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荆州春季菜田及果园蜘蛛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荆州郊区春季露地菜田和果园蜘蛛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菜田和果园蜘蛛分别有10科15属16种和8科11属12种;优势种均为T纹豹蛛;多样性果园高于菜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轮台县杏农间作园蜘蛛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和鉴定,了解蜘蛛群落结构组成的特征和多样性,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蜘蛛资源提供客观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4~9月采用网捕及随机捕捉法进行采集并鉴定.[结果]共采集蜘蛛662头隶属于9科15属19种;共同优势种为黄斑宽胸蛛(Euryopis flavomaculata)和王氏卷叶蛛(Dictyna wangi),优势度分别为0.2784和0.1609.杏棉间作果园蜘蛛群落多样性高于杏麦间作果园.[结论]在间作模式下,合理进行果农间作有利于保护和利用蜘蛛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棉田与相邻荒漠过渡带蜘蛛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莎车县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蜘蛛种类,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的蜘蛛有13科、36属、39种.蜘蛛在两个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有明显的差异性.逍遥蛛科和蟹蛛科为两个生境中共同的优势科.荒漠过渡带蜘蛛群落的物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均匀度、稳定性都高于棉田蜘蛛群落的对应特征.荒漠过渡带蜘蛛群落结构的变动对棉田内蜘蛛群落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初步肯定荒漠过渡带的种库作用.  相似文献   

4.
枣园蜘蛛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枣园蜘蛛群落的组成,经初步鉴定整理出该枣园蜘蛛隶属于9个科23个种,群落的优势种类为微蛛科(Erigonidae)、狼蛛科(Lycosidae)、蟹蛛科(Thomisi-dae)和平腹蛛科(Gnaphosidae)。并采用丰富度(S)、总个体数(N)、优势度(I)、多样性指数Η′及均匀度(E)等指标对枣园蜘蛛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4,5月上中旬枣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值在1.94-2.10之间,其余时间均低于1.9。多样性值的数据,表明在4,5月枣园蜘蛛群落很不稳定,波动较大。同时还探讨了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枣园蜘蛛群落的影响,分析表明:温度的变化对枣园蜘蛛群落的影响较大,而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其的影响则不显著。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别以温度和总个体数N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5.
甘蓝田蜘蛛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物种丰富度(S)、每单位样方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E) 和均匀度指数(D), 对不同时期甘蓝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其优势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甘蓝田蜘蛛种类有8科, 18属, 23种, 其中优势种为星豹蛛、阴瘤胸蛛、草间小黑蛛、黑侏儒蛛、和温室希蛛; 随着甘蓝的生长发育, 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值逐渐增大, 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优势种的种群密度也随之上下波动。这对揭示蜘蛛在菜田生态系统中控制害虫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对保护和利用这类天敌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作对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对多作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响应,于2006年早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多作和单作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与组成;通过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动态;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相似性及主要特征物种.结果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基本一致,球蛛科(Theridiidae)待定种和肖蛸科(Tetragnathidae)待定种是2类稻田的主要优势种类;个体丰盛度(N)、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性指数(E)和绝对多度(澖)虽在个别季节差异显著,但是全年总体差异不显著;相似性分析进一步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差异不显著,主要特征种类为球蛛科待定种、肖蛸科待定种、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insecticeps)、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mu giberum)和狼蛛若蛛(Lycosaspp.).因此,初步认为本研究所采用的多作模式未能有效地改善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和提高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蜘蛛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和陷阱法调查了8个人工林蜘蛛群落多样性。采集蜘蛛标本1 703号,计155种,分属20个科;其中园蛛科、平腹蛛科和跳蛛科种类丰富;猫蛛科、跳蛛科、平腹蛛科、园蛛科个体数量丰富。各人工林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S值在25~39,Margalef指数值在4.119~8.216,Shannon-Wiener指数值在1.868~3.267,Simpson指数值在0.051~0.271,Pielou指数值在0.580~0.902,Jaccard系数q值在0.130~0.317。研究显示,不同植物组成的林分蜘蛛群落多样性不同,植物组成丰富、灌草层盖度较大的人工林,蜘蛛群落多样性高。各人工林蜘蛛群落间相似性水平较低,体现出蜘蛛群落间的异质性。人工林将为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丰富的天敌资源,具有较大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调查,越冬枇杷园蜘蛛群落共有12科27属33种,其中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斑管巢蛛(Clubionareichlini)、齿螯额角蛛(Gnathonarium dentatum)和草间小黑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为优势种。异质性复杂的枇杷园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均大于异质性简单的枇杷园,枇杷园越冬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主要由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决定,与均匀度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9.
 在元谋干热河谷采用网扫法和陷阱法调查了8个人工林蜘蛛群落多样性。采集蜘蛛标本1 703号,计155种,分属20个科;其中园蛛科、平腹蛛科和跳蛛科种类丰富;猫蛛科、跳蛛科、平腹蛛科、园蛛科个体数量丰富。各人工林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S值在25~39,Margalef指数值在4.119~8.216,Shannon Wiener指数值在1.868~3.267,Simpson指数值在0.051~0.271,Pielou指数值在0.580~0.902,Jaccard系数q值在0.130~0.317。研究显示,不同植物组成的林分蜘蛛群落多样性不同,植物组成丰富、灌草层盖度较大的人工林,蜘蛛群落多样性高。各人工林蜘蛛群落间相似性水平较低,体现出蜘蛛群落间的异质性。人工林将为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丰富的天敌资源,具有较大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陷阱法对莱阳丘陵区苹果园边界定点调查,初步鉴定该地有游猎性蜘蛛8科18种,其中主要成分依次是:狼蛛科、平腹蛛科、逍遥蛛科和蟹蛛科。研究表明,游猎性蜘蛛在4、5月间主要聚集于边界活动,但6月后随边界植被的长高开始进行生态位扩散。苹果园农事操作后,边界可作为部分蜘蛛的庇护场所,其中以狼蛛科为主。对两段不同植被类型的边界进行了蜘蛛群落调查,发现植被多样化程度高的边界游猎性蜘蛛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植被相对单一的边界。加强边界管理有利于蜘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蜘蛛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了研究玉米生境中蜘蛛群落的结构及影响种群变化的气候因素,调查了北京大兴农区玉米生境中蜘蛛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玉米生境中共采集蜘蛛标本884头,隶属于8科17属21种,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为优势种。通过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E)、优势度(C)、丰富度(S)、总个体数(N)等指标对玉米生境蜘蛛群落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结论: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变化趋势相同,但是H′变化范围较大,只有在9月26日高于1.5,其它时间均低于1.5,群落的稳定性较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蜘蛛种群的数量与调查当日的湿度没有明显线性关系,蜘蛛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调查当日的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 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 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优势害虫种类的变化较大,棉铃虫已不是转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棉蚜、红蜘蛛、叶甲类、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陈连水  袁凤辉  饶军  周谷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40-13245
调查主要集中在婺源县境内的7个代表性旅游景区中,从土壤、地表、树表、岩表、水表等获取样本后经分离提取,共获得蜘蛛标本530份,经鉴定共计18科51属87种,其中江西新记录种8种,未确定种12种。此外,还对婺源旅游景区蜘蛛资源名录与区系分布、蜘蛛群落结构、蜘蛛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棉R93—4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为试材,以中棉所12号为对照,研究了在小麦套种下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昆虫群落的种类丰富度,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均低于常规棉,优势种类有较大的变化,棉铃虫已不是转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棉蚜,红蜘蛛,叶甲类,棉蓟马等成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为龟纹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变化比较大,转基因棉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常规棉,均匀度和优  相似文献   

15.
濮永胜  陶玉  王金秀  赵苓  李强  马丽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911-2918
【目的】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下蛛蜂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蛛蜂优势类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为蛛蜂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及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每月定时、定点在西双版纳勐海县贺开村采用马氏网结合黄盘诱集法系统调查农田区(样地Ⅰ)、农田与茶园交界区(样地Ⅱ)、茶园区(样地Ⅲ)和次生林区(样地Ⅳ)4种不同生境蛛蜂群落特征及优势物种种群动态。【结果】在西双版纳勐海县4种不同生境中共采集到蛛蜂标本801号,隶属于2亚科33属112种,其中农田生境的蛛蜂个体数量和物种数量最多;4种生境中共有的属有9个,Poecilopompilus、副湾蛛蜂属、铁色蛛蜂属、童蛛蜂属、盗蛛蜂属和隐唇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生境,刺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与茶园混合生境,狭鳞沟蛛蜂属仅分布于落叶阔叶林生境;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为优势类群,未采集到稀有类群。4个样地蛛蜂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Ⅰ(12.42)>样地Ⅲ(8.47)>样地Ⅱ(8.04)>样地Ⅳ(6.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样地Ⅰ(3.50)>样地Ⅲ(3.26)>样地Ⅱ(3.01)>样地Ⅳ(2.46);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Ⅳ(0.44)>样地Ⅱ(0.24)>样地Ⅰ(0.20)>样地Ⅲ(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为:样地Ⅲ(0.87)>样地Ⅰ(0.81)>样地Ⅱ(0.80)>样地Ⅳ(0.71)。不同生境蛛蜂群落不相似,一种生境与周围生境共有部分蛛蜂种类,且距离相对接近的农田区与茶园农田混合区、茶园区与次生林区中的蛛蜂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2个优势类群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的个体数量在4个样地中均是干热季最多,湿热季和雾凉季数量相对较少;奥沟蛛蜂属在样地Ⅰ中个体数目雾凉季比湿热季多,其余样地的奥沟蛛蜂属和扁腹沟蛛蜂属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均是湿热季大于雾凉季。【结论】西双版纳勐海县蛛蜂属种丰富,但不同生境中蛛蜂的群落组成和特征存在差异。蛛蜂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在相邻的生境中共享了部分种类。蛛蜂优势类群个体数主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高温、低湿的季节更适于蛛蜂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省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蜘蛛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方法]2015年5—8月,采用随机捕捉与扫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样,对湖南省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蜘蛛种类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标本821份,经鉴定隶属18科44属76种。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蜘蛛物种多样性丰富,蜘蛛群落结构稳定。不同生境中蜘蛛群落的种类和结构有较大的差别。灌木草甸的蜘蛛群落组成最丰富,个体密度最高,群落结构稳定;而杉木林和针叶林的蜘蛛群落组成较简单,个体密度较低,优势种明显,这主要与食物资源和植被的复杂程度有关。[结论]该研究弥补了莽山蜘蛛组成结构研究的空白,可为保护和利用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蜘蛛群落多样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