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国栋 《数学通报》2007,46(6):27-28
几年来的课改实验,师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更为主动了,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学生敢于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意外发现和意料之外的事情在课堂里时常发生,一种新的数学课堂文化已初显端倪.随着课改的深入,关注教与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课改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二期课改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引入初中教材,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项挑战.如何教好平面向量加法法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坎.怎样跨越,才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平面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呢?按照过去高中的向量教学,多是直接引出向量加法的定义(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然后教学生按定义操作.这对初中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那么又该如何设计,提供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一法则呢?  相似文献   

3.
高校数学教学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丰 《数学通报》1997,(10):30-32
高校数学教学点滴谈丰(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30059)数学以及其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而著称,其教学以教师难教、学生怕学而广为人知.在我多年的高校数学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今年幸借贵刊一角,略谈其中的点滴.1对非数...  相似文献   

4.
宋寿生 《数学通报》2007,46(8):21-24
我省从去年进入高中课改.本次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数学教学观念,特别是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观念的变革需要一个过程,学生的探究、交流活动等也需要平台.当前课堂教学中还较普遍地存在着满堂灌、题海训练等现象.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提问、反思、推广,初步经历数学发现、数学探索、数学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学导入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巧妙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无定法,课堂导入也是如此.教师都会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宜的课堂导入方式.但也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苦思冥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了.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今年在我省全面启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正确把握教学观念的转换,成为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这个案例是我们在市数学研讨会上开设的一节公开课,在教法、学法上我们做了大胆尝试,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不断出现,很多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刊将陆续刊登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进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应运而生,这为我们加快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施《标准》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探索和交流不仅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体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免不了,而且应该大力提倡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在既平等又激烈、既紧张又和谐,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挑战与竞争中,师生的智慧潜能可发挥到极致,师生的认知水平和各种能力就能得到明显的长进,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这正是我们所期待和努力追求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黄建中 《数学通报》2006,45(12):40-41
近年来,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具有不同学业水平的新生涌入高级中学,这给高中起始年级数学教学带来新的问题.当前,新课程正在由点到面推进、不断扩大实验范围、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高一新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共享,但理性思维有所削弱.在这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高、初中的衔接,已成为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以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的教学设计为例,将所思所想整理如下,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王苏民 《数学通报》2001,(11):16-18
为配合新教材的试验教学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引探教学法” ,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突出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先思、先讲、先探索 ,教师后讲、后帮、后归纳 ,从注重教师怎样“教”转化为注重学生怎么“学” ,从以教师为主角转化为以学生为主角 ,致力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 ,笔者认为数学课中运用“引探教学法”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1 让学生“先思” ,促使学生独立思维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应有独立思维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时代对创新精神的呼唤以及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可是反观教学实际,应试教育的痼疾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多教师不得不搞题海战术,并以此作为解题训练的代名词.而希望扩大题目覆盖面的机械训练必然加重学生的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期课改的全新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关注训练方式的科学性,因此如何明确解题训练目的,如何构建新型的训练与评价体系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就要充分究掘学生的想象力 ,大胆猜想、大胆尝试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 .所以 ,我们应立足于中学数学实际 ,立足于课堂教学 ,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师应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 ,吸收和引进一些符合学生知识要求与认知结构的内容 ,作为施教的载体 ,完善充实到教学中去 ,开拓学生视野 ,扩大知识面 ,赋于传统内容以新的活力 ,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王琪 《数学通讯》2004,(9M):8-9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探究”一词,但以往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探究”.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思考,更缺少依靠自己的实践去积极获得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只能靠一根拐杖指引着,离开了拐杖就会失去了方向.学生要的是亲身经历、自己感受、独立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一元整式方程”一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第二学期华师大版21.1)的教学实践为例,对“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6.
朱东晓 《数学通报》2005,44(12):29-31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上下逐渐展开,新课程理念也在广大教师中逐步深入.数学的发展,在于不断地创新、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从事课堂教学活动,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邵泽 《数学之友》2022,(16):29-32
新时代赋予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要求,由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提出的“三教”教育理念是一种专门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其中“三教”指的是“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基于“三教”教育理念,研究旨在优化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为例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强化学生的数学交流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在学生思考数学、体验数学和交流数学的过程中实现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燕萍 《中学数学》2012,(20):54-56
新改革的不断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使得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中谋取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滞不前.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逐渐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课堂教学三者都发  相似文献   

20.
这是黑龙江省珠心算综合实验教学单位——讷河市第八小学二年级校本课,依据课程改革标准将珠心算与数学、英语、语文(作文)等学科整合,活跃了课堂数学情趣,实现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目标,值得各珠心算数学单位在课程改革中借鉴。本刊将连载该校不同年级的具有珠心算特色的校本课,同时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合作,寄来你们在课改中将珠心算与各科教学整合的宝贵经验,共同办好“珠心算与课改”这一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