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颗粒可溶有机组分及多环芳烃排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台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常规排放,重点探讨其颗粒(Particulate matter,PM)、可溶有机组分(Soluble organic fraction,SOF)及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排放特性。所用燃油分别为柴油、生物柴油掺混配比为10%的B10燃油。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该车用柴油机燃用B10燃油后颗粒、SOF和PAHs的质量排放均有所降低;NOx排放略有增加,HC和CO排放有所下降。B10燃油燃烧的颗粒SOF中醇类、酮类、醚类质量分数下降;脂类、酸类、醛类质量分数上升。在检测到的12种PAHs中,B10燃油有10种质量排放减少,尤其是苯并(a)芘等高环数致癌性的PAHs降幅明显,这表明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后,排气颗粒的化学成分毒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使用乙醚和乙醇作为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添加剂时,对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测试燃料分别表示为B30(体积分数为30%的生物柴油和70%的柴油),BE-1(体积分数为5%乙醚,25%的生物柴油和70%的柴油)和BE-2(体积分数为5%乙醇,25%的生物柴油和70%的柴油)。结果表明,在发动机小负荷时,BE-1的峰值燃烧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来源的生物柴油、车用柴油及其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润滑性能及影响因素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机法(HFRR)进行研究,认为不同原料的生物柴油其调合柴油燃料的润滑性能存在差异;生物柴油的精制深度会减弱调合柴油燃料的润滑性能;生物柴油体积分数大于20%的调合燃料其润滑性基本与纯生物柴油达到一致;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5%的调合燃料中超标的水含量会降低其润滑性能,但幅度不大,其润滑性主要由5%的生物柴油决定,抗氧、防锈剂、流动改进剂不影响润滑性能;与车用柴油不同,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运动黏度与磨斑直径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乙醇柴油在475柴油机上的燃烧过程,利用CFD分析软件FIRE对柴油机燃油不同掺混比例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燃烧过程模拟,建立了燃烧仿真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模拟了不同乙醇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料对缸内压力、缸内温度、放热规律及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掺混乙醇后对最高爆发压力影响不大,缸内温度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有所降低,E10最大瞬时放热率是最小的。另外随乙醇比例增加NO_x排放减少而碳烟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掺混生物柴油对压燃内燃机燃烧性能及排放的影响进行探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代码耦合的KIVA4-CHEMKIN程序进行辅助计算,研究在不同转速条件下改变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掺混比例对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旨在开发出一种新的燃烧技术,为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维CFD软件FIRE,修正了柴油机燃烧生物柴油的喷油器的喷雾模型,模拟了生物柴油的燃烧过程,探讨了喷雾锥角、喷孔直径和喷油提前角对燃烧生物柴油的气缸压力和放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锥角增加,喷孔直径减小,喷油提前角增大,气缸内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加;随喷雾锥角、喷孔直径和喷油提前角的增大,燃烧放热的峰值降低。计算结果对燃用生物柴油的柴油机的喷油器的试验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柴油发动机缸内燃烧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的低温燃烧(LTC)策略,包括均质压燃(HCCI)、预混压燃(PCCI)和反应活性控制压燃(RCCI)。低温燃烧策略有助于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并且会提高发动机效率,其面临的HC和CO排放问题可以通过柴油氧化催化加以控制。和其他低温燃烧策略不同的是,RCCI的燃烧相位可以通过高反应活性燃料和低反应活性燃料之间的混合比例来改变。  相似文献   

8.
以一辆国Ⅴ柴油公交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燃用柴油和多种生物柴油比较研究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颗粒物质量、数量及粒径分布特性。研究揭示:随着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增加公交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变化特性;柴油公交车的颗粒数量排放呈对数双峰分布;生物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23nm~2.5μm固态颗粒数量、50 nm以上的聚集态颗粒数量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增加呈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是评估使用乙醚和乙醇作为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添加剂时,对直喷式柴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测试燃料分别为B30(体积分数为30%的生物柴油和70%的柴油),BE-1(体积分数为5%的乙醚,25%的生物柴油和70%的柴油)和BE-2(体积分数为5%的乙醇,25%的生物柴油和70%的柴油)。结果表明:与B30相比,BE-1的燃油消耗率略低;在发动机大负荷时,BE-1和BE-2排放的烟度急剧减少;BE-2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略高,BE-1和BE-2的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略高,但一氧化碳(CO)排放量稍低。  相似文献   

10.
稀燃天然气掺氢发动机循环变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而言,稀燃是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发动机排放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稀燃导致的循环变动是拓宽稀燃极限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在天然气中掺混氢气作为燃料,可解决稀燃工况下循环变动过大的问题。为了研究掺氢对发动机循环变动影响,选取纯天然气和掺氢体积比为20%的天然气掺氢燃料,在6缸进气道喷射增压稀燃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不同点火提前角和空燃比工况下的试验研究。通过对缸内压力特性参数、燃烧特性参数以及排放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掺氢可有效降低发动机最高压力循环变动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在稀燃情况下效果更为明显;掺氢可降低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及其循环变动;在稀燃工况下,掺氢对控制发动机NOx及未燃HC排放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