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如何减少胎盘滞留和产后出血量一向为产科工作者所关注.1996年1月~1998年6月,随机观察116例产妇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脐静脉组)与由肘静脉注射缩宫素(肘静脉组)对胎盘娩出时间和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脐静脉组的效果显著优于肘静脉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脐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及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10 0例 ,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 ,经脐静脉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 10ml,时间 5~ 10min ;对照组 10 1例 ,胎儿娩出后即肌注催产素 2 0U。结果 实验组产后 2h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 64 .76ml,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减少 2 .0 3min(P <0 .0 1)。结论 脐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使钙离子直接到达胎盘血管床 ,促进子宫收缩、胎盘剥离 ,缩短第三产程 ,减少产后出血 ,疗效可靠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王莉 《北方药学》2016,(4):102+101
目的:分析及探讨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在预防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行阴道分娩的120例住院产妇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经肌注处理,研究组给予缩宫素经脐静脉注射处理。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胎盘残留发生情况和人工胎盘剥离术应用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的胎盘残留率和人工胎盘剥离术应用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有效避免胎盘残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缩宫素脐静脉注射配合双合牵引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顺产产妇在第三产程中应用脐静脉缩宫素静推加双合牵引胎盘娩出与用肌肉注射缩宫素效果比较。结果: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剥离胎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宫素脐静脉注射配合双合牵引胎盘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宫缩乏力,妊娠物残留造成的产后出血,并且操作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顺产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研究组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联合脐静脉注射钙剂。比较两组产妇各时段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产妇满意率等。结果研究组产时,产后1小时、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胎盘残留和胎盘滞留,第三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脐静脉注射钙剂预防产后出血,起效快,简单易行,不用输液,避免增加产妇静脉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胎盘滞留的常规处理方法为手取胎盘,手取胎盘增加了产后出血量和产后感染机会.我们采用脐时脉内注射催产素处理胎盘滞留,降低了手取胎盘率及产后出血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自1995-01~1997-12在我院正常明道分娩出现胎盘滞留的产妇68例.按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第2版的诊断标准[1]:胎儿娩出后30min胎盘未娩出者.随机抽取34例为观察组,年龄24~43岁,孕周37~42+3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4例.对照组34例,年龄25~40岁,孕周38~42+1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例.1.2方法观素组于胎儿娩出后30min由脐现脉注射催产素10u…  相似文献   

7.
胎盘滞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可妨碍子宫收缩,影响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及时关闭止血。1994年以来对我院部分胎盘滞留者行催产素脐静脉注入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第三产程观察组应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应用肌内注射缩宫素,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剥离胎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宫缩乏力、妊娠物残留造成的产后出血,且操作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滞留病因及处理,减少产后出血。方法选取临床38例胎盘滞留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胎盘滞留时间短的可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根据情况保守治疗或行子宫切除术。若产后胎盘滞留时间较长,有明显感染,再行清宫术。胎盘滞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胎盘滞留者,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缩宫素10~2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脐静脉注射.对照组42例采用产后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结果:治疗组产后胎盘剥离娩出时间3.4 min,对照组11.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胎盘娩出完整,对照组8例宫腔探查,行清宫术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出血65 mL,对照组平均23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后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  相似文献   

11.
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指在胎儿娩出后30min,而胎盘尚未娩出者。但如胎盘全部未从子宫壁剥离,虽然胎盘滞留,在一段时间内可无出血。因此,正确地分析与处理产后胎盘滞留,能够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且可以降低产妇的死亡率。近几年来,流产及子宫内膜感染等一些外在有害因素的增加,使产妇在产后发生胎盘滞留的机会也呈逐年增加趋势。笔者对2006年1月-2013年6月份我院发生的30例产后发生胎盘滞留的原因、预防和处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后胎盘滞留的原因,观察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产后胎盘滞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对照组患者单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胎盘娩出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产后胎盘滞留主要原因是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以及胎盘植入等。观察组患者的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滞留患者适宜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可明显缩短胎盘娩出时间,但氨甲喋呤易引起感染以及肝肾功能损伤,治疗中应注意用量,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地处西藏藏北高原,从1985年至1987年11月共收治在家分娩后胎盘滞留大出血而来医院就医者30例,占同期产后大出血151例的19.86%,同期产科住院为426例,因胎盘滞留致产后出血占7.04%。30例患者均世居藏北高原牧区,因产后胎盘滞留分别于产后3小时至5天,先后送来我院。追问病史,有16例有自然流产2次以上病史,10例有产后感染史.临床表现以胎盘粘连为主,其次为胎盘嵌顿,本文30例胎盘滞留患者全部合并感染,入院后均因抢救及时,使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I:患者37岁,住院号0643,孕9产7,自然流产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第三产程观察组应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应用肌内注射缩宫素,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剥离胎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宫缩乏力、妊娠物残留造成的产后出血,且操作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反搏治疗早搏30例疗效分析南平市中医院陈凌芳笔者曾对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脑血栓恢复期及脑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等70例病人进行了体外反搏治疗,收效甚佳。现将30例冠心病中伴有早搏的经体外反搏治疗疗效分析如下。一、病例选择30例中男19例、女1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89年~1994年4128例初产妇中,252例胎盘滞留的发病率,发病原因与人工流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胎盘滞留与人流次数及末次人流与再受孕间隔时间有关.所以落实综合避孕措施,对减少胎盘滞留,提高产妇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我院1989年4月~1994年3月间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128例, 最多人流次数为4次,胎盘滞留252例,发病率为6.1%.其中有人流史产妇516例.胎盘滞留92例.发病率17. 8%;无人流史3612例,胎盘滞留160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时间胎盘滞留的治疗方法。方法联合中药辨证施治、针灸治疗及人工剥离、清官术、手术等方式,治疗长时间胎盘滞留80例。结果80例患者均排出滞留胎盘,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胎盘滞留效果明显,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31例胎盘滞留大出血的救治体会倪雅凤沈翠芳(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州市313000)胎盘滞留指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仍未娩出者,是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威胁生命,增加围产期产妇死亡率。我院在1993...  相似文献   

19.
胎盘滞留是指在第三产程的时候,全部或者部分的胎盘、或者胎膜留在子宫内.100例生产过程中,大约会有2例发生胎盘滞留.近年来,由于流产、刮宫、剖宫产史及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增加,胎盘滞留有上升趋势,约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本文介绍着重介绍胎盘滞留的原因、后果、偏方治疗、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缩素宫体注射、肌内注射和脐静脉注射3种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分娩10min尚未结束第三产程的产妇126例分为宫组、肌组和脐组,每组各42例,3组分别应用宫缩素20IU宫体注射、臀部肌内注射和脐静脉注射,20min胎盘尚未娩出或胎盘残留者行人工剥离胎盘术,记录第三产程时间,观测产后2h和24h出血量,检查娩出胎盘的完整情况。结果:(1)宫组、肌组和脐组第三产程时间分别是(12.58±5.47)min、(16.24±6.34)min和(17.23±7.44)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O.05);(2)3组产后2h出血量分别是(207.35±105.73)ml、(253.91±108.45)ml和(259.69±110.23)ml;出血量与第三产程时间显著呈正相关(r=0.556,P=-O.036)。结论:在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和减少产后2h出血量上,宫缩素宫体给药优于肌内注射和脐静脉注射,产后2h出血量与第三产程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