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利用对气溶胶中典型放射性核素(~(131)I和134,~(137)Cs)的分析,可以评估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上海及全球的大气放射性本底水平造成的影响。本工作结合核事故释放过程、核素的天然衰变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获得核事故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中~(131)I和134,~(137)Cs活度浓度及其比值的分布特征:~(131)I被检出的时间(2011-03-27)早于~(134)Cs(2011-04-06)和~(137)Cs(2011-04-08),~(131)I的活度浓度(0.01~1.20 mBq/m3)比~(134)Cs(0.01~0.58mBq/m3)和~(137)Cs(0.01~0.65mBq/m3)大2~10倍,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相应的多峰值现象;~(131)I/~(137)Cs活度浓度比值(1.3~10.6)在2011年4月5日之后呈递减趋势,但是~(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0.8~2.9)则一直在1.1左右波动。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放射性气团运移轨迹的分析方法,表明在核事故期间输入到上海的放射性气溶胶的途径有东北和西北两条主要迁移路径。同时通过结合国内相关城市核事故期间大气放射性监测数据,证实了东北路径在中国境内的控制地位。另外,通过总结和分析北半球大气监测数据中~(131)I/~(137)Cs和~(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最大值的分布特征,验证了日本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在北半球的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阿尔及利亚西海岸的小海湾加扎韦特采集了不同粒度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测量α、β和γ放射性。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测放射性污染。使用把γ能谱、放射性化学分离和α能谱、β计数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大部分有意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10)Po、~(210)Pb、~(220)Ra等)的活度。天然放射性核素示出相对高的活度。这些样品的分析得出一些人工放射性核素可测量的量,即~(238)Pu(0.02~0.05Bq/kg灰分),~(239+240)Pu(为0.3~0.6Bq/kg灰分),~(137)Cs(6.9~8.5Bq/kg灰分)和~(90)Sr(1.4~7.4Bq/Kg灰分)。所获得的~(238)Pu与~(230+240)Pu及~(137)Cs与~(239+240)Pu的浓度比证明,该人工放射性主要归因于核试验沉降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水、底质泥、悬浮物以及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分析测量,可以了解水系放射性的主要来源以及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规律。1984年我们在长江水系放射性水平调查中,分别于1月份(枯水期)和7、8月份(丰水期)对运河水系8个站位的底质泥取样分析,用 Ge(Li)γ谱仪测定了底质泥中~(226)Ra (~(238)U)、~(232)Th、~(40)K 和~(137)Cs 含量,其中~(238)U 含量是按~(238)U-~(226)Ra 达放射性平衡推算的。  相似文献   

4.
正本项目针对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对蔬菜中的放射性核素~(137)Cs、~(131)I进行快速测量,采用不需要化学分离的γ能谱分析方法,定性识别和定量测定食物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对整体系统结构及屏蔽体材料、结构的设计,放射性标准样品制备(蔬菜)及体源的自吸收修正,γ能谱探测系统能量刻度与效率刻度,放射性能谱分析方法,探测器及软硬件的设计与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经过系统测试得出快速检测系统样机机技术指标为: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5.
苏健  曾志  何建华  马豪  余雯 《辐射防护》2015,35(1):55-58,64
不确定度是监测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和计算不确定度是海水137Cs的监测结果正确表述的必要前提。对一海水放射性监测报警装置直接测量海水中137Cs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实测了4个含有不同活度水平137Cs的西太平洋海水样品,并与放化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仪器的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有海水样品γ计数率的相对不确定度、137Cs海水标准源γ计数率和体积的相对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泡沫浮选法富集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基本原理。并用K_4Ni_4[Fe(CN)_6]_2复盐为载体沉淀剂,以明胶和DBS—Na(或洗衣粉)为浮选剂分离放射性~(137)Cs的效率超过99%;也许细地研究了沉淀剂、泡沫浮选剂、鼓气时间、溶液的pH值和共存盐类等条件对提取~(1?)Cs的影响,认为泡沫浮选法是一种分离裂片产物、合理处理放射性废水既简单又廉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海水中137Cs的分析一般采用放化浓集结合直接γ能谱测量法。以前的γ能谱测量法由于采用固定化学回收率一般会有10%~20%的测量误差。本文通过引入134Cs标准溶液作为实时产额示踪剂,全程示踪分析流程,可以明显降低采用固定化学回收率引入的误差。对可能影响化学回收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条件实验,给出了推荐的分析流程:针对50 L环境水平的海水进行137Cs分析时,调节pH等于2或略小于2,加入适量的铯载体和约1.0 Bq的134Cs标准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10 g磷钼酸铵粉末,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充分搅拌4.0 h,放置澄清后取沉淀直接进行γ能谱测量,测量时间80 000 s时,探测限达到1.4 mBq/L,测量的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本方法不适用于核事故应急等含134Cs(约0.01 Bq/L以上)的海水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无机离子交换剂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在去除放射性废水中137Cs的突出表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概述了硅铝酸盐、杂多酸盐、亚铁氰化物、不溶性多价金属酸性盐、不溶性多价金属水合氧化物、钛硅酸盐等不同类型无机离子交换剂去除放射性废水中137Cs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机离子交换剂去除放射性废水中137Cs的典型应用,以期为我国放射性废水的处理及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无机复合交换剂回收~(137)C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磷酸锡-AMP(磷钼酸铵)的制备及其对~(137)Cs的交换性能,测定了不同制备条件所得产物对交换容量的影响,做了吸附-淋洗实验和~(60)Co γ辐照实验,求出了C/Co=0.01时的击穿容量和~(137)Cs的回收百分数。用相应的放射性料液配制模拟液进行了~(137)Cs的回收实验,对回收的~(137)Cs产品用γ能谱法测定了γ杂质含量;用~(85-89)Sr作指示剂,通过实验和计算求出了在~(137)Cs产品中Sr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蚕豆苗对不同浓度133Cs和88Sr的蓄积及其辐射损伤效应。本实验利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蚕豆苗对133Cs和88Sr的蓄积量,研究了133Cs和88Sr在蚕豆苗各部位的分布及对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133Cs和88Sr所设不同浓度下,蚕豆苗地上部和根部的133Cs和88Sr蓄积量均随浓度梯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根部含量地上部含量,133Cs含量88S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蚕豆苗对溶液中133Cs和88Sr蓄积量表现出先骤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随核素浓度的上升,根系活力均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蚕豆苗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变化均较根系的大。88Sr处理组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133Cs处理组。  相似文献   

1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rface-ionization source for Cs+ of 20–55 keV are described. For applications requiring fast Cs0 atoms, the Cs+ beam is neutralized to 90% by passage through Cs vapor. The observed Cs0 beam intensity through a 1.1 cm diameter aperture 78 cm from the ionizer is 10 particle-mA.  相似文献   

12.
13.
14.
建立了小体积海水中134Cs、137Cs和60Co的联合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采用磷钼酸铵富集法对海水中放射性铯进行浓集后,其上清液利用氢氧化钴沉淀载带海水中的60Co,用γ能谱仪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法对海水中放射性134Cs、137Cs和60Co的回收率分别为87%~95%、87%~95%和89%~93%,检测限分别为0.048、0.051、0.046 Bq/L。另外,对2017年IAEA国际比对(IAEA-RML-2017-01)海水样品中的134Cs、137Cs和60Co进行分析测量,核素分析结果的最终评价均为“通过”,验证了本实验室采用的134Cs、137Cs和60Co联合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今后该方法在常规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中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38Cs是测定核燃料裂变燃耗用的重要核素,但其半衰期的文献值差异很大.详细阐述了用阱式HPGe探测器质量接续法和双HPGe探测器位置接续法测定138Cs半衰期的原理和过程,最后测定结果为32.17士0.07min.  相似文献   

18.
玉米对Cs+的富集能力及Cs+对其抗氧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对不同浓度Cs+的富集差异,并探讨Cs+对玉米幼苗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中Cs+含量均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根是主要的富集器官,其次为茎;在20mmol/L处理28d后,根的Cs+含量分别是茎和叶的1.6和5.1倍;根、茎、叶Cs+含量分别是0.5mmol/L处理浓度的16.3、18.0和24.7倍。所有处理时期根、茎、叶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与处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均为茎的转运系数大于叶的转运系数,富集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对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分析发现,随Cs+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幼苗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应激性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与处理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POD和CAT清除有害过氧化物的能力有限,高浓度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抗氧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