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胃左颈部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术、食管-胃左颈部机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4月~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按术中采用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与机械吻合组,比较2组的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的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P〈0.01),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均较手工吻合组低(P〈0.05)。结论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左颈部机械吻合能明显缩短总手术时间及食管-胃吻合时间,有效降低手术后吻合口痿、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食管癌手术采用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147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吻合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吻合组(78例)和手工吻合组(69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吻合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吻合口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住院费用。结果与手工组相比,机械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低,吻合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短,但住院费用高。结论食管癌切除手术采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工吻合相比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优劣。方法通过对9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吻合时间的比较,评价2种吻合方式的疗效与差异。结果机械吻合49例,吻合口漏0例,返流2例,早期声音嘶哑2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并发症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吻合时间(13±5)min;手工吻合44例,吻合口瘘2例,返流4例,早期声音嘶哑7例,永久声音嘶哑1例,吻合口狭窄6例,肺部并发症5例,死亡1例,平均吻合时间(57±8)min。机械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吻合时间短于手工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法行食管胃颈部吻合与手工吻合法相比,可有效减少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并缩短食管胃端侧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及手工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6月,将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并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手工吻合组(手工组)和圆形吻合器机械吻合组(机械组),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狭窄等的并发症。结果手工组125例,机械组102例,吻合瘘发生率分别为14.4%(18/125)、2.9%(3/102),狭窄需扩张分别为8.8.%(11/125),3.9%(4/102)。颈部吻合时间分别为(52±12)min和(25±5)min,差别显著(P<0.01)。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采用圆形吻合器端侧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及标准化,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谭宁  蒙伟平  冯建  王庆淮 《广西医学》2013,(12):1663-1665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时采用颈部胃一食管机械吻合方法与传统手工吻合方法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加颈部食管胃吻合手术,其中48例采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吻合(机械吻合组),45例采用传统手工吻合术(手工吻合组)。结果机械吻合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人工吻合组(P〈0.05),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人工吻合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人工吻合组(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采用颈部胃-食管机械吻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颈部吻合两种术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法与手工吻合法2种术式对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优劣。方法将78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机械吻合组42例,手工吻合组36例。对2组均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2组在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方面,机械吻合组明显优于手工吻合组(P〈0.05);而在术后吻合口狭窄及病死率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机械吻合法行食管胃颈部吻合,与手工吻合法相比,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手工吻合组(56例)和机械吻合组(57例),比较两种吻合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机械吻合组的吻合时间为(18.5±3.0)min,明显短于手工吻合组的(30.0±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8%,手工吻合组分别为10.7%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治疗中疗效更佳,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和评估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颈部手工全层吻合、手工分层吻合及器械圆形吻合3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科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3种不同颈部吻合方式食管癌切除62例,其中手工全层吻合组22例,手工分层吻合组19例,器械圆形吻合组21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前3 d胃液引流、吻合口瘘发生率、瘘口愈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等。结果3组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颈部吻合时间器械圆形吻合组〔(11.9±1.9) min〕<手工分层吻合组〔(23.3±3.0) min〕<手工全层吻合组〔(38.9±4.2) min〕(P<0.05),但总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瘘口平均愈合时间手工分层吻合组(7 d)短于手工全层吻合组(20.8 d)及器械圆形吻合组(19 d)(P<0.05);术后前3 d胃液引流器械圆形吻合组〔(325.4±118.4) g〕较手工分层吻合组〔(515.9±256.5)g〕少(P<0.05)。结论3种吻合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器械圆形吻合及手工分层吻合均可有效缩短颈部操作时间,后者瘘口愈合时间更短,前者因胃液引流更少或可减低吻合口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国产吻合器在食管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常州产WGW型或KYG型吻合器重建食管胃吻合口776例,其中男545例,女231例,食管癌400例,胸上段癌24例,胸中段癌290例,胸下段癌91例,多发癌5例;贲门癌376例.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主动脉弓上或胸顶吻合346例,弓下吻合428例,全胃切除12例,均行空肠代胃机械吻合.结果 发生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0.52%.1998年前手工吻合术后吻合口瘘26例,发生率为3.23%.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吻合口狭窄28例,发生率3.61%,大部分经食管扩张症状有良好缓解.结论 机械吻合重建食管安全可靠,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胃食管颈部全器械侧侧吻合技术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食管癌病人,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侧侧吻合,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0例病人顺利完成颈部侧侧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9例病人出现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7.5%。结论全机械食管胃侧侧颈部吻合应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发生,从而避免因吻合口瘘导致病人长期住院,并减少因吻合口狭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韩廷跃  王冰  陈炳辉  戴刚  王月 《海南医学》2008,19(4):114-115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一层内翻缝合法,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将食管癌、贲门癌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行食管—胃吻合,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机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8.91%,一层内翻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4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20%。结论二种吻合方式比较,机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吻合口狭窄率高于后者,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经左胸食管胃颈内器械吻合在胸段食管癌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07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胸段食管癌切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经左胸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进行手工吻合,实验组患者采用器械吻合,对比观察两组情况。结果器械组患者手术时间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短,手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进食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组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食管胃颈内器械吻合对胸段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食管上段癌颈部机械吻合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消化道弯管型吻合器对36例食管上段癌行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其中23例采用经右胸、上腹旁正中、右颈部三切口;13例采用经左胸、左颈部两切口完成。结果36例病人均治愈出院,其中1例并发喉返神经损伤,1例并发应激性溃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颈部机械吻合安全可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正确掌握吻合器的使用方法,则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器较手工缝合省时,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8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539例,器械吻合组641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器械吻合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手工吻合组缩短(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器械吻合组均较手工吻合组低(3.1%,2.4%,0.2%,2.3%,0.6%伪6.5%,4.0%,0.8%,3.5%,1.8%),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改进与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不同吻合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8例胃-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患者,比较吻合器吻合和不同手工吻合的术后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器械吻合组吻合手术时间较手工吻合组均显著缩短(P<0.01),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死亡率,手工吻合组1分别为14.1%、25.4%、2.8%,手工吻合组2分别为:6.3%、13.8%、1.3%,器械吻合组分别为:0.0%、3.2%、0.8%。结论随着颈部手工吻合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明显降低。吻合器的应用又进一步完善了颈部吻合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上机械吻合与颈部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30例食管癌手术,比较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两组术后与吻合方式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吻合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均较手工组缩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5年生存率,机械吻合组分别为0.86%、3.5%和27.3%,手工吻合组分别为2.1%、1.2%和28.1%.结论 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法,但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于手工吻合法,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银瑞  金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54-54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3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177;5分钟 vs 55&#177;5分钟,P〈0.05),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0.8% vs 5.4%,0.8% vs9.8%,P〈0.05);器械吻合组随访1~15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证实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器械吻合,能增加吻合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一种进一步降低吻合口瘘的吻合口处理方法方法对112例中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在全麻下行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端侧机械吻合术,吻合口间断全层加强缝合结果本组发生吻合口瘘一例,无吻合口出血、胸腔胃坏死穿孔及胸内感染,无死亡,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18例(16%)结论机械吻合后吻合口全层加强缝合,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可能增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53-255
目的:探讨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我科完成的23例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吻合时间以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吻合,平均吻合时间(18.5±2.4)min,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发生,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简便易行,缩短了吻合时间,且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和胸腔内吻合术对高龄食管癌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术后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吻合口部位的不同分为颈部吻合组(52例)和胸腔内吻合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颈部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7%(4/52)、3.8%(2/52)、28.8%(15/52),均显著低于胸腔内吻合组的22.5%(9/40)、20.0%(8/40)、67.5%(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颈部吻合组上切端癌残留率和总切端癌残留率分别为3.9%(2/52)、7.7%(4/52),均显著低于胸腔内吻合组的17.5%(7/40)、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吻合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胸腔内吻合组(69.2%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后应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