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纱毛羽在浆纱时贴伏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浆纱时经纱毛羽贴伏的三个条件出发,分析了浸没、挤压、烘燥过程中毛羽贴伏情况,提出了有利于毛羽贴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纱毛羽在浆纱时贴伏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浆纱时经纱毛羽贴伏的三个条件出发,分析了浸没、挤压、烘燥过程中毛羽贴伏情况,提出了有利于毛羽贴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织物结构、浆纱耐磨性、织造断头率的分析比较,探讨了经纱之间的相互摩擦对织造过程的影响,经纱之间的摩擦使纱线表面毛羽增加,相互缠结,这是织造断头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上浆时经纱毛羽的贴伏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的浆料配方,浆纱工艺所做的对比试验,探讨出高含涤细特涤棉纱毛羽贴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细纱毛羽对细纱强力、整经断头、布机开口和布面棉球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30(?)经纱上的实践,对细纱工序毛羽产生原因及改善方法作一探讨。一、30~s 经纱毛羽特征1. 小纱(尤其小纱大直径处)毛羽严重,数量多,长度长,中、大纱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预湿上浆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我们对纱线进行了预湿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纱线预湿经挤压辊挤压后,毛羽贴伏效果得到增强,且浆膜的完整度得到了提高,既降低了经纱毛羽,提高了经纱断裂强度和耐磨性,又显著地降低了上浆率及上浆成本.  相似文献   

7.
对织造过程中经纱与停经片、经纱与经纱间、经纱与综眼和钢筘之间的摩擦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分区探讨了打纬区、综框区、后梭口区和经停区经纱强伸性及表面毛羽的变化及其成因,确定了织造生产中经纱所承受的摩擦作用主要为经纱与钢筘间、经纱与经纱间的摩擦,这对于降低经纱织造断头、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实现轻浆甚至不上浆织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前言。纱线毛羽高,并不一定是质量的缺陷,要针对最终具体的使用情况而定。较高毛羽的纱线一般用于针织用纱,如内衣、针织外衣和运动衣,毛圈织物的绒头纱线也经常需要高毛羽。而毛精纺机织物需要表面平滑的纱线,特别是对于现今逐步南股线向单纱转变的经纱而育。高毛羽的纱线在织造时易造成开口不清、经纱粘连,使得断头率增加,织机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上浆时经纱毛羽的贴伏条件出发, 通过对不同的浆料配方, 浆纱工艺所做的对比试验, 探讨出高含涤细特涤棉纱毛羽贴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织造过程中经纱的可织性能变化,将织机上经纱分为后梁至停经片区、停经片至综丝区和综丝至织口区三个区段,分别测试三段经纱的强伸性、耐磨性和毛羽,分析织造过程中织机上各段经纱可织性的变化,并采用以上经纱分段测试法对不同织机速度下的经纱纱线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后梁至停经片区经纱,停经片至综丝区经纱断裂强度下降小于5 %,耐磨性下降约15 %,毛羽增加约10 %。综丝至织口区经纱断裂强度下降小于5 %,耐磨性下降约25 %,短毛羽增加约15 %,长毛羽增加约5 %。随着织机速度的增大,经纱的各项性能指标呈下降的趋势,且织机速度为750 r/min时,纱线性能下降比较显著。因此,对于该品种织机速度的设定不宜超过700 r/min。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牛仔布经纱上浆质量,对其上浆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采用湿上浆工艺,即经纱出染色洗槽后不经过烘房烘干,由高压力压榨辊控制经纱含水率进行上浆的工艺.经对比湿上浆工艺和传统上浆工艺的浆纱质量,发现采用湿上浆工艺后,浆纱耐磨性提高,毛羽数量降低,织机效率提高,且节约了浆料成本及烘燥成本.  相似文献   

12.
喷气织机生产弹力竹节织物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在ZAX-e型喷气织机上生产弹力竹节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经纱采用竹节纱,纬纱采用弹力竹节纱,认为生产中的难点是经纱易断裂、易产生毛羽、易起球,纬纱易退捻、易断裂等从而导致引纬失效,产生纬向停台以及纬缩疵点。提出要根据织物风格合理选择竹节形态、经纱捻度、纬纱捻度,在织造工序合理设定喷气压力、适当增加上机张力、采用一个主喷嘴等,可使织机效率达到83%左右。  相似文献   

13.
毛经上浆质量对于毛巾产品的绒面效果有重要影响.介绍了优化浆料配方以改善毛圈的柔软度,合理调整G142D型浆纱机上浆及烘燥工艺以贴伏毛羽、提高毛经强力、保证毛巾表面毛圈平整度的生产体会,并总结了毛巾织物主要浆纱质量指标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短纤纱经编生产强力低、毛羽多、延伸小、捻度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总结了短纤纱经编生产中的整经技术、高速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和全成形经编生产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应用。通过梳理经编用短纤纱成纱质量要求,包括纱线断裂强度、表面毛羽和延伸性能等,进一步分析了短纤纱经编整经技术、短纤纱经编织造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介绍短纤纱经编产品在衬衫面料、内衣面料、裤料、蕾丝面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生产情况,对短纤纱经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了短纤纱经编生产技术将持续向特色化、高档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韩世洪 《纺织学报》2008,29(5):114-116
分析苎麻纱线毛羽分布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目前消除苎麻纱毛羽的常用方法及其不足。为了在浆纱时有效地消除苎麻纱线毛羽,设计了基于假捻作用的横向搓动上浆辅助装置,并探讨了此装置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横向搓动上浆辅助装置与普通上浆装置对纯苎麻纱上浆,并在小样机上试织,比较了2种上浆装置对浆纱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在横向搓动辅助装置的作用下,苎麻浆纱的毛羽下降可达90%,纱线品质明显提高,织造时开口清晰,断头率较低。430073;China  相似文献   

16.
根据喷气引纬的特点,分析说明了织造过程中造成纬停特别是阻挡性纬停的原因是纱线的毛羽、织轴质量和经纱的织缩等,并提出了正确设置引纬参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探讨精梳棉牛奶纤维混纺小提花织物的生产技术措施。分析了精梳棉牛奶纤维混纺织物的特点,指出:该种织物织前工序应采用"小张力,低速度,重被覆,保伸长,减毛羽"的工艺原则,减少纱线毛羽及伸长;织造工序选用"小张力,适当大开口"的工艺原则,优选经位置线。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织机效率达到87.5%,产品下机一等品率达85%,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羽毛蛋白浆料对高比例含涤纶纱线上浆性能不佳的问题,在单体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将不同量比的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AA)单体共同接枝到天然羽毛蛋白的分子链上,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羽毛蛋白-丙烯酸-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以此系列羽毛蛋白接枝共聚物对涤/棉(65/35)经纱进行浆纱实验,测试了浆纱的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次数及毛羽数量。结果表明:适量引入聚丙烯酸甲酯(PMA)接枝支链有利于提高羽毛蛋白对高比例涤/棉纱的上浆性能;与原纱相比,当MA与AA的量比为20∶80时,合成出的羽毛蛋白接枝共聚物浆料保持了良好的水溶性,涤/棉浆纱的强度提高了19.27%,断裂伸长率仅降低了19.76%,耐磨次数达到原纱的2倍有余,毛羽数量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