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医生:我大学毕业后,在众多竞争对手应聘中,便脱颖而出。这家公司老总待我不错,我也很争气,很快就荣升主任。我佩服老总的能力,被他的潜质深深吸引。接触  相似文献   

2.
低头     
《健康必读》2007,(6):29-29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相似文献   

3.
学会低头     
记得曾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尽!”“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的高度只有三尽,那人还不把天给截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相似文献   

4.
正紧张型头痛、脖子的后面有"结节"、肩膀像"岩石"一样硬、胸部肌肉感到酸痛、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容易发怒、睡眠不足、长期感觉全身疼痛、手臂和手感到麻木或刺痛、三叉神经痛……你有没有想到,这些症状都可能和长期低头有很大的关系。5倍的头重一个人的头颅重约5公斤。看手机、电脑时,头颅向前倾,通常呈60°角。这时由于物理杠杆作用以及重力作用,颈部肌肉要承受5倍于头部的重量,即25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5.
作为家长,您也许为下面的事情烦恼:一向听话的孩子长到十二三岁,突然有一天会跟您“顶嘴”了,您说您的道理,他(她)有他(她)的理由,有时让您理屈词穷,颜面尽失。  相似文献   

6.
低头见美丽     
《健康必读》2008,(6):56
几米的《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几米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写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璧昭(以下简称“璧”):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健康享受每一天》。《健康享受每一天》是一部大型健康生活教育系列片,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健康大课堂。从现在起,我希望你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抛开心中的烦恼,轻轻松松十分钟,和我一起学习如  相似文献   

8.
做倒立旋转动作的跳水及体操运动员中,绝少有死于中风的。这是因为——人们大多不大喜欢低头垂首。低头是一种肢体语言,暗示着服罪、认输、萎靡不振,而昂首挺胸则成了精神振奋、坚强刚毅的代名词。不过,若从养生保健角度看,适时低低头却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为人是直立行走的,心脏又处于人体的中上  相似文献   

9.
闲竹 《健康大视野》2014,(18):116-116
一个脾气暴躁的旅行家前往拜访一位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当天出门时情绪相当差,满脸的烦躁,旁人一看便知。 到达目的地时,他费力地解开纠成一团的鞋带,接着使劲把鞋子往角落一甩,于是大门“砰”的一声被砸了一下,也吓坏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凡是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皆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昏、头沉、眩晕、眼花、耳鸣、恶心、出汗、颈部和颈肩部酸痛。有的人甚至肩胛间区、肩部和上臂部有间歇性麻木感。少数人会出现短暂性的神情呆滞、视力减退等现象。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低头综合症”。低头综合症的危害不可小看,它已成为长期低头工作者的职业病,涉及面广,对学习和工作影响也很大。患有低头综合症者可采取以下方法防治。 1、颈肩肌锻炼:抬头、伸颈、转颈和扩胸练习,每次各  相似文献   

11.
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的孩子.而且90%以上的患儿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见到鼻血从孩子鼻孔滴滴答答流出来.爸妈经常惊慌失措地大叫:“快,快,仰起头来!”殊不知,一下子就犯了两个错误。  相似文献   

12.
人在犯错误时会下意识地低下头,而在自信心爆满时高昂着头:悲观者眼睛易往下看,乐观者眼睛易向上看,这里面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不大喜欢低头垂首,这不仅是生理上、也是思维上早已形成的一种定势。低头是一种肢体语言,暗示着服罪、认输、萎靡不振;而昂首挺胸却几乎成了精神振奋、坚强刚毅的代名词。若从养生保健角度看,长时间的昂首挺胸对健康并非有利,而适时的低低头,恰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求职与偏见     
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求职高峰又将来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意跳槽者,大家都在寻寻觅觅,考虑着未来。招聘会上很多单位门庭若市,网络招聘的热门岗位更是时常出现一天收到上千份简历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养生之偏见     
养生与保健真的不一样吗 近些年来,养生和保健这两个名词的确是热门词汇,不少人还强调养生是主动行为,是中国独有的,保健是被动行为,是外来的。故得出结论:养者,主动也;保者,被动也,养生优于保健。其实:养生,就是养护人生,也就是保护健康,养中含保护,保中含养护,养生与保健并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8.
去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寂静的某建筑学院宿舍区被刺耳的警笛声打破,在11号宿舍楼前,警灯在不停地闪烁着,从警察的对讲机里隐约地可以听到:407宿舍发现一青年男子被刺,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了……周围有搏斗的痕迹……取证完毕……嫌疑人已经逃跑……,不一会儿,对讲机里又传:嫌疑人已经投案自首了。  相似文献   

19.
程勉学 《家庭保健》2014,(10):57-57
海明威逝世后,他的墓碑上只简单地写了这么一行字:“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生于1899年7月21日,死于1961年7月2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行注明生卒年月的字,刻在墓碑的左下角,而墓碑的中央则是一片空白,仿佛是留给后人书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