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9月27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我校教育系已故教授郑晓沧先生诞辰100周年。郑先生早年留学美国,1918年学成回国,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学术研究,六十年如一日,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代宗师,深受海内外学者的爱戴和崇敬。为了探讨郑晓沧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以纪念其百周诞辰,教育系举行了学术讨论会。王承绪教授和方克明、徐顺松、徐辉等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郑晓沧的教育思想》、《郑晓沧对夸美纽斯的研究》和《郑晓沧的大学理想》的学术报告,对郑晓沧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要点为:  相似文献   

2.
郑功懋乃清末民初海宁之社会名流,为现代海宁地方教育创始人之一,其子郑晓沧为浙江师范大学前身浙江师范学院首任院长,堪称教育传家。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郑功懋手稿《书带草堂诗存》一部,从中可窥见功懋与其子晓沧的舔犊深情及当时人文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从1929年8月应邀到国立浙江大学任教,至1950年10月国立浙江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整整21年间,郑晓沧为国立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辅助校长竺可桢办学,创建国立浙江大学教育学系并先后任教育学系主任、国立浙江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师范学院院长、龙泉分校主任、研究院院长等职。在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与学校不离不弃、休戚与共,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郑晓沧在其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以及他为人处世中表现出来的敦厚谦和、尽职尽责、勤奋好学、积极乐观的情操和境界,不仅是浙江大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实践教育思想的表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是其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深入分析和探讨陶行知先生的实践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顺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无疑将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时值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本栏目以笔谈形式探讨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对教师素养提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时值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本栏目以笔谈形式探讨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对教师素养提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晓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接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童年时曾读《天演论》,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6年小学毕业,保送入杭州高等学堂学习,扎下深厚的国文功底,英文成绩也名列前茅。他通晓四书.涉猎庄列,精谈韩昌黎集,喜爱楚辞汉赋和欧阳修文章.同时学习了欧洲历史.了解了希腊文化和欧洲文明.并接触了空想社会主义。1912年入清华学校.1914年留学美国.时逢“教育救国”思想勃兴,觉得要救国.教育是“根本要图”,选习了教育。1914年至1916年就学于威斯康辛大学.获教育学士学位.1916年至191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1868—1940年),生于浙江绍兴。清季,中秀才,举人,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他为教育总长,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10月蔡元培就任大学院院长。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他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培养教育了一代人”。蔡培元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体育思想,尤其是体育教育思想,在我国近代体育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深孚众望的教育家和著名学者。他一生服务于教育事业,而杭州是他开始教学生涯的第一个工作岗位。那是在一九二○年夏天,他因在三年内修完了四年的课程,提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暑假过后,他偕同夫人武钟谦女士,来到了校址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当时的浙一师,经过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洗礼,成了浙江新文化运动的堡垒。校长经亨颐先生是一位资深望重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他顺应世界新潮流,在校内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方针。为了摆脱因循守旧的教育制度,在进步教师陈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一批有志之士走出国门,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回国后,在教育实践中结合中国优良的教育传统,为我国近代教育开创了新的局面.郑晓沧作为该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学校教学,师资管理、科学研究等几个侧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雷沛鸿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为了深入研究雷沛鸿的教育思想,本人曾以题为《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形成基础初探》的论文,(载《基础教育研究》双月刊,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二)探讨雷先生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论述雷先生成为著名教育家和教育革新家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现拟在《初探》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探讨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阐明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敷荣先生是我国当代教学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论思想既蕴含着时代特征又具有个体特质。对其教学论思想进行话语叙事分析,即是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关于“有什么”“为何有”“如何有”“有何关系”等问题进行回溯性梳理。具体而言,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主要由五个方面的话语构成:“七教问”的教学论构成要素,“有专业精神的教师”和能据时空转换的教育者,“培养学生之创造的智慧”的教育理念,“自动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的教学理论。进而生成了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中的四个向度:融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时空延展向度,兼顾人与事的运行机制向度,并置思与行的发生场域向度,统整识与智的行动理想向度等。经由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基本话语和布展向度的分析,探析出其所彰显的多重现实意义,即在具象描绘中呈现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图景、在个体表征中描绘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群像、在历史梳理中预见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未来、在思想叙述中探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路径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和本体、本源。陶行知先生针对教育的弊端,曾一针见血地揭露:“中国教育的歧途在于抱着分数忘记了人生,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探析杨晓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研究探析的过程中,不断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仍在刻意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给教育提出永恒的主题。社会的发展在于人类...  相似文献   

15.
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在本世纪初活跃于浙江教育界,筚路褴褛以开辟先程,为新教育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经亨颐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改革活动,对全国也颇有影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早年受维新思想影响,久怀报国之志,后东渡日本攻读数理。1907年留日期间,他受聘担任浙江两级师范教务长,便不顾学业中断,风尘仆仆赶回国内参加筹建,从此献身教育事业。辛亥革命后,他任该校校长,以后学校更名为浙江第一师范,仍长此校。与此同时,他还被推举为浙江教育会会长,一跃而成为全省教育界核心人物。五四时期,经亨颐顺应时代潮流,大胆改革教育,因而得罪反动当局,1920年初被撤去校长职务。此后,他受上虞陈春澜先生的资  相似文献   

16.
张敷荣先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师范教育专家。1928年到1998年的七十年间,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先后经历了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熏染,抗战时期的教育救国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后中西合璧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四个阶段。先生在强烈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推进下,形成师范与学术综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与西方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整合的师范教育思想底色。这种底色上凸显的师范教育思想内涵师范与学术融合的属性观、经师与人师合一的目的观、个人与社会兼顾的课程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观、开放且终身持续的体制观。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体现外融中西,内通古今的特色,必将对延续师范教育传统,反思教师教育现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更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主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他关于“语文习惯”这一问题的论述,又贯穿在各个基本问题之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当代的语文教育专家亦指出:“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大都可以用听说读写内容由理解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更转化为习惯来说明c’(…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论儿童与儿童教育周爱国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是极其丰富的。本文拟就他的儿童观及其儿童教育思想作一评述。一、儿童不是“小人”,应当尊重其人格思想支配行动,在儿童教育上亦然。1921年,陈先生发表了我国...  相似文献   

19.
罗辀重“群育”思想探析余国纲编者的话:罗辀重先生(1889—1950)系民国初年到解放前夕活跃于我区的著名教育家,罗先生毕生致力于乡村教育并根据当时新学提倡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进步的办学方向、方针和教育方法,其主持的陶龛学校一度享有“北有晓庄(陶行知主...  相似文献   

20.
1.叶圣陶把编辑出版工作定位为教育工作,就是着眼于人,服务于人,2.叶圣陶先生关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书惠出版论述,这是他为实现一切为了读者这个编辑出版思想制定的明确界际,也是叶圣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的根本原则;3.叶圣陶先生关于“选稿,编辑者要有主义,但是不要成见”的论述,是他在编辑工作中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导,是认真贯彻一切为了读者这个编辑出版思想的具体表现;5.圣陶先生关于编辑人员要不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