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然资源调查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分类体系、调查方案和数据库组织的研究,构建了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出了新的数据库组织和更新方法,并在江苏省徐州市进行了实践验证,形成了地市级调查成果,旨在为全国范围内地级市自然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2.
土地调查是为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从1984年土地详查到现在,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土地调查日趋完善。从制度上看,随着《土地调查条例》的出台,对保障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形成了法律政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建设、技术体系建设等比较完善的土地调查制度。从类型上看,土地调查包含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年度变更调查、权属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后备资源调查等一系列综合性和专项性的、全面的和年度的调查,类型更加丰富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09,(7):16-16
6月17日,徐绍史部长签署国土资源部第45号令,公布《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土地调查包括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专项调查,并从土地调查机构及人员、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成果的公布和应用等方面对《土地调查条例》的相关制度进行了细化,增强了可操作性。《办法》的颁布实施,对正在开展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将为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调查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分类体系、调查方案和数据库组织的研究,构建了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出了新的数据库组织和更新方法,并在江苏省徐州市进行了实践验证,形成了地市级调查成果,旨在为全国范围内地级市自然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构...  相似文献   

5.
《辽宁地质》2011,(2):57-57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成立了环境地质应急调查中心,并出台了《水环所环境地质应急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应急调查的工作包括:地下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调查处置,应对干旱缺水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找水打井,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近两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野外调查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地下水污染野外调查流程,并结合典型区调查实例,介绍了开展野外调查工作的思路和侧重点,指出了野外工作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为获取可靠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为地下水污染调评价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险情进行的紧急调查,需在一至数日的调查期间及时提供实时信息,并尽快提交应急调查报告,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应急调查技术条件,划分为单点和群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两大类。文章论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工作流程,即:基础资料准备、现场协调会议、制订工作方案及协调安排、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野外应急调查、资料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以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方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采用野外现场调查访问、地质测绘与卫星定位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便捷有效的工作方法。文中定义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详细分析评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本规则、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区域重力调查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珂 《物探与化探》2007,31(5):381-385
地质大调查以来区域重力调查取得了重要进展,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基本实现了全国陆域的全覆盖,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地质成果.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进步突出:普遍使用各类高精度重力仪和GPS定位系统;区域重力数据库信息系统和几种二三维正反演软件得到推广;制订了新区域重力调查规范.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区域重力调查要加快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的工作进度,并合理部署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每个图幅的具体调查任务和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改进地改和GPS高程改正方法,提高地改精度;要提高区域重力调查成果的解释水平,改进报告编写.  相似文献   

9.
刘同庆  陈有明 《安徽地质》2010,20(4):287-290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起实施了"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工作周期为3年。本文为其子项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监测"部分研究成果。文章以此次调查成果为依据,选择了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加以介绍,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水土流失与基础地质环境的相关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在基础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方面的应用情况,供同行们切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海绵城市的概念,论述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在规划及设计前期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是非常必要的,是不可简化和省略的工作。明确了场地水文地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自然地理条件的调查评价、土壤调查、地下水调查等,同时对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类型及初步选择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森林沼泽景观区异常追踪和查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对水系的不同介质测量与网格法土壤、岩屑测量结果的研究,提出在大兴安岭森林沼泽区异常查证中,应采用网格法土壤或岩屑测量替代传统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西昆仑高寒山区区域化探异常查证中,采用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路线地质找矿和地化综合剖面测量,辅以轻便激电测量(双频测量)和少量轻型山地工程揭露,取得了良好找矿效果,即快速缩小找矿靶区,查明异常起因,发现矿(化)体和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3.
GPS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勇 《陕西地质》2007,35(1):92-95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以汉阴县城镇地籍调查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系统在大地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mingSystem),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与物化探测量相关的控制测量及测网布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通过一个物探项目中GPS测量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过程,针对GPS控制测量、RTK测量、手持GPS测量几种作业方法的探讨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于地勘项目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6.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提出了矿山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就是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吸取前人成果、结合高新技术;将矿山环境调查划分为普通调查、验核调查和解剖调查三大类型;指出3S技术、野外和室内测试试验、长观动态监测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是矿山环境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认为调查组织形式和通讯保障系统建设也是决定矿山环境调查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成矿带某地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铜多金属矿床是近期在大兴安岭成矿带实施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矿产地.系统地分析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发现,区内基底为博克图-多宝山早古生代岛弧带,其上叠加了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及火山喷发作用,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1:20万化探成果资料指示具有铜金钼等成矿远景.在此基础上,选择该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经区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和1:1万土壤测量,发现了该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其具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18.
三维直流电法勘探在地下人防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某废弃人防工程勘察项目为例,介绍了3D直流电法勘探的施工技术极其在工程勘察领域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能源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资料管理等地质信息和工作程度,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地质矿产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方向,服务地方政府进行地质勘查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矿产资源产业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桂西南龙邦锰矿和龙昌锰矿进行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等成果的研究,分析了锰矿有关元素在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中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桂西南龙邦、龙昌海相热水沉积锰矿勘查地球化学标志,提出其指示元素组合为:Mn、Ag、As、Sb、Hg、Co、Ni、Ti、V、Ba、Ce、Zn、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