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中青年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ldial infaration AMI)的心电图(electrocardlogram ECG)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以利于临床防治?方法:收集AMI病人76例?老年组43例(年龄〉60岁)?中青年组33例(年龄〈45岁)?比较两组间ECG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部位。结果:中青年组AMI病人以单支病变为主,其中以左前降支多见。梗死部位以前(间)壁为主。老年组AMI以冠脉多支病变多见,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多见。结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AMI病人在冠脉病变和心肌梗死部位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老年再发性心肌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发性心肌梗塞(MI)是老年冠心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56例再发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再发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危险因素,防止再梗塞发生,改善老年冠心病人的预后。l对象与方法1.l对象:我院1986年6月~1996年8月间收住院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467例,老年MI210例(45.0%),其中老年再发性MI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60~87岁,平均67.8岁。同期老年人初发AMI154例,男121例,女33例,年龄60~89岁,平均64.8岁。1.2方法:再发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1)既往有确切的AMI病史或有ECG…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病死率较高的心脏急症之一,随着AMI治疗的进展,溶栓疗法的广泛应用,其病死率大大降低,但有关AMI溶栓疗法指征,大多认为:年龄越大,溶栓效果越差,我们分析了我院1992年1月~1994年7月50例AMI(两个年龄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资料,结果表明:溶栓疗效与年龄因素关系不大,提示临床医生应避免因单纯年龄因素而将老年人排除在溶栓治疗之外。现报告如下。三资料与方法1二1病例选择50例AMI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44例,女5例。年龄>65岁(684士3.5)13例,<65岁(53.4士7.5)37例。前壁…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AMI患者血小板数目、体积的变化,我们分析了AMI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的资料,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及不同梗死部位、范围的血小极参数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MI组:系1994年12月~1998年12月我院监护病房的AMI患者81例,其中男59例,女22例;年龄33~78岁,平均(59.04±12.11)岁。其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酶改变均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包括前间壁、前例壁、局限前…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出院后的病死率,作者对患者长期预防性应用卡托普利加美托洛尔,并以单用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对AMI存活率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在本院1996~1998年住院存活的76例AMI病人进行长期预防性药物治疗,按住院顺序将其分为:卡托普利组(A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1.9(45~79)岁;美托洛尔组(B组)23例,男性1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42~72)岁;卡托普利加美托洛尔组(C组)28例,男性21例,女性7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4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性别分析,按患者年龄分为4组:(〈45岁,45~54岁,55~64岁,〉165岁)比较发病率、发病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症、并发症、支架植入术(PCI)例数。结果4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11:1,25:1,2.47:1和1.16:1。女性较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晚10年,女性患者行PCI例数少于男性。绝经后女性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对老年女性AMI的临床特点有重要影响。应提供女性对AMI的认识,及时、合理、积极的治疗AMI。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心肌酶谱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应用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按AMI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学、CTnI诊断为AMI40例患者是我院住院及门诊已明确确诊为AMI的病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42~85岁;31例正常对照均为身体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38~80岁。  相似文献   

8.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大进展。我们从1994年起采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对13例AMI病人行静脉溶栓治疗,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凡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及无禁忌证的AMI住院病人,均接受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6~84岁,平均64.6岁;(2)梗塞部位:前壁4例,前间壁2例,广泛前壁3例,下壁3例,下壁并前间壁1例。1.2AMI溶栓治疗适应证:(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2)至少有2个相邻胸前导联或Ⅱ、Ⅲ、aVF中至少有两个导联的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延迟溶栓治疗(心梗症状出现6~24小时)疗效及安全性目前在临床溶栓治疗中是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作者对7例急性心梗症状出现6~24小时的病人行溶栓治疗,与9例早期溶栓、15例不溶栓者分别在疗效、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对照,对AMI延迟溶栓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人均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EKG:Ⅱ、Ⅲ、aVF和/或V1~V6至少二个相邻导联ST抬高,心肌酶异常升高,临床符合心肌梗塞诊断。对照组:心梗症状出现6小时以内的病人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38~79岁,平均62.2岁。…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相关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因方便、易行、有效,已被临床广泛接受。为使静脉溶栓治疗AMI达到最佳效果和安全,本文对163例AMI患者接受尿激酶制剂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病死率及出血发生率,按不同溶栓时间、不同剂量、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进行了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4年10月~1997年3月湖南省14家医院住院的AMI患者163例,其中男124例,女39例,年龄35~85岁。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①胸痛持续1/Zh以上,含硝酸甘油不缓解;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ZmV(前壁AMI)…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可通过免疫粘附作用,发挥其携带、运输及清除免疫复合物(CIC)等免疫效应,红细胞的免疫性可作为评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1]。为此我们检测了冠心病(CAD)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未稍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共同步进行AMI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测定。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对照组:35例,均为正常人,年龄39~66岁;其中男19例,女16例。CAD组:为本院经临床确诊为CAD(不包括AMI)100例,年龄38~74岁;男63例,女37例。AMI组:30例,年龄47~74岁;男17例,女13例。诊断标准参照方析主编的现代内…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后,坏死和缺血心肌的范围和面积的大小与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临床心功能的分级密切相关。并由此估计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我们运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40例AMI病人测定灌注缺损的大小,计算LVEF值,并与临床心功能分级作对照。结果发现它们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对临床有指导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995年6月,我们对40例初发或再发的AMI病人进行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检查。病人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为68.78士7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1…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开展两周程序康复.本文探讨其在AMI早期施行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对象:康复组:取1993年4月以来符合ISFC/WI4O诊断标准的未经溶栓或溶栓无再通者的AMI50例,入院时无严重合并症,仅7例次合并目度泵功能不全,6N次下留梗塞者合并Ⅱ-°AVB。男46例,女4例;年龄57.56土9.05岁(36~69岁)。对照组采用同期入院的AMI患者,亦无三大并发症。男47例,女3例;年龄58.36±9.63岁(34~73岁)。1.2康复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康复组采用我院制定的2周康复程序,见表1。有轻微合并症者在病情…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夹心ELISA法和油度乳胶凝集法,测定了165例手脚病发生后6h之内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可疑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日本病人和10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日本健康志愿者血清人。心脏型胞浆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c)和肌红蛋白浓度,并计算肌红蛋白/H-FABPc比值,比较它们对早期诊断AMI的意义。165例患者中,99例诊断为AMI,66例为非AMI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临床分级IIB18例,IB6例。2例AMI患者在急救车上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90例AMI病人及所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别于发病后的22~32天及入院后4…  相似文献   

15.
用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AM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损的心肌组织释放心肌蛋白质进入血浆的含量,是排出或确诊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诊断参数。肌红蛋白(Mb,18kDa)和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5kDa)的血浆水平都是在冠脉栓塞2~3h内检出的早期生化标志物。然而,FABP是一种新的标志物,对AMI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未见评价。最近,一种高特异性人心F。\BP单克隆抗体的EI,ISA方法能测定血浆中低含量的FABP,从而可更准确地检测健康人或AMI病人血浆中FABP水平。受试健康人79例(男门,女18,年龄20~sl岁,平均35岁);已证实为AMI病人83例(男64,女19,年龄2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曲马多治疗慢性腰背部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阶段临床试验:(1)清洗期:(2)为时3周的标记开放试行期;(3)为时4周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治疗期。380名年龄在21至79岁之间的,患有慢性腰背部疼痛,没有或很早以前背部手术史的门诊病人入选标记开放期,并用曲马多400mg/天治疗。标记开放期末,可以接受曲马多且治疗有效的病人进行双盲期,被随机分配继续用曲马多治疗或转为使用安慰剂。退出标记和期的原因包括不良事件(78人,20.5%)、药物无效(23人,6.1%)或其他原因(25人,6.6%)。254名病人进入双盲期,期间每日药量控制在200-400mg曲马多或等量的安慰剂。双盲期结果变量的评价指标为患者因疼痛不能充分缓解而退出的时间。结果:曲马多组和安慰剂相比较,因治疗失败而退出的时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Kaplan-Meier分析曲马多组由于治疗失败造成的累计退出率为20.7%,安慰剂组为51.3%。在双盲期的末次随访时,曲马多组病人的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10cm级)为3.5cm,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病人(5.1cm)(P≤0.0001)。在McGill疼痛问卷(P=0.0007)和Roland失能问卷(P=0.0001)上曲马多组病人的评分显著优于安装剂且。127名曲马多组病人中的5人和127名安慰剂组病人中的6人由于不良事件而退出双盲期治疗。曲马多组的常见不良事件有恶心、头晕、嗜睡和头痛。结论:对曲马多接受程度良好的病人来说,曲马多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慢性腰痛部疼痛。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并肿瘤抗凝及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AMI)并肿瘤抗凝及溶栓治疗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治疗组为AMI并肿瘤患者23例,AMI诊断参照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男16例,女7例,年龄40~65(平均58.4)岁.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静脉滴注L-肉碱(L-carnitine),发现其在缩小梗塞面积、预防梗塞后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AMI患者对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均为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确诊患者,且除外入院时伴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泵衰竭及发病24h以后入院者。治疗组男17例,女7例,年龄30~76岁(平均53.7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平均8.1h。对照组男18例,女5例,年龄32~80岁(平均54.8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平均8.8h。伴有心律失常例数分别为4例及3例。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探讨青年人AMI发病规律及特点,作者对本院1992年以来收治的248例AMI中的青年人28例AMI进行了分析,并与32例老年人AMI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1!I$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住院病例,青年组AMI28例,男26例,女2例,年龄32~45岁,平均39.5岁。老年组AM1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61~85岁,平均69.13岁。两组病例均有典型的AMI发病过程,心电图呈AMI的动态改变,心肌酶明显升高。AMI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对AMI的诊断标准。急性期后(除2例非透壁心梗外)遗留病理…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我们对15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证实为AMI,根据Killip分级,心功能在Ⅰ~Ⅱ级,心律失常能被药物控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52~80岁)。全部病例入院后按AMI常规治疗,有溶栓指征给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cK峰值、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及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例数上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1.2方法(1)早期康复组治疗方案:第一二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