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修改WHO三阶梯镇痛方案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阶梯镇痛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倡导对癌症痛患者使用“三步走”的阶梯式镇痛方案。“三步走”指的是:第一步,对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镇痛剂;第二步,对中度疼痛使用弱效的阿片药物,可考虑加用非阿片镇痛剂;第三步,对重度疼痛使用强效阿片,或合用非阿片镇痛剂。  相似文献   

2.
尽管阿片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大部分癌痛患者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后镇痛效果欠佳,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需要进行阿片类药物转换治疗。此外,部分癌症患者合并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内脏痛等,需要增加辅助用药以增强镇痛效果。美沙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强阿片类镇痛用药,同时具有μ受体激动效应和NMDA受体拮抗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对美沙酮在癌症镇痛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癌症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阿片药物耐受的癌痛病人疼痛程度、疼痛阈值的变化以及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情况,揭示阿片药物导致癌痛病人痛觉敏化的临床现象。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疼痛科就诊的41例中、重度癌痛病人按照每日阿片药物摄入剂量进行分组(不同阿片药物按照镇痛作用等效剂量进行换算),每日阿片药物摄入剂量相当于口服吗啡剂量<60 mg者为阿片未耐受组,每日阿片类药物摄入剂量相当于口服吗啡量≥60 mg且维持该剂量超过1周者为阿片耐受组。比较两组癌痛病人的疼痛程度、疼痛阈值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阿片耐受组纳入病人19例,阿片未耐受组纳入病人22例。两组癌痛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别为8.2±1.3(阿片耐受组)和7.6±2.2(阿片未耐受组),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阿片耐受组病人的疼痛阈值为97.7±25.6 g,与阿片未耐受组158.7±57.4 g相比,明显降低(P <0.05);且阿片耐受组癌痛病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高于阿片未耐受组(27.2%vs. 19.2%)。结论:虽然阿片药物耐受的癌痛病人与阿片药物未耐受的癌痛病人疼痛程度相同,但是阿片药物耐受的癌痛病人疼痛阈值明显降低,更易发生痛觉敏化。  相似文献   

4.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阿片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规镇痛治疗难以奏效,一直是癌痛临床治疗中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的一大困难与挑战.近年,阿片类药物逐渐成为一线治疗药物,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机制和药物代谢、排泄及作用特点选择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主流.在传统阿片药物中选择性应用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物以及应用新型阿片药物可能成为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仍然是癌痛治疗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片类止痛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关键性用药,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关键性技术。本文就阿片类止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地位、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片类药物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耐受性趋势并探索其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利用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与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的总剂量(不同种类阿片类药的剂量采用吗啡等效剂量简称吗啡当量)及增加剂量的差值呈正相关,而与用药时长呈负相关这一基本原理对809例晚期癌痛患者的相关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可行的阿片耐受性量化指标—阿片耐受指数的计算公式。对比所得数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809例晚期癌痛患者中有498例呈现明显的耐受趋势,阿片耐受指数在1.865.82之间。不同病种之间的平均耐受指数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芬太尼贴剂对比口服吗啡或羟考酮缓释剂的平均耐受指数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作者所设计的阿片耐受指数计算公式所计算出的结果能基本准确指示出个体患者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时所产生耐受差异的程度。利用这一数值可以比较直观地对比不同个体、不同病种、不同性别及不同阿片类药物等因素之间的耐受性程度的差异。这一量化指标对晚期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药量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治疗终末期癌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大剂量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终末期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南京市中医院肿瘤内科2006年3月~2009年5月住院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有26例因重度疼痛需要大剂量阿片类(口服吗啡等效剂量为≥300 mg/d)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阿片类滴定时间、剂量、使用持续时间以及毒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为消化道肿瘤;15例合并骨转移,9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躯体痛16例,神经病理性疼痛15例,内脏痛12例,混合性疼痛18例.治疗过程中13例患者经历阿片类药物转换.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时间为58~541 d,中位时间为185.5 d.滴定至最大剂量的时间为3~312 d,中位时间为89 d.最大剂量范围为330~1200 mg/d,中位最大剂量630 mg/d.大剂量阿片类持续时间为21~383 d,中位时间为89 d.出现疼痛后生存期为2~43个月,中位数为18个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片类止痛药对终末期癌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癌症痛患者镇痛药物的选择──阿片类镇痛剂的使用在阿片类药物中,可待因和吗啡为镇痛的重要药物,哌替啶则属于候选药物。在有些国家还可能有其它阿片类药物。尽管哌替啶在治疗急性剧痛方面有价值,但长期用于癌症患者却有许多缺点。如果有其它可以替代的药物时,就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终末期癌症病人急性阿片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定期干预,比较两组阿片类中毒率、早诊率、阿片中毒死亡率以及中毒纠正后爆发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阿片中毒早诊率高(P=0.037)、解救后总体爆发痛率低(P=0.021),阿片中毒率和中毒相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阿片类中毒早诊率和降低阿片解救后爆发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癌痛是癌症患者面临的一个主要临床问题,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为癌痛患者制定了"三阶梯"镇痛治疗指南。非阿片类药物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广泛用于癌痛的治疗中。阿片类药物与非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在加强疗效的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的镇痛对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丽娟  阮秀丽 《中国临床护理》2011,3(5):423-423,425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很多患者对阿片类药物,存在误解,害怕其不良反应而不愿服用,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我科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180例,并给予个体化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癌痛机制、评估及其治疗的最新进展。方法:综合国内、外癌痛基础与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对癌痛机制、评估及其治疗效果进行综述。结果:疼痛作为癌症患临床上最为严重的症状之一,大大降低了患的生活质量。从疼痛性质上将癌痛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和神经病理性。前对阿片类药物较为敏感,而后对阿片类药物多无明显反应,应采用辅助用药及神经阻滞等措施。美沙酮及其他阿片类药物轮换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疼痛是癌症患最为常见的症状,临床上首先对癌痛机制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估,采取针对性治疗,能有效减轻患痛苦。  相似文献   

13.
脊髓电刺激(SCS)通过电脉冲信号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干扰疼痛传导通路,激活阿片通道,刺激蓝斑系统及调节γ-氨基丁酸能系统,从而发挥抑制或减轻疼痛的作用。目前被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头面部神经痛、阴部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为治疗癌症痛设计的皮下埋植吗啡片的在体和离体研究无法缓解的癌症痛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患者不能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许多国家里,由于担心非法使用阿片,以及口服剂型不易为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 neuropathic pain, NP)病人阿片耐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兰大二院宁养院所收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晚期癌痛病人361例,病例筛选用《IDpian》量表。所选病例基本理想镇痛,即疼痛数字评分法<3分(numericalrating scale, NRS),且治疗周期> 90天。其中阿片联合加巴喷丁者259例,单用阿片者102例。加巴喷丁用法:逐日加量至明显起效后维持剂量,最大剂量3 600 mg/day(2~3次/天)。吗啡用法按《NCCN癌痛治疗指南》,依次进行癌痛评估、剂量滴定、维持剂量、调整剂量。观察两组的阿片耐受指数、背景痛、爆发痛、吗啡用药分布及加巴喷丁用药分布。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片联合加巴喷丁组平均阿片耐受指数均数明显较单用阿片组低,前者3.67±0.86,后者4.23±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联合组大剂量阿片例数明显较单用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背景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爆发痛联合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加巴喷丁能明显降低神经病理性癌痛者阿片耐受指数,预示加巴喷丁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明确的辅助镇痛作用,并能明显减少阿片用量,降低费用。但联合用药相对于单用阿片并不能明确降低背景痛程度。联合加巴喷丁能明显降低病人爆发痛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放疗科收治的116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循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大便在形状及性质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时给予循证护理,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大便性质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癌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和主诉之一,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重要药物。阿片类止痛药物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羟考酮、美沙酮、吗啡、芬太尼、哌替啶和曲马多。在美国,超过50%的终末期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1]。在欧美国家,阿片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使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目前国内外阿片类药物耐受和依赖及G蛋白与阿片受体偶联的研究出发,探讨G蛋白与阿片受体的偶联关系及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1/2003-12与阿片类药物耐受和依赖及G蛋白偶联相关的献,检索词“opioidd ependence and tolerance,G-protein”,并限定献语言种类为英。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5-01/2003-12与阿片类药物耐受和依赖的相关献,检索词“阿片类药物,耐受和依赖,G蛋白”,并限定献语言种类为中。资料选择:从资料中选取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②对照组为未对阿片类药物形成耐受和依赖。③实验组为均对阿片类药物形成耐受和依赖。排除标准:综述类献,没有对照组的献及重复研究的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关于阿片类耐受和依赖的随机对照试验,24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篇中有6篇为综述,2篇为重复试验。资料综合:阿片类药物作用于阿片类受体后,细胞外信号主要经受体传人胞内是由G蛋白来调节的,胞内有20种以上的G蛋白,不同类型阿片受体与不同种类的G蛋白相互作用。8和“受体相偶联的主要是Gi,Go和Gz蛋白(Gi1Gi2,Gi3,Go1和Go2及),k受体不仅能与上述G蛋白偶联,而且还能与G16蛋白偶联,但三种受体优先激活的G蛋白并不相同;孤儿受体内源性配体为孤啡肽,G蛋白与其偶联关系并不清楚,但孤儿受体能通过非G依赖的方式与细胞内效应器直接偶联。结论:目前已知4种阿片类受体,所有阿片受体都可经G蛋白来调节它们的细胞内效应。但不同的阿片受体与G蛋白的偶联并不均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阿片类药物危机重新引起了对阿片类药物处方的关注和审查。当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病人把阿片类药物用于非医学目的 (nonmedical opioid use, NMOU)时,不良后果可能将随之发生。新的证据表明,癌症病人发生NMOU的风险可能比以往所认知的高,但临床证据仍然支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作为治疗癌痛的金标准,造成了治疗的两难局面。因此,鼓励临床医师对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癌痛病人采取普遍的预防措施,包括筛选所有病人;讨论阿片类药物治疗的风险、获益、不良反应和提供替代方案;如何安全使用、储存和废弃药物的知识普及。尿液药物检测的使用、处方药监测项目和行为学的密切观察有助于确保治疗依从性、检测NMOU并支持治疗决策。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优化风险-获益比,同时有助于阿片类药物的安全使用。在本综述中,探讨了阿片类药物在癌痛中的作用、物质使用障碍(SUD)的风险以及实现两者之间平衡的方法,以确保安全使用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副作用较小,但止痛效果较盟,对癌痛剧烈的患效果甚微,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较强,副作用较大,反复使用产生身体依赖性和成瘾性,大剂量引起呼吸抑制导致昏迷。因此癌症患在临床治疗上常常出现“痛与控”的矛盾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其他有效方法,采用毫米波辅助治疗癌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