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Q糖 《大众硬件》2007,(3):34-38
如果显卡接口见证了显卡发展的里程,那么DirectX则是显卡发展的风向标、同时DirectX的发展也见证了微软的发展。作为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霸主,微软对自家的DirectX倾入了很大的扶持力度,几乎所有的游戏也更加偏重于DirectX,毫无例外,显卡的发展也追随着游戏和DirectX一步一步的更新换代。有着强大后盾的DirectX的发展不断完善,也使得其成为了图形编程的发展趋势,而OpenGL则一步步失去自己的江山。细数目前的主流3D游戏,绝大多数都是基于DirectX设计,而DirectX 9.0C早已十分成熟,无论是游戏还是显卡的支持都相当完善。没有技术的创新,则意味着失去了生产力,Vista和DirectX 10的到来,让整个业界再次沸腾。显卡巨头NVIDIA更是在2006年11月9日正式发布了G80,意味着DirectX 10之门已经向我们开启。2007年1月30日,Vista的全部版本上市,如此一来软硬资源就都具备了,DX10时代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过DirectX 10普及还有待时日,DirectX 9依然风光无限。在如今的这个后DX9时代,NVIDIA在低端凭借着73和76系列赢得大半江山,而高端有G80独守,ATI则在中端以X1650和X1950与之应对,高端的R600并不急于发布,因此千元左右的显卡市场再次成为焦点,究竟谁会成为千元级显卡的霸主,也让我们一起来煮“9”论英雄。  相似文献   

2.
配置超强的GeForceFX5950显卡 作为采用NVIDIA目前最高端GeForceFX 5950Ultra的产品,华硕V9980Ultra显卡的核心频率为475MHz,搭配256MB,运行频率950MHz的256bit DDR显存,支持DirectX 9 和OpenGL 1.5规范。  相似文献   

3.
刘宗宇 《微型计算机》2007,(7X):162-163
在GeForce 8600/8500之后.NVIDIA又发布了定位入门级的GeForce 8400 GS显卡。至此,基于DirectX 10的GeForce8系列显卡已经从高到低布局完毕。GeForce 8400 GS和GeForce 8500 GT显卡的核心规格几乎一样,同样使用了G86核心,最关键的变化是搭配的显存位宽从128-bit缩减到64-bit。  相似文献   

4.
虽然NVIDIA即将发布主流DirectX10显卡.但目前上市的DirectX 10游戏还寥寥无几。显然.目前购买一款性能强劲.价格合理的的DirectX 9显卡更划算。虽然上市之处GeForce 7900 GS定位高端,但它一直受众多游戏爱好者追捧目前价位已经调整到千元左右.突破了中端游戏玩家的心里底限,不过市场上多数品牌的GeForce 7900 GS显卡基于公版制造.  相似文献   

5.
随着NVIDIA的G80、G84、G86系列及ATI的R600系列显卡的发布, DirectX 10显卡的时代已经真真切切的到来。作为DirectX历史上的一次质的变化,我们知道DirectX 10平台将带来更多精彩的游戏特效和更加逼真的游戏体验。今天我们就借着介绍NVIDIA Direct3D SDK 10 Code Samples的机会,向大家展示一下DirectX10将给游戏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微型计算机》2020,(1):65-70
凭借老黄娴熟的“刀法”,NVIDIA率先完成主流和入门级显卡市场布局,同时通过GeForce GTX Super系列显卡给玩家们带来具有较高性价比的选择。而AMD虽然在推出RX 5700系列显卡时,就有消息传出会推出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显卡产品,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迟迟未见动静,这也让不少玩家对AMD和NIDIA在入门级显卡市场的竞争充满期待。终于,基于Navi架构,面向入门级市场的AMD Radeon RX 5500 XT显卡于近日解禁。这款让主流玩家们期盼已久的显卡都有哪些技术亮点,面对NVIDIA抢滩入门级显卡市场,AMD是否能够凭借RX 5500 XT后来居上呢?下面MC就为大家奉上这款显卡的技术解析和性能测试,感兴趣的玩家可千万不要错过。  相似文献   

7.
显卡发展至今,DirectX已经成为显卡升级和游戏进步的风向标,随着DirectX从6、7、8、9的不断升级,显卡也愈加强大,游戏的画面越来越漂亮、华丽、逼真。所以当去年内置DirectX 10的Windows Vista和支持DirectX 10 GeForce8800系列显卡在年底上市后,人们曾以为DirectX 10游戏会很快出现在我们面前,但事实却是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始终没有DirectX 10游戏出现,甚至连一个像样的第三方测试Demo都没有一个。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DirectX 10硬件尚不普及,虽然当时NVIDIA已经推出了支持DirectX 10 GeForce8800系列显卡,但其单卡6000元以上的售价决定了它只是一个形象产品,而只有中低档主力显卡出现的时候,DirectX 10的普及才真正开始,游戏开发商们才有动力进行新的DirectX 10游戏开发。  相似文献   

8.
冰峰  camel 《大众硬件》2003,(11):25-36
子:今年2月中旬,FutureMark释放出权威显卡测试软件3DMark2001SE的下一版本3DMark03,引起轰动。但在测试中,ATI显卡测试成绩大幅领先于NVIDIA。随后,针对3DMark03的“优化”不断,最终导致3DMark03并未取代3DMark2001SE成为新一代权威显卡测试软件。 5月,各大网站均放出了ID Software的最新力作——DOOM3测试版的测试成绩,其中NVIDIA的显卡在测试中优势明显。这一测试结果在各大硬件论坛引发争论。由于DOOM3并未推出正式版,因此它也并未替代“古老”的Quake Ⅲ 在测试领域的权威地位。 9月,各大媒体在显卡测试中均引入了新的测试方法。Fraps、AquaMark3、ShaderMark2.0等软件的出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标准,许多新推出的游戏也附带了测试包。 9月底,Value的重头游戏Half Life 2放出官方测试成绩,其中NVIDIA大幅落后于ATI。不过由于源代码泄漏,这一重头DirectX9游戏被迫延期上市。 …… 一时间,显卡又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目前,NVIDIA与ATI新一代显卡已基本完成更新换代的任务,最新推出的游戏也均开始由DirectX8向DirectX9进发。同时,各大硬件BBS上关于两家产品的讨论也日益热烈,究竟是基于DirectX还是基于OpenGL的游戏应成为衡量显卡综合性能的标准?亦或是某个权威测试软件?事实上,目前NVIDIA和ATI的关系颇有些类似于CPU领域的Intel与AMD,既然单一的频率已不能成为衡量CPU综合性能的标准,那么目前单一的游戏及测试也不能衡量两家显卡厂商产品的优劣。因此,更多的测试软件、测试方法纷纷涌现,其中AquaMark3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3DMark03的尴尬局面,它的测试成绩给了用户另一种参考;而Fraps这类实时侦测软件也让记录游戏中显卡的真实表现成为可能。 可以说,新技术让虚幻的游戏世界变得更为真实,而更多、更广泛的测试方法将更科学、准确地展现出主流显卡在虚幻的游戏世界中的真实表现。这意味着媒体的测试工作也将进行变革,单一、传统的测试方法已无法体现产品的综合性能。本次专题,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最新的显卡测试软件和方法,全方位分析目前显卡市场的发展动向,并给出多方面的测试成绩参考及目前的消费建议。  相似文献   

9.
雷军 《微型计算机》2004,(21):29-29
作为目前价格最低的DirectX 9显卡之一,GeForce FX 5200可谓当前入门级用户的最佳选择。而最近我们得到了XFX的一款魔幻版GeForce FX 5200显卡,其起始显存频率就达到了650MHz,性能足以把DIY用户的目光从Radeon 9550上吸引过来。  相似文献   

10.
《电脑知识》2008,(1):126-126
近日,NVIDIA发布了新一代中端显示芯片GeForce 8800GT,此款显示芯片填补了之前DirectX10产品线高端8800GTS系列和主流8600GTS之间的产品空白,以中端主流的价格为用户提供高端显卡的性能,是目前市场上中高端极具性价比的一款显卡。但是目前市场上的Geforce 8800GT大部分都是512M GDDR3显存配置,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ASUS推出了史上首款搭载1G GDDR3显存的非公版8800GT显卡华硕EN8800GT/HTDP/1G。  相似文献   

11.
独立显卡已经逐渐进入DirectX 10时代,整合芯片组产品除了Intel GMA3000系列显卡软件支持DirectX 10之外,还停留在DirectX 9时代,随着NVIDIA和AMD逐渐在芯片组领域大展拳脚,整合芯片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即将在10月推出的NVIDIA MCP78芯片组将成为首款上市的硬件支持DirectX 10的整合芯片组。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06年以后,显卡市场再次进发出激情的火花,ATi 的 X1000系列显卡与 NVIDIA 的7300GS 显卡在中低端市场的火并,让热爱游戏准备升级或新装机的用户大呼过瘾。在 ATi 与 NVIDIA 以往的较量中,ATi在技术规格上一直处于下风,不过这一切在最新的 X1000系列显卡发布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ATi X1000系列显卡支持最新的 DirectX9.0c 规范中的 SM3.0技术,并且支持在高动态光影特效 HDR 的基础上提高抗锯齿能力,让众多 ATi 的 FANS 扬眉吐气,更关键的是面向低端市场的 X1300的价格仅在600元左右,面向主流 X1600系列产品的价格多在900元-1000元左右。如此看来,拥有3Dc 和动态显存分支机构的 X1000系列显卡绝对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下面笔者就将自己选购 X1000系列显卡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电脑迷》2007,(23)
和CPU一样,显卡也可以超频,但真正对显卡超频的人没有像CPU超频的人那样多。实际上,显卡的超频一直只局限于核心和显存频率,不像CPU超频那样有趣。不过进入DirectX10时代后,伴随着NVIDIA统一架构设计的G8x系列显卡的诞生,一种全新的超频方式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4.
Dennis 《大众硬件》2005,(12):120-121
ATI凭借RADEON 9700PRO一举在DirectX 9时代 的显卡市场争夺中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这也让NVIDIA 在随后的一年中吃尽苦头。不过在NVIDIA卧薪尝胆推 出GeForce6系列后,开始改变这一状况。ATI随即推 出的RADEON X800XT PE显卡相对NVIDIA的最高端 产品已无太大优势。为了挽回颜面,同时适应PCI Express潮流,ATI紧接着又推出了RADEON X850XT PE 显卡。尽管缺少Shader Model 3.0的支持,但它凭借 540MHz/1180MHz的惊人频率再次从GeForce6800  相似文献   

15.
支持DirectX 10的显卡已经开始上市,但价格仍然显得居高不下,而就目前的游戏而言,支持DirectX 10的游戏仍然很少,使得这些DirectX 10显卡短期内并无用武之地。而随着DirectX 10显卡的上市,目前主流DirectX 9.0的显卡价格却逐渐下调,涌现出一批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于是,选择DirectX 10还是DirectX 9的显卡,成为困扰消费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一笑 《微型计算机》2008,(12):122-124
AMD和NVIDIA接加不断地推出DirectX 10显卡新品,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即使是在游戏玩家最关注的1000-1500元价位,备选产品也异常丰富,新老交替,高低衔接,使得整个市场显得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7.
完美主义 《软件》2004,(5):89-89
现今的游戏玩家对“DirectX”这个名词想必都不陌生.在DirectX9游戏逐渐繁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垂青支持DirectX9的显卡.但是对于游戏玩家而言.现在就多花好几百大洋去购买这些DirectX9显卡.究竟是否值得呢?  相似文献   

18.
阿蒙 《电脑迷》2008,(6):28-29
作为NVIDIAG90显示核心的衍生产品,G92显示核心凭借出色的性能,在和AMD的RV670显示核心的争斗中全面胜出,让DirectX10的门槛大大降低。不过和AMD的HD3870/3850相比,G92显示核心并没有什么价格优势,这也造成NVIDIA中端显卡性能和价格的空当。随着G94显示核心的正式发布,NVIDIA首款9系列显卡GeForce9600GT隆重登场,凭借性能和价格优势来冲击中端显卡市场。  相似文献   

19.
ericwam 《电脑》2004,(11):52-53
众所周知,TI4200这款显示芯片早在一年以前就已经停产了,在现今的显卡市场中,新一代DirectX 9.0游戏已经成为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最大推动力,作为DirectX 8.1时代的经典王者,T14200的用户在面对主流的DirectX 9.0游戏时,是否考虑过更新换代呢?缺少了对DirectX 9.0支持,就真的是廉颇老矣?  相似文献   

20.
《电脑迷》2007,(12)
近日NVIDIA携手游戏巨头CAPCOM发布了首款支持DirectX 10的《迷失的星球》的免费试玩版,DirectX 10显卡半年前已经开始上市,可惜一直没有用武之地,仅有一些DEMO供玩家观赏,现在,这些DirectX 10显卡终于能一展所长,为游戏玩家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作为首款登陆PC的DirectX 10游戏,《迷失的星球》有些什么新特效?速度表现会如何?相信读者和小编一样充满了疑惑,《电脑迷》杂志就带领读者来感受这首款DirectX 10游戏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