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种群诱控树种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对11种1属120种树木抗虫性调查研究发现,椴树科和山茱萸科的一些树种是一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光肩星天牛种九诱控树种。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强引诱天牛成虫产卵,又不使其产生后代的诱控功能,在林分中有控制虫害的作用,为实现光肩星天 持生态控制提供了新的物种资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褐天牛交尾产卵行为和卵期、孵化率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褐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交尾 ,雌雄均无专一性 ,既能一雄多雌 ,也能一雌多雄 ;交尾次数对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成虫对产卵场所的树种和树性有显著的偏嗜性选择行为。据测定 ,在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平均卵期 4.0 4天 ,卵的孵化率为 85 .76%。  相似文献   

4.
椴树对光肩星天牛引诱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通过椴树,桦树和杨树虫口密度变化情况,确定了在一定距离和一定寄主范围内,椴树具有引诱天牛成虫产卵的作用,并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功能,这对于利用椴树营造生态型防护林预防天牛的为害,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桑天牛补充营养与为害杨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天牛成虫补充营养与产卵的关系,探讨杨树工业用材林受桑天牛幼虫为害较重的原因,结果表明,桑天牛成虫必须补充桑科植物营养,才能产卵繁殖后代;桑天牛成虫嗜食桑科植物,但却喜欢在杨树枝条上产卵,这就造成了树杨易受幼虫蛀害。  相似文献   

6.
几种诱杀松墨天牛方法的效果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3种方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松饵木能引诱到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成虫,且雌成虫能在松饵木上产卵,引诱剂对引诱怀卵的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较好。引诱剂和松饵木使用方便、安全,成本较低,大面积应用可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减少松材线虫传播机会。但单独使用达不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标。灯光诱杀远不如引诱剂和松饵木,且其成本高,安全性差,用于松墨天牛防治不宜提倡。利用引诱剂和松饵木在监测松墨天牛及松材  相似文献   

7.
天牛类害虫在各分布地区所联系的寄主树种,随着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而转移。天牛成虫觅食和寻找产卵场所,通常是植物体内挥发物对其引诱作用所致,在生产中常用饵木(饵料)来引诱,非偏好树种也可用来阻隔或切断天牛成虫侵入林分的途径,以减少害虫侵入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梣天牛幼虫危害椴树主干,成虫危害椴树叶柄,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林区1a发生1代,以老龄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即危害椴树活立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表层,于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5月份可利用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性。设灯诱杀成虫;5月上、中旬在成虫补充营养期,用绿色威雷对椴树树干树冠进行喷雾毒杀成虫;挂巢招引或保护啄木鸟,增加啄木鸟数量,可起到部分控制害虫数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区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区。危害杨、柳、复叶槭等树种,是我区人工林和行道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为全变态,一生要经历成虫、卵、幼虫和蛹四个虫期。幼虫危害严重,成虫虽也啃食嫩枝进行补充营养,但为害不大。在我区完成一个世代需2~3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约10天,6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的表皮,7月上旬产卵,产卵前咬一椭园形凹入的产卵穴,每穴产卵一粒,经半  相似文献   

10.
椴树杀卵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椴树有吸引光肩星天牛产卵又具有杀其卵之功能。显微解剖椴树产卵室和受害韧皮组织,观察其卵室和卵的变化情况,揭示了韧皮射线与髓射线流出物不仅作用雏形卵室,而且直指卵表面及卵孔。椴树杀卵机制有2种,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其一,刻槽部韧皮组织分泌物对天牛产卵前分泌物有抑制作用。对刻槽内产卵线有愈伤之功效;其二,由于产卵前分泌物不能腐蚀卵室壁,雏形卵室壁不被固定,卵室壁愈合回缩,卵被禁锢其中挤压变形直至死亡:研究椴树韧皮分泌物其目的则是提取、利用该物质用于非抗树种提高抗虫性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9.
针叶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后的保苗率是针叶树种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云杉属是针叶树种育苗最难的一个属,兰云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种子处理技术,苗木出土后,易遭病菌危害,立枯而陆续死亡。本实验采用了9种种子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5%K2MNO4水溶液浸种15min,再用冷水冲洗3~4遍,在自然冷水吸胀24h,后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和采用10%巴士消毒液以雾化状态喷雾于堆积的种子上,边喷边翻动,保持均匀;15min后冷水冲洗3~5次,用冷水浸种24h并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处理后,其苗木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