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羟丙茶碱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呼吸频率与心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8例心功能Ⅲ~Ⅳ级的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未使用二羟丙茶碱的患者纳入A组(n=67),将二羟丙茶碱使用时间≤3 d的21例患者纳入B组(n=21),将二羟丙茶碱使用时间>3 d的40例患者纳入C组(n=40)。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与心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呼吸频率分别为(19. 76±1. 50)次/min、(18. 86±2. 06)次/min、(19. 05±2. 17)次/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第1天时,A组、B组、C组呼吸频率分别为(19. 73±1. 47)次/min、(17. 62±1. 02)次/min、(17. 95±1. 47)次/min,B组、C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3天时,A组、B组、C组呼吸频率分别为(18. 00±1. 60)次/min、(16. 10±0. 44)次/min、(16. 15±0. 53)次/min,B组、C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10天时,A组、B组、C组呼吸频率分别为(16. 30±0. 72)次/min、(16. 00±0. 01)次/min、(16. 15±0. 53)次/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A组、B组、C组心率分别为(87. 58±20. 77)次/min、(91. 38±20. 85)次/min、(92. 38±20. 82)次/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1天时,A组、B组、C组心率分别为(83. 39±17. 37)次/min、(82. 76±11. 76)次/min、(84. 23±13. 79)次/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3天时,A组、B组、C组心率分别为(78. 84±14. 41)次/min、(79. 67±10. 41)次/min、(80. 70±12. 64)次/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7天时,A组、B组、C组心率分别为(74. 93±11. 18)次/min、(74. 00±7. 68)次/min、(82. 20±12. 71)次/min,C组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10天时,A组、B组、C组心率分别为(72. 61±10. 32)次/min、(72. 48±7. 05)次/min、(77. 32±8. 22)次/min,C组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短期内使用二羟丙茶碱可降低HF-PEF患者的呼吸频率,缓解患者症状;但长时间使用会加快心率,不利于心力衰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手术患者139例,其中肋骨骨折23例,血气胸41例,血胸31例,膈肌破裂8例,合并伤3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腔镜组(n=77)和开胸组(n=62)。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肺部并发症率,术前、术后3d IL-6、TNF-α、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术后3、7d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分别为腔镜组(63. 32±6. 83) min vs.开胸组(61. 75±6. 71) min;腔镜组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安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胸组,分别为(5. 12±0. 81) d vs.(7. 69±0. 97) d、(59. 91±7. 43) mL vs.(72. 64±9. 81) mL、(1. 05±0. 32) d vs.(2. 11±0. 47) d、10. 39%vs. 19. 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镜组术后3、7d疼痛评分明显减小,分别为(4. 28±0. 51)分vs.(6. 97±0. 75)分、(2. 21±0. 26)分vs.(4. 33±0. 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腔镜组术后3d IL-6、TNF-α、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开胸手术,分别为(118. 44±7. 61) ng/L vs.(131. 54±11. 78) ng/L、(149. 06±11. 27) ng/L vs.(175. 53±12. 02) ng/L、(7. 01±0. 79) mg/L vs.(9. 75±0. 9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胸部创伤患者,其具有视野广、切口小、对胸膜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2~17日龄羔羊对奶粉及处理大豆粉消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 18只 12~ 17日龄的新疆细毛公羔羊 ,分为A、B两组。A组饲喂牛奶粉作为对照组 ,B组饲喂由 6 0 %发酵酸化加热处理的大豆粉和 4 0 %的奶粉组成的代乳粉为试验组 ,两种代乳粉均配成 16 .7%的浓度饲喂。结果表明 ,羔羊饲喂 10 0 %奶粉时 ,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糖、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 (% )分别为 90 .9± 3.4、91.3± 3.1、88.0± 5.6、95.6± 2 .3、97.6± 2 .2、59.6± 16 .4和 84 .0± 7.8;羔羊饲喂由 6 0 %发酵酸化加热处理的大豆粉和 4 0 %的牛奶粉组成的代乳品时 ,则分别为 74 .7± 6 .2、73.9± 6 .6、78.3± 6 .8、81.6± 4 .1、85.4± .7.2、2 9.6± 13.5和 38.8± 11.8。加权计算表明羔羊对处理大豆粉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糖、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 (% )分别为 6 3.8、6 4 .0、6 8.2、6 7.1、55.9、12 .6和 5.9,说明羔羊对处理大豆粉除钙和磷外具有较高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混合牙列期颅面部宽度遗传作用的纵向变化规律。方法 测量89对双生子女童的头颅正位片。采用混合纵向观察法,最终得到有效双生子对数183对(其中同卵110对,异卵73对)。利用双生子研究法对颅面部宽度作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纵向统计分析。结果 颅面部宽度(L-R.Lo、L-R.ZA、L-R.Co、L-R.Mx、L-R.Go)均能够检测到环境因素的影响(P<0.05),其中L-R.Lo、L-R.ZA、L-R.Mx较明显。颅面部宽度(L-R.Lo、L-R.Mx、L-R.Co、L-R.Go)能够检测到遗传因素的影响(P<0.05),其中L-R.Go整个观察期均较明显,L-R.Lo、L-R.Co、L-R.Mx在观察后期较明显。结论 颅面部宽度受环境作用的影响,面上部受环境作用影响较强,面中部次之,面下部较弱。面上部和面下部有较强的遗传阻力,早期遗传作用影响相对较弱,支持早期功能矫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广告刊登范围1.家畜、家禽品种及其冷冻精液;2.畜禽产品:乳制品、肉制品、蛋制品、毛制品和畜禽副产品等;3.畜牧、兽医器械和各种兽药、疫苗、血清及仪器设备等;4.饲草、饲料、饲料添加剂和牧草种子及加工设备等;5.有关畜牧方面的各种情报信息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昌乐县人民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纳入B组,并将同期的100例健康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状态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B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分别为(6. 31±1. 57) CFU/g、(6. 23±1. 35) CFU/g,均低于A组的(7. 64±1. 72) CFU/g、(7. 34±1. 70)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含量分别为(7. 52±2. 46) CFU/g、(7. 40±2. 44) CFU/g,均高于A组的(5. 54±2. 29) CFU/g、(5. 32±2. 30)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分别为(13. 57±3. 82) ng/L、(14. 33±3. 66) ng/L、(22. 55±4. 64) ng/L,均高于A组的(9. 59±4. 64) ng/L、(10. 31±4. 07) ng/L、(16. 87±6. 0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健康者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肠道菌群明显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血管损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血管损伤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 方法 分组回顾分析85例血管损伤的1临床资料.损伤部位包括颈静脉、椎动脉、四肢主干血管、肠系膜上动脉.其中交通伤25例、锐器伤60例.行手术治疗62例(血管移植术37例,血管修补术25例),介入治疗23例. 结果 死亡1例,截肢1例.两组共随访58例,所有患者损伤血管通畅情况良好. 结论 及时止确的诊断对于血管损伤的救冶意义重大.介入治疗血管损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介入与手术方法 可联合应用丁血管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mrp基因表达与其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 ,对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9月间手术切除的 83例胃癌组织、癌旁及 72枚淋巴结中的mrp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mrp阳性率( 4 5 8% )及表达水平 ( 0 .5 1± 0 .30 )高于癌旁组织 ( 1 5 7% ,0 .32± 0 .1 5 ;P <0 .0 1 ) ;肿瘤浸润浆膜、低分化癌、TNMⅢ、Ⅳ期和N2 病例的mrp表达水平 ( 0 .4 6± 0 .2 8,0 .4 7± 0 .2 7,0 .4 5± 0 .2 9,0 .4 3± 0 .2 5 ;P <0 .0 5 )高于肿瘤侵犯粘膜层、高中分化癌、TNMⅠ、Ⅱ期和N0 者 ( 0 .35± 0 .1 9,0 .34± 0 .2 0 ,0 .36± 0 .2 1 ,0 .33± 0 .1 8;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mrp表达增高 ;mrp表达与胃癌病灶大小无关 ;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 ,并且癌组织中mrp的表达与对应淋巴结组织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短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自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短节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的Cobb角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功能障碍、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仅2例出现全身乏力、夜间盗汗、低热等结核中毒症状,术后1年复查,患者脊柱结核均已痊愈。患者术后Cobb角为(18. 93°±5. 42°),小于术前的(36. 77°±9.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心理卫生、躯体功能、健康程度、情绪角色评分分别为(76. 25±7. 57)分、(71. 48±6. 23)分、(80. 97±5. 10)分、(78. 31±6. 37)分,均高于术前的(58. 31±6. 03)分、(53. 74±5. 25)分、(62. 34±4. 82)分、(51. 87±5. 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病椎置入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短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恢复脊柱病椎稳定性,降低Cobb角丢失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临床效果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B组给予规范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腿痛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2. 1%(31/43); B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 7%(4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1. 79±0. 33)分、(0. 75±0. 26)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 58±0. 67)分、(6. 64±0. 58)分,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分别为(11. 04±1. 23)分、(7. 25±0. 71)分,均低于治疗前的(18. 54±2. 31)分、(18. 52±2. 28)分,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腰腿痛评分分别为(20. 04±0. 93)分、(25. 32±1. 0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3. 22±0. 77)分、(13. 23±0. 76)分,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宁亚功简介 宁亚功,男,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55年2月出生,1990年6月入伍.1985年12月入党.技术6级,文职3级.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颈腰椎病为主的骨关节疾病、前列腺疾病及中医药防治训练伤等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0岁自感右侧胸部不适、胸闷半年.在外院诊断右肺脓胸转入我院.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无特殊.四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PVP前后影像学表现,探讨其意义.材料和方法40例患者在CT定位下行58例次PVP治疗,其中血管瘤4例次、骨质疏松症6例次、转移瘤48例次.PVP前后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平片可作为筛选、随访手段.CT定位下PVP治疗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对照及随访观察可比性好,可同时活检.MRI在观察肿瘤组织水肿、坏死方面有独到的优越性.骨水泥在病灶内的形态与其注射量及病变种类有关.将转移瘤分期有利于PVP效果预测.结论CT定位下PVP治疗简便、精确、安全,便于对照研究及随访.MRI可作为抗肿瘤效果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4.
模拟野战腹部血管伤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贴近野战实际的腹部血管伤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模型.方法 SD大鼠38只,左股动、静脉及左心室插管.开腹,于腹主动脉中下段分别用22、25、28G3种针头横行穿刺造成活动性出血.模拟野战实际,将动物分为受伤早期、早期救助期、后期救治期及观察期4个阶段.不同阶段分别给予输液、手术止血等处理.监测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血乳酸及谷丙转氨酶(ALT)、肌苷(Cr)等,统计腹腔出血量及存活时间.结果 血管损伤后动物MAP、CVP急剧下降,在5分钟之内下降到最低值,然后缓慢升高.血乳酸均显著增高,损伤后4小时增高3~4倍,晚期ALT、Cr显著升高.腹腔出血量随着针头的增粗显著增加.三者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50、3 860分钟.结论 本模型贴近实战,易于复制,是良好的腹部血管伤UHS模型.以上3种不同程度的创伤模型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1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显微镜问世后才发现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胞由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复合体组成,它们聚合演变成多肽、多核苷酸、多糖和脂类.细胞结构有核、胞质,外有包膜.核内染色质由DNA和组蛋白构成.DNA是生命重要组成部分,胞质内的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相互配合进行蛋白质合成、加工、修饰、运输.脂类和蛋白质在胞质内形成镶嵌的膜系构成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其形态和功能各异.胞膜由磷  相似文献   

16.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4):687-688
1、《医学影像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刊号CN37-1426/R,ISSN 1006-9011,(月刊),广告许可证;鲁工商广字第3700004000098,电子邮箱:E-mail:xyxz@chinajournal.net.cn,yxyxxzz@126.com网页:xyxz.chinajournal.net.cn。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病因主要为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各种损伤及感染所致.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1.基础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等; 2.局部创面治疗:湿润烧伤膏(MEBO)、凝胶制剂、生长因子等; 3.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植皮、介入疗法、血管重建术、神经松解术等.临床体会:在基础治疗全身状况稳定后,创面局部清创,外用MEBO 能够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避免截肢之苦.  相似文献   

18.
介入性热化疗与介入性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经肝动脉介入性灌注与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 ,观察对比病灶大小、生存期。方法 选取 1 996 - 0 1~ 1 999-0 1中晚期肝癌患者 1 2 0例。第 1组 (39例 )为常温肝动脉灌注化疗组 ,第 2组 (40例 )为热 (60℃ )灌注化疗组 ,第 3组 (41例 )为热(60℃ )灌注化疗加热碘化油 (60℃ )栓塞组 ,3组均采用经股动脉插管 ,将导管先端插至肿瘤供血动脉 (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或肝段动脉 ) ,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 (ADM) +丝裂霉素 (MMC) +羟基喜树碱 (IHC) ,间隔 30~ 40d行再次治疗 ,连续 2~ 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 1周、1月左右检测空腹血清ALT、AST、BUN、Cr水平 ,复查DSA、B超或CT测量病灶大小变化 ,并随访患者生存期。结果  (1 )经 1、2、3次治疗 ,病灶大小 (cm)分别为 :第 1组 (7.9± 0 .84,7.1± 0 .44,6 .6± 0 .2 3) ,第 2组 (9.2± 1 .2 1 ,7.4± 0 .46 ,5 .9±0 .75) ,第 3组 (1 0 .6± 2 .1 ,8.9± 0 .57,6 .1± 0 .43)。 (2 ) 0 .5、1、1 .5、2年生存率 ,第 2组 (95 .5 %、74.3 %、49.8%、44 .5 % ) ,第 3组(96 .7%、85 .2 %、63 .5 %、52 .7% ) ,较第 1组 (91 .2 %、64 .5 %、2 3 .4%、1 0 .1 % )均有显著提高 (Ρ <0 .0 5)。 (3) 3组治疗后 3d血清ALT、AST、BUN、Cr水平均增高 ,但 1月后复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福州总医院附属九五医院骨一科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4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3例;年龄61~81岁,平均71. 7岁。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握力、腕部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腕关节功能(采用改良McBride评分系统评定)等。结果 44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44. 9±11. 7) min;至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时,相对于健侧腕,患侧背伸(96. 7±4. 3)%、掌屈(91. 8±7. 8)%、旋前(98. 7±2. 3)%、旋后(94. 5±4. 1)%、桡偏(98. 5±2. 3)%、尺偏(91. 2±3. 8)%、握力(91. 5±4. 4)%。所有患者在休息时腕部无疼痛,活动时VAS评分为(0. 5±0. 3)分;改良McBride评分为(1. 8±0. 7)分,优良率100%。无一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肌腱激惹或断裂、腕管综合征以及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但有3例出现短暂的桡神经浅支分布区感觉异常(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移位性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快多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男性略多.春、秋两季发病较高.在临床上将其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两类.本文论治以周围性面瘫为主.其临床表现以突发性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眼睑裂扩大,鼻唇沟变浅,甚至平坦、口角偏向健侧和(或)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等为主.但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笔者采用二联疗法治疗辨证属风寒袭络、气虚血滞型面瘫:1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