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公益性的实现途径:从医疗服务市场购买公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如何界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等问题是研究公立医院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通过对有关卫生事业公益性以及实现公益性的方式进行探讨,得出公立医院不是实现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唯一载体、到均衡的医疗服务市场上去购买公益性产品有益于公益性的实现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新型医保移动支付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新型医保移动支付平台的医院服务窗实现患者手机就医服务,介绍整体业务架构、支付流程实现方案、平台实现及线下流程对平台的适应,实现实时缴费,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龙  姚成福  冯彦芳 《医学教育探索》2005,4(3):145-146,19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非均衡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提出高等医学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区域化,实现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高等医学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区域化,实现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引起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对21例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引起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对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此类患者中短期目标实现者15例,部分实现者4例,未实现者2例;长期目标实现者100%。结论: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引起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对策要个体化,对目标部分实现或未实现者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修改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方便患者,改善就医环境,利用现代信息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网站利用ASP技术以及Activex组件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功能,为广大群众的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通过安全数据交换设备实现外网挂号数据与内网HIS数据库的同步,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乐 《医学与社会》2022,(1):26-30,35
目前患者自主权已经成为一种被世界各国医学伦理和法律普遍认可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一般意义上的表现形式为个人自主,但中国的特殊文化背景使得医疗决策过程中的个人自主难以充分实现,因此,主张以家庭自主实现患者自主.个人自主是目的,家庭自主是实现患者自主的手段,是在特定文化语境中实现患者自主权的具体路径.在中国,家庭自主作为实现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在域中如何实现系统远程控制,具体说明了如何配置 Pcanywhere、域中实现远程安装、以及能够实现的一些功能.  相似文献   

9.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黑龙江省卫生学校实现特色发展,我们的做法是:(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特色发展。(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特色发展。(3)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特色发展。在实现特色发展中我们的体会是:(1)领导班子是特色发展的关键。(2)师资队伍是特色发展的根本。(3)学校文化是特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李初民  刘玉坤  曾宏旭 《重庆医学》2011,40(35):3571-3572
目的 实现输血管理系统与HIS集成,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优化.方法 通过在Web Service中定义了7个数据接口,实现两种系统的集成.结果 实现了两个系统间安全高效的集成.结论 实际应用表明Web Service接口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天坛医院急诊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坛医院的急诊管理系统是以门诊管理系统为基础,针对急诊特点进行改进,开发出来的。在门诊管理系统乃至整个医院的管理系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急诊的最大特点是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而且大多需要得到及时处理,不允许医护人员花过多时间在操作计算机上的,因此急诊计算机管理系统需要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就诊速度,在具体细节处理上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使病患得到及时救治。急诊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工作流程,最终实现急诊业务全程的计算机管理及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12.
曾文莉 《中外医疗》2013,32(8):14+16-14,16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通过采用一体化护理管理方法,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逐年上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护理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开展一体化的急救管理制度与程序,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急诊创伤救治模式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封启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1540-1541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诊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模式下,将院前急救、急诊科、创伤病房及ICU融为一体对创伤患者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2005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创伤患者2007例,其中227例为多发伤,死亡84例,救治成功率为95.7%。结论合理的创伤救治模式对提高救治水平十分重要,一体化是创伤救治模式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的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探索急诊创伤外科组建的必要性。方法:对近3a来84例重症交通事故伤的抢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按照紧急生命评估程序边诊断边救治。创伤严重程度按照AIS-ISS标准评分。救治中除常规处理外,多采用限制性、亚低温输液法补充血容量,并采用适当药物治疗。结果:抢救成功51例(61%),死亡33例(39%)。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为颅脑损伤(48.5%);第二位为出血性休克(30.3%)。结论:交通伤在伤后1h得到救治有望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另外,现场急救和转运监护措施得当,综合医院拥有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交通事故伤救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若霞 《河北医学》2004,10(6):544-54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抢救及复苏后的护理。结果:引起新生儿窒息因素多样,采用正确有效的复苏技术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提高窒息儿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论:及时准确的抢救和重视复苏后的护理。对于挽救患儿生命,缩短和减轻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院前死亡212例的分析,指出我院院前死亡中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创伤、心脏病、急性中毒、脑出血。针对我省具体情况,提出应大力加强急救常识的普及,以及尽快建立急救网络,加强危重病人转送过程中的救治。  相似文献   

17.
医院急诊综合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急诊患者就诊流程,对急诊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包括信息录入、开发留观医生工作站与留观护士工作站、综合查询等,实现急诊病人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的自动化.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完善,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刘俐  吴秀兰  马琴 《西部医学》2010,22(6):1134-113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护理策略。方法对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10例新生儿,在高压氧舱治疗中,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方法 ,做好在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结果 210例患儿均安全出舱,出现哭闹32例,呕吐10例,中耳气压伤3例,感染2例,其余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意外事故发生。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做好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原有急诊医疗服务流程运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多次排队、多次交费、多处检查和等待就诊,以及等待检查、检验时间过长等症结进行改造,以期达到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快速、高效和畅通。方法:资料来源于该院急诊科。2005年1~3月和2006年同期就诊患者的数据,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各收集100例次(共200例次)就诊患者诊疗过程的相关数据。2005年的数据(100例次)作为对照组,2006年的数据(100例次)作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重新整合方法,同时全面实施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对原有急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造。主要干预措施包括:采用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计费自动化系统、影像及检验数据网络传输共享系统;医师资源和设备资源重新整合,依据峰谷患者流特点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等措施。结果:经过急诊医疗服务流程改造后,患者在就诊、检查、检验、交费的等待时间和全程诊疗时间比改造前均有明显缩短(P〈0.01)。结论:改造后的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可明显缩短患者在就诊、检查、检验和交费等方面的等待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全程诊疗时间,并且为患者提供高效、快速、满意的急诊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应用价值及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引入基于GPS和CD-MA定位技术、GPRS网络通信技术、GIS、120急救中心调度等技术的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将采用此技术前后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内科急救反应时间及救治效果以评价该系统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院内反应时间、行驶时间及急救耗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救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显著缩短了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