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质微生物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总结了地质微生物技术包括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POG)和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MEOR)的理论基础和原理,简述了MPOG和MEOR技术的流程和主要特点等,评述了MPOG和MEOR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MPOG和MEOR技术的应用实践表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拥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专门人才或者实现了这些相关学科人才的有效结合,发展中国自己的成套地质生物技术,必将对大幅度提高我国油气勘探成功率和采收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油气地震勘探的基础研究问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作者在分析了当前能源形势和油气勘探现状的基础上, 讨论了当前我国深层油气地震勘探面临的难题及主攻方向, 包括: 如何揭示沉积盆地中深层油气赋存的空间与规模、表层干扰抑制问题、信号频带展宽问题、油气田直接预测方法技术、井间地震层析反演及成像等。同时, 指出了当前油气地震勘探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在完善地震波场准确叠前偏移成像的同时, 创新与发展第四代的油气地震勘探处理和定量解释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牛居地区储层厚度薄,相带变化快,有利含油气区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技术开展了沙一段有利含油气区预测。首先通过精细井震标定,确定检测时窗,然后利用多井频谱对比分析,拾取敏感频段,最后依据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传播具有"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特征,进行有利含油气区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率达80%,可为下步勘探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略回顾油气地震勘探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地震法是油气勘探“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着更复杂的构造、地层和岩性多种类型油气勘查任务。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油气地震勘探存在很大潜力。因此,首先要在认识上解决充分发挥地震法寻找油气的作用问题和充分的进行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问题。文中举出找礁块油藏实例来说明解决上述认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KLinversion油气检测软件在江汉探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气储层是多相介质的,地震波在单相和多相介质中振动和传播的规律有很大差剐。由于目前采用的大多油气检洲方法都是建立在单相介质理论基础上的,所以造成了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KLinversion是以Biot理论和实验室数据为依据,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油气检测软件,通过在江汉多个工区的应用表明,其检测结果与实钻吻合率较高。该软件可以区分油水边界,指示勘探开发的目标区。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的其它资料,可以提高钻探的成功率,减小钻探风险。  相似文献   

6.
用于油气勘探项目战略经济评价的实物期权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用于项目经济评价的传统的净现值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油气勘探项目又具有投资额大、周期长、技术工艺复杂、风险大的特点,因而净现值法在油气勘探项目的战略经济评价和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存在很大的缺陷.它忽略了期权的价值,因此经常低估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从而易导致错误的决策.本文将实物期权法引入油气勘探项目的风险投资决策中,系统地介绍了实物期权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实例.实物期权法作为一种战略经济评价的新方法,它改变了过去人们对不确定性因素的看法,不再将不确定性因素作为消权的因素来看待,而是研究如何利用不确定性因素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集层是典型的双相(固态相和流体相)介质.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传播时,会在地震记录上呈现明显的"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特征.摹于这一理论并借助KLinversion软件平台,对新疆油田X井区的两套主力油层进行了油气检测,其结果与区内钻井测试结果的符合性良好,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降低钻探风险,为该区油气藏勘探的井位部署提供...  相似文献   

8.
相秀芳 《天然气工业》2005,25(8):108-108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通过分析近地表土壤层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预测地下油气藏的存在。近年来,德国MicroPro公司采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在西北欧陆上和海上近6000km。区域进行了勘探,成功率达85%,并在17个油田225口井得到证实;美国GMT公司采用微生物勘探技术,先后在美国、阿根廷等十多个国家的86个油田进行钻前快速评价,成功率达80%。国外微生物勘探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勘探技术进入油气勘探技术体系中。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勘探技术正走向成熟,成为一项经济有效的直接找油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岩溶缝洞系统油气储层特征及其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在应用水文地质原理于可溶性油气储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单独划分出岩溶型油气储层。目的指导可溶性油气储层的勘探。结果该类储层内缝洞系统储集空间的几何结构复杂。流体在该系统内分隔储集。结论我国岩溶型储层有比较广阔的勘探前景,应加强油田水文地质研究。综合应用含油气系统预测法.岩溶发育条件分析法,油气水分隔储集特征研究法及油气藏流体泄漏调查法,进行该类储层的勘探。  相似文献   

10.
油气放射性勘探的振兴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放射性勘探油气的发展概况,探讨了油气放射性异常的机理及氡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实例,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方法定会在基础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更加成熟和完善,必将在油气勘探的进程中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储层横向变化大,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一般的反演方法对火山岩进行储层预测难度较大。由于谐振法完全依赖于地震资料,对于火山岩这类储层横向变化较大、井间变化较快、无法得到精确模型的储层,利用谐振法油气检测技术可以克服反演中受模型影响带来的误差。为此,利用谐振法技术对火山岩储层含气性进行了叠前谐振法油气检测。检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符合较好,符合率为80%。  相似文献   

12.
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前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劳伯梅耶和前苏联学者索柯洛夫创造了气测法,揭开了油气化探发展的序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指标,用于检测地表环境中与烃类微渗漏有关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检测地表微量油气信息的化探实验测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地表化探异常评价深部含油气性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尽管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尚无法准确评价油气藏的含油气层系、埋藏深度及其规模,然而国内外勘探实践结果证明,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在区域含油气性评价、检测圈闭构造中的直接油气信息、钻探靶区优选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勘探手段,对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常规油气勘探方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从现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来看,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油气化探技术与常规油气勘探方法相结合在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具有廉价、快速、直接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我国未来几十年油气勘探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地震直接油气检测技术及其勘探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常规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如复杂山地、前陆冲断带和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等),单一的纵波地震勘探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而与油气响应直接相关的非地震油气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也是降低复杂地区油气勘探风险和综合成本的有效途径。从非地震勘探技术进步和油气藏的物理化学属性特征出发,提出直接油气检测的非地震勘探思路,并通过一些勘探实例探讨直接油气检测的应用前提和条件。以此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工作者和各级领导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黄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以往黄海油气勘探在找油思路、勘探深度、勘探领域、勘探部署和勘探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南、北黄海地质构造、盆地演化、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黄海油气资源远景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首次应用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该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直接检测有利目标区之上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常和吸附烃异常,预测下伏有利目标区目的层段是否存在油气藏,并预测油气藏的含油气性质。针对白云凹陷深水区复杂地质条件、多种圈闭类型和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利用已钻构造作为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的正演模型,对新发现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最终将油气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的研究成果与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相结合,对微生物异常分布与油气富集规律间的关系作出了合理的地质解释,并对有利圈闭和区带进行了含油气评价,从而实现了直接发现油气藏的目的。应用实践表明,在白云凹陷深水区采用微生物地球化学烃类检测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新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测有利圈闭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16.
《海洋石油》2014,(3):33
<正>在油气勘探技术系列中,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是一种廉价、快速和直接的勘探手段。虽然经过80多年的发展,但油气异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地表干扰可造成"假异常";二是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真异常消失";三是油气异常的多样性造成预测的多解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含油气盆地流体动力学学科组研究员张刘平等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他们首先对油气异常开展研究,发现多种形成机制和相应的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油气预测,使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油田产量迅速上升,揭示了这一方法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油气勘探投资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经济评价是科学决策的保证。油气勘探投资存在巨大的资源和作业风险,因此其经济评价显得更为重要。由于缺乏可操作的方法,我国绝大多数油气勘探项目未作经济评价,严重影响了勘探投资经济效益的提高。该文分析了国内外经济评价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我国油气勘探的特殊性,建立了以净现值法为基础的油气勘探投资经济评价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还可获取储量,单井并能,井深,风险等技术经济边界,为勘探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球物理》2015,(2):27-31
依据Biot理论,地震波通过双相介质时,存在"高频共振、低频衰减"的现象。本文根据设计理论模型,应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技术模拟认为,当储层含有水或油时,出现低频增加、高频衰减的趋势,并且含水低频增加的趋势更为明显;当储层含有气时,出现高频衰减,验证了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传播频率发生变化。分析了不同油气检测方法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中的适用范围,其中,Y925地区沙三(Es3)中层第6砂组流体预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用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未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不断降低,成熟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备受关注。根据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储量发现规律,应用勘探效益法预测该区剩余可探明储量,并简要介绍了勘探效益法预测油气资源的原理和步骤。研究表明,金湖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约为(3320~3670)×104t,仍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实践证明,勘探效益法作为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合理回避了油气成因机理问题,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