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市政技术》2014,(1):150-150
<正>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版正在加紧制定,串联各新城与中心城的市郊铁路将陆续开工建设。在S1线、S2线基础上,预计全市还将建设1 000 km市郊铁路网,规划9条线路连接周边11座新城。市郊铁路或通燕郊廊坊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空气清洁计划,全市将规划市郊铁路建设,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20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在加紧制定,除了建设1 000 km市区轨道交通外,北京还将规划1 000 km市郊铁路,涉及9条线路,可连接周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融合阶段,迫切需要以高效完善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来支撑.本文首先对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现状及规划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借鉴国内外典型都市圈市郊铁路的发展经验,合理界定都市圈不同交通圈层范围,分析不同圈层交通需求特征,最后提出南京都市圈市郊铁路规划网络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版正在加紧制定,串联各新城与中心城的市郊铁路将陆续开工建设。在S1线、S2线基础上,预计全市还将建设1 000 km市郊铁路网,规划9条线路连接周边11座新城。市郊铁路或通燕郊廊坊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空气清洁计划,全市将规划市郊铁路建设,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20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在加紧制定,除了建设1 000 km市区轨道交通外,北京还将规划1 000 km市郊铁路,涉及9条线路,可连接周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市域铁路开始发展,作为介于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轨道交通制式,市域铁路如何与国铁或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成为目前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轨道交通系统间互联互通需要考虑多方面问题,本文以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过轨运行为研究对象,对过轨运行的必要性及适应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市域快轨设计规范的相关设计标准。最后,以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为例分析过轨运行的可行性。通过本文研究,为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研究市郊铁路发展必要性,并以金山铁路建设运营情况为实例,分析市郊铁路发展存在问题,为完善上海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市郊铁路是连接市区与郊区的轨道交通,除了自身的运输功能外,市郊铁路还有优化城市结构的作用。市郊铁路的建设,已成为各大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卫星城镇发展、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市郊铁路车站周边的功能布置与规划均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有所不同。本文以英国三代新城哈罗、坎伯诺尔德、米尔顿凯恩斯为例,分析三代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用地功能分布与置换过程,并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不同规划理念下的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布局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轨道交通与铁路系统衔接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发挥铁路网参与输送市域通勤客流的作用,并加强上海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有必要整合上海轨道交通与铁路系统资源,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的"三网合一"。通过"三网合一"的规划,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衔接,提升网络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谭宇强 《山西建筑》2010,36(30):289-290
通过分析建设天津地区交通运输量现状及发展规划、铁路枢纽运能现状及发展规划等来论证西南环线铁路修建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建设天津铁路枢纽西南环线铁路,使枢纽内铁路设备资源得到整合及盘活资产,实现铁路企业与地方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9.
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应具有前瞻性。论文在研究铁路枢纽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及分析各种枢纽总图特点的基础上,总结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一般规律。指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明确铁路枢纽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地位的基础上,确定铁路枢纽总图类型。  相似文献   

10.
赵俊骎 《世界建筑》2022,(z1):101-103
市域(郊)铁路作为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全新轨道交通制式,从网络规划开始就决定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轨道交通而独立存在.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支持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在线网功能层次上,形成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因此,市域(郊)铁路作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建设规划中...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上海市郊区空间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的协调关系从空间规划入手,构建"建设用地交通发生量法",测算由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分析轨交需求和规划轨交线路承载能力的协调关系,又从轨交规划入手,构建"轨交支撑范围法",通过分析轨交线路对沿线规划建设用地的支撑能力,评价规划建设用地和轨交线路在空间布局上的协调关系表明:通过对空间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进行测算,发现郊区轨交规划基本能够满足郊区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但部分线路仍存在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发生量与轨交承载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而通过分析轨交规划对规划建设用地的支撑能力,发现轨交规划与空间规划之间的空间布局协调性良好,郊区规划建设用地中50%以上处于轨交沿线3km的范围内,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轨交线路与规划建设用地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此外,两种方法适用于快速粗略地估算空间规划所产生的交通量,以评价城市轨交规划是否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杜洪涛 《城市规划》2006,30(7):85-88
广州铁路枢纽是我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广州铁路新客站的规划建设,不但改变了广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而且对广州市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下的城市协调发展。本文以广州铁路新客站为例,从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各方面出发,初步探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选址、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交通衔接、工程设计等一系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玉堂  张恺 《新建筑》2010,(1):121-124
基于安阳高铁站房为中心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分析了该地区的功能布局、交通换乘方式、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并关注高铁站房的城市属性,策划引导性项目,确定合理的发展模式,使高速铁路的建设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王萍 《山西建筑》2010,36(36):31-32
针对太原市交通现状,对太原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太原市道路系统规划,铁路线路规划,客运系统规划,交通管理系统规划等内容,为未来太原城市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现有的大型铁路客运站,除个别新建的大型交通枢纽外,多数利用地面广场进行旅客集散、车辆停靠、与公共交通接驳等交通组织。随着城市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地面空间变得局促和紧张,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发展和扩建的选择。天津海河东路地道及主广场地下工程是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整合了城市地道、城铁出站集散、公交车站、停车场等功能的综合性地下空间。该工程解决了原天津站站前广场停车、车辆进出站、旅客进出站的矛盾,并改善了天津站及附近海河沿岸城市景观。笔者将通过该工程的介绍探讨如何利用地下空间改善铁路客运站的交通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郭晶伟  芮建秋 《山西建筑》2011,37(28):27-29
以南京铁路南站地区为例,针对综合枢纽地区对外交通需求大、枢纽交通集散系统要求高、内部交通需求较弱的特点,阐述地区路网系统构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铁路枢纽地区路网规划的原则与遵循的思路,提出枢纽地区路网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毛灯欣 《山西建筑》2011,37(15):140-142
以盘锦港疏港铁路为例,介绍了铁路选线的基本过程,指出铁路方案的选择应结合区域经济、铁路路网、城市规划、沿线交通、工程投资等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聂宏智 《山西建筑》2014,(19):143-144
根据阜六线的特点,从六安地区既有铁路现状、自然条件、城市规划、行车组织、工程投资等方面入手,对阜六铁路六安地区接轨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了合理可行的接轨方案。  相似文献   

19.
铁路迁移所形成的废弃铁路沿线空间给城市带来了空间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原漯阜铁路周口中心城区核心区段城市更新中,通过对现状分析和功能定位,借用景观介置理论,引入绿道作为新置,重新组织核心区段内的各种要素。针对核心区段的城市功能和环境需求,提出"铁道换绿道,城市慢生活"的规划理念,营造了独特的城市空间环境,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由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的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从一期工程概况;设计原则;技术标准;防灾报警系统、噪声防治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