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准确、及时的水文气象预报信息是水库实时预报调度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基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的三峡水库历年短中期入库流量预报成果,综合评定了预报精度和水平,分析了降雨量级、落区及入库流量级别等因素对预报误差的影响,比较了正态分布和非参数估计两种方法用于估计预报相对误差概率密度函数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非参数估计推求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样本拟合程度高,可应用于三峡水库水文气象预报定量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领导下,长江防总、长江水利委员会周密筹划、积极应对,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密集会商,密切监视水雨情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优化水库群调度方案,加强督查和技术指导,取得了防御长江第1号、第2号洪水的胜利。(1)密切监视,准确监测预报预警。入汛以来,长江防总密切监视天气变化。7月初开始,长江上游发生持续强降雨过程,长江委水文局准确预报5日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将超过50 000 m3/s,即将形成长江2018年第1号洪水。7月3日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长江委水文局于 1997年 4月 15日起开展了三峡截流施工期长、中、短期水文气象预报工作。预报处通过对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常规气象资料跟踪监测分析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 ,完成了 12、2 4、48h定量降水预报。三峡截流期间 ,根据中期 3~ 7d定量降水预报 ,完成了三峡坝址未来 5~10d的日平均流量滚动预报。长期水文气象预报主要是通过对天气气候背景、大气及海洋环流特征、天文因素、地球物理因子进行定性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 ,做出一个月至一年的降雨分布及水情趋势预测。在三峡施工截流过程中 ,长江委水文局发布的长、中、短期水文气象滚动预报 ,使截流施工的指挥者对来水情况、导流情况的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保证截流胜利成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长江上游控制站寸滩站出现198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64 900 m3/s,是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的最大洪水。寸滩水文站是三峡水库的入库站,其洪水预报的时效性和精度直接影响三峡水库调度运用,长江中下游及重庆市的防汛。影响寸滩水文站洪水水位流量预报的因素较多,既受上游各干支流大江河来水组成的影响,也受下游三峡水库回水顶托的影响。在认真分析影响寸滩站洪水流量的各种因素,及时掌握水雨情资料的条件下,2010年寸滩洪水预报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对2010年寸滩的洪水预报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洪水预报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长江防汛和三峡水库调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江上游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投运,上游水库的调度运行对三峡入库流量预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三峡水库流量预报精度,结合上游主要大型水库的调度规则,分析了上游水库兴建前后,三峡入库流量年内变化情况;结合长江上游关键水库的典型调度过程,重点分析了对三峡短期入库流量预报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预报精度的方法和改进措施,为提高三峡水库入库流量预报的精度和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6.
城陵矶地区历来是长江流域防洪的重点,也是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的重要防洪调度目标。通过构建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区水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典型洪水、不同调度方式下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的调度效果,提出了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的实时补偿调度方式。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补偿调度效果及水文气象预报的不确定性下,若预见期内预报城陵矶(莲花塘站)水位将达到或超过目标控制水位,则提前4~5 d开始控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为宜,并应结合水文气象预报情况逐步减小或增加出库流量。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实时调度水文气象预报应用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水文气象预报误差对水库实时预报调度的影响,以三峡水库为例,基于其历年水文气象预报信息的误差分析成果,假定入库过程,并叠加对应不同概率的预报误差,以此作为水库调洪演算模型的输入。分析了不同预见期、不同保证率水文气象误差条件下,不超过风险控制点的库水位指标,提出了三峡水库实时预报调度风险控制策略,可为水库科学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7月5日上午,长江防总办在防汛值班室召开防汛会商会,滚动会商三峡近期防洪形势。7月6日,长江防总办下发汛(旱)情通报,要求中国三峡总公司密切关注雨水情,加强监测预报,严格按照国家防总批复的2008年度汛方案进行调度。防汛会商会认为,目前降雨进一步减弱,三峡水库已加大泄量,水势转退。长江委副总工金兴平强调,长江水文局要密切跟踪雨水情,滚动预报,长江防总办要根据雨水情变化以及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及库水位变化准备随时滚动会商,三峡水库要严格按照国家防总批复的2008年度汛方案进行调度。此外,长江防总办还要密切关注清江水布垭库水位变化情况。(摘自http://www.ctgpc.com.cn网)长江防总办公室滚动会商三峡防洪形势  相似文献   

9.
应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三峡水库水文气象预报精度和长江上游来沙量,研究三峡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入库洪水1d、2d、3d预报精度均达到甲级标准;其区间流域未来24h、48 h无雨和小雨预报信息可以用于实时调度;与1961年~1970年系列相比,2003年~2009年系列各站年均来沙量减少44...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03~2015年东江水库入库流量资料和东江流域内3个气象站点降雨资料,对东江水库入库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面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面雨量与年入库流量呈显著正相关;面雨量与入库流量的转换率年平均为55%,夏季比冬季的降水转换率高,前期的降雨越多转换率越高;大量级、连续降水过程比小量级、分段降水过程的转换率高;洪峰入库时间与流域最大雨强出现时间平均相差4.5 h,不同区域的最大雨强与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差不一致。利用日面雨量分月建立的日均入库流量预报模型,精度基本满足业务需求,还可以增长水文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在业务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近年发布了季节性的GloFAS Seasonal径流和SEAS5降水集合预报产品。选取长江上游6个控制站的径流预报及4个分区的面雨量预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AUC、ROCSS和可靠性等指标,评估了这2种产品对于长江上游水库群蓄水期的枯水情景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2种产品提前一个月判断枯水雨情的效果较好,但产品倾向过度预测枯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生产运用中需得到重视。研究成果可为基于中长期预报的长江上游水库群提前蓄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掌握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规律、提高入库泥沙沙峰预报精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三峡水库沙峰调度方案,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水沙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水沙组成,并对长江上游各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沙峰传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长江上游来沙明显减少,向家坝站、横江站、高场站及富顺站沙峰到朱沱站的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38.7,32.0,30.9 h和20.8 h,武胜站、罗渡溪站和小河坝站沙峰到北碚站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16.9,19.0,20.0 h,朱沱站、北碚站到寸滩站分别为20.8,7.7 h;当向家坝至朱沱河段流量小于10 000 m~3/s时,沙峰传播时间为48.0 h,当流量为10 000~20 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为32.7~46.3 h,当流量为20 000~30 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为27.0~32.7 h,当流量大于30 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少于27.0 h。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是多任务和多目标的,既需要掌握整个长江上游的水、雨和工情,也不能忽视三峡区间洪水信息。本论文以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为例,依据入库洪水特性,在整个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分别构建了大小两种尺度网格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与一维和二维非恒定流的库区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初步实现了这两种尺度水文模型的空间嵌套,以此探讨适合于大型流域数字水文模拟的空间嵌套式流域水文模型结构与构建方法。研究初步表明,嵌套模式构建的流域水文模拟方法,能够解决大流域水文模拟中多尺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中期水文气象耦合预报应用试验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河道因水库的建设已成为水库库区,回水长度迭600km,改变了三峡河道原有的产汇流规律,造成水情预报有效预见期大幅缩短,加大了三峡地区水情预报的难度。应用预见期的降雨预报,是增长洪水预报预见期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近年来降雨预报水平逐渐提高,利用定量降水预报增长有效预见期已成为可能。因此,为探讨如何更好开展中期水文气象耦合应用,达到在一定预报精度前提下延长有效预见期的目的,以三峡入库日平均流量预报为对象,利用中期降雨预报信息,提出一种开展中期降雨预报与水文模型耦合试验方案,并基于典型耦合试验个例分析,提出影响中期耦合预报试验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方向。该耦合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供大中型水库开展中期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3日上午,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主持召开长江防总办会商会,研究部署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和长江流域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工作。据水文部门监测预报,6月3~5日,长江上游屏寸区间、乌江有中-大雨,岷沱江、嘉陵江有小-中雨;7~9日,长江上游有中雨、局地大雨的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三峡水库有一次  相似文献   

16.
《人民长江》1995,26(12):29-31,34
1995年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水预报长委水文局水文气象预报处11995年6~7月长江中下游大洪水的特点1995年入汛以后,欧亚地区中高纬的西风带形势以经向环流为主,在西风槽的带动下,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与多年同期平均比较,又表现...  相似文献   

17.
晏玲  张世强  张小文 《人民长江》2009,40(24):29-33
如何将水文气象紧密耦合,将未来5~7 d多方案的降水预报结果转化为入库水量预报,对于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长江上游6大分区2000~2006年所有洪水样本的日面降雨量资料和7个控制站点的日径流观测资料为分析样本,分析和评价了3种方案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场次降雨(P)+前期雨量(Pa)至场洪径流深(R)关系(方案1)尽管相关置信度很高,但预报精度较差。建立的单日Pa+P至单日径流深(R)关系(方案2)相关关系可靠,但在逐日尺度上误差较大。通过单日Pa+P至单日径流深(R)关系滚动计算(方案3)具有较高的精度。2007~2008年场次洪水资料的独立检验表明,第3种方案能够满足系统对产水量预报的要求。通过将气象水文水量预报系统内方案3与多方案的降水预报结果耦合,能够直接为预报员提供未来5~7 d不同降水预报方案下的入库水量。该系统目前已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介绍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气象预报处水情信息的多种采集方法。这些方法遵循一定的传输结构和规律,将原始的水文电码调制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码,然后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形成不同类别的水情信息,以供防汛决策使用。  相似文献   

19.
《人民长江》2005,36(12):F0002-F0002
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称上游水文局)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长江上游水文预报中心、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合署办公。其前身是长江水利工程总局上游工程处,解放初期为西南水文总站,1956年改名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庆水文总站,1994年更名为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汉生  沈浒英 《人民长江》2003,34(Z1):62-63
通过开展对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实践,分析截流期坝址以上地区旱涝趋势规律,具体从气候背景、影响气候物理因素及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根据三峡工程需要,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不同形式提供的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意见始终强调的是截流期坝址以上地区降雨量以偏少为主,坝址流量总体上偏小.实践证明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