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草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毒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草莓表面主要致腐真菌,并研究其是否产生毒素。方法对草莓真菌进行分离,综合利用菌落形态学观察、显微生殖观察、真菌ITS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真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腐烂草莓及真菌发酵液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含量。结果 4种毛霉属真菌和1种青霉属真菌可引起草莓腐烂,经分子鉴定分别为易脆毛霉菌、卷枝毛霉菌、多枝毛霉菌、根毛霉菌和草酸青霉菌。腐烂的草莓和毛霉发酵液检测不出OTA,但青霉菌发酵液中检测出OAT毒素存在。结论真菌是致草莓腐烂的主要诱因,毛霉菌在腐烂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但产毒素的青霉菌与其共生,应加强草莓及制品的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成熟温度对牦牛毛霉菌奶酪成熟过程的影响,找寻最适应的温度及成熟时间.选取实验材料牦牛毛霉菌奶酪,将其置于不同的成熟温度下(20,25,30℃),选取相应成熟时间节点,测定质构、色泽、蛋白质分解、pH值等.结果 表明,成熟温度为25℃时,牦牛毛霉菌奶酪在第6天时质构达到最佳值,此时感官评分也较高.3组牦牛...  相似文献   

3.
试验主要为解决HPLC测定毛霉菌丝提取物的提取溶剂选择和检测器选择的问题,采用8种溶剂对毛霉菌丝进行提取,提取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折光仪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再上HPLC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溶剂提取物的折光指数与空白和纯溶剂相比变化不大,不适宜在HPLC检测时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而紫外检测特性和荧光检测特性的分析表明:50%的甲醇溶液、50%的乙腈溶液和AMF这3种溶剂提取物有较好的信号响应,进一步进行这3种溶剂毛霉菌丝提取物的HPLC上机试验。结论是可选用50%的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检测,检测波长设置为215.5nm。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植物精油对圣女果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筛选出对圣女果有良好贮藏保鲜效果的植物精油。使用不同浓度的10种植物精油,采用体外熏蒸法和直接接触法,筛选出对圣女果中三种致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精油,并研究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植物精油对三种致病菌的体外熏蒸法优于直接接触法;肉桂精油、山苍子精油、丁香精油、牛至精油对白地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5×104、0.1×104、0.5×104、0.5×104μL/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05×104、0.1×104、0.5×104、1.0×104μL/L;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牛至精油对赤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5×104、0.2×104、0.2×104μL/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05×104、0.2×104、0.5×104μL/L;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牛至精油、山苍子精油对毛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104、0.5×104、1.0×104、1.0×104μL/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1×104、0.5×104、1.0×104、1.0×104μL/L。肉桂精油、山苍子精油、丁香精油、牛至精油对白地霉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牛至精油对赤霉菌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肉桂精油、丁香精油对毛霉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牛至精油对毛霉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杀菌效果不明显,山苍子精油对毛霉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豆腐乳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它主要是以大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成坯、长霉、腌坯、发酵而成。过去老法生产,长霉过程是将豆腐坯放在稻草上,让其自然长霉或利用空气和木盘、簸箕上遗留的毛霉菌,在15℃左右生长繁殖,经7~15天培养,在豆腐坯上长满灰白色的菌丝体。以后改用纯种毛霉菌培养,长霉时间缩短至3天左右,减短了生产周期。由此看来,我国豆腐乳生产大都是利用毛霉菌(克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引起烟台地区甜樱桃采后腐烂的主要霉菌,对烟台采后腐烂甜樱桃中的霉菌进行分离,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方法和形态学观察将分离的霉菌进行鉴定。选出代表性霉菌菌株回接樱桃,进行致腐性检测。结果表明:从烟台不同区县收集的腐烂樱桃中分离出的60株霉菌分属于6个种:燕麦赤霉菌(Gibberella avenacea)、总状毛霉菌(Mucor racemosus)、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互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奥桑青霉菌(Penicillium polonicum)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其中互生链格孢菌和总状毛霉数量较多,分别为14株和15株。将这些霉菌中的代表菌株重新接回到甜樱桃,均能引起甜樱桃的腐烂。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4种腐乳发酵菌种:五通桥毛霉、雅致放射状毛霉、腐乳毛霉、总状毛霉分别接种到全豆腐乳白坯上进行发酵,以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以及纤维素酶为指标测定酶活力,同时观察各毛霉菌种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培养48h后,雅致放射状毛霉和五通桥毛霉在全豆腐乳白坯上生长旺盛,菌丝浓密,而腐乳毛霉和总状毛霉菌丝短小稀疏,不利于腐乳毛坯外层菌膜的形成。综合考虑各菌种分泌酶系的情况,认为雅致放射状毛霉作为全豆腐乳的发酵菌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以霉豆渣发酵菌种,雅致放射毛霉菌和运动发酵单胞菌存活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优化.由响应面三维图推测得到制取雅致放射毛霉菌粉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33℃,菌泥与保护剂的配比1:3.5,进样流量8.7 mL/mim最佳的制取运动发酵单胞菌粉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38℃,菌泥与保护剂的配比1:3.1,进样流量8.8 mL/min.验证优化工艺参数得到的雅致放射毛霉菌存活率为84.06%、运动发酵单胞菌存活率为26.04%,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因此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喷干条件优化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优化毛霉菌菌丝体多糖(MPS)的提取条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检测MPS对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M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毛霉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为80℃,重复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 MPS的提取率为18.24%, MPS能够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在5 mg/mL时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42.76%, 40.59%和42.76%。同时, MPS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文章确定了毛霉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发现该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腐乳发酵中毛霉菌丝的自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腐乳发酵过程中甲壳素酶、脱乙酰甲壳质酶、壳多糖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腐乳毛霉后发酵菌丝自溶机理.在保持腐乳发酵所需各种酶活力的同时,达到后期腐乳成熟及毛霉菌丝充分自溶,以提高腐乳品质.结果表明:甲壳素酶是影响毛霉菌丝自溶的关键酶;温度是影响菌丝自溶的主要凼素;香辛料(砂仁)对几丁质酶活力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控制适宜的香辛料比例,温度30℃,初始pH6.5,初始酒精度10°,初始NaCl浓度11%并添加0.2%几丁质进行腐乳发酵.70d完全成熟,腐乳毛霉菌丝长度比对照低4.1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色织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重点和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订单预审、纱线质量、工艺设计、漂染质量、浆纱织造质量、整理质量、内在质量检测、验装质量、客户质量反馈等各道工序质量要求与控制技巧。整个过程贯穿了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层层把关、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小麦品质、专用粉、食品品质、改良剂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小麦品质及小麦粉品质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国产小麦及小麦粉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讨了蛋白质数量和质量对小麦加工品质和烘焙品质的影响,以及小麦品质,小麦粉品质,食品品质,品质改良剂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21世纪培育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目标和重点,小麦粉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提出了“优势小麦内涵确定依据”,“小麦粉品质改良剂的开发和应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的重要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构建完善的控制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食品检测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质量管控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论述了强化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籼稻米饭食味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籼型稻米食味品质与其相关品质指标的关系,对50份籼稻品种的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和RVA特征值进行测定,对蒸煮食味品质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粒宽、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均与食味值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而长宽比、碱消值和胶稠度与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最终粘度、回复值、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的相关性较高;在选出的6个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因子中,粘度因子、蒸煮因子、外观因子、营养因子和粒形因子对食味品质的累计贡献率为83.8%,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和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因此在籼稻优质食用品种选育时,应注意粘度因子、蒸煮因子和外观因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蒸谷米的品质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12个不同品种的稻谷原料制备蒸谷米,并对其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糊化特性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考察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蒸谷米的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建立蒸谷米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各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品质指标间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说明蒸谷米在不同品质性状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发现23个反映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品质的指标可以用6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8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知,爆腰率、黄米粒、外观、蛋白质、崩解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8个品质指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蒸谷米品质的优劣。12个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中,“玉针香”的品质最佳,“大粒香”的品质最差,其次为“粤丰B”。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可为不同品种稻谷制备蒸谷米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蒸谷米专用稻的选育及蒸谷米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质量信息管理系统(QIMS)的功能描述,探讨了质量要素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使质量信息管理建立在科学的指导思想和严格的质量保证基础之上,满足了饮料制造行业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检验分析信息集成管理。QIMS实现了企业对质量信息的全面管理,从而提高了全面质量管理水平,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在满足质量管理要求下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产命脉,质量管理部门在生产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作为原辅材料进厂的检验和监督、生产过程的指导和控制、产品出厂的把关和报告的机构,在保持和稳定产品质量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则是确保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赵素芬 《酿酒》2014,(1):95-96
把好质量关,是创造优质酒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企业领导班子对产品质量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并建立一支精通酿酒技术的专业队伍和具备专业素质的检验队伍,抓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才能保证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长抓不懈,是生产优质名牌白酒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浅谈几种纺织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纺织企业工序质量控制的途经和方法.从企业实际出发,提出并分析论述了络筒在线质量检测、运用质量控制图表和针对使用需求开展工序质量控制等3种工序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测试资源,特别是要注意对日常存在的大量测试数据利用科学控制图表进行分析,可提高工序质量控制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产品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指出: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质量保证体系对拉丝机各生产环节所采取的质量管理、质量攻关、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