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通气方式对机械通气引起急性肺损伤兔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兔肺模型,评估传统通气模式9conventionalmechanicalventilation,CMV)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加最佳PEEP(permissivehypercapniaassociatedwithidealPEEPventilation,PHY+PEEPi)的通气模式对肺损伤的影响,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sisfactor-α,TNFα)与机  相似文献   

2.
PATHOLOGICCHANGESOFMUSCLEINVENOUSINSUFFICIENCYzhangBaigen(张柏根);QianHusheng(钱虎声)(DepartmentofVascularSurgery,RenjiHospital,SSM...  相似文献   

3.
EVALUATIONOFEFFICACYOFRECOMBINANT-IFNIN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Cjingendi(金根娣)(ClinicalViralResearchLaboratory,RuijingHospi...  相似文献   

4.
溴环己胺醇对通气机导致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溴环己胺醇对通气机导致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B组为大潮气量通气组,C组为大潮气量加溴环己胺醇干预组,分别检测VILI大鼠肺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肺匀浆中丙二醛(D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含量均  相似文献   

5.
ACOMPARATIVESTUDYOFIMOVANEANDESTAZOLAM TREATMENTONSLEEPDISTURBANCESLiShunwei(李舜伟)andWangChanghua(王长华)(DepartmentofNeuropsychi...  相似文献   

6.
肺纤维化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纤维化大鼠肺局部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肺泡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动态变化。二种细胞因子检测分别采用ELISA和生物活性法。结果:①BALF中TNF-α于第1d增高,第3d达高峰,其高峰时间先于AM源TNF-α;BALF中TNF-α与其中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②BALF中PDGF与AM源PDGF同步于第7d达高峰,与AM总数呈正相关。结论:AM释放高水平TNF-α、PDGF;BALF中也存在TNF-α、PDGF,且呈动态变化;BALF中TNF-α可能还来自AM外的其它细胞,如PMN,而BALF中PDGF则可能主要来源于AM。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HDV(+)重型肝炎外周血中TNF、IL-1及IL-6变化状况。方法 分离16例HDV(+)/HBV(+)重型肝炎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EIA法则TNF,IL-1参照Mizel法,IL-6参与OkudaMuraguchi,以21例HDV(-)/HBV(+)重型肝炎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两且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及PBMC上清中TNF、IL-1及IL-6均非常显著升高,与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在检查丙肝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正常人及87例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另外,将感染者分为3组,即A组(抗-HCV-Ab(-),HCV-RNA(+)),B组(抗-HCV-Ab(+),HCV-RNA(-)),C组(抗-HCV-Ab(+),HCV-RNA(+))。结果:87例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较正常人都明显增高P<0.001),所有组的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也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1)。不同组彼此间比较sIL-2R和TNF-α水平,除A组与C组外,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对sIL-2R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丙型肝炎辅助化验检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ABNORMALCARDIOVASCULARREFLEXESINPATIENTSWITHACHALASIAGeFeng(戈烽);LiZejian(李泽坚)andKeMeiyun(柯美云)(PUMCHospital,CAMS&PUMC,Beijing1...  相似文献   

10.
ANTITUMORACTIVITYOFIMMUNOCONJUGATESCOMPOSEDOFBOANMYCINANDMONOCLONALANTIBODY¥ZhenYongsu;(甄永苏);PengZe(彭泽);DengYongchuan;(邓甬川)Xu...  相似文献   

11.
大鼠冲击伤时肺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应用硝酸镧示踪等电镜技术观察了大鼠冲击伤时肺血-气屏障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致伤组动物(1)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细胞连接的通透性显著增加;(2)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饮液小泡数量增多、空泡形成及细胞破坏;(3)出现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白细胞扣押。上述变化以内皮细胞部位及伤后72小时较为明显。这些表明内皮细胞对冲击波较为敏感;内皮细胞损伤重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白细胞扣押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无创伤、可进行纵向研究的酸吸入导致肺损伤的小鼠模型。方法 麻醉后的C57BL/6小鼠利用光纤光源引导进行口腔气管插管,配合侧卧体位及施压小鼠左肺向其右侧肺部分别导入2.5 μL/g,0.1 mol/L,pH 1.5的盐酸或对照生理盐水。手术完成后对小鼠进行供氧4 h恢复。手术后对小鼠的存活率及肺功能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确定肺损伤后小鼠病程发展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经上述方法建立的无创伤酸吸入小鼠,染色显示液流成功导入小鼠右侧肺部,存活率(80%)显著高于气管切口插管的小鼠。肺功能检测(湿干重比、回弹性、动脉血氧饱和度)和组织学切片表明,盐酸的导入引起小鼠肺部严重病理反应和功能障碍。对小鼠肺盥洗液分析揭示酸吸入导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进入肺泡,并可在肺泡中检测到高含量免疫炎性因子TNF-α、IL-6、CXCL1和CXCL2。结论 成功构建用于研究酸吸入致肺损伤及修复免疫机理的C57BL/6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扎鲁司特对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德广  李焕章 《医学争鸣》2002,23(6):497-500
目的 观察扎鲁司特 (zafirlukast)对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n=8) ,致伤组 (n=8) ,扎鲁司特治疗组 (n=8) .致伤组经颈静脉注入内毒素 (L PS,1m L· kg- 1 ) ,对照组经颈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1ml· kg- 1 ) ,治疗组经颈静脉注入内毒素 (L PS,1m L· kg- 1 )前 1h及 30 min,胃内注入扎鲁司特 (2 0 mg· kg- 1 ) .测定各组肺动脉压、氧分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泡灌洗液NO浓度、肺系数 (肺湿质量 /体质量 )及肺湿 /干比 ,并取肺活组织行 HE染色 .结果 治疗组肺动脉压及 NO浓度与致伤组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氧分压较致伤组明显改善 (P <0 .0 1) ,肺系数和肺湿 /干比显著低于致伤组 (P<0 .0 1) ,外周血白细胞高于致伤组 (P<0 .0 1)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治疗组肺损伤减轻 .结论 扎鲁司特对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气管内注射肺细胞外基质(ECM)水凝胶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脱细 胞法制备肺ECM 水凝胶, 单次全肺20 Gy 照射复制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实验一:照射后30 min 将24 只大鼠 随机分为4 组,分别注射肺ECM 水凝胶0、300、500 及800μl,比较注射后30 min 的死亡率、动脉血氧分 压(PaO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水凝胶分布。实验二:将18 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照射组(照射+ 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及ECM 组(照射+ 气管内注射肺ECM 水凝胶),注射时间为照射后30 min,剂量 500μl,照射7 d 后行肺病理学检查,ELISA 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结果 气管内注射肺ECM 水凝胶300 或500μl 不会影响大鼠PaO2(P >0.05),而800μl 则会影响大 鼠PaO2(P <0.05),300、500 及800μl 组均能在肺泡表面观察到绿色荧光,其中800μl 分布最均匀;照射组 及ECM 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ECM 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 水平 较照射组降低(P <0.05)。结论 肺ECM 水凝胶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炎症反应,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洪伟  刘红  海克蓉  马聚峰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125-1127,1168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的发生以及静脉输注高渗盐水(HS)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对照组(M组)、模型+高渗盐水处理组(H组),分别行肺的病理形态学观察;批量检测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W/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M组出现肺间质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W/D、TNF-α、MPO和MDA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H组与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发生了肺损伤,静脉输注高渗盐水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h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F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IFmRNA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损伤评分、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血清及肺组织中MIF均较正常组升高。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清及肺组织MIF表达明显增加,提示MI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 (IP)对兔肺缺血 /再灌注 (I/ 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缺血 /再灌注组 (I/ R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组 ) ,每组 10只。对比观察各组同侧肺静脉血氧分压 (Pa O2 )、肺湿 /干重比、血清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和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再灌注后 I/ R组 Pa O2 呈进行性下降 ,尤以再灌注 30 min内明显 ;IP组 Pa O2 、SOD活性和 MPO含量均优于 I/ R组 (P <0 .0 5 ) ,肺湿 /干重比和 MDA含量均低于 I/ R组 (P <0 .0 1) 。结论 :肺的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轻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提高机体抗氧化自由基的能力 ,减轻 I/ R损伤 ,起到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平  冯青俐  孙新帅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569-571,599
目的:探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PQN)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PQN组(长托宁+标准治疗)和标准(ST)组(仅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h、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评分(LI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2比较两组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1PQN组治疗后2h、24hPO2/FiO2和pH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APACHE评分和肺损伤评分显著下降。ST组除了24hP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性显著外,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QN组病死率低于ST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标准组。结论:长托宁治疗ALI能迅速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降低内毒素对大鼠肝肺综合征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降低内毒素对大鼠肝肺综合征的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结扎SD大鼠胆总管,建立肝肺综合征(HPS)动物模型。将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分离大鼠胆总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HPS模型组:结扎大鼠胆总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氧氟沙星组:结扎大鼠胆总管后腹腔注射左旋氧氟沙星(20mg/kg体重)。6周后检测血清内毒素,血、腹水、胆汁培养需氧或厌氧菌,血气分析,测定门静脉压力,肺干重/湿重比,肺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物酶含量及丙二醛浓度,并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HPS模型组比,氧氟沙星组血浆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59±6.2vs268±35.6)ng/L,P<0.01],门静脉压力[(19.28±2.3vs17.80±2.18)cmH2O,P<0.01]、肺组织肺干重/湿重比(5.1±0.7vs4.9±0.7,P<0.01)、肺髓过氧物酶[(0.40±0.10vs0.24±0.03)U,P<0.01]和丙二醛[(0.32±0.05vs0.22±0.03)μmol/L,P<0.01]含量均有显著降低,肺组织炎症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降低内毒素可以减轻肝肺综合征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常用的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造模效果。方法:24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盐酸造模组(HCL组):经气管导管给予0.1mol/L的盐酸3ml/kg;脂多糖造模组(LPS组):通过中心静脉30min内缓慢滴注LPS1mg/kg;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复合腹腔内放置粪便组(SMA组):钳闭肠系膜上动脉30min,期间腹腔内放置肠内容物(1ml/kg)与血(1ml/kg)的混合物。连续描记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检测基础(T0)及造模后1,2,4,6,8h(T1,T2,T4,T6和T8)的动脉血气和血清内IL-1β的浓度;实验结束测定血清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浓度。结果:PaO2在T1,T2时点,HCL组较LPS组和SMA组明显降低(P<0.01);在T4时点3组无统计学差异;在T6,T8时点HCL组和SMA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MAP和HR在HCL组和LPS组内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SMA组内与T0时点相比较,T4~T8时点的MAP较低(P<0.01)、HR较快(P<0.01)。IL-1β浓度在HCL组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而LPS组和SMA组则随着时间的发展,IL-1β的浓度逐渐变化;血清内SP-A的浓度,SMA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与盐酸支气管滴注造模和脂多糖中心静脉滴注造模相比,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复合腹膜内放置粪便法,既可持续保持PaO2水平较低,也可保证血清内炎性因子浓度较高,更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