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依诺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成本-效果比,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经济学参考。方法:建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决策树模型,参考Meta分析研究结果确定模型中各节点概率,运行数据模型TreeAge Pro 2011得出成本-效果比。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阿哌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3 950.43;利伐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2 900.08;达比加群酯成本-效果比3 149.79;依诺肝素成本-效果比3 763.86,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阿哌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1 594.70;利伐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1 169.91;达比加群酯成本-效果比1 266.61;依诺肝素成本-效果比1 524.10。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相比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依诺肝素更具有经济优势。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依诺肝素相比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预防用药增加的成本可被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药预防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球性临床试验ARISTOTLE、RE-LY及ROCKET-AF的研究数据及我国目前医疗成本,建立一年期决策树及长期外推Markov模型的方法,通过分别计算3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5 mg bid)、达比加群(150 mg bid、110 mg bid)、利伐沙班(20 mg qd)和华法林的调整质量生命年(QLAYs)及治疗成本,对新型抗凝药物用于中国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NOACs治疗的总成本为163586~582710元,使用NOACs患者可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为6.812~7.010。以华法林为参考的增效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成本效果比(ICER)为177271~739480元/QLAY,ICER利伐沙班> ICER阿哌沙班> ICER达比加群150 mg> ICER达比加群110 mg。3种抗凝药物与华法林比较的ICER均大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倍,但小于部分城市人均GDP的3倍。一维敏感度分析显示该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目前在我国,与华法林相比,使用新型抗凝药物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不具备成本效果优势。目前仅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某些城市,可推荐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用于房颤卒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稳定,个体差异小,与食物相互作用少,无需定期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优点,近年来在临床抗凝治疗中应用日益频繁。本文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使用情况,归纳总结科室使用分布和不同抗凝指征应用情况,旨在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改善住院患者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文献,以华法林为共同对照组,间接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用于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预防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方法直接选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华法林比较的4项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提取每项试验中卒中或体循环栓塞、主要出血等有效性和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用Bucher法对4种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间接比较。结果与达比加群酯(110 mg,bid)组相比,利伐沙班组卒中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升高(HR 1.30,95%CI 1.06~1.60);达比加群酯(110 mg,bid)组卒中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和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与阿哌沙班组和高剂量依度沙班组相当,但低剂量依度沙班组主要出血事件风险更低(HR 0.59,95%CI 0.48~0.72)。与达比加群酯(150 mg,bid)组相比,利伐沙班组卒中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较高(HR 1.33,95%CI 1.02~1.75),阿哌沙班组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HR 0.74,95%CI 0.61~0.91),低剂量依度沙班组卒中或体循环栓塞发生率较高(HR 1.71,95%CI 1.30~2.25),主要出血发生率较低(HR 0.51,95%CI 0.41~0.62);高剂量依度沙班组卒中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和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达比加群酯(150 mg,bid)组相当。结论在有效性方面,达比加群酯(150 mg,bid)最优,阿哌沙班与之相当。在安全性方面,低剂量依度沙班最优,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酯(110 mg,bid)次之,利伐沙班出血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5.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和治疗有效且安全,同时具有可口服给药、半衰期较短、可预测剂量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不需要常规监测和调整剂量等优点.达比加群酯预防重大择期骨科手术后VTE的疗效不劣于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则优于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治疗VTE的疗效均不劣于低分子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剂.本文综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VTE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成为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抗凝方案,较维生素K拮抗剂,其具有较高的抗凝效果,使抗凝抗栓方法获得较多新选择。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种类较多、半衰期短,不同药物之间的药物作用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因此,本文对希美加群(已撤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药动力学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进行阐明,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非瓣膜性房颤(NVAF)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OACs在治疗NVAF中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西班等NOACs相较于华法林在NVAF患者中,能显著降低卒中、颅内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NOACs服用方便、无需检测凝血指标、无需频繁调整剂量,在最新的房颤指南中得到推荐,但临床研究有限,价格昂贵,缺乏有效的拮抗药。结论:NOACs在治疗NVAF中有可观的临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于目前临床使用的传统抗凝药均存在局限性,一些具有起效快、特异性高、无需监测凝血指标或调整剂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等优势的新型抗凝药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对以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AZD0837以及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依度沙班、阿哌沙班和奥米沙班为代表的新型抗凝药物在国外临床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口服抗凝药物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降低血栓栓塞和卒中风险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往临床长期应用的口服抗凝药为维生素K拮抗剂及肝素,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剂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及艾多沙班,均可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艾多沙班作为新型口服抗凝剂,为房颤患者提供了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抗凝用药方案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为房颤合并心衰的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各大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搜集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抗凝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RTCs)。筛选文献后,用Cochrane手册5.3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数据,使用Stata15.1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RCTs,共29 389例患者,涉及10种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在降低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方面,华法林(INR 2.0~3.0)、利伐沙班10 mg·d-1(下同)、利伐沙班20 mg·d-1、阿哌沙班5 mg bid (下同)、阿哌沙班2.5 mg bid疗效优于阿司匹林100 mg·d-1,华法林(INR 2.0~3.0)、利伐沙班20 mg·d-1、阿哌沙班5 mg bid疗效优于阿司匹林150 mg·d-1。在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方面,华法林(INR 2.0~4.0)、利伐沙班10 mg·d-1、阿哌沙班5 mg bid、依度沙班60 mg·d-1疗效优于阿司匹林100 mg·d-1。在安全性方面:达比加群150 mg bid、利伐沙班10 mg·d-1、阿哌沙班5 mg bid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INR 2.0~3.0),利伐沙班10 mg·d-1、达比加群110 mg bid、达比加群150 mg bid、阿哌沙班5 mg bid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利伐沙班20 mg·d-1;利伐沙班10 mg·d-1、利伐沙班20 mg·d-1、达比加群110 mg bid、达比加群150 mg bid、阿哌沙班5 mg bid、依度沙班60 mg·d-1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INR 2.0~3.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概率排序显示,利伐沙班10 mg·d-1在降低体循环栓塞、出血、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发生率方面,均可能是疗效与安全性最优的方案。结论:利伐沙班10 mg·d-1可能是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最优的抗凝用药方案。以上结论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仍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继批准上市,血栓疾病的治疗又有了新的有效途径。已经通过美国FDA批准的口服抗凝药有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本文综述了以上3个药物的主要临床研究,间接对比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20,(2):292-299
目的系统综合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检索关于对比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治疗差异的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3.0软件和TSA v0.9.5.10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9项随机对照研究,总计27 314例患者,涉及5种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度沙班)。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复发性VTE或VTE相关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降低严重出血率上阿哌沙班显著优于达比加群[OR=2.54,95%CI(1.23,5.23)]和依度沙班[OR=2.84,95%CI(1.45,5.57)];③在降低临床相关的非严重出血率上阿哌沙班显著优于依度沙班[OR=1.75,95%CI(1.32,2.34)]和利伐沙班[OR=0.45,95%CI(0.34,0.60)],达比加群显著优于依度沙班[OR=1.37,95%CI(1.01,1.84)]和利伐沙班[OR=0.58,95%CI(0.43,0.79)];④各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全因死亡率指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TSA分析表明,结局指标中复发性VTE或VTE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严重出血和临床相关的非严重出血率因样本量不足,存在假阳性可能。结论综合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阿哌沙班在所有结局指标中排序均为最佳,可作为临床治疗VTE的优选药物。相比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否在严重和临床相关的非严重出血率等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有效的循证证据,以低分子肝素为对照组,分析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在骨科大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在Pub Med和Embase中系统地检索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参考文献中关键的文章,这些文章评价了以低分子肝素为对照组,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在进行了骨科大手术的病人中的作用。结果:评价的结果包括总静脉血栓(total VTE)、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死亡和主要出血事件(major bleeding)。笔者独立地评价了每1篇文章的方法质量同时独立地提取了文献数据。在总静脉血栓预防方面,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优于达比加群,分别为[RR=0.37,95%CI(0.23,0.60)]和[RR=0.58,95%CI(0.35,0.96)]。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之间没有区别[RR=0.64,95%CI(0.33,1.25)]。利伐沙班与阿哌沙班相比增加了出血风险[RR=1.57,95%CI(1.20,2.07)],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相比增加了出血风险[RR=1.25,95%CI(0.93,1.70)]。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在出血方面没有差别[RR=0.78,95%CI(0.58,1.07)]。结论:在接受骨科大手术病人之中,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2种药物与达比加群相比,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更好,出血风险相似。利伐沙班与阿哌沙班相比,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相似,但是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抗凝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素和华法林是最经典的抗凝药物。近年来新的抗凝药物进展很快。新的抗凝药物的优点是:(1)有的经静脉应用,起效快;有的口服,使用方便。(2)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3)使用剂量较稳定,不需实验室监测。(4)出血不良反应小。AVE5026、艾比肝素、奥米沙班、RB006、达比加群酯、AZD0837、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为目前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多的新的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5.
新型抗凝药物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抑制剂。其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口服制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口服制剂已在我国上市;另外一种直接Xa因子抑制剂贝曲沙班口服制剂也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而直接Xa因子抑制剂爱多沙班口服制剂已在日本上市。达比加群酯致颅内出血发生风险低于华法林,但该药可能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严重出血和具有临床意义轻度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心肌梗死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利伐沙班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所致脑卒中和栓塞方面优于华法林,预防骨科术后血栓效果优于依诺肝素,大出血事件发生风险与两药相似,而颅内出血发生风险低于华法林。阿哌沙班在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优于华法林,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大出血发生率与华法林相似或降低;阿哌沙班的安全性与用药剂量相关。爱多沙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优于华法林。贝曲沙班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栓效果与依诺肝素相似,出血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  相似文献   

16.
口服抗凝药在心脑血管血栓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贝曲西班和依杜沙班,无需监测、相互作用少,循证医学试验证实在术后血栓、心房颤动,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疗效及安全性好于华发林、依诺肝素等,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房颤(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是其主要并发症。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是栓塞预防,而AF患者的栓塞危险分层有助于临床个体化治疗。本文分析权威指南的AF栓塞危险分层标准,综述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新型抗凝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以1例肺结核合并肺栓塞患者需同时服用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和口服抗凝药为切入点,发现并全面分析了利福霉素类药物和口服抗凝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药物选择的建议:若同时需用利福霉素类药物和口服抗凝药,利福霉素类药物可选择利福喷丁或利福布汀,抗凝药物可选择艾多沙班或达比加群酯;也可选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同时监测抗凝疗效。利福霉素类药物为CYP3A4中强效诱导剂,选用时需仔细分析用药方案有无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合用药物疗效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董卫华  周慧 《中国药业》2023,(4):111-116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上市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预防非瓣膜性房颤(NVAF)卒中的经济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收集使用国内上市的NOAC(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和华法林预防NVAF卒中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根据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分别采用卫生经济评估报告综合标准(CHEERS)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描述性方法总结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归纳其经济学评价结果。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均为中国环境下的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用研究、并经质量评价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得分> 75%)。2014年至2019年的7项研究结果均显示,NOAC与华法林比较无成本-效果优势,而2021年的2项研究结果则显示NOAC比华法林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其中1项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达比加群的成本-效果优于利伐沙班,更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 NOAC预防NVAF卒中可能比华法林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20.
抗凝药物是一类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而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目前传统的抗凝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多,应用上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针对凝血过程中的关键因子,成功研发了多种新型抗凝药物,其中以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研发最具代表性,且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这些药物明显优于传统的抗凝药物,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线抗凝药替代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