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锌原卟啉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对照组(C 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 组)。C 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LP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30 mg· kg-1。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 h 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 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 LPS 后 L 组 PaO2持续下降,和 C 组相比其 PaO2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结束后 L 组和 C 组相比其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HO-1及 HMGB-1含量显著增加(P <0.05)。而 LP 组和 L 组相比其 PaO2显著改善,而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及 HMGB-1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MGB-1过度表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 LY294002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 Wistar 大鼠随机分入实验对照组(C 组)、脂多糖组(L 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 组)和 LY294002组(LY 组)。每组16只,且每组随机选取8只进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的分离。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 h 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 ATⅡ Akt 活性、Bax 蛋白表达及凋亡率。结果实验前各组 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 LPS 后 L 组 PaO2持续下降,和 C 组相比其 PaO2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结束后 L组和 C 组相比其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ATⅡBax 蛋白表达及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5),而 ATⅡAkt 活性显著降低(P <0.05)。而 LP 组和 L 组相比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ATⅡBax 蛋白表达及凋亡率显著降低(P <0.05),而 PaO2和 ATⅡAkt 活性显著升高(P <0.05)。而 LY 组加入 LY294002后明显抑制丙泊酚以上保护作用。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激活 PI3K/Akt 通路而抑制 ATⅡ的过度凋亡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LPS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每组20只。LPS和ED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10mg·kg-1)建立ALI模型,ED组随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5mg·kg-1)。LPS注射6h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提取肺组织测定干/湿重比值(D/W),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显著下降,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升高(P<0.05)。与LPS比较,ED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升高,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NS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肺内氧自由基,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产生。  相似文献   

4.
丁月梅  李秋根 《矿产勘查》2010,(1):25-28,F0003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ALI组(B组)、ALI+特布他林治疗组(C组)、ALI+特布他林+哇巴因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以10%水合氯醛3.5uL·g-1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A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g·kg-1,1h内注完;B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完;C、D2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射完后,再注射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5.0uL·g-1体质量,1h内注射完后。然后将大鼠头部抬高45°,光源照射颈部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A、B、C3组气管内滴注林格氏液1mL·kg-1,D组气管内滴注含哇巴因10-3mol·L-1的林格氏液1mL·kg-1通过建立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的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并测定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结果A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值、W/D值、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B、C、D3组(均P〈0.05),B、D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B组上述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B、C、D3组(P〈0.05),B、D2组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可通过上调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对液体重吸收,从而控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
目的分析脂联素、白介素-32(IL-32)和P-选择素在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脂多糖急性肺损伤组(LPS组)。LPS组通过注射LPS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观察2组大鼠注射后2、6、24和72 h肺组织及血清中脂联素、IL-32和P-选择素指标的变化。结果注射后不同时段LPS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IL-32和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NS组(均P <0.05);而LPS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脂联素水平低于NS组(P <0.05)。结论脂联素、IL-32和P-选择素可能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大鼠百草枯(PQ)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NC组),阳性对照组(PC组),UTI治疗小剂量组(SD组)、中剂量组(MD组)、大剂量组(LD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与UTI治疗组大鼠采用百草枯一次性灌胃染毒法(80mg·kg^-1)制作PQ中毒肺损伤模型,阴性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min后,SD组、MD组、LD组分别腹腔注射UTI 100、300、600U·kg^-1,NC组、P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4h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 PC组BALF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及肺损伤病理评分均明显高于NC组(P〈0.05);SD、MD、LD组BALF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及肺损伤病理评分较PC组均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UTI用量增加,逐渐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百草枯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加保护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中microRNA-16(miR-16)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等表达的调节。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不同物种间miR-16基因序列的保守性。通过小鼠气道向其肺内注入LPS(10 mg.kg-1),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iR-16、IL-6、TNF-α的表达水平;在培养的肺上皮细胞A549中采用miR-16 mi mic对miR-16进行过表达研究。结果 miR-16基因序列在斑马鱼、大鼠、小鼠和人中序列高度保守;miR-16在急性肺损伤病理过程中表达明显降低(P〈0.05);A549细胞中miR-1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相反,LPS诱导的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16在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病理过程中的表达降低,miR-16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LPS对炎症的诱发作用,表明miR-16在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 HSP70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诊 PCI 的AMI 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30例。曲美他嗪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曲美他嗪片60 mg,每次20 mg,每日3次。于 PCI 术前,术后7、14 d 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 HSP70,术前及术后第14天检测 LVEF、E/A 值。结果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比较 HSP70在术后第7天和14天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比较 LVEF、E/A 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心肌 HSP70表达,并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杨海玉 《矿产勘查》2014,(11):15-18
目的:观察吗啡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维甲酸诱导分化的 SH-SY5Y 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 组),给予 PBS 作用48 h;吗啡组(Mor 组),给予吗啡10μmol 作用48 h;吗啡+纳络酮组(Mor+Nal 组),给予纳洛酮100μmol 作用30 min,之后给予吗啡10μmol 作用48 h;纳络酮组(Nal 组),给予纳洛酮100μmol 作用48 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 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 Con 组比较,Mor 组 SH-SY5Y 细胞中 HSP7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01);与 Mor 组比较,Mor+Nal 组、Nal 组 SH-SY5Y 细胞中 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抑制(P <0.01或 P <0.001)。结论吗啡对 HSP70蛋白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岩  王庆  杨镇嘉 《矿产勘查》2014,(1):15-18,36,F000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及其凋亡相关因子Bcl-x1、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姜黄素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醋酸泼尼松组(C组)、姜黄素组(D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均采用气道内一次性注入5mg·kg^-1博莱霉素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A、B组大鼠每日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14L·kg^-1,C组大鼠每日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0.56mg·kg^-1,D组大鼠每日给予200mg·kg^-1姜黄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各组大鼠均于给药第28天称重后处死,留取肺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内凋亡相关因子Bct-x1、Bax、Caspase-3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D组大鼠一般状态、肺系数及病理学改变与C组相似,肺纤维化程度减轻。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肺组织内各因子蛋白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组大鼠体内各因子蛋白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大鼠体内各因子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在肺纤维化疾病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并且具有与激素相似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肺内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达到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程书榜  李林林  朱量  秦颖 《矿产勘查》2014,(2):17-19,F000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减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将60只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只。A 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ute nicrosis apoptonisis,ANP)模型由5%牛黄胆酸钠大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发而成,B 组手术进腹后翻动十二指肠,C 组使用温生理盐水持续腹腔灌洗30 min,10 h 后同 A 组造 ANP 模型。于最后1次手术后6 h 处死大鼠,检查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 IL-6、TNF-α和 IL-8及血清淀粉酶;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分别使用 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中 Hsp70和 NF-κB 的表达。结果C 组大鼠血清淀粉酶为(2845.70±204.78)U·L^-1,明显低于 A 组的(4064.93±188.97)U· L^-1,高于 B 组的(1221.47±54.58)U·L^-1(均 P <0.05);C 组大鼠血清 TNF-α、IL-6、IL-8明显低于 A 组,高于B 组(均 P <0.05);C 组大鼠胰腺组织 Hsp70 mRNA RQ 值明显低于 A 组,但高于 B 组(P <0.05);NF-κB 在胰腺中的表达:A 组部分细胞核强阳性染色,胞浆中弱阳性染色,B、C 组细胞核染色明显减弱,胞浆则未见染色。结论HSP70可以通过调控 NF-κB 从而下调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改善大鼠 ANP 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丹参素(Salviamiltiorriza Bunge,SB)或锌原卟啉(ZnPP)预处理的大鼠肝脏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研究丹参素对HO-1表达和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24只。A组灌注保存液为乳酸林格液(LR),B、C组为SB(300 mg·kg^-1)+LR,A、B组大鼠在制模前24 h用生理盐水5 mL行腹腔注射。C组在制模前24 h用ZnPP(1.5 mg·kg^-1)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脏低温灌注保存模型,在保存0、1、3、6 h后,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肝脏HO-1 mRNA表达的情况,光镜观察肝细胞形态改变。结果①B组大鼠肝脏H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比其他2组高(均P〈0.01)。②B组肝脏病理评分明显优于其他2组(均P〈0.01)。病理评分和HO-1的表达呈负相关(r=-0.816,P〈0.01)。结论丹参素灌注保存液可以诱导大鼠肝脏中HO-1的过表达,对肝脏低温保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熊晶  王能霞  刘焕兵  胡春林  尹林 《矿产勘查》2011,(5):10-14,18,F0003
目的研究CPR期间给予肝素钠和小剂量高渗盐水治疗对复苏后兔小肠微循环灌注障碍的影响。方法 60只家兔开胸致室性颤动(室颤),室颤5 min后行胸内CPR,CPR过程中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2 mL.kg-1.10 min-1或生理盐水2 mL.kg-1.10 min-1和普通肝素钠60 U.kg-1组(H组)或7.5%NaCl 2 mL.kg-1.10 min-1+普通肝素钠60 U.kg-1组(HSH组),每组20只。观察各组小肠灌注区域;室颤前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测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及内毒素(ET)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过程中各组之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经历5 min心脏骤停(CA)和CPR后,ROSC后30 min仍有严重的微循环灌注障碍,H组和NS组相比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H组和其他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C后20、30 min HSH组血浆sP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均P〈0.01)。各组之间ET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后随着自主循环的恢复,兔血浆ET浓度明显升高,并随着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延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ROSC后30、60、120 min,ROSC 3、4 h时HSH组、H组ET浓度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SH组和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R期间给予肝素钠和小剂量高渗盐水治疗可以改善复苏后兔小肠微循环灌注障碍,降低复苏后兔血浆内毒素浓度,并不增加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阿霉素所致心力衰竭大鼠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抗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EPO组、心衰组和对照组(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ADR)建立心衰大鼠模型,EPO组每日给予EPO50U·kg-1;心衰组每日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10周。第11周行心脏超声检测并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心肌组织中FasmRNA的表达,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心衰组相比,EPO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MDA及FasmRNA的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减少、SOD活力增加(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大鼠SOD活力下降、MDA水平升高、FasmRNA的表达及心肌细胞AI指数增加(均P〈0.01)。结论EPO能显著减轻阿霉素诱导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心功能,且此作用可能与氧化应激能力及细胞凋亡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臂丛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大鼠的一侧,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于腋鞘内注入生理盐水1mL,利多卡因L1-L4组于腋鞘内分别注入0.25%、0.50%、1.00%、2.00%利多卡因1mL,左旋布比卡因Z1-Z4组于腋鞘内分别注入0.25%、0.50%、1.00%、2.00%左旋布比卡因1mL。给药5d后,检测9组大鼠臂丛神经动作电位(AP)最大振幅、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L2-L4组、Z3-Z4组臂丛神经AP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组内比较:随着药物浓度递增,L2-L4组、Z3-Z4组臂丛神经AP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相同浓度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比较:利多卡因组臂丛神经AP的最大振幅降低,NCV减慢(P〈0.05)。结论相同浓度利多卡因对臂丛神经功能的损害较左旋布比卡因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肺组织真菌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将70只小鼠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5只和B组45只。B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80 mg.kg-1.d-1,A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于8、24、48 h杀死小鼠,分离肺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小鼠肺组织胞浆中TNF-α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A组小鼠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4 h后、B组小鼠腹腔注射CY后8、24、48 h分别鼻吸入烟曲霉菌孢子,各组小鼠分别在感染24、96 h处死,匀浆肺组织培养,计数菌落数。结果 B组CY处理后8、24、48 h肺组织TNF-α水平分别为0.152±0.011、0.314±0.029和0.631±0.035,显著低于A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水平(0.812±0.043)(P〈0.01)。B组3个时间点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小鼠8、24、48 h肺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A组[(0.028±0.007)、(0.075±0.004)、(0.125±0.009)U.g-1vs(0.218±0.015)、(0.208±0.036)、(0.211±0.012)U.g-1,均P〈0.01]。A组烟曲霉菌菌落数在24、96 h时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1)。结论小鼠肺组织TNF-α表达下调,降低了肺组织MPO活性水平,导致抗感染天然免疫抑制,是机体发生机会性真菌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