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五华县棘颚口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五华县棘颚口线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从当地采集剑水蚤,经固定、沉淀分离、封片后,于显微镜下观察。从五华县县城菜市场购买鲩鱼、泥鳅、鳝鱼,其肌肉和肝脏经人工胃液消化后镜检。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两种方法对从五华县转水镇采集的猫狗粪便进行检查。结果 剑水蚤棘颚口线虫第二期幼虫的感染率为1.6%;从34个鳝鱼肝脏样本中发现棘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2条;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猫粪50份,2份找到棘颚口线虫卵。结论 五华县具备棘颚口线虫流行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广东五华县淡水鱼类寄生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五华县淡水鱼类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从五华县城菜市场购买鲩鱼、泥鳅、鳝鱼,剖杀后分离肌肉和肝脏待检。肌肉和肝脏剁碎后用5—6倍体积的人工胃液消化,消化物反复沉淀数次,然后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置镜下检查。结果:从34个鳝鱼肝脏中发现棘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2条;从泥鳅肌肉中分离到一种寄生性线虫,其感染率为64%,每条泥鳅的平均感染度为24.9,用该泥鳅饲喂大鼠,结果在这些大鼠的脑组织分离到这种寄生性线虫,但该寄生虫的确切虫种归属仍有待进一步确定。结论:五华县淡水鱼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包括棘颚口线虫在内的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州北部(从化区、增城区、龙门县、新丰县)山区淡水螺、淡水蟹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的情况,了解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山溪螺蛳、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结果从化区良口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蟹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拟钉螺;溪蟹感染率为36.73%,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龙门县南昆山尾蚴感染率0.15%,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为100%,溪种为平和华溪蟹。增城区、新丰县各调查点收集的螺蛳、溪蟹均未检测到尾蚴及囊蚴。结论广州北部山区从化区良口镇、南昆山为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Ⅰ级)。吕田镇为斯氏狸殖吸虫中度疫源地(Ⅲ级)。  相似文献   

4.
棘颚口线虫属颚口属,是人兽共患的重要寄生虫,人亦非本虫的适宜宿主,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或转续宿主而受感染。人体颚口线虫病一般分为皮肤型和内脏型。其中皮肤型可见于胸腹,四肢和脸部的皮肤。症状和体征是皮肤出现间歇性大小不一的移行肿胀,手压不陷,持续时间1-2周,少数病例出现线状匐行疹,肿块及其周围出现炎症反应。发痒或刺激性疼痛。内脏型可发生在各内脏器官,包括肺、气管、咽、喉、胃等重要脏器,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其中发生在胃脏感染时常表现为一条或数条虫子盘绕胃壁的肿瘤块内,形状常似结节型胃癌的肿块。棘颚口线虫病在目前国内报道仅30余例。但对于胃癌患者中是否存在线虫感染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辽宁省阜新市售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并对异尖线虫第Ⅲ期幼虫进行分子鉴定及进化溯源,确定感染异尖线虫虫种。方法 于2018—2021年随机采集市售海鱼,采用直接剖检法从市售海鱼中检出异尖线虫Ⅲ期幼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进行初步鉴定;提取虫体总DNA,扩增异尖线虫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 采集289份市售海鱼样品进行剖检,共检出84份异尖线虫幼虫,检出率为29.1%,其中带鱼和小黄花鱼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4%和41.2%。28条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检出的异尖线虫幼虫分别为异尖线虫属和宫脂线虫属的8种异尖线虫,包括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典型异尖线虫(Anisakis typical)、带鱼针蛔线虫(Raphidascaris trichiuri)、灰海鳗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muraenesox)、舟山宫脂线虫(Hysterothylcaium zhoushanensis)、厦门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方法随机采集青岛市市售海鱼,当日解剖鱼体,解剖镜下查找、分离海鱼内脏及肌肉内异尖线虫幼虫。结果 169尾鱼中,28尾检出异尖线虫科幼虫,总检出率为16.57%;72份样本中,20份检出异尖线虫科幼虫,样本检出率为27.78%;鱼种检出率为50.00%。结论青岛市市售海鱼有较高的感染率,应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福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各医院2000年以来临床诊断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在市辖9个县(市、区)采集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用人工捣碎消化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以笼捕法捕捉终末宿主鼠类,定种后逐一解剖,查找寄生在鼠心、肺血管的广州管圆线虫。结果共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33例;共检查中间宿主6种,转续宿主3种,2105个样本,有4种中间宿主和1种转续宿主检及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福寿螺的平均感染率为18.82%,褐云玛瑙螺为15.38%;沼水蛙为34.72%。捕获的4种鼠均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3.7%(269/1964),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22.46%。平潭县未检出阳性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其中长乐、闽侯和福州城郊为该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并殖吸虫虫种和各阶段宿主及其感染率、感染度研究,调查三元区并殖吸虫疫源地。方法捕捉螺-、溪蟹和野猫粪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并殖吸虫囊蚴、尾蚴和虫卵的检查、留置观察和感染动物试验。根据病人线索进行人群感染率的调查,并了解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结果检查放逸短沟蜷654只、洱海螺新种846只、拟钉螺(待定种)135只和235只沼螺,只在1只洱海螺中检出并殖吸虫尾蚴,检出阳性率为0.12%。充当第二中间宿主的福建华溪蟹和华南三角肢溪蟹新种携带有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斯氏狸殖、泡囊狸殖、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蟹的感染率为44.28%,平均每只蟹和每克蟹组织携带囊蚴分别为24.90和2.47;人群皮试阳性率为8.64%(21/243),皮试阳性者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3.81%(5/21);3份野猫粪标本有2份检出并殖吸虫虫卵和孟氏裂头绦虫虫卵、缩小膜壳绦虫虫卵及一种棘口吸虫虫卵。结论三元区为以斯氏狸殖吸虫为主的肺吸虫病高度疫源地,同时也是孟氏裂头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及一种棘口吸虫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门市近年几种常见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7和2019年每年3-10月,在江门市三个市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四个县级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采集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螺,采用酶消化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结果 2017和2019年共检测不同种类螺173份,阳性10份,总阳性率为5.78%。主要受感染的螺为福寿螺(13.89%)和非洲大蜗牛(13.33%)。在鹤山市采集到的样品广州管圆线虫检测阳性率最高,达15.38%,江海区和台山市未检出。在采样时间上,阳性螺主要集中在5-7月,阳性率在5.71%-29.41%之间,不同采样月份螺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87,P0.05)。公共场所检测阳性率最高,为20.00%,野外和田边检测阳性率为11.11%,农贸市场检测阳性率为1.11%,餐饮服务环节和超市未检出阳性。结论江门市几种常见淡水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较高,存在广州管圆线虫暴发流行的风险,建议加强江门地区的监控力度,加大饮食卫生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夏人群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6个调查点,对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虫卵、鞭虫虫卵、蛲虫虫卵,对3~14岁儿童采用透明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结果共调查34 02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3.40%。其中镜检粪便30 241份,检出2种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未检出钩虫。蛔虫感染率3.49%,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4.63,P<0.01),5~9岁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08.46,P<0.01),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1);鞭虫感染率0.29%;儿童蛲虫感染率2.69%。结论今后仍需加强对南部山区等高感染地区,尤其是14岁以下儿童及农民等重点人群的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控工作,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地区捕捉的小型兽类汉坦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方法于2016年捕获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等5区的小型兽类,提取其肺组织样本RNA,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汉坦病毒的PCR检测,确定基因型。结果本研究共捕获小型兽类330只,其中褐家鼠195只(59.09%)、黄胸鼠62只(18.79%)、臭鼩鼱24只(7.27%)、板齿鼠16只(4.85%)、小家鼠14只(4.24%)、黑家鼠19只(5.76%)。经汉坦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其阳性率为6.06%(20/330),其中褐家鼠13份,黄胸鼠2份,板齿鼠2份,小家鼠1份,黑家鼠2份,不同动物间汉坦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鼠种为褐家鼠;不同区间汉坦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海珠区阳性率最高。扩增阳性样本经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表明,所有基因型均为首尔型。结论广州地区小型兽类携带的汉坦病毒为首尔型,其中褐家鼠为主要的带毒兽类,海珠区小型兽类汉坦病毒阳性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广州市越秀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越秀区内部分市场、超市及餐饮企业的各类食品开展金属及有害元素、甲醛、抗生素、农药、添加剂等30余项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2007-2008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铅含量平均合格率为95.28%,粮食和皮蛋合格率最低,为87.5%,水产品镉的合格率为85%;鸡蛋的土霉素榆出率为66.67%.禽畜肉中四环素、土霉素和氯霉素检出率分别为27.27%、15.91%和4.55%;保鲜食品甲醛的检出率最高,达76.19%,水发食品中甲醛平均含量为538.64 mg/kg,检出率为66.67%:水产中六六六的检出率为36.11%,其他食品中均未检出农药;乳制品中苯甲酸的超标率为28.57%:凉拌菜和熟肉中存在违规添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的现象,熟肉中柠檬黄的超标率为7.84%.结论 越秀区部分食品受到铅、甲醛、抗生素及添加剂的污染,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应加大监督监测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珠海市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特征,为珠海市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即食生食海水产品、双壳类、海洋甲壳类、预制水产品4类产品共计116份样品,按照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和血清学分型,采用K-B法测定阳性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荧光PCR法测定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tlh、tdh、trh、toxR携带情况,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分离菌株作分子同源性分析。结果 116份样品检出41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35.3%(41/116)。O3、O4群为优势血清群,其中O3∶K7、O4∶K12为主要型别。海洋甲壳类水产品菌株检出率最高(60.0%,18/30),不同种类水产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5)。所有菌株tlh、toxR基因阳性,未检出tdh、trh基因。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耐受,耐药率依次为97.6%(40/41)、4.9%(2/41)、2.4%(1/41)。分离菌株PFGE聚类后呈现多样性,相似度42.8%~100.0%。结论珠海市市售水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海洋甲壳类污染率最高,菌株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其基因型在自然界中高度分散,遗传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是否感染河蚬、河蚌,为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龙海市海澄镇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Ⅲ期幼虫。大白鼠共12只,分3组,每组4只,经口感染大白鼠,每组分别感染100、50和25条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只,40 d后采集鼠粪镜检,确认感染成功。将鼠笼置于实验感染池上方,以鼠粪便内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河蚬、河蚌。结果感染第14 d解剖河蚌和河蚬,均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感染第28 d镜检,两者感染率均为100%。河蚌和河蚬感染度分别为162.3条/个、2.84条/g和6.9条/个、1.73条/g。三组感染大鼠于30 d、40 d、58 d的死亡率分别为100%、75%、25%。结论河蚬、河蚌可为广州管圆线虫适宜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两栖及爬行类动物食品中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为两栖及爬行类动物食品的卫生监管与霍乱的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广州市人口分布情况、地域分布特点、食品生产、流通与消费水平等因素选择广州市5个行政区的超市、农贸/肉菜市场、批发市场及汕头市某养殖场,于2019年3月、5月、8月、10月及11月按随机抽样方法采集两栖及爬行类动物食品(活牛蛙与活甲鱼),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的方法要求进行霍乱弧菌的检测。 结果 共采集两栖及爬行类动物食品127份,霍乱弧菌总阳性率为4.72%(6/127);蛙类霍乱弧菌阳性率为6.90%(6/87),甲鱼中未检出霍乱弧菌。从采样区域看,阳性样品来自荔湾区、白云区与汕头市;从采样场所看,阳性样品采自农贸/肉菜市场、批发市场及养殖场;从样品产地看,6份阳性样品主要采自本省其他市及省外;从采样时间看,仅10月和11月检出霍乱弧菌;霍乱弧菌阳性样品在不同区域、场所、产地及月份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到的6株霍乱菌株血清型均为O1群稻叶型,毒力基因(ctxA)为阴性。 结论 广州市两栖及爬行类动物食品霍乱弧菌总体污染水平较低,建议加强对蛙类养殖环节的霍乱弧菌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具有足够感染度的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模型。方法将福寿螺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16只。分别用每只螺0条、1500条、2500条、3500条一期幼虫感染福寿螺。感染24h后以相同感染数量相同时间重复感染一次。35~40d后,使用酶消化法查找三期幼虫,观察螺的死亡率、感染率、感染度等指标。结果Ⅰ、Ⅱ、Ⅲ、Ⅳ组死亡率分别为0、31.25%、31.25%、62.5%;Ⅰ组各螺无三期幼虫感染,Ⅱ、Ⅲ、Ⅳ组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Ⅲ组和Ⅳ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Ⅳ组之间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时,Ⅰ组螺可正常生存,无死亡;Ⅱ组螺死亡率较低,但感染度亦不高;Ⅳ组螺感染度较高死亡率亦高;Ⅲ组福寿螺死亡率较低、感染度较高、感染虫数较均衡,最适宜作为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龙陵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加腾氏法、碘液涂片法、肛周透明胶纸肛拭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查蠕虫卵、原虫、蛲虫卵和线虫幼虫。结果对22所城乡中小学的9 174名学生开展了粪检,检出人体肠道寄生虫10种,总感染率56.57%;蛔虫、钩虫和鞭虫属于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虫种,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45.21%、15.35%和8.77%。结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周边地区土壤中土源性线虫污染情况,为开展土源性线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中蛔虫卵、鞭虫卵及粪类圆线虫幼虫等土源性线虫污染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检测4个调查点共130份土壤样本,土源性线虫阳性55份,土源性线虫总检出率为42.31%。共检出蛔虫卵、鞭虫卵、粪类圆线虫、钩虫卵、蛲虫卵和克氏假裸头绦虫卵6种土源性线虫/虫卵。蛔虫卵检出率最高(22.31%),其次是鞭虫卵(21.54%)。结论百色市凌云县周边地区土壤存在土源性线虫污染,应继续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以降低土壤土源性线虫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感染性差异,阐述输入性福寿螺在中国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的潜能。方法生态学调查比较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生存环境的差异及其在中国目前的地理分布,采集不同地理环境下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分析自然环境下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度,同时观察自然环境下野生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I期幼虫感染阴性的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观察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在实验室的感染差异。结果对调查点发现的螺类检查发现,自然条件下福寿螺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低于褐云玛瑙螺,发现螺重与螺感染度呈正相关,大于20 g福寿螺平均感染度高于20 g以下的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螺孳生地捕获三种鼠,解剖检查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9.24%(22/238),褐家鼠的感染率高于黄胸鼠(P0.05),并且雌鼠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雄鼠(P0.05);两种螺类在实验室人工感染条件下感染率和感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自然和实验室条件下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均易感,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其感染率表现不同。福寿螺在我国适生环境广泛,长江以南均有分布,具备将广州管圆线虫从华南地区扩散到长江以南的潜能,福寿螺的扩散可导致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流行区域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番禺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番禺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状况。方法随机从番禺区的水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餐饮单位采集各类水产品样品,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T 4789.7-2008)标准对VP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103份样品中有15份检出VP,检出率为14.6%。各类场所V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淡水水产品和海水水产品V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4类水产品中虾蟹类的VP检出率最高(34.8%),生吃水产品未检出VP,4类水产品V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P<0.05)。阳性样品中VP的平均浓度为7.6 MPN/1 g,虾蟹类样品的VP浓度明显高于鱼类,但与贝壳样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番禺区水产品VP的污染情况较为突出,应加强对水产品VP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