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外伤105例诊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86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肝外伤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中手术治疗89例,占84.8%,非手术治疗16例,占15.2%。治愈95例,占90.5%,死亡10例,占95%。结论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正确及时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手术是肝外伤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不同类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段治疗的各种肝外伤,包括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02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0例,治愈10例;手术治疗102例,死亡2例,总治愈率98.8%,病死率0002%,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Ⅰ型肝外伤采取非手术治疗,Ⅱ型肝钝性损伤,血液动力学稳定可行非手术治疗,一经诊断腹腔大出血,应立即手术治疗,Ⅲ-Ⅴ均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外伤的临床诊断、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54例肝外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疗20例(37%),手术治疗34(63%),死亡2例(3.7%)。结论 腹腔穿刺、B超CT检查可帮助诊断;针对性地选择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均是治疗肝外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针对肝外伤行非手术治疗5例,电视腹腔镜手术4例及剖腹手术治疗患22人。结果:31例肝外伤5例(16.1%)采用非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4例(12.9%),剖腹手术治疗22例(71.0%)。死亡5例(16.1%),其余均治愈。死亡原因为失血休克及术后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在对患仔细体检的同时,合理使用辅助检查是非常重要的,B超是诊断闭合性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在病情允许下应行CT检查。针对I-Ⅲ级肝外伤在循环稳定时可考虑行非手术治疗,对不能排除其他脏器损伤时可考虑电视腹腔镜诊断治疗。剖腹手术止血是其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谭勇 《四川医学》2007,28(9):1024-1025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治疗,以及如何降低病死率。方法对肝外伤33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9例,治愈25例;非手术治疗4例,治愈3例。结论非手术治疗要掌握适应证,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重视合并伤的整体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外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不同级别肝外伤采用不同手段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治疗99例,非手术治疗9例(其中中转手术2例)。结果:治愈96例,治愈率90.6%,死亡10例,死亡率9.4%,6例死于肝内大血管损伤大出血,4例死于多脏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于Ⅰ-Ⅱ级肝外伤,内出血征象不明显,血流动力学平稳,在B超及CT监测下可行非手术治疗。其余肝外伤如无上述现象不分级别,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及适应症。方法 26例闭合性肝外伤采用非手术治疗,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临床监测,注意休息、禁食、补液、酌情输血,应用止血药物及抗生素,加强保肝及营养支持。结果 26例中治愈疗24例,占92.3%,中转手术2例。结论 闭合性肝外伤掌握好适应证,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肝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非手术疗法治疗的5例全部痊愈,手术治疗的24例中痊愈22例,死亡2例。结论肝外伤的诊断依据创伤部位、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全面探查后一般可以明确诊断;治疗方面以抢救生命为首要,轻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重症选用合适手术方式,可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谢谦  戴东 《海南医学》2000,11(4):32-32
我院自1990~1998年共收治肝外伤68例,现就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治疗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9例,年龄2~64岁.平均27岁,其中钝性伤47例(占69.豆%),开放伤21例(占30.9%)S单纯性肝外伤38例(占55.9%),肝外伤合并其他脏器伤30例(占44.l%)。受伤部位左肝14例(占20.6%),右肝53例(占77.9%)双例肝1例(占1.5%)。受伤原因如表1。1.2诊断本组68例中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诊断共8例,行CT扫描诊断3例。行急诊超声检查39例,确诊38例,阳性率97.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肝外伤的诊断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8例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诊断、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外伤性肝损伤病人中,Ⅲ以下46例,Ⅳ级以上22例。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疗55你。治愈66例,死亡2例。结论:(1)肝外伤特别是闭合性肝外伤,诊断性腹腔穿刺仍是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2)肝修补清创加大网膜填塞或缝合较好,明胶海绵不宜单独大量使用。(3)对严重出血,特别是肝后腔静脉及肝静脉损伤,肝周纱布填塞赕控制病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肝外伤15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年9月至2002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57例肝外伤患者,包括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125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32例,完全治愈28例,4例死亡。手术治疗125例,完全治愈107例,死亡18例,总治愈率85.9%(135/157),病死率14.1%(22/157),其中9例死于多发性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8例死于肝内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5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肝外伤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积极抗休克,实行重症监护和防治并发症等非常重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经验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闭合性肝外伤84例中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的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AAST分级:Ⅱ级32例,Ⅲ16例,Ⅳ级14例,V级2例。单纯肝破裂仅16例(25%),有合并伤的肝破裂48例(75%),治愈54例(84.4%),好转4例(6.25%),死亡4例(6.25%),自动出院2例(3.13%),平均出血量2040.7mL(200~5000mL),手术方式:单纯缝合修补46例,清创+缝合修补10例,清创性肝切除4例,肝动脉结扎+缝合修补2例,2例下腔静脉撕裂行缝合修补,其他腹内伤和腹外伤则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处理。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对闭合性肝外伤的早期诊断意义较大,术者要根据肝损伤具体情况、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加以灵活地选择和组合运用各种手术方式,并且要熟练掌握手术要点和手术指征,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树立损伤控制的概念和牢记存在多发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外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段治疗的各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非手术治疗20例(中转手术5例),手术治疗72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15例,手术治疗组72例(包括中转手术5例),治愈64例,死亡8例,总治愈率为79/87(90.8%),死亡率8/87(9.2%)。结论对Ⅰ型肝外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Ⅱ~Ⅲ型肝钝性损伤,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行非手术治疗,Ⅱ-Ⅵ型肝损害,伴腹腔大出血或其它脏器损伤者,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4.
41例闭合性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年1月-2005年12月41例闭合性肝外伤病例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外伤Ⅰ级32例,Ⅱ级7例,Ⅲ级2例。41例均痊愈出院。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39例(95.1%),住院时间为7—24d,平均14.3d。2例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分别因肝内血肿进行性增大及延迟性出血而手术治愈。结论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适合于血流动力学的病人,非手术治疗期间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B超动态观察。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积累治疗肝外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108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97例。其中单纯缝合32例,深部褥式缝合28例,带蒂大网膜填塞加深部褥式缝合15例,肝固有动脉结扎6例,纱布填塞止血9例,清创不规则肝叶切除7例。结果:治愈104例(治愈率96.3%),死亡4例(死亡率3.7%)。结论:手术治疗止血彻底,引流通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61例肝外伤治疗体会。方法:对16年收治肝外伤61例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治疗57例(93.4%),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中转院3例。结论:肝外伤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多种手术方式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手术治疗肝外伤仍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各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89例,非手术治疗20例(中转手术5例)。结果手术治疗94例(包括中转手术5例)中治愈85例;非手术治疗15例,中转手术5例,死亡9例。总治愈率91.7%,病死率8.3%。结论对I型肝外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II ̄IV型肝钝性伤、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行非手术治疗;II ̄VI型肝损伤,并伴腹腔大出血或有其它脏器损伤者,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早期诊断、术前复苏、非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手术止血方法选择。方法:对1988年7月至1999年1月间收治的43例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的复习。结果:43例肝外伤患者均作诊断性腹腔穿刺,结果阳性40例,阳性率93.02%。非手术治疗8例,均治愈;手术治疗35例,死亡3例。结论:腹腔穿刺阳性率高,是早期诊断肝外伤的重要手段。术前快速复苏是抢救严重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步骤。非手术治疗肝外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止血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损伤情况决定术式,对于严重肝外伤常需采用多种手术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袁焱  杜金梁 《中原医刊》2004,31(14):10-12
目的:通过对闭合性肝外伤的诊疗特点的分析,总结经验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三个阶段收治的42例闭合性肝外伤的受伤方式、伤情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情况。结果:交通事故是造成闭合性肝外伤的主要原因,占64.3%(27/42);AAST分级: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级ll例、V级1例,单纯肝破裂14例(33.3%);有合并伤的肝破裂28例(66.7%),其中合并腹内其他脏器伤3例,合并腹外伤占13例,同时合并腹内和腹部以外脏器伤12例,42例中非手术治疗15例(35.7%),手术治疗27例(64.3%);全组治愈好转率85.7%(36/42),死亡率9.5%(4/42),全组各有2例误诊和漏诊。结论:交通事故是造成闭合性肝外伤病例增加的重要原因,且肝脏伤情较重,大部分有合并伤,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在闭合性肝外伤的治疗中要具备多发伤的意识,以免漏诊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要建立“损伤控制”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严重肝外伤的处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1年间92例严重肝外伤的资料。结果:84例严重肝外伤者采用手术治疗,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NOM)。77例治愈(83.5%)。15例死亡(16.5%),并发症发生30例(31.5%),平均住院天数22.3d 。结论:B超是诊断印性肝外伤的有效方法,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行CT检查,对伤情复查尤为重要。手术治疗止血是关键环节,术中彻底清除失活组织,是关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若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可采用暂时性的填塞压迫止血。若积极抢救仍不能纠正低血压时阻断上段腹主动脉是一有效措施。严重肝外伤有条件的可选择N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