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生产的高速PCR的SpeedCycler2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提高PCR升降温速度,提高模块温度与样品溶液温度一致性,来极大地降低每个PCR循环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整个PCR反应速度的目的。指出了高速PCR提高PCR产物的特异性的可能性。同时也列举了高速PCR在人类基因组学,长片段DNA植物基因组学,及在法庭科学等方面应用,指出了高速PCR技术为各项基因研究可能带来的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如今,不用购买新型的qPCR仪器就可以实现用更短的测试时间来获得高质量的数据。通过一种快速qPCR分析方法,研究者们无需大量投资就可以提高实验通量。这种方法采用了一种高速qPCR高效混合器,从而减少了变性时间并将退火/延伸时间结合起来。该方法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通量。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款实时荧光PCR芯片及其检测平台.其中PCR芯片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及实时荧光反应等功能;检测平台实现实时荧光检测、分析及处理等功能.该检测平台由注射泵系统、实时荧光信号采集系统和PCR温度控制系统等组成.并成功地实现了从血液中提取白细胞及同一腔体中PCR反应、检测以及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实时荧光PCR芯片的控制与检测实验结果,达到了设计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频脉冲信号参数测试系统,可高速高精度测量脉冲信号的幅度、频率、占空比、上升时间等参数。装置利用FPGA的高速和并行特点,实现脉冲信号参数的高速采集;通过与单片机之间的实时通信,进一步增加了数据的后处理能力;采用等精度测量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缩短了测量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测试仪精度高、可靠性好、误差率低,可用于电信号参数测量、仪器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化测量、测试仪器。本文采用虚拟仪器的CVI开发环境,实现了荧光PCR仪器中所涉及的多线程通信.通信以RS-232为基本协议,工作站与测控板之间采用串行异步通信的方式.并且可以实现多种类型变量的数据交换,使工作站能更好地实现对PCR测量装置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PCR仪温度校准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PCR仪温度校准系统.系统对特征点的温度检测和处理后能给出PCR仪基座的温度均匀性和对称性,同时对采集到的多点温度数据运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处理,得到更接近真实基座温度的融合温度,从而可以得到仪器的温度示值误差,以实现对PCR仪的设定温度进行校准.系统选择LabVIEW作为开发软件,能自动生成检测报告.系统的温度校准不确定度优于0.03℃.实验表明,建立的温度校准系统可以用于目前大多数使用中的PCR仪温度的在线校准.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渗透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领路者“PCR”技术也在中学生物教材中跃然纸上。一直以来,中学开展PCR实验的教学效果都不尽理想。本文主要从引物设计,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Tm值的合理选择几个方面谈谈对改善中学PCR实验的几点思考,同时还对防治实验结果的污染及检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集成化PCR生物芯片是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将PCR与样品制备、杂交分析等过程集成到单一芯片上的微装置。着重介绍PCR-DNA微阵列杂交生物芯片的最新发展及PCR-样品制备集成的生物芯片,最后预测了集成化PCR生物芯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温度控制系统是PCR仪中的核心技术,为了提高温度控制的效果和精度,分别从硬件、软件、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PCR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微滴式数字PCR中低浓度荧光微滴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PCR检测过程中,确定微滴是否为阳性直接影响最终浓度,也是影响仪器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自动分类方法并未考虑到数字PCR技术中浓度对结果误差的影响,导致在低浓度下自动设置的方法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的荧光微滴分类方法,讨论了不同浓度下误分类对结果可能的影响,据此确定了分布模型参数,并在自行研制的微滴式数字PCR仪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经本文方法分类后,样品中目标拷贝数在5~5 000的范围内线性回归的r_2=0.995 6,这意味着广义帕累托分布较好地拟合了微滴荧光强度边界分布,本文提出的荧光微滴自动分类方法在低浓度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微流控PCR芯片技术是芯片研究领域的热点,具有较高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本文介绍了微流控PCR芯片技术的概况、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医DNA检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新近发展起来的以大规模集成流路(IFC)芯片为基础的数字PCR技术。指出PCR已被证明可用于除外伤和营养不良症以外所有其他疾病的分子诊断。但是传统PCR技术有误诊率高的缺点,即便采用传统的数字PCR技术,也还会有2%以上的差错率。但是当采用IFC芯片作数字PCR检测时,将可使测量准确度达到99.75%以上,并可做绝对测量,因而在各种疾病早期分子诊断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设计采用了将PCR加热器芯片与微反应腔阵列相分离的思想,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制作微加热芯片,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作一次性使用的微反应腔阵列.这样既可实现PCR的微型化,提高反应速率、节省反应试剂,又可解决生物兼容性和PCR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肿瘤一直以来就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顽疾,近年来肿瘤疾病的爆发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如今我国肿瘤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病例数的55%。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是一种通过检测PCR产物中荧光讯号的强度从而进行定量的技术,这实现了对核酸信息量的分析比较。相对于常规的定性PCR技术,其具有检测范围宽、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特性强、定量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及医学领域尤其是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型、分期、预后诊断等。本文概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PCR生物芯片微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生命科学研究及诸多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PCR生物芯片是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的能够实现PCR扩增反应的微装置。文中给出了基于MEMS技术的PCR生物芯片的微加工技术及加工方法,特别对集成在芯片上的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的微加工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它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预测了PCR生物芯片微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要克服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目前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广为应用的技术。PE公司推出的GeneAmp PCR System9600是目前较为先进的PCR扩增仪,在温度控制、方便操作、扩展功能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本文就该型PCR扩增仪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基因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微生物质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食品,农产品中致病菌检测及细菌鉴定的主要方法。针对病原菌准确、快速分析的要求着重介绍了商品化的全自动PCR技术(BAX系统)、全自动核糖体RNA基因指纹技术(RiboPrinter系统)以及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微生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