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Y151型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测试变异与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因数.根据外观形态特征将山羊绒纤维分成4种类型,分别为绒纤维、两型纤维、二细纤维、粗毛纤维.针对这4种不同类型山羊绒纤维的顺向和逆向动静摩擦因数进行了测量,并分析比较变异前后山羊绒的摩擦特性,在山羊绒加工、山羊绒及其制品贸易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比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数值小,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变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产区山羊绒摩擦性能的差异,采用绞盘法测试不同产区山羊绒的摩擦性能.根据山羊绒纤维的外观形态特征将其分成绒纤维、二细纤维,两型纤维、粗毛纤维等4种类型.针对这4种不同类型的山羊绒纤维进行摩擦性能测试,根据所得数据分析比较可知,辽宁产区山羊绒摩擦效应较大,西藏产区山羊绒摩擦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防缩山羊绒纤维的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缩山羊绒的摩擦性能、压缩性能、防缩性能以及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得到:防缩羊绒纤维的摩擦效应小于普通羊绒;防缩羊绒的断裂伸长率、断裂时间小于普通羊绒,防缩羊绒的断裂强度平均值与普通羊绒基本相同;普通羊绒压缩弹性模量小于防缩羊绒压缩弹性模量;普通羊绒的毡缩严重,毡缩球结构紧密,而防缩羊绒毡缩球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4.
探讨2种预处理方式(H2O2,角质酶)对山羊绒纤维的强伸性能、摩擦性能以及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强伸性能相差无几,但是H2O2预处理方式使得纤维表面变粗糙,摩擦因数变大,定向摩擦效应也无明显减弱。角质酶预处理不会使纤维表面变粗糙,摩擦因数有所降低,定向摩擦效应有较大的降低;H2O2预处理深度大,均匀性差,角质酶预处理深度小,均匀性好。  相似文献   

5.
山羊绒性能对针织物起球影响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山羊绒纤维平均长度、长度离散、平均直径、直径离散性能、长度小于7.5 mm短绒率等性能对羊绒针织物起球等级的影响.对于38.2 tex×2羊绒纱,当纱线设计捻度为260捻/m,织物横密为19列/5 cm时,根据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得到,山羊绒纤维长度小于7.5 mm的短纤维含量,对羊绒针织物的起球等级有显著影响,呈现负线性相关性.按照所得到的回归方程,要使织物的起球等级达到4级及以上,所用山羊绒纤维长度小于7.5mm的短绒率含量不能大于5.34%.  相似文献   

6.
探讨柔软润滑剂应用于上浆的方式及对浆纱动态摩擦因数和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将不同的柔软润滑剂分别添加于浆液中及对浆纱进行后上蜡这两种方式,对纯棉和涤棉浆纱进行了上浆试验,测试了各浆纱的动态摩擦因数及耐磨次数。结果表明:对纯棉纱来说,将软片和AG-101加入到浆液中或使用动物油脂对浆纱后上蜡可显著降低浆纱动态摩擦因数;将矿物油加入到浆液中或对浆纱进行后上蜡都会降低纱线耐磨性;对涤棉纱来说,将AG-101、动物油脂、矿物油和软片加入到浆液中或使用软片、矿物油、蜡片、动物油脂对浆纱进行后上蜡可显著降低浆纱动态摩擦因数;将AG-101和动物油脂加入到浆液中或使用AG-101对浆纱后上蜡可提高浆纱耐磨性能。认为:在生产中,软片和AG-101用于上浆可有效降低纱线动态摩擦因数及提高纱线耐磨性;矿物油用于涤棉纱上浆效果优于纯棉纱。  相似文献   

7.
徐军 《江苏纺织》2013,(5):45-47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测定山羊绒股线的毛细效应。通过SEM、XPS等表征手段,研究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特性,并对改性时效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改善润湿性能的处理工艺为压强20Pa,功率70W,时间150s。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形态和元素比例发生变化,引入含氧基团,改善润湿性能。表面活性的时效期约为4~5天。  相似文献   

8.
9.
热湿处理对山羊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别经过高温蒸汽蒸纤和干热空气处理前后的山羊绒纤维进行强伸性能的测试,并通过目测方法评价了纤维的泛黄程度.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山羊绒纤维的强伸性能得到破坏.与干热空气相比,高温蒸汽加速了对纤维的破坏.此外,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羊绒纤维开始泛黄.当温度达200℃时,纤维呈现出黄棕色.  相似文献   

10.
纺织工艺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羊绒针织物的生产工艺着手,分析研究配料、染色、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等环节对山羊绒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规律.在一定织物密度条件下,山羊绒原料的配料、纤维染色工艺对织物起球影响显著.原料的长度与细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显著影响羊绒针织物的起球等级.经过防缩处理的羊绒纤维,由于纤维相互纠缠程度降低,针织物的起球等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涂料中颜料特性对涂布纸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涂层表面磨损情况。结果表明:在沉淀碳酸钙和瓷土混合颜料配方中,沉淀碳酸钙含量较高时涂布纸表面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较高,而采用压光可降低涂层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系数;在瓷土、沉淀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混合颜料配方中,重质碳酸钙添加量从0~20%时,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但继续增大其含量摩擦系数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王利平  邱莉  张鹏 《毛纺科技》2007,(11):24-26
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对羊绒分梳的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A186F型梳棉机及风轮式羊绒分梳机上减少纤维损伤,增加提取率的具体措施,并对改造前后的分梳山羊绒提取率、纵长度损伤、含粗率等进行了对比测试.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碱性条件下,用双氧水对白绒进行漂白,并在漂白过程中加入羊绒保护剂,以改善漂白后羊绒纤维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重点分析了白绒漂白过程中各助剂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以漂白后纤维的白度、碱溶解度等指标来评价各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得出白绒漂白的最优工艺为:双氧水70%(omf),氧化稳定剂25%(omf),羊绒保护剂4%(omf),氨水1%(omf),浴比1︰20,55℃,85 min。普通白绒的白度为48.73%,碱溶解度为12.35%,单纤维强力为4.96 c N,经上述工艺漂白后的白度为66.52%,碱溶解度为13.83%。  相似文献   

14.
双氧水是一种比较缓和的氧化剂,其单独用于山羊绒防缩时,存在处理不均匀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防缩处理的效果。文章采用金属离子-双氧水结合方式对山羊绒纤维进行防缩处理,将金属离子预处理后的山羊绒纤维再经双氧水处理,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山羊绒纤维防缩处理优化条件为:双氧水体积浓度45 mL/L、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45 min、焦磷酸钠质量浓度5 g/L、pH值7。处理后的纤维防缩性能较好,且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基本未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羊绒织物易毡缩、易起毛起球的服用特点,以甲基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羊绒纤维进行了表面接枝修饰,分析了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接枝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不同增重率的接枝羊绒可采用浴比1:20、引发剂KPS用量1%,单体浓度为40%、反应温度为80℃、反应ph值为2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实现;接枝增重率为10%的羊绒纤维,在保持着完整的鳞片结构的基础上,纤维表面得到了一定的修饰,其力学性能略有提升,摩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绒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山羊绒鉴别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盛冠忠  李龙 《毛纺科技》2007,(12):52-55
介绍了山羊绒鉴别的技术标准,分析了光学显微镜法、溶液法、近红外光谱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法的技术现状.认为在目前实际工作条件下,光学显微镜法仍是一种普遍、实用的检验技术,但由于其存在分辨率低、对染色或变异的山羊绒和绵羊毛识别困难等不足,为了提高其鉴别的精确度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进行辅助检验;同时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计算机图像识别法鉴别山羊绒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对羊绒业常用的白绒、漂白绒和脱色绒3种原料的后整理色光变化现象进行研究.跟踪羊绒围巾的后整理工序,研究各种工艺因素对色光变化的影响.调整工艺参数,选择色光变化小的助剂,力求使产品在后整理过程中色光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染色时加入增艳剂,可降低纤维的泛黄程度;染色后的固色处理显著提高了各项牢度指标;使用柔软剂的同时加入抗氧化剂可减轻黄变现象;烘干和蒸呢工序中严格控制温度,可明显改善织物的色光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研究山羊绒、羊毛纤维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山羊绒、羊毛纤维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表明了该技术能有效、方便地相对定量比较和研究山羊绒、羊毛纤维的二硫键含量、蛋白质分子链的二级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等,指出山羊绒纤维胱氨酸二硫键含量低于羊毛,约为羊毛的60%,而其大分子排列规整性高于羊毛,有序α-螺旋含量高于羊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