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公司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查明原因,卫生监督员进行了现场调查,但在调查取证中存在影响认定食物中毒事件的不全因素,以致最终不能确定该起事件为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外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2003年10月份江西省铜鼓县某宾馆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认定系由沙门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7年9月新沂市某镇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是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4日,湖南省嘉禾县莲荷乡石丘村胡某家发生一起烹食猫肉引起5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析,该事件被认定为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1日,济宁市任城区某村因举办婚宴引发1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认定是1起由摩氏摩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对南通开发区某造船厂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认定是一起因食用未熟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学校、工厂、建筑工地、快餐店等易发生豆角中毒的餐饮单位,应加强卫生监管,强化卫生知识培训,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10年07月20日高淳县阳江镇北同村徐子标家因进食被农药污染的长豆角,造成5人食物中毒.其中一名儿童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测,认定为一起因食用农药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和7月,无锡市滨湖区某机械公司集体食堂和某电子公司集体食堂分别发生56人和28人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验,认定是由副溶血性弧菌交叉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食品在加工、贮存、销售及食用等过程中受到病菌或毒物污染所致。在实际工作中,确认一起食物中毒的中毒原因,确定责任人,这不仅关系到对造成中毒事故的当事人的行政处理,而且还牵涉到食物中毒受害者的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认定。因此食物中毒原因的明确判定和主要责任人的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东县1998年发生一起84人的集体食物中毒,由于经过的环节多,涉及的面较广,调查确认几经波折,最终确定为食用受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凉拌百叶引起的。这是一起在中毒原因确认和行政责任认定方面的典型案例。现将调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3日,南京市六合区开发区某村民因女儿过生日承办宴席,发生了起食物中毒,参加就餐的亲友120余人,18人出现中毒症状经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认定是由变形杆菌污染熟虾子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夏,我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多名消费者先后在两家饭店聚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认定食物中毒是由饭店甲引起.如何鉴别和确认肇事饭店,给违法者以制裁,还无辜者以清白,成为摆在卫生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执法人员经过全面调查取证,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缜密分析,最终确认这是一起由饭店乙制售不洁中餐所引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酒家内部职工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进行探讨。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等的调查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进行食物中毒法律责任的认定。 [结果 ]对酒家职工食堂经营性质的判定等产生了较大的争议 ,但酒家对食物中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结论 ]监督员应提高办案水平 ,拓宽思路 ,为调查取证和行政处罚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 0 1年 1月 1日卫生部发布了《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第二章中明确了食物中毒事故法[收稿日期 ] 2 0 0 10 72 4定报告单位 (人 ) ,其源头法定报告人是发生食物中毒单位和接诊单位 ,接受报告者是辖区卫生行政部门 ,经调查认定后逐级上报直至卫生部。在实际工作中 ,各报告环节尤其是最初环节常存在问题 ,直接影响了食物中毒实际报告率。1 存在问题1 .1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中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变形杆菌属包括五群,即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根氏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杆菌和无恒变形杆菌[1],其多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腹泻、膀胱炎、中耳炎、创伤感染和医院交叉感染[2].前3种变形杆菌常能引起食物中毒,无恒变形杆菌能引起婴儿夏季腹泻[3],而雷极氏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或人体疾病的报道则较少见.2007年9月16日,邹平县某镇村民董某在组织集体聚餐时,发生了1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定是1起雷极氏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29日,赤峰市松山区某村发生1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验,认定是1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4日,莱州市发生1起因食用蛤蜊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定是1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7日,泰安市泰山区发生1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是1起由粪链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北辰某酒店发生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认定这是一起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处罚案例的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针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行政处罚依据及违法所得、货值金额的认定。食物中毒是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应该给予严惩,违法所得应为引起食物中毒的该餐次所取得的相关营业性收入,查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予以处罚,致病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事件处罚应慎重,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增加针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罚条款。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6日,我县某酒楼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特征综合分析,认定为由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