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抚触对新生儿摄奶量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抚触就是母亲 (或其它抚养人 )利用对婴儿实施抚摸与接触 ,让婴儿得到感触上的满足和心理安慰 ,从而促进孩子的发育。我科自 2 0 0 0~ 2 0 0 1年对出生的新生儿引入抚触 ,对两组新生儿观察其摄乳量及体重的变化收到明显效果。1 临床资料1.1 分组 选取 2 0 0 0~ 2 0 0 1年剖宫产的孕 38周以上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15例 ,平均体重 35 0 0克 ;对照组 17例 ,平均体重 35 5 0克。两组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两组均无并发症。1.2 方法1.2 .1 抚触时间 :两组新生儿娩出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抚触 ,每天 3次 ,每次 15分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抚触组在对照组养育基础上增加抚触。结果:2组婴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抚触后,抚触组婴儿出生3天平均睡眠时间、出生42天时身长、体重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抚触组新生儿无1例患病,对照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例,腹泻7例。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改善睡眠,增加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行为神经(NBNA)发育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13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常规育儿指导,不进行抚触;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h后,由具有抚触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采用国际标准手法对新生儿进行抚触,鼓励母亲出院后继续给婴儿抚触。结果:两组婴儿随访6-12个月,平均8.67±3.67个月,两组出生时身长、体重、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婴儿抚触后身长、体重、NBN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能够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是一项简单、实用、经济、效果明显的实用护理技术,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抚触是对婴儿皮肤接触的一项实用技术 ,是指在婴儿出生后最佳的时机 ,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 ,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的自然的一种医疗技术。我科对 8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对照研究 ,并对婴儿睡眠状况、血糖及体重等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将 2 0 0 3年 1~2月在我科正常出生的Apgar评分大于 8分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共 80例 ,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抚触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 0例。产妇均为足月第 1胎 ,孕期无内科疾病。1 2 方法1 2 1 抚触时间 :抚触组婴…  相似文献   

5.
抚触对婴儿睡眠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抚触对婴儿睡眠及体重的影响 ,本文将160例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80例抚触的婴儿 )和对照组 (80例未抚触的婴儿 ) ,观察两组婴儿生后第 7天睡眠情况、奶量摄入情况及生后第 4 2天体重增长情况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母婴同室病房 2 0 0 0年 3~ 6月出生的足月儿 (全部为剖宫产儿 )分为两组 ,一组为观察组 ,一组为对照组 ,各 80例。观察组男婴儿 39例 ,女婴儿 4 1例。婴儿出生体重 30 65~395 0 g ,对照组男、女婴儿各 4 0例。胎龄为 37~ 4 1周 ,无窒息史。婴儿出生体重 312 0~ 3770 g ,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足月正常婴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对52例抚触组婴儿进行正规的抚触活动,每天2次,每次15分钟。对照组婴儿52例,按婴儿常规护理。两组出生时无明显差异,42天内均实行纯母乳喂养。评估指标两组相同。结果:抚触后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均有明显增长。结论:抚触是一种安全、简便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7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按婴儿抚触技术标准操作手法进行,每天2次,每次15min,从婴儿出生的d2开始,每天记录婴儿体重和睡眠时间,前5d由医院专职人员操作,以后由婴儿母亲或亲属进行抚触,出生后42d均回院体检,分别测量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对照组不进行抚触。结果:前5d抚触组婴儿每天平均体重增加比对照组多。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出生后42d,抚触组婴儿体重增长比对照组多,有明显差异,而身长、头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婴儿抚触能改善婴儿睡眠,促进婴儿体重增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游泳水中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泳水中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200例,按出生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实验组的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42天连续游泳,1次/天,15分钟/次,对照组单纯每天沐浴。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2天、4天的睡眠质量,观察两组婴儿出生时体重、身长;42天体重、身长增长情况。两组均采用首都儿童研究所0~3岁小儿神经发育检查表评分方法,对42天的婴儿进行了神经行为发育测查。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睡眠时间延长,有规律优于对照组(P<0.05);在42天两组婴儿体重、身长,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行为神经(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情绪、社交行为)五大区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游泳水中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和大脑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9.
杨娟  赵丹 《海南医学》2004,15(11):121-122
目的 观察抚触在临床实践中对手术产婴的母乳喂养的促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足月手术产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 60例。抚触组从出生满 2 4小时起进行抚触 ,每天 2次 ,每次 15 -2 0分钟 ;对照组接受手术产儿常规护理 ,两组新生儿均实行母乳喂养。观察两组婴儿出生后 10天、42天的体重睡眠、并发症及母乳喂养等情况。结果 抚触可促进母乳喂养及手术产儿的生长发育 ,增进睡眠减少哭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抚触对正常足月婴儿及早产儿体格发育和睡眠的影响。方法将560例自然分娩的足月正常婴儿及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足月儿每组为280例,早产儿组每组为30例。每组均按新生儿常规护理,实行纯母乳喂养。抚触组于出生后24小时进行全身抚触,15分钟/次,每日一次,持续42天。结果抚触组和对照组婴儿出生3天内体重、身长、头围及睡眠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抚触组婴儿42天体重、身长、头围较对照组增长快;婴儿较对照组安静、睡眠时间长、哭闹时间短。结论抚触对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睡眠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仅进行沐浴,治疗组新生儿在沐浴后给予抚触。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42d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及头围在出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42d治疗组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婴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景霞  韩秋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56-3657
目的:观察婴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我院产科出生的32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63例,抚触组抚触时间为30 d,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两组均在30 d后测定身长、头围、体重及血红蛋白值,应用Brazelton提出的新生儿行为评分法(NBAS)对两组婴儿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比较婴儿睡眠时间。结果:抚触组的婴儿身长、头围、体重及血红蛋白值增长较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抚触组Brazelton评分较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抚触组婴儿安静,易入睡,睡眠时间长,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促进婴儿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婴儿焦虑及不安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增加婴儿免疫力,增加婴儿皮肤抵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仁妃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318-1319,1322
目的:观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例婴儿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国际标准按摩方法于生后24 h进行抚触,每天2次,每次15~20 min。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生10、42 d时体重、24 h摄入奶量、身长及哭泣、睡眠时间。结果:两组婴儿出生10 d时体重、24 h摄入奶量、身长、哭闹时间及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42 d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重、身长、摄入奶量明显增加(P〈0.05),睡眠时间延长,哭闹时间缩短(P〈0.05)。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8月出生的新生儿80例,均系单胎初产,体重2 700~4 000g,胎龄37~42周,母乳喂养,经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二组各40例,进行游泳及抚触的为A组(抚触组),按正常新生儿常规护理为B组(对照组).结果 二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比较,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量、身长、头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末生长发育指标比较,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泳及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5.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抚触,一组对照,各42例;对抚触组婴儿进行抚触,2次/d,每次15min,坚持4个月,每天记录吃奶量、哭闹情况、睡眠情况。测量出生后第7天的身长、头围及摄奶量。记录出生时和第42天的体重。结果:婴儿出生第7天的头围、身长、体重、摄奶量抚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组哭闹较对照组少,睡眠优于对照组。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抚触后睡眠质量高,奶摄入量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效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名足月儿(剖宫产儿)且Apgar评分在8分以上的新生儿按1:1配对分成抚触组(71=60例)和对照组(71=60例),抚触组在出生满24h后进行抚触,每天1次,每次15~20min,并测量体重;对照组不做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生理体重下降的恢复情况。结果:抚触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7d体重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体重增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的体重增长,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时结扎脐带至生后足28天。我院 自2000年开始把抚触技术应用于临床,通过对60例新生儿 对比观察,效果明显,现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足月正常新生儿60例,抚触组30例,对照 组30例。体重在2500-4000g,均无窒息史,头围、身长Ap- gar均正常。吸吮觅食反射等原始反射存在。混合喂养,辅以 配方奶粉(热量70kcal/dl)。P<0.05有可比性,每天对他们 进行抚触。 方法:正常新生儿室温24℃-26℃,抚触时应提高至 26℃-28℃,避免受凉感冒。婴儿仰卧,头面:两拇指从下  相似文献   

18.
抚触对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抚触对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对6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抚触,并随机选择条件相当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观察婴儿在出生后42天时的身高、体重、头围,俯卧举头、视线跟随、逗引婴儿能否自发微笑等,并了解婴儿进食及睡眠情况.结果 抚触组婴儿42天体重、身高及头围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42天俯卧举头>45°、婴儿视线能跟过180°以及逗引能微笑的抚触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抚触组婴儿的进食量及睡眠节律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婴儿抚触能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且方法 简单易学、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开展婴儿抚触 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初生 ,对周围环境 ,气候寒温的适应能力较差 ,如何提高新生儿机体免疫力和应激能力 ,减少哭闹 ,增加体重 ,就显得格外重要 [1 ]。为此 ,我院从 2 0 0 0年 4月份开始在广西率先引进国际上流行的婴儿抚触技术。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 ,对我院生理产科出生的 6 82例正常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抚触 ,并与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 6 82例作对照 ,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出生 4天时的三项指标 (即吃奶、睡眠及新生儿肺炎、腹泻发生率 )均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36 4例均为正常新生儿。母婴情况 :胎…  相似文献   

20.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 ,对 40例抚触组新生儿出生 2 4h后进行抚触 ,1d2次 ,1次 15min。对照组 40例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 ,2 8d后评估 2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抚触组的新生儿体重身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是一种简便 ,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