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述地质雷达在隧洞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将地质雷达与钻芯验证相结合,对隧洞衬砌厚度、钢筋分布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成果应用于多座水库隧洞衬砌的质量检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对隧洞混凝土钢筋分布、混凝土厚度及衬砌情况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简述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水利工程隧洞衬砌质量的原理及方法,结合某水电站引水发电洞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探测剖面图的解读方法。实践证明:地质雷达对隧洞混凝土钢筋分布、混凝土厚度及衬砌质量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隧洞已成为经常面对的工程。但隧洞建成以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作出全面评价。地质雷达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探测目标介质的介电常数,能够快速无损地掌握衬砌的厚度、衬砌裂隙及背后空洞等情况。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与传统方法相比,地质雷达法具有迅速直观、准确全面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隧洞衬砌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探地雷达法在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情况。首先分析探地雷达的探测机理与检测特性,以便合理应用探地雷达。然后在工程实践中随机抽取两处等长度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区段,利用探地雷达法与其它常规方法分别检测,将检测数据对比分析,不仅验证探地雷达法检测的有效性,而且分析出现偏差原因。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探地雷达应用条件与优势得到结论:利用探地雷达法获得的水工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厚度、内部缺陷区、钢筋数目、钢筋布局与保护层厚度等情况,数据相对精确,能够达到相关规范中规定土木工程质量把控的标准。探地雷达工作可适应能力强且无损伤,擅长于水利工程埋深较大、施工环境较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情况的检测,对于后期施工质量提升与把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
水工隧洞回填灌浆可使混凝土衬砌与围岩紧密结合,是确保隧洞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工程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回填区不密实或与混凝土衬砌脱空等。为保证工程质量,丰满重建工程采用地质雷达对泄洪兼导流洞回填灌浆质量进行了检测,通过合理选择天线主频率,结合泄洪兼导流洞实际地质条件,地质雷达可以快速连续地对回填灌浆隐患进行无损检测,提供准确的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水工隧洞混凝土衬砌脱空检测精准度,从混凝土衬砌脱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引入了冲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法、超声横波三维反射成像法综合物探检测方法,结合三种方法在水工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及验证情况,对混凝土衬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超声横波反射三维成像法既不受金属物屏蔽的影响,也不受气相和液相介质的干扰(横波只在固相介质中传播),对衬砌混凝土厚度、钢筋分布、混凝土密实及脱空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成果直观、清晰度、准确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Zond12E探地雷达对某水电工程隧洞混凝土衬砌进行质量检测,介绍了雷达检测的方案制订、参数选择、雷达检测原理及检测图像分析处理,为将探地雷达技术用于水利水电隧洞工程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使水工隧洞的回填灌浆处理更有针对性,避免了盲目的灌浆施工。  相似文献   

8.
SIR-3000型高速地质雷达能连续、快速、全面、精确地对地下结构衬砌进行无损检测.论述了该项技术中探测天线、介电常数和环境电导率等重要参数的选用原则及其混凝土衬砌质量的判别.应用SIR-3000型高速地质雷达技术对宁波某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进行检测评价,针对该工程确定了检测方案和需设置的参数,分析了典型缺陷的图像结果,表明检测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透地雷达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成果、技术和经验,将透地雷达探测技术应用于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工程隧洞拱顶砼衬砌的质量检测,在对隧洞的拱顶衬砌混凝土厚度、衬砌混凝土的胶结密实情况(是否存在明显蜂窝空洞等)以及衬砌混凝土与围岩之间是否存在脱空现象的检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是工程界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在介绍探地雷达法无损检测原理方法基础上,以水工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为被测对象,应用探地雷达法对衬砌混凝土厚度、内置钢筋分布、内部缺陷等进行测试、标识,并与钻芯法取芯检测结果比较,分析探地雷达法无损检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偏差程度。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无损检测结果可信度高,能满足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要求,其在水利工程无损检测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连地铁5号的工程实例,运用瑞典地质雷达对隧道区间进行深度探测,分别介绍了溶洞、裂隙、富含水以及软弱夹层探测中雷达图像的特征。给予了一些施工建议,提早预防工程灾害。可以为地质雷达在隧道不良地质深度探测中积累一些经验并为以后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即将并网发电的乡城水电站引水隧洞固结灌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地质雷达为主,声波检测和钻孔压水检测为辅的多种检测手段对多种围岩条件下的引水隧洞固结灌浆工程进行质量检测。通过对雷达检测数据的处理,归纳出缺陷段和密实段固结灌浆雷达检测特征图像,并通过钻孔压水试验和声波检测试验对雷达图像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声波检测结果与地质雷达图像有着一定的联系。而钻孔压水试验得到的透水率与雷达图像没有明显的联系。在综合考虑了检测结果后,初步提出地质雷达检测固结灌浆的质量标准:检测抽样段长度应不少于总长度的5%;衬砌背后无空洞现象;不密实段长度占检测段长度比率小于15%,且位置分布不集中。凡符合上述要求,灌浆质量可评为合格。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在长河坝水电站导流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水工隧洞中应用.地质雷达探测具有精度高、无损伤、检测结果的连续等特点.可以作为水工隧洞工程质量检测的一种有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输水隧洞作为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缓解经济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之间的区域矛盾发挥着巨大作用。而我国西南高烈度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分布密集,导致输水隧洞工程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多条活动断裂带建设。针对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过活动断裂带,开展隧道适应性结构在断层错动条件下的影响校核。以龙蟠—乔后断层F10-1为代表,基于隧洞关键部位的位移、相对变形、最大主应力和纵向等效内力等指标,评估活动断层对香炉山隧洞抗错断适应性结构的影响,并基于数值计算验证其在减小衬砌内力与变形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受走滑为主的断层运动影响,隧洞的一侧边墙表现为受拉状态,拉应力较小,约为5 MPa;铰接缝的最大法向变形与切向变形均位于断层带中央节段之间;铰接设计这一适应性结构的存在有效改善了衬砌在错动条件下的受力状态。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穿越活断层输水隧洞的工程设计与施工,为相关工程隧洞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15.
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在防渗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质雷达、超声电视、视频电视和高密度弹性波CT等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对两个国家重点水利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坝基和长江马鞍山河段一期防渗工程)的防渗墙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检测成果的分析,总结出每种无损检测技术在检测防渗墙中的优点及局限性:地质雷达检测防渗墙对内部缺陷情况可以进行定性解译,但定量测量不能满足要求;井下电视系统优点是通过超声波成像、视频成像,成果形象、直观可靠,但需要造孔;高密度弹性波CT检测防渗墙质量可反映墙体介质分布的均匀性,但目前软件只能满足一般性数据处理;超声波速CT成像技术能在不同深度位置将不同声速用不同颜色显示出来,成果一目了然,但图像颜色比较单一,相邻声速范围呈现的色彩区分较困难。  相似文献   

16.
鲁古河水库供水工程输水隧洞长约1.31 km,围岩主要为中~薄层粉砂岩及石英砂岩,各种构造发育,导致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准确查明隧洞围岩特性成为了工程关键,故加强对该隧洞地质条件的研究是必要的。通过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测绘、钻探、室内外试验以及现场原位试验等手段,综合分析地质构造情况,查明了复杂条件下隧洞围岩分布范围,提出隧洞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并对隧洞围岩进行地质分类与评价,提出防护措施,为粉砂岩及石英砂岩地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弱膨胀性泥岩地区小型引水隧洞病害分析及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某水电站无压引水隧洞加固工程为例,针对弱膨胀性泥岩导致的隧洞侧墙变形开裂、顶拱岩块脱落、底板隆起等工程病害,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特点,通过试验和地质雷达等手段对隧洞围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隧道围岩长期遭水浸泡,膨胀性围岩遇水膨胀是引发隧洞病害的主要诱因。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隧洞膨胀性围岩遇水膨胀导致的隧洞侧墙应力应变分布特征进行模拟。拟定以排水、隔水为主,同时采用锚杆加固、对侧墙变形严重区段分块拆除重建的工程修复方案,并提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隧洞侧墙逆止阀安装、隧洞侧墙拆除重建等施工工艺要求。本隧洞修复工程最终取得良好的实际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隧道工程中准确应用探地雷达进行超前预报,针对可能遇到的常见干扰和典型不良地质体,探讨了常见干扰的成因及其对资料解译的影响,确定常见的干扰剖面图,并分别对天线耦合干扰和金属物干扰进行举例分析,提出探地雷达在采集数据过程中避开干扰的注意事项。列举3个工程实例,分别介绍了探地雷达对溶洞、断层裂隙水、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的预报研究,通过分析其典型雷达剖面图的波形、频率、振幅等特征,依此推断出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潜在不良地质体的类型以及位置、构造走向等空间分布特征。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示的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验证了探地雷达在预报隧道常见不良地质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总结分析常见雷达干扰图像和典型不良地质体剖面图,有助于物探工作者对复杂地质体进行更精确地解释,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隧洞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四"中线工程输水能力及冰害防治技术研究"所取得的部分水力学研究成果,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模拟平台的研制、中线工程数值仿真软件开发、分水口和节制闸的水力敏感性分析、闸前常水位控制算法、穿黄工程节制闸闸前水位确定、冰期输水能力及冰期运行控制等,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中线工程的实际情况,可应用于中线工程的运行、调度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温世亿  张辛  马瑞  李合生 《人民长江》2016,47(10):96-99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其中穿黄隧洞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穿黄隧洞采用双层衬砌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在多变的水土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穿黄隧洞的运行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供水。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工具,获取了穿黄隧洞过水面的三维信息,采用自主研发的"隧道形变检测/监测系统"对隧洞进行形变检测,并建立了穿黄隧洞三维数字仿真管理系统。将测绘技术应用于穿黄隧洞的运行管理,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