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适应性,提高中医学教育质量.方法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方法授课,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临床辨证论治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前后两次病案分析成绩比较,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传统教学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其教学效果随着学生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逐渐适应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院在2002级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学见习中实施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实施此教学方法之前,我们进行了正规的教师培训,以便使设置的教学问题尽可能模拟临床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将所设问题合理化。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使学生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北京大学医学部200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在内科学见习期间,对于小组病例讨论分别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内科学见习结束后,采用临床模拟病例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两组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相同,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向PBL教学组学生发放主观评价表.结果 在呼吸内科学、肾脏内科学及血液内科学的考试中,病例客观试题的得分PBL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而内科学整体平均分、消化内科学、心脏内科学及内分泌学考试的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L教学组对于PBL教学的主观评价平均分为8.9±0.99分(10分制).结论 PBL教学方法不影响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当今医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服务的需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外科学教学中实施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PBL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中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在重庆市中医院进行中药临床药学规范化培训的40名中药临床药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PBL、CBL联合教学)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培训满意度问卷调查等。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结果成绩分别为(49.45±5.52)分及(48.65±5.23)分,高于对照组的(40.54±5.65)分及(41.53±4.4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满意度问卷结果显示,研究组在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强、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强、教师乐于与学员互动、教学相长、满意此种考核方式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CBL联合教学有利于提高中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可培养药师良好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有益于培养高质量的中药临床药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