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2016,(12)
为了研究中原地区民间虎头帽形制与传统手工针法工艺,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和河南博物院馆藏的虎头帽深入分析与研究,对虎头帽的形制和手工缝制工艺进行分类,探索性地恢复了虎头帽的传统历史文化记忆。并通过寻访中原地区虎头帽民间制作艺人,探寻虎头帽所赋予的历史文化本源,研究分析出修复传统制作虎头帽的手工方法,对遗留下的残缺虎头帽进行传统手工缝制针法修复。进一步研究证明了纯手工针法修复的优越性与可行性,为年久失传的传统民间服饰品修复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肚兜的形制与手工针法,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和婺源博物馆馆藏肚兜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对肚兜形制和缝制手工针法技艺进行分类,探索性地恢复了肚兜的历史文化记忆。研究出修复保留传统肚兜的纯手工方法,本着遵循田野考察实践,访寻民间手工制作艺人,探寻了肚兜的文化内涵本源,并对遗留下来的残缺肚兜采用传统手工针法进行尝试性修复,证明了手工修复的可能性与优越性,为年久残次的纺织服装品提供参考的修复跨径。  相似文献   

3.
虎头帽传统民间儿童服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长辈对孩童的关爱与祝福以及寄托着对年轻一代未来的期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虎为原型的虎头帽在我国不同的区域形成了各地与众不同的特征。本文以山西地区虎头帽为研究对象,对当地虎头帽的艺术特征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其独特的装饰图案和色彩特点,并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与民艺采风的方式,对虎头帽的制作纸样、制作工艺与制作材料逐一进行了研究。在纸样方面,包括帽身纸样与五官纸样2个组成部分,对眼、鼻、牙、嘴等五官部位纸样分别作了记录并制图;在工艺方面,对帽身与五官的制作步骤与制作方式作了记录与分析;在材料方面,从面料、里料、衬料与辅料等方面逐一作了记录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原地区虎头帽范式与随机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整料与零料相结合、拼贴与刺绣相结合的工艺特色。  相似文献   

5.
6.
虎头帽是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服饰中典型的童帽样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寄托着长辈对未来一带的殷切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地区的虎头帽代表着该地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文章选择千阳虎头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造型、图案、色彩三方面的艺术特征来了解千阳虎头帽的内涵和地域民风民俗,由此更好地将千阳虎头帽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流行趋势的冲击和商业化生产模式的作用下,儿童虎头帽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减。从图案特征、工艺特点、造型方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原地区儿童虎头帽的审美诉求;通过实地调查和市场分析,总结出通过改良工艺规范化、设计和工艺市场化、材料选择多样化等方式改良中原地区儿童虎头帽的制作方法,可使其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代民间荷包中的苏绣针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頔  张竞琼 《纺织学报》2012,33(6):81-87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上海“凤歌堂”博物馆及南通仿真绣研究所珍藏的苏绣风格的荷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到齐针、钉线绣、滚针等十种针法为荷包刺绣中的常用针法。再按照构成方式与表现效果相结合的方法,将荷包中的苏绣针法分为平绣、条纹绣与特色针法三大类进行研究。在对这些针法、步骤以及在荷包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荷包中苏绣针法的特色及内涵:荷包刺绣虽小,却能以小见大,展示“苏意”风韵;运用针法虽少,却是次序与变化的完美统一,显示出制作者的独到技艺;虽有一定的“程式”,却能托物言情,成为显现个性的重要载体;材料虽普通,却能因地制宜,将其特色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探讨冀南民间手工粗布产品的创新设计。简述了运用数码印花技术、传统豆面印花等印染工艺提高手工粗布的时尚性,采用拼布、手绘等工艺提高手工粗布的艺术性等改良创新方法。对手工粗布在家居装饰、布艺产品、休闲服饰等产品开发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应用研究。认为运用粗布面料开发设计的系列化服饰品可打造整体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市场识别度。  相似文献   

10.
满族刺绣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及演变发展,其针法受到汉族刺绣针法的一定影响。满族刺绣纹样中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刺绣针法的精髓,又有满族独特的针法,其针法形式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杨志兴 《丝绸》1995,(9):51-53
主要介绍了陕西民间流传的丝绸手工技艺及机具,包括前期准备、织机结构及各机构(件)的工作原理、简单后的后处理加工工艺等,以此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丝绸机具有佐证及补充。  相似文献   

12.
焊接修复是焊接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修复方法是手工电弧焊修复,其优点是所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工件的焊接修复;缺点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焊接修复质量受操作者技术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对焊接设备、工具的选择,焊接参数和焊接工艺的制定要明确。  相似文献   

13.
李银标 《中华纸业》2023,(10):41-43
大理鹤庆白族手工造纸技艺由来已久,早在唐代樊绰所著《蛮书》中就有过记载。鹤庆手工白棉纸薄、韧、纸质细腻、厚薄均匀,质软防蛀、吸水性强,是绘画、包装和民俗用品等的理想材料。本文以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手工造纸为例,对手工造纸工艺、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手工千层底布鞋是民间传统技艺的典型代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针对目前手工布鞋传统技艺面临濒危以及对其工艺记录比较粗略的现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间传统手工千层底布鞋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分析。缝制准备部分,记录与分析了打袼褙及鞋样的工艺特点;缝制工艺过程中,阐述了鞋底、鞋面以及绱鞋的工艺步骤及要点;布鞋后处理阶段,介绍了千层底布鞋的合体性、舒适性的处理方法。总结归纳手工布鞋的制作技巧和发展创新,剖析蕴含民间工艺的造型美和工艺美,以期传承和保护民间特色的手工艺遗产。  相似文献   

15.
卢杰  牛犁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6,37(4):119-123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在写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民间手工印染始于周朝,到明清时期这种技术已具备高超的水平和相当的规模,但是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使这种技术遭到重创。建国之后对传统技艺的重新挖掘使得民间印染再次得到人们的赏识,它以秩序化构图、平面化图形处理、夸张的造型、浪漫的意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彰显了独特的工艺特色、色彩感、文化底蕴,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设计说明:系列作品灵感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帽。虎头帽寓意勇敢、坚强、平安吉祥。图案创作以虎头帽中的“虎头”、“蝴蝶”、“喜鹊”等元素,增添了其他特色花纹元素加以创新设计,将其运用在抱枕、屏风、窗帘、布包等纺织软装品中,并将其设计在民宿室内空间中,为居住者带来平安健康的美好寓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我厂共有1511织机246台。在织机的大小修理过程中,每年因两端裂损不能使用的筘帽多达80—100只。对此,平车木工刘宗发、郭乃臣两同志经过多次实践,对头端裂损筘帽进行了改造,使废旧的筘帽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小龙  刘月蕊 《丝绸》2007,(10):50-52
通过对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历史发展与代表性工艺种类的分析比较,指出其在天然面料、染料及手工制作等硬件方面与文化理念、工艺创新、市场把握等软件方面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中也看到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蕴含着的无穷生命力,打“文化牌”与“环保牌”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传承发展的定位点与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民间刺绣是流行于江苏省海属地区的一种刺绣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种刺绣形式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群众根基日益薄弱,传承者逐年减少。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连云港民间刺绣针法和制作流程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促进连云港民间刺绣的传承与保护,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