别速度只需0.2 s,识别精度高达98.5%以上。本算法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为智能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机器视觉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车道线检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为了得到更具鲁棒性的车道线检测效果,采用一种基于多条件约束的车道线特征滤波器,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对车道线特征进行聚类的算法。运用卡尔曼滤波对车道线位置进行实时跟踪和预测;利用基于透视投影线性关系的车道线“位置-宽度”函数设置自适应动态ROI;另外,利用车道线的特点形成约束条件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检测效果。在真实道路环境下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该算法鲁棒性强、实时性好,且具有稳定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树静  董廷坤  王程龙 《计算机仿真》2020,37(2):140-143,288
真实的道路行驶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会对车辆识别算法造成较大干扰。为准确识别车道线,提高车道线检测算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灰度化、45°sobel算子边缘检测和二值化处理等,获得高质量图片。其次采用改进的Hough变换进行车道线识别和优化,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促进检测有序进行。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结果进一步优化,以期得出更加精确的车道线。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较为准确的识别车道线,具有较强的实时性、鲁棒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车道线检测是智能交通监控及自动驾驶的基础步骤,为提高其鲁棒性和实时性,针对复杂城市交通场景中自动驾驶需要检测车道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实时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运用改进灰度化变换突显车道线的特征,并通过改进的Gabor滤波算法增强车道线的边缘信息;最后采用多约束霍夫变换筛选得到平行车道线从而实现实时车道线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三种不同真实的交通道路场景下,提高了车道线检测精度及处理速度,可应用于实时车道线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对沥青路面病害图像进行自动分类时,含车道线的图像数量较多易造成干扰。 为此,提出一种车道线移除方法以降低其对分类的影响,首先基于 Mask R-CNN 网络训练出复 杂背景下车道线区域的检测模型,通过该模型自动获取车道线区域 mask;然后利用 mask 将车 道线区域全部移除得到破损图像;最后用改进的 Criminisi 图像修复方法对破损图像进行样本块 填充。实验表明,采用 Mask R-CNN 方法对 400 张不同环境下的路面图像进行检测,其漏检率 和误检率分别为 0.50%和 7.87%。在保证图像修复质量的基础上,改进的 Criminisi 方法在修复 速度上比改进前提升约 4~5 倍。同等条件下,采用 VGG 分类模型对比验证,经该算法移除车 道线后的新数据集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中弯道分道线的检测提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道路区域分割的弯道检测新算法,包含道路区域分割和弯道边界检测。在分割出道路区域和天空区域并划定弯道检测的感兴趣区域后,提取分道线候选点,并对候选点进行校正,最终拟合并重建出弯道分道线,且准确判断了车道线弯曲方向。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在整幅图像中提取车道线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车道线是行车安全的重要参考。为提高无人驾驶行车过程中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概率霍夫变换的车道线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对获取的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提取,根据车道线颜色的特殊性,合理选取三色通道的比值对图片进行灰度化,为增强阈值处理的鲁棒性,采用大津二值化法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由于Canny算子具有良好的定位边缘的能力,本次边缘提取算子选取为Canny。接着分别从车道线长度、角度、车体和车道宽度4个方面提出4点约束条件对该算法加以改进,剔除干扰线和伪车道线,最后通过线性回归法拟合出正确车道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快速检测车道线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的准确率,并将实验结果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解决实时车辆驾驶中因物体遮挡、光照变化和阴影干扰等多场景环境影响造成的车道线检测实时性和准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辅助损失的车道线检测模型。方法 该模型改进了有效的残差分解网络(effcient residual factorized network,ERFNet),在ERFNet的编码器之后加入车道预测分支和辅助训练分支,使得解码阶段与车道预测分支、辅助训练分支并列,并且在辅助训练分支的卷积层之后,利用双线性插值来匹配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从而对4条车道线和图像背景进行分类。通过计算辅助损失,将辅助损失以一定的权重协同语义分割损失、车道预测损失进行反向传播,较好地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语义分割得到每条车道线的概率分布图,分别在每条车道线的概率分布图上按行找出概率大于特定阈值的最大点的坐标,并按一定规则选取相应的坐标点,形成拟合的车道线。结果 经过在CULane公共数据集上实验测试,模型在正常场景的F1指标为91.85%,与空间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相比,提高了1.25%,比其他场景分别提高了1%~7%;9种场景的F1平均值为73.76%,比目前最好的残差网络——101-自注意力蒸馏(ResNet-101-self attention distillation,R-101-SAD)模型(71.80%)高出1.96%。在单个GPU上测试,每幅图像的平均运行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13,模型的参数量减少至原来的1/10。与平均运行时间最短的车道线检测模型ENet——自注意力蒸馏(ENet-self attention distillation,ENet-SAD)相比,单幅图像的平均运行时间减短了2.3 ms。结论 在物体遮挡、光照变化、阴影干扰等多种复杂场景下,对于实时驾驶车辆而言,本文模型具有准确性高和实时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视觉的前车防碰撞预警技术是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对前车进行快速准确检测并建立稳定可靠的安全距离模型是该技术亟待解决的两个难点。为此,本文提出车路视觉协同的高速公路防碰撞预警算法。方法 将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出来的视频图像中的车道线和自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输入,运用安全区实时计算算法构建安全距离模型,在当前车辆前方形成一块预警安全区域。采用深度神经网络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3)对前车进行实时检测,得到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图像中前车的位置和构建的安全距离模型,对可能发生的追尾碰撞事故进行预测。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重新训练的YOLOv3算法车辆检测准确率为98.04%,提出算法与马自达CX-4的FOW(forward obstruction warning)前方碰撞预警系统相比,能够侧向和前向预警,并提前0.8 s发出警报。结论 本文方法与传统的车载超声波、雷达或激光测距的防碰撞预警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预警准确率高,可以帮助提高司机在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