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水平对危重症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61例,于入院第1天测定血小板水平和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评分),并按患者的APACHEII评分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A组<10分,B组10-19分和C组>20分),分析3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和预后。根据出院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和APACHE评分。结果3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和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B、C组(P<0.001),C组明显低于B组(P<0.05);死亡组APACHE评分较生存组高(P<0.001),血小板水平较生存组低(P<0.001)。结论血小板水平对评估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61例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E患者诊断当日行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并于次日抽血测定空腹血清PA、NT-proBNP水平.按患者APACHEⅡ评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A组10~15分,B组16~20分和C组>20分),分析3组患者的空腹血清PA、NT-proBNP水平及死亡率;再根据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清 PA、NT-proBNP水平和 APACHEⅡ评分值.结果 A组空腹血清PA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明显高于C组(P<0.05);血清NT-proBNP数值A组空腹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死亡率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值较生存组高(P<0.01),空腹血清PA水平较生存组低(P<0.05),NT-proBNP水平较生存组高(P<0.01).结论 联合检测空腹血清PA、NT-proBNP水平对评估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NT-proBNP水平越高、血清PA水平越低者,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吴海荣  关云艳 《重庆医学》2012,41(26):2742-2743,274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表达对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例入住该院ICU的危重病患者,于入科第1天检测血浆中NT-proBNP水平,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28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小于15分、15~25分、>25分组。结果 APACHEⅡ评分15~25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小于15分组(P<0.05),>25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5~25分组(P<0.05);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0.658,P<0.01);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早期NT-proBNP水平升高,可提示危重病患者预后不良,对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指导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59例资料完整的危重病患者,按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42例),比较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ACHEⅡ评分11~2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2.283,P=0.000)。结论:血乳酸水平随APACHEⅡ评分的增高相应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对评估重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集入住ICU室的资料完整的重症患者85例相关数据,计算24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比较:≤10分值组与11~20分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11~20分值组;>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21~30分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与病情危重程度及病死率呈负相关,对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其6h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入住ICU室的52例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入科时测定动脉血乳酸、积极治疗后6h再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6h乳酸清除率,按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三组,分值11-20分的为A组,21-30分为B组,〉30分为C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析不同分组之间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研究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1B组及C组的6h乳酸清除率低于A组,C组的6h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B组的6h乳酸清除率低于A组;病死率比较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患者6h乳酸清除率及病死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2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而6h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结论:危重症患者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显著负相关,对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的血小板( PL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有131例患者入选,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天内的血小板计数,并将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分为A组,将血小板≥100×109/l分为B组,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APACHEⅡ评分),分析各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顸后。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结果: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显著高于B组(P<0.05)。 A组死亡风险较B组高,OR=40.6(P<0.05)。结论:低血小板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高血小板组,低血小板组死亡率明显高于于存活组,联合血小板计数与APACHE II评分有助于早期判断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刘树峰  虎晓岷  李威  陈东方 《医学综述》2013,19(9):1726-172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监测价值。方法观察襄阳市东风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12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科即刻、6 h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早期SCVO2,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4组:≤10分组(A组),11~20分组(B组),21~30分组(C组),>30分组(D组),比较四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及SCVO2的差别,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B组早期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A组(均P>0.05);C组早期乳酸清除率、SCVO2均低于B组,D组亦低于C组(均P<0.05)。B组病死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B组(P<0.05),D组高于C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1)。APACHEⅡ评分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呈负相关(r=0.560,P<0.01),与早期SCVO2水平呈正相关(r=0.642,P<0.01)。结论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SCVO2水平是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转归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朱川  尹昌林  周人杰 《重庆医学》2012,41(23):2371-2373,2376
目的探讨以APACHEⅡ评分标准衡量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时机以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24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HVHF治疗的113例SAP患者,根据HVHF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标准分A组(20~24分)、B组(25~29分)、C组(≥30分),按照APACHEⅡ评分标准作为HVHF治疗的时机,对比分析3组的病死率、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并将HVHF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血浆IL-1β值、氧合指数、血浆肌酐(Cr)值、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C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和SOFA评分、血浆IL-1β值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B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血浆IL-1β值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2)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3)3组HVHF治疗24h后血浆IL-1β值、氧合指数、Cr值、MAP均明显改善,但C组IL-1β值仍高于A、B两组(P<0.01),B组IL-1β值仍高于A组(P<0.01);A、B两组HVHF治疗24h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显著降低(P<0.01),C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对SAP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APACHEⅡ评分对HVHF的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早期(APACHEⅡ评分为20~29分)HVHF可明显改善SAP的预后,当APACHEⅡ评分20~24分时行HVHF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有105例患者入选,测定患者入ICU时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并将动脉血乳酸≤3.0mmol/L的患者分为A组,将动脉血乳酸>3.0mmol/L分为B组,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APACHEⅡ评分),分析各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顸后。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低血乳酸水平组APACHE II评分明显低于高血乳酸水平组,高血乳酸水平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血乳酸水平组,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PACHE II评分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APACHE Ⅱ及MEWS-4P评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相关预测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至10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共计94例,按照排除标准排除未入组患者后,最终纳入61例,进行分组,分为:A组(内科组)、B组(外科组),亚组分为C组(内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D组(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E组(内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F组(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G组(内科+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H组(内科+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分别进行两两亚组对照,比较转出人数、自动出院人数、死亡人数、住ICU时间等指标。结果其中亚组中C、D、E、F组转出人数、自动出院人数、死亡人数、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G、H组在死亡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与APACHE Ⅱ及MEWS-4P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APACHE Ⅱ及MEWS-4P评分在危重患者中与患者的死亡人数呈正相关关系,分值越高,死亡人数增加,提示病死率增加,两者均能够初步评估危重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PACHE 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估比较。方法:临床上选取146例危重患者,按照APACHE Ⅱ评分高低分为A、B、C组,评估各组血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估血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结果:146例危重患者中死亡23例(15.8%),存活123例(84.2%)。 B、C两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A组,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A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血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B、C组24h血乳酸水平都比即时血乳酸水平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 Ⅱ分值的增加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在减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4h血乳酸水平都比即时血乳酸水平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血乳酸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评估危重患者的患病情况,利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以及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乳酸水平检测及APACHEⅡ评分,并根据APACHEⅡ分值分为A组(<20分)、B组(20~<30分)、C组(≥30分);对比分析三组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分别统计治疗后死亡(死亡组)与存活患者(存活组)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分值及血乳酸清除率,同时,对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分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5.3 ±2.6) mmol/L、(12.7±4.8)分]明显低于B组[(9.6±4.3)mmol/L、(33.8±7.4)分]、C组[(14.2 ±6.2)mmol/L、(62.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分值[(13.7 ±6.4)mmol/L、(53.8±12.6)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7.3±4.2)mmol/L、(28.7±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血乳酸清除率[(3.7±2.4)%]明显低于存活组[(1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分值呈负相关(r=-0.732,P<0.05).结论 通过检测血乳酸,计算早期血乳酸清除率,结合APACHEⅡ分值情况,进而对感染性休克的病情程度作出较准确判断,以改善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韩海燕  张立欣 《医学综述》2013,19(3):541-542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血磷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入住福州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的重症感染患者117例按预后分为生存组(78例)和死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磷水平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生存组患者平均血磷为(0.94±0.28)mmol/L,死亡组为(0.75±0.25)m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5,P<0.05);生存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4.3±4.8)分,死亡组为(30.5±4.2)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436,P<0.05);死亡组血磷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321,P<0.01)。结论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血磷水平对于判断重症感染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脂、IL-6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及120例中青年危重症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ELISA法对血清IL-6进行测定。同时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组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入院后第1个24 h的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分值≥20分的危重症患者共63例为组Ⅰ;分值<20分的87例为组Ⅱ。同时选择健康老年体检者40例(年龄>60岁)作为老年正常对照组。随访2周,分为死亡组(41例)及生存组(109例)。结果组ⅠTC和HDL-C水平比组Ⅱ低(P<0.05或P<0.01),组ⅠIL-6水平比组Ⅱ高(P<0.01)。死亡组APACHEⅡ分值较生存组高(P<0.01),而HDL-C水平则较生存组低(P<0.01),IL-6水平则较生存组高(P<0.01)。老年危重症患者血脂入院第一天最低,入院后各监测点血脂均比老年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老年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各监测点血脂均低于同时段的中青年危重患者(P<0.05)。15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TC、HDL-C水平与IL-6、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IL-6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更易出现血脂紊乱,其可能与体内炎症反应有关。血脂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对老年危重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指导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入住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值之间的关系,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21~3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及其11~20分组(P<0.05);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r=0.995,P<0.01)。结论 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与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该类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rocalcitonin,PCT)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两者结合对老年重症肺炎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选取7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前均测定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PCT水平,同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首次APACHEⅡ评分分组,≥20分的33例为高分组;<20分的42例为低分组。追踪14天,存活的52例为存活组,死亡组有23例。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死亡组的PCT(3.36±2.76)ng/ml与APACHEⅡ分值(28.05±4.55)分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 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二者结合综合分析,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梅  任薇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29-29
目的:探讨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99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评分,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并对两组改良APACHEⅡ评分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的改良APACHEⅡ评分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O.05),根据改良APACHEⅡ评分分值进行分组后,随着分值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逐渐升高。结论: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病情和预后评估。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联合碱剩余对严重脓毒症目标性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38例,死亡组22例,比较目标性治疗6 h后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乳酸、碱剩余、乳酸清除率、6 h和48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将目标性治疗6 h后碱剩余及乳酸清除率与48 h 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目标性治疗6 h后生存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碱剩余亦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而血乳酸和入院6 h APACHEⅡ评分生存组与死亡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的碱剩余及乳酸清除率与48 h APACHEⅡ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酸清除率联合碱剩余可以评估严重脓毒症目标性治疗的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APACHEⅡ评分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按照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51例)和存活组(12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0.56±5.84)分,死亡风险率为(15.01±12.52)%;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4.63±6.96)分,死亡风险率为(41.32±16.72)%。存活组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死亡风险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采取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准确有效地评估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价值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