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层、注入水质以及地面注水系统3个方面,对刘峁塬区欠注井欠注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注水井高压欠注相应治理措施。通过实施井下措施改造,欠注井平均注水压力下降1.3MPa,单井日均增注11.1m3/d,增注效果显著。对地面系统实施改造后,干线末端管损降低2.4MPa,欠注率降低10%,区块欠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针对陕北M油田长8油藏注水井高压欠注的问题,通过对储层特征、注入水和地层水的配伍性、井筒及地面注水系统的分析,找出陕北M油田长8油藏注水井的欠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该区块合理实施降压增注措施和保持长期稳定注水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下步治理同类油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姬塬油田长8油藏储层物性致密,导致开发过程中频发高压欠注问题,影响油田正常开发技术政策的落实,本文将从油层物性、注水现状等问题入手,重点分析导致地层注水压力高的主要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类比其他区块同类地层注水压力,提出本区块如何应对开发后的高压欠注问题,提出下步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4.
涧峪岔油田长2油藏为典型的底水型低渗透油藏,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推移,区内含水率不断上升,对长2油藏注水部位各学者和油田工作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本文在对底水型低渗透油藏水淹机理和长2油藏含水上升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①涧峪岔油田长2油区压穿底水的可能性较低;②生产中应重点防止底水锥进现象的发生;③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发生裂缝沟通现象可能性小;④含水上升的原因有地质的也有后期工程的,应该应用生产井堵水、注水井调剖、复合调驱等技术来解决;⑤技术手段只能缓解但不能阻止含水率的整体上升;⑥最佳注水部位应该为油层部位。  相似文献   

5.
示踪剂及其监测技术,是用以描述油藏,监测油层有无高渗透层或大孔道存在,跟踪注水流向及贡献率,分析油水井注采状况和判断断层密封性的一种特殊的动态监测技术。三叠系长6油藏在早期的注水开发中,出现了部分井注入水单方向突进现象,引起主方向油井水淹,采油三厂近几年来引入了示踪剂监测井问动态技术研究,根据监测结果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储层井间连通状况,物性分布特征等参数,从而为评价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油藏的注采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江油田L247区长8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地质状况复杂,非均质性强。随着油藏的开发,低产井逐渐增多,低产原因不清,为此开展了油井低产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总结低产原因,为下步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表明:L247区长8油藏低产内在因素主要为渗透率、水驱特征及启动压力梯度;外在因素主要为超前注水量、欠注及改造规模,投产高含水井和裂缝性见水井主要低产原因为大改造规模下的超前注水导致隐性裂缝开启。  相似文献   

7.
油田注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油田的油层可以保证一个正常的开采运行状态。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油田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开采工作,随着开采工作的持续进行,油层里面的石油含量逐渐降低,油田注水井欠注问题正逐步成为油田注水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研究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具体的结合油田的具体的油田藏油的特点,并介绍一下进行油田注水的基本技术,分析出油田注水井欠注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白应旗 《天津化工》2024,(2):136-138
传统易采油藏的逐渐枯竭使得开发者转向更具挑战性的油藏类型,其中包括超低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是一类具有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和高残余油饱和度的挑战性油藏。为克服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困难,注水采油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超低渗透油藏的特点,概述注水采油技术的原理和目标。同时,探讨超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的关键要点,包括储层特征分析、注水剂选择和设计、注水压力控制、注水井网优化以及监测与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路沟油田长2油藏,地层能量不足、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注采剖面问题突出、长停井及低产低效井比例高。共有注水井30口,控制油井72口,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71.0%。长2油藏油水井比例达到2.9:1,整体注采井网较完善。长2目前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含水上升率均较低,需要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长2油藏预测采收率分别为22%。在前期大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注水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藏持续产建开发,注水系统逐渐无法满足边远注水井达标配注。针对吴420、元48、五里湾等开发区块局部注水半径过大,注水系统能力不足导致末端欠注现象,通过铁六增、旗九增、南十转等站点注水撬系统补压,成功消除边远注水井欠注,;同时针对现场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直罗采油厂和尚塬区长2油藏储层物性差,油水分异不明显,油水混储,无明显的油水界面,缺乏边、底水,油藏为典型的弹性溶解-气驱岩性油藏。天然能量不足,根据近年来三叠系油藏的开采经验,只有采用注水开发,才能实现油田的稳产。  相似文献   

12.
刘峁塬区长81油层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展布主要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类型的控制,圈闭成因与砂岩的侧向尖灭及岩性致密遮挡有关,属岩性油藏,是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低压、低渗、低饱和度”油藏,如何提高注水管理,达到精细注水的要求,是超低渗透油藏稳产的关键保证。  相似文献   

13.
示踪剂监测技术是用以描述油藏,监测油层有无高渗透层或大孔道存在,跟踪注水流向及贡献率,分析油水井注采状况和判断断层密封性的一种特殊的动态监测技术。三叠系长4+5、长6油藏在早期的注水开发中,出现了部分井注入水单方向突进现象,引起主方向油井水淹,超低渗透引入示踪剂监测井间动态技术,对监测结果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加以分析,得出了储层井间连通状况,物性分布特征等参数,从而为评价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油藏的注采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庆油田XX采油作业区主要开采三叠系长8地层,局部开采长3,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注水井欠注现象尤为突出。为了减少欠注井数,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减缓油层产量递减,本文依据油田化学、高分子材料学和油藏工程理论和矿场经验,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物性、地层堵塞、水质不配伍、地面注水系统等方面是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不同的机理采取不一样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辽宁化工》2021,50(8)
H油田储层物性均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其储层孔隙度从特低孔到中孔均有发育,渗透率从超低渗到高渗都有,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其因为储层物性差、敏感性强,注水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注水压力高。通过对H油田注水压力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增注手段,提升注水效率。通过应用地面增压泵增压技术、常规酸化技术、在线酸化技术、等离子脉冲解堵技术和水力深穿透技术,达到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注水开发油田,分层注水不仅是保持油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的有效手段,而对实现层内细分开采和中低渗透层挖潜以及稳油控水技术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油田开发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吴仓堡长6油藏在不同方向的物性差异,导致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在注水过程中的单层突进和舌进现象十分明显,导致注入水推进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吸水剖面状况,稳定油井产量,促进油井油井见效,提高油田采收率,在长6油藏采取了分层注水开发措施。使长6油藏吸水剖面明显改善,吸水状况变好,有效的解决了剖面上吸水差异;同时分层注水可使长6油藏对应油层能量得到充分补充,对应油井逐步见效。  相似文献   

17.
桩西油田桩59块属于典型的特低渗油藏,平均渗透率为6.4×10-3μm2,由于储层物性差等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注水效果差,以及常规解堵体系有效期短、效果差的难题,研究应用了分子膜在线增注技术,该技术对于恢复和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岩石润湿性改变和降低水相渗流阻力功能,有效改善岩石渗透率,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现场应用1井组,平均单井压降3.6MPa,累增注水量3.96×104m3,对应油井累增油3168 t。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藏具有孔隙喉道小、泥质含量高、渗透率低等特点。在注水过程中,注入水与储层里的粘土作用,造成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上升。注水压力高导致低渗油藏长期欠注,油藏采出程度低,是低渗透油藏开发遇到的普遍难题。本文根据低渗油藏注水损害机理,筛选和研制了适合低渗透油藏的保护剂,该保护剂具有防膨、驱油、润湿反转效果,在莱113-1井应用效果明显,实现了低渗油藏降压增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桩西油田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受到储层物性、井网部署以及注水水质状况的等多因素影响,注水压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注水井井口压力已经达到38MPa,仍然存在15~20%的注水井欠注,以往的常规压裂和酸化等增注效果也逐年变差,甚至无效。因此针对该难题研究应用了微乳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活性剂吸附在岩石的表面,将岩石表面的水膜赶走,增大水流通道,从而降低注水压力。现场试验5井次,单井平均压力下降7.2MPa,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效果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尕斯库勒油田不断的注水开发,因地质因素、储层潜在伤害、外来诱导伤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层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达不到配注要求。从近几年尕斯主力油田注水开发情况分析,注水井欠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注水开发效果,部分注水井长期欠注导致油藏局部地层能量亏空,采收率低下。因此,通过注水井增注作业,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的需求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