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聚类和支持向量机的话务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单因素时问序列模型进行话务量预测的不足,建立基于模糊C均值(FCM)聚类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多元回归话务量预测模型.模型使用FCM算法对话务量的原始样本集聚类,选择与待预测样本特征最相似的样本子集作为训练集.使用SVM训练样本,通过决策回归函数预测话务量.实际话务量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较周期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庞淑敬  彭建 《微计算机信息》2012,(1):161-162,172
针对数据集中若存在孤立点或者是噪声数据会影响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的聚类性能问题,本文将离群点的辨认方法与FCM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FCM聚类算法。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孤立点或噪声数据对正常数据的影响,提高了FCM算法的聚类精度。将该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与FCM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经典的模糊C均值(FCM)算法中,聚类数需要预先给出,否则算法无法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FCM算法的应用范围。针对FCM算法中聚类数需要预先设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首先,通过运行FCM算法得到隶属度矩阵;然后,通过隶属度矩阵计算类内紧密性和类间重叠性;最后,利用类内的紧密性和类间的重叠性定义了一个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该指标克服了FCM算法中类数需要预先设定的缺点,利用该指标可以发现最符合数据自然分布的类的数目。通过对人工数据集和实际数据集的测试表明,对于模糊因子取1.8,2.0和2.2三个不同的常用值,均能发现最优聚类数。  相似文献   

4.
薛潇  刘以安  阚媛  魏敏 《计算机仿真》2010,27(6):151-154
在研究网络安全问题中,针对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在海量的入侵检测数据中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运行效率低下以及结果稳定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FCM和广义回归网络(GRNN)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算法.根据GRNN的高速全局寻优特点,利用FCM将原空间的待分类样本进行聚类,利用距离FCM聚类中心最近的样本点训练GRNN模型并更新中心点,直至得到稳定的聚类中心.为解决传统的FCM在入侵检测中结果稳定性差和收敛性差,检测精度低的问题.经仿真实验结果证明,结合的方法有效的克服上述缺点,提高了数据的检测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算法鲁棒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噪声图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因为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具有对噪声数据敏感的缺点,该算法通过提升意义更趋明晰的模糊隶属度来改变模糊聚类中的目标函数,即通过在标准的FCM算法中使用到类的Voronoi cell的距离来取代到类的原型的欧氏距离,从而增强了聚类结果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较之于FCM对于噪声图像的分割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入侵检测中的自动决定聚类数算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简称FCM)在入侵检测中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决定聚类数算法(fuzzy C-mean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简称F-CMSVM).它首先用模糊C均值算法把目标数据集分为两类,然后使用带有模糊成员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he,简称SVM)算法对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目标数据集是否可分,再迭代计算,最终得到聚类结果.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算法得出的隶属矩阵作为模糊成员函数,使得不同的输入样本可以得到不同的惩罚值,从而得到最优的分类超平面.该算法既不需要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标记,也不需要指定聚类数,因此是一种真正的无监督算法.在对KDD CUP 1999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得到最佳聚类数,而且对入侵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约简数据集的FCM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在使用欧氏距离计算样本与类中心点的距离时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约简的FCM聚类算法.该算法根据粗糙集理论对初始数据进行属性约简,消除数据对象中的冗余值,然后再对约简后的属性集进行模糊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FCM算法的距离函数计算量,在不降低聚类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FCM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FCM)算法在欠定混合矩阵估计中精度低、鲁棒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优化FCM(GASA-FCM)混合聚类和霍夫变换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了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全局搜索、高精度的优点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强大的空间搜索能力,将经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得到的聚类中心点赋给FCM,避免了初值选择的随机性。再利用霍夫变换对聚类得到的每一类数据的中心进行修正,提高混合矩阵的估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明显改善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混合矩阵估计精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进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初始值和噪声数据敏感,且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选择和变异机制的蛙跳FCM算法(SMSFLA-FCM)。该算法首先将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引入蛙跳算法的更新策略中,按照一定的概率选择适应度值较优的青蛙代替较差青蛙,并对每只青蛙个体以不同的概率变异;再用改进后的蛙跳算法求得最优解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利用FCM优化初始聚类中心;最后求得全局最优解,从而有效克服了FCM算法的缺点。人造数据和经典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SMSFLA-FCM与SF-LA-FCM和FCM聚类算法相比,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且迭代次数更少,聚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二阶模糊聚类算法的雷达目标距离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翔  周代英 《计算机应用》2011,31(2):399-401
针对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敏感于聚类中心初始值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模糊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传递闭包(TC)算法无初始化的优点,先对样本集按一定分类水平进行划分,选取若干类,求得这些类的样本均值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一方面能够获得理想的聚类中心初始值,同时还能通过分类水平值来优化聚类中心数和聚类中心,避免局部最优,克服一致性聚类。利用该算法对三类飞机目标的实测一维距离像数据进行了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阶模糊聚类方法的识别率比FCM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聚类集成算法难以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的聚类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并行FCM聚类集成算法。算法利用随机初始聚心来获取具有差异化的聚类成员,通过建立聚类成员簇间OVERLAP矩阵来寻找逻辑等价簇,最后利用投票法共享聚类成员中数据对象的分类情况得出最终的聚类结果。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加速比和扩展性,具有处理较大规模数据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并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存在冗余数据敏感、参数选取困难、并行化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lief和BFO算法的并行SVM算法RBFO-PSVM。首先,基于互信息和Relief算法设计了一种特征权值计算策略MI-Relief,剔除数据集中的冗余特征,有效地降低了冗余数据对并行SVM分类的干扰;接着,提出了基于MapReduce的MR-HBFO算法,并行选取SVM的最优参数,提高SVM的参数寻优能力;最后,提出核聚类策略KCS,减小参与并行化训练的数据集规模,并提出改进CSVM反馈机制的交叉融合级联式并行支持向量机CFCPSVM,结合MapReduce编程框架并行训练SVM,提高了并行SVM的并行化效率。实验表明,RBFO-PSVM算法对大型数据集的分类效果更佳,更适用于大数据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针对谱聚类融合模糊C-means(FCM)聚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功能模块挖掘方法准确率不高、执行效率较低和易受假阳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谱聚类的不确定PPI网络功能模块挖掘(FSC-FM)方法。首先,构建一个不确定PPI网络模型,使用边聚集系数给每一条蛋白质交互作用赋予一个存在概率测度,克服假阳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二,利用基于边聚集系数流行距离(FEC)策略改进谱聚类中的相似度计算,解决谱聚类算法对尺度参数敏感的问题,进而利用谱聚类算法对不确定PPI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数据的维数,提高聚类的准确率;第三,设计基于密度的概率中心选取策略(DPCS)解决模糊C-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敏感的问题,并对预处理后的PPI数据进行FCM聚类,提高聚类的执行效率以及灵敏度;最后,采用改进的边期望稠密度(EED)对挖掘出的蛋白质功能模块进行过滤。在酵母菌DIP数据集上运行各个算法可知,FSC-FM与基于不确定图模型的检测蛋白质复合物(DCU)算法相比,F-measure值提高了27.92%,执行效率提高了27.92%;与在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识别复合物的方法(CDUN)、演化算法(EA)、医学基因或蛋白质预测算法(MGPPA)相比也有更高的F-measure值和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确定PPI网络中,FSC-FM适合用于功能模块的挖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具有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GA)的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采用高斯变异算子,提高了遗传算法在每个峰值附近的局部搜索能力,用基于复相关系数的加权欧式距离代替欧式距离,改进了FCM算法的聚类目标函数.用改进的算法对国际标准测试数据Iris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健壮性,提高了聚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软硬结合的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的是对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的改进,在原有的模糊C-均值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软硬结合的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之前加入一层硬C-均值聚类算法。硬聚类算法能比模糊聚类算法以高得多的速度完成,将硬聚类中心作为模糊聚类中心的迭代初值,从而提高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收敛速度,这对于大量数据的聚类是很有意义的。用数据仿真验证了这种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比模糊C-均值算法迭代调整过程短,收敛速度快,聚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算法初始化时需要人为设定聚类类别数、随机初始化聚类中心,致使该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蚁群算法中引入信息素更新机制,使其输出的聚类中心更具全局优化的特征和较强鲁棒性的特点;用蚁群算法得到的聚类中心来初始化FCM算法的聚类中心,解决了FC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的问题;使用结合熵信息与数据几何结构的聚类有效性评价方法对FCM算法和优化FCM算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FCM算法性能更优.在仿真实验中,利用提出的优化算法和FCM算法对自然图像、纹理图像和SAR图像进行分割实验,从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和算法的实时性做对比实验,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图像分割的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图像模糊c-均值(FCM)聚类分割方法。该方法一方面通过特征映射减少数据量,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算法的计算步骤以减少迭代过程的存储量,从而大大缩短图像分割的运行时间。应用于图像分割的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保持原有FCM分割效果的同时大大缩短了CPU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地面反作用力的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由三维测力台构建的步态通道获取步行时足底受到的三方向地面反作用力,并采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时频域特征,利用模糊C 均值聚类算法从中挑选出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子集,最后在训练样本上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分类器,并在测试集上进行步态识别.为提高识别率,对样本进行拆分和波形对齐操作,并设计多分类器以降低步行速度变化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在103人的步态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即使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存在对初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收敛的缺陷,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FCM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Improved PSOFCM,并建立基于熵的聚类有效性函数,对聚类算法的性能进行客观评价。数据集实验表明,Improved PSOFCM算法不仅能克服传统FCM算法的不足,而且在聚类正确率和有效性上也优于基于粒子群与基于遗传优化的FCM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