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插层法制备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剑  贾丙雷  吴耀国 《粘接》2004,25(2):23-26
选用有机化蒙脱土,分别利用溶液插层和熔融插层法制备了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上述复合体系的黏度、插层体系的固化反应性及插层方法对于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层剂对环氧树脂在低温时的反应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高温反应时的影响不大;其黏度随着蒙脱土的引入而增大,并显现出触变性;采用不同的插层方法均可得到类似的复合体系的相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制备了纳米蒙脱土改性天然胶乳,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不仅能实现天然胶乳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而且能与有机改性蒙脱土插层。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改性胶乳的硫化胶乳胶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插层技术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插层技术的机理与插层方法,对插层热力学与动力学进行分析,并对插层技术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SB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夏金魁 《橡胶工业》2005,52(2):124-127
介绍目前国内外SB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用蒙脱土和白泥制备SBS纳米复合材料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蒙脱土和白泥的精制改性、蒙脱土与高聚物的复合方法、复合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蒙脱土/SB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改性白泥和改性纳米层状白泥/SB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指出制备耐热聚合物纳米粒子对SBS进行填充改性或采用纳米复合技术在SBS中引入纳米无机相进行增强反应是SB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梁中华  姜俊青 《橡胶工业》2005,52(7):396-400
以聚苯乙烯(PS)低聚物为相容剂,用熔体插层法制备SBR/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大分子能够插入OMMT层间形成复合物;采用熔体插层法使PS/OMMT纳米复合物在SBR基体中实现纳米级分散,可间接实现OMMT在SBR基体中的纳米级分散;当填充5份OMMT时,SBR/OMM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
蒙脱土接枝插层改性胶乳与天然胶乳热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制备了蒙脱土接枝插层改性胶乳;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天然胶乳(NRL)和蒙脱土接枝插层改性胶乳进行了等速升温热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NRL和蒙脱土接枝插层改性胶乳在氮气中的热降解过程相似。2者的热降解率(C)不受升温速率的影响;NRL和蒙脱土接枝插层改性胶乳的平衡起始降解温度相近,而后者的平衡最大降解率开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均高于前者;NRL的反应级数为2.4,表观反应活化能为218kJ/mol,而蒙脱土接枝插层改性胶乳的反应级数为1.8,表观反应活化能为151.7kJ/mol。  相似文献   

7.
溶液插层法制备CR/有机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CR/有机蛭石纳米复合材料,探讨CR插入有机蛭石的作用机理,研究溶剂种类、插层温度、插层时间和有机蛭石用量对插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R溶剂为四氢呋喃、插层温度为65℃、插层时间为48h、有机蛭石用量为3~5份时,插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NR/有机蒙脱土/GM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制备NR/有机蒙脱土/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NR胶乳与有机蒙脱土体系中加入GMA,并使之原位聚合,同时实现对NR的接枝和对有机蒙脱土的插层并与有机蒙脱土层间的基团产生化学结合,可以制备NR/有机蒙脱土/GMA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胶乳接枝插层法制备的NR/有机蒙脱土/GMA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优异,动态力学性能良好,热稳定性与NR胶料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法制备高岭石插层复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莉  林喆  刘炯天  吕发奎 《硅酸盐学报》2006,34(10):1226-1231
用超声波法制备了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产地高岭石结构的差异、插层效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类型插层剂与高岭石的插层产物、插层效果及插层机理.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多水高岭石(埃洛石)和结构压力大的管状高岭石比普通高岭石更易于插层.在60℃,3 h,超声波条件下,将高岭石/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phoxide,DMSO)作为媒介,采用两步插层法快速制备高岭石/乙醇前驱体,但DMSO的插层率优于乙醇的.甲醇钠与苏州高岭石作用后,使部分苏州土片层间剥离.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对醋酸盐插层高岭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顺平  王涛  徐衡  夏华  郭玉 《硅酸盐通报》2009,28(6):1291-1294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高岭石/醋酸钠和高岭石/醋酸钾钠插层复合物,并用XRD、FI-IR、TG-DSC对插层复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阳离子不同对插层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K~+、Na~+的不同对插层结果有很大影响,与醋酸钾插层复合物只有一个1.365 nm衍射峰不同,醋酸钠插层复合物,出现了0.979 nm和0.765 nm两个衍射峰,醋酸盐分子在高岭石层间直立取向,阳离子和甲基可能进入到了复三方孔中.  相似文献   

11.
李晓旭  张勇光  詹予忠  陈宜俍 《应用化工》2012,41(12):2103-2105,2108
采用混合-静置法制备了高岭土/乙酸钾插层复合物,考察了含水量和温度对插层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剥离方式和插层率对插层复合物剥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层反应体系中少量的水有利于插层反应的进行,在20℃下反应24 h即可达到91%以上的插层率,无需搅拌和高温等其他能耗。高温水洗法和超声水洗法剥离效果较好,插层率越高的复合物剥离后晶粒厚度越小。  相似文献   

12.
于晓波  王刚  蒋巍  董薇 《弹性体》2011,21(6):65-70
综述了橡胶/粘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特征。重点介绍了溶液插层法、乳液插层法和熔体插层法及相关研究进展。评价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橡胶/粘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岭石是一种1∶1型层状硅酸盐黏土矿物,因其层间缺乏可与插层剂交换的阳离子,以及层间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存在,导致插层剂很难进入其层间,因此有关高岭石插层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对固相、液相、协助和聚合插层法及插层分子进入高岭石层间对其微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高岭石插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步插层法制备高岭土/NR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二甲基亚砜以及带有环氧基团的改性剂的分别作用下,NR大分子链实现了对高岭土的插层,高岭土片层以纳米尺寸均匀分散在NR中;与NR和填充型高岭土/NR复合材料相比,高岭土/NR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均减小,阻燃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石墨层间化合物在插层过程中阶的转变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原位XRD(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石墨层间化合物(CIC)在插层过程中阶次的转变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的插层体系和插层条件产生不同的成核和扩散情况,从而导致在插层过程中试样的不同阶次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聚合物-B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对聚合单体插层原位聚合法、聚合物溶液插层法和聚合物熔融插层法的合成原理和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评述了在建筑、污水处理、石油工程等领域中聚合物-Bt复合材料的工业应用及发展,并对今后聚合物-Bt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一种能够在水中分散良好的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采用乳液插层法制备了SBR/OMMT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制得了半剥离型与插层型共存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蒙脱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有机插层剂对聚酰胺6/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烷基胺、季铵盐和氨基酸作为有机插层剂与蒙脱土片层进行阳离子交换,制备出层间距不同的有机蒙脱土。采用熔融插层法和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聚酰胺(R%)/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TEM对有机蒙脱土及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烷基胺、季铵盐和氨基酸有机插层剂改性的蒙脱土层间距由原来的1.25nm分别增大到3.21nm、3.99nm和1.82m;季铵盐有机插层剂更适用于熔融插层法制备PA6/MMT纳米复合材料,而氨基酸有机插层剂更适用于原位聚合法制备PA6/MMT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化学氧化直接插层和分步插层法制备含磷化合物插层GIC,通过对GIC的受热失重变化及膨胀前后石墨层间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直接插层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墨∶H2SO4∶K2Cr2O4(质量比)=1∶4.92∶0.1;分步插层法制备含磷化合物插层GI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对直接插层产物水洗pH值为3后,用含磷化合物溶液在30℃下浸泡1h。分步插层法所制得含磷化合物插层GIC的抗氧化性能提高。X-射线衍射(XRD)对GIC的结构研究表明,插层后石墨层间距离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工艺有机插层蛭石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韩炜  张尧  刘炜  吴驰飞 《硅酸盐学报》2006,34(1):98-101
以2倍蛭石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利用热液搅拌法、球磨法、煮沸法、熔融搅拌法等4种不同工艺对蛭石进行插层处理.对有机插层后的蛭石进行了粉晶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插层工艺会导致有机插层蛭石的层间距及微结构的变化.随着层间距的增大,蛭石层间的有机相含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