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金荣  赵书杰 《山西建筑》2014,(32):203-205
通过对某地源热泵现场测试孔的热物性测试,由热响应测试仪器测得现场埋置岩土中U形换热器循环介质的进出水温度、流量等相关参数,并利用线热源模型计算了岩土综合导热系数、钻孔内热阻相关参数,为该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岩土热响应试验(采取对岩土施加恒定热流方式,分别施加两种加热功率)的现场测试结果,采用线性推导法对岩土热物性参数进行估算,检验线性推导法的计算精度。线性推导法的计算精度不满足工程要求,建议采用参数估计法。  相似文献   

3.
岩土的综合导热系数是地埋管换热器准确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获得岩土综合导热系数较为广泛的方法是现场岩土热响应测试。阐述了热响应试验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热响应试验的两种方法,并对影响热响应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时间、岩土初始温度及流体进口温度都会影响热响应测试结果的精度,因此,在进行热响应实验时,首先要保证足够长的测试时间,同时,要测试出准确的岩土初始温度。在测试过程中,要控制热响应测试系统地埋管进口处的温度和进出口温差,使其在热泵机组名义工况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基于岩土热响应试验的岩土热物性参数估算可采用线性推导法、参数估计法(三参数估计法、双参数估计法).介绍3种估算方法的计算原理,对计算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荐采用三参数估计法.  相似文献   

5.
浅层岩土体原位热响应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岩土体原位热响应测试仪的结构及测试原理,建立了基于线热源模型的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岩土体初始平均温度测试、地埋管热响应测试。拟合流体平均温度与时间对数的关系曲线,求得了岩土体的热导率、钻孔热阻。  相似文献   

6.
李强 《低温建筑技术》2010,32(7):100-101
介绍了浅层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的计算模型、测试方法等。以线热源模型为基础,采用斜率法计算导热系数,按照室内试验及工程经验选取容积比热容,从而求得热阻,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现场实测表明热干扰距离的研究难以通过单孔热响应测试获得,可按已有研究成果选取。  相似文献   

7.
地下岩土热物性的确定一直是地源热泵技术领域的难点之一.利用自主研发的现场测定岩土热物性方法和仪器,对待建地源热泵工地岩土层热物性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测得的岩土热物性,能够满足地源热泵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尹振江  王景刚 《山西建筑》2010,36(10):108-109
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及地下埋管换热器模型,研制了一套基于MCGS的岩土热物性测试设备,对既有的地源热泵实验室地埋管换热器进行现场实测,得到了实验室所在地的岩土热物性参数。  相似文献   

9.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依赖地源的高效供能技术,因此做好地源参数的评估研究至关重要。采用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对地质条件、岩土热物性、换热孔的换热能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实施的可行性论证、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相关规范,指出地源热泵设计前的地埋管岩土热响应试验应获得4个关键参数,并就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地埋管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参数匹配等进行分析,以典型热响应试验为例对所述关键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基本原理。对某地源热泵工程进行了岩土热响应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受地表空气温度及回填材料含砂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崔俊奎  王震  任常在 《工程勘察》2013,(11):36-39,94
岩土热物性参数以及如何准确获得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对整个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采用两种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使用瞬时系统模拟软件TRNSYS建立理论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的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指出两种测试方法的偏差和优缺点,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寒区隧道地源热泵型供热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寒区隧道冻害问题,将地源热泵型供热系统应用于内蒙古博牙高速林场隧道中。通过开展寒区隧道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研究热交换管管内循环介质的入口温度、流量和管间距对换热量的影响以及热交换对隧道围岩和衬砌温度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管内循环介质的流量一定时,换热量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管内循环介质的入口温度一定时,换热量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增加流量可以提高热交换管内循环介质的换热能力,但却增加管内循环介质与管壁之间的阻力,建议热交换管管内循环介质流量不宜超过0.75 m3/h。热交换管间距为100和50 cm时,围岩温度场的影响深度分别约为75和100 cm。热交换管间距越小,围岩温度场的影响范围则越大,温度增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热物性参数的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最优化方法反演岩土热物性参数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或不容易收敛的问题,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随机寻优特性,将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应用到岩土热物性参数反演中,将其所反演的参数结果与用传统最优化理论所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遗传算法在反演岩土热物性参数是可行的,可以较为高效地得到符合实际近似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热桥对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整体节能计算、内表面的结露温度评估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桥的传热计算方法及其研究现状,阐述了确定结构性热桥线传热系数的一般方法。然后通过对二维稳态传热模拟软件PTDA(Plana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Analysis)进行的模拟对比分析,提出了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异型围护结构中热桥线传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对实际工程节能计算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体化学加固是利用化学材料发生反应生成凝胶并胶结土粒的特性来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对黄土而言,化学加固后改善了土的结构状态,不仅使土的承载力提高,而且使其湿陷性、崩解性和压缩性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也大为改观。本文介绍了兰州大学最新研制的LD系列岩土胶结剂固化黄土的加固机理.。通过强度优选试验、崩解试验、抗冻试验对LD系列岩土胶结剂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影响固化黄土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LD-3#,4#胶结剂固化黄土的物理、力学、水理、抗冻等方面的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是加固黄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7.
轻型木结构墙体传热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产杉木规格材、落叶松结构胶合板、石膏板和保温材料制备了12种轻型木结构墙体,采用传热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方法,得到了该墙体中各层材料的温度,并对计算值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分析了墙体温度分布规律及各组成材料对墙体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木结构墙体材料单元稳态传热数值计算的温度值与试验检测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采用传热...  相似文献   

18.
土壤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来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地热能相对稳定的温度使水温受环境影响较小,可一机多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三位一体,并在全年都能维持高效、稳定运行。土壤源热泵设计需经过岩土热响应试验,确定土壤热物性,通过全年动态负荷计算,保证系统总放热量与其总吸热量平衡。系统运行采用变流量控制,降低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